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北洛河流域退化植被的生物恢复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依据地貌、气候等特征,把北洛河流域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及黄 土高原沟壑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梁峁顶建立水土保持植被,退耕后 最适宜还草,可以适当种植灌木;在梁峁阳坡,以水土保持为主,兼顾 生态混交的草灌,并以少量乔木结合;梁峁阴坡以薪炭林为主,草灌乔 相结合;在沟底以培育用材林为主。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塬面建立农林 草生态经济复合模式,以农耕地为主;塬坡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草带, 沿沟边种植根系发达、固土作用强的植物。阳坡以退耕还草灌为主,阴 坡乔灌草相结合;在沟头、沟边, 以建防护林为主。  相似文献   

2.
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农业系统,运用线性规划计算机软件对以牧为主、半农半牧和以农为主三类农户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没有灌溉条件,在半农半牧区的典型草原农业系统,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应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大力发展人工饲草基地和舍饲草食家畜,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效耦合.  相似文献   

3.
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农业系统。运用线性规划计算机软件对以牧为主、半农半牧和以农为主三类农户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没有灌溉条件,在半农半牧区的典型草原农业系统,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应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大力发展人工饲草基地和舍饲草食家畜,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效耦合。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青海省牧区草原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为了巩固草原生态保护,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牧"的目标,要加强饲料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发展半舍饲、舍饲圈养和规模养殖,实现生态有效保护,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对全州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草产业、羔羊育肥出售、以草定畜、牲畜舍饲半舍饲圈养,加快畜种改良、奶产业发展及畜疫防治进程,实现农牧业产业化,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青海省牧区草原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为了巩l古1草原生态保护,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牧”的目标,要加强饲料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发展半舍饲、舍饲圈养和规模养殖,实现生态有效保护,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陇原传真     
正武威推进设施农牧业发展助农增收2010年以来,武威市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着力培育壮大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以红枣、酿造葡萄、优质梨、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竭力把武威建设成节水高效现代农业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安居乐业。在设施养殖业发展中,武威市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要求,着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2015年,武威市实现农业增加  相似文献   

8.
西部农业开发的战略地位与现代化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农业在西部地区发展中具有多种区位特色和优势,是西部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林草植被建设不可分割,西部农业建设的方向是改造传统粗放扩张式农牧业,建设可持续的现代化西部,促使西部区域的第一性生产力、第二性生产力与农户经济生产力及区域生态服务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区域政策上,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开发可以增加农户收入的新技术、新经营方式,实现传统农牧业的跨越式改造,在技术策略上,改过去的广种薄收为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化山区农业和旱作农业;改过去的单一粮、薯、豆为多种多样的特色农笔业;改以往的放牧技术为退耕与禁牧结合,舒饲精养的现代化牧业方式;改长期靠天务农的方式为积极发展设备工程,增强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力度;改变以林为主,过分重视林木忽视草灌的技术政策,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建设并重的技术策略,建立农-草-牧-林互补的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没有灌溉条件的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农业系统,运用线性规划计算机软件在对以牧为主、半农半牧和以农为主三类农户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以牧为主农户养殖业收入对其农业收入的贡献性、以牧为主和半农半牧农户生产结构中物质能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养殖业收入与家庭农业收入具有高度的正相关,以人工草地为枢纽的草地农业系统其系统的经济生态效益均高于以小麦为主的谷物系统,大力发展人工饲草基地和舍饲草食家畜是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及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乳制品加工和消费在快速增长,奶产品市场发展潜力明显。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农牧业发展,集中力量对畜种品种进行改良,鼓励发展养殖业,这对于奶产业的建设创造了优越条件和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贵南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立足丰富的草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培育壮大草产业,推广舍饲半舍饲圈养,以农区为主的奶牛养殖业悄然兴起,为贵南县发展奶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就本县奶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对策及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定西鹿马岔综合治理试验区为样板,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该村当前的农牧结构进行了优化选择,初步研究认为:在保证粮食自给条件下,发展豆科牧草是强化农牧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今后畜牧业的重点应以发展草食家畜和禽兔为主;粮食生产水平对农牧关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因此,正确认识种植业、草业和牧业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它们的系统协同效应是开发旱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及其有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土高原植被现状,阐述了其建设历程并系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期准确地把握当前的植被建设。表明植被建设应当是包括农作物在内的广义植被建设,不可"头疼治头,脚疼医脚"。需要加强对优良乡土植物种的繁育及试种,改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传统技术,充分考虑天然植被在立地类型划分上的意义,重视适地适树以及合理的群落结构。提出了一些值得阐明的问题,试图从作物栽培与林草植被建造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特点中,使植被建设思路更清晰、更完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藏1995—2002年之间农业生产总值、种植业、畜牧业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西藏现有的农业生产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种植业和畜牧业是西藏农业产值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不协调。(2)种植结构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粮:经:饲=87:11:2,比例不合理。在粮食作物内部麦类作物占绝对比重,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均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3)畜群结构单一,为牛、羊为主的反刍类动物占绝对比重的草食型畜群结构,加大了西藏的草畜矛盾,不利于西藏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调整措施:(1)降低粮食作物尤其是青稞和小麦的播种面积,增加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2)推广粮草轮作制度,加强农牧结合。(3)增加猪、鸡的数量,逐渐以耗粮型与草食型相结合的畜群结构代替单一的草食型畜群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理念及其经营方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比较了原始牧业、传统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的特点,认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产业化的最佳选择。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季节性生态畜牧业、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工厂化生态畜牧业、现代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牧业、现代绿色养畜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甜高粱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畜牧业将作为新疆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必须与饲草、饲料业的发展同步,确保草畜平衡.甜高粱是一种新兴的饲料、糖料和能源作物,生物产量很高,用途广泛,开发利用价值很大.大力发展高能作物和生物能源作物甜高粱,是新疆调整产业结构,调优种植业结构,促进高能饲料作物和再生性能源作物产业化开发的战略性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和投资状况评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和投资方面评析了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差异 ,得出以下结论 :(1)黄土高原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农业发展最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 ,其农业投资应立足于这一基本前提。 (2 )黄土高原的农业投资滞后于农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无效投资有增无减 ,农业投资份额下降 ,制约了农业产值的增长。对此 ,必须提高农业投资增长率 ,发挥国家投资的主体职能。 (3)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更为直接的原因。对此 ,落实退耕还林种草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 ,建立与地面坡度相适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并辅之以与目标相符的投入 ,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结合铁岭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发展现状,采用聚类分析和灰色诊断的方法,对铁岭市绿色食品生产进行了分区布局,以便为绿色食品生产的产业化和区域化提供参考。铁岭市绿色食品生产可分为4个区:Ⅰ区包括开原市、铁岭县和清河区,该区拟发展为铁岭市农、林、牧、副为一体,产、加、销相结合的绿色食品综合开发区。Ⅱ区是昌图县,定为铁岭市绿色种植业和绿色畜牧业的生产区。Ⅲ区是西丰县,该区应作为铁岭市绿色林产品和特产生产区,走以林为主,农、林、牧、副相结合的绿色食品发展道路。Ⅳ区是调兵山市,该区适宜发展城郊型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8.
关于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山西省作为农业欠发达地区,其未来农业如何发展,如何在山西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实现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前急需明确和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山西农业现状,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今后山西农业发展的方向:至2020年,在耕地保有量400万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33.5万hm2的基础上,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适宜半干旱地区的高产作物玉米和马铃薯,使粮食总产量达到140亿~150亿kg,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90~410 kg的安全目标;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实现畜牧强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该项试验研究,明确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根、豆、牧草和林木优良品种,总结出了粮豆作物平均亩产200公斤的规范化栽培经验,为农林牧的发展和进一步开展农林牧优化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