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土壤处理药剂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病害,对十字花科作物危害很大。近年来对湖北长阳高山蔬菜形成很大威胁,曾采用五氯硝基苯、金雷多米尔、达科宁等农药防治,效果不佳。由于我国目前尚未真正登记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农药,我们将已有文献中提到能够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主要农药品种收集起来,在长阳高山蔬菜基地考察这些化学农药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菌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该病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危害损失大,防治困难,2009年被列为湖北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在我国的华北、华南、东南、西南地区均有发生,常年发生面积约320万hm~2~400万hm~2,占十字花科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十字花科根肿病专门为害十字花科作物根部,又称"天冬根"。为害后造成主根或侧根出现大小不等、形似手指状、短棒状或球状的瘤,严重时须根上  相似文献   

3.
根肿病主要危害十字花科作物,在六盘水市以白菜、甘蓝受害较重,病菌主要借带病的菜苗、菜株或带菌的泥土转运而作远距离传播,近年来,根肿病有逐年发生加重的趋势,发生面积逐渐增加,从1995年开始零星发生,到2002年全市发生面积共533 hm2,田间一般病株率为5%~20%,最高病株率达60%,严重制约着全市蔬菜的发展.为了有效防治根肿病,2003年在钟山区德坞镇进行了甘蓝根肿病的药剂防治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植物医生》2011,(6):42-43
根据楚雄州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规律,从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两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十字花科根肿病的防治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肿病严重危害油菜、白菜、甘蓝、芥菜在内的十字花科作物,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以降低该病害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病原菌—根肿菌能以休眠孢子的形式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即可萌发并迅速传播。生防菌是从拮抗病原菌和诱导植物抗性的角度寻求防治病害的一种方法。作者首先对获得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菌的方法进行阐述,重点总结了生防菌的来源和筛选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利用生防菌,又简要综述了生防菌菌株的分类鉴定、发酵及拮抗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施用生防菌的方式和时间。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十字花科蔬菜对根肿病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字花科蔬菜对根肿病的抗性比较湖南湘潭市蔬菜研究所(411100)肖新平根据病主要发生在十字花科作物上,我市一般发病率在30%以上,重病因达80%.笔者在1989年-1992年起开始进行十字花科根肿病抗性品种筛选,从各地引进品种,在自然污染的病圃地区...  相似文献   

7.
当阳市地处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年均种植油菜2.67万hm2以上,是湖北省优质油菜示范县市。油菜根肿病属十字花科根肿病,是湖北省检疫性有害生物补充对象,近年来传人我市,并呈逐年扩大趋势。油菜根肿病危害大,损失较重,对我市油菜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尚还没有登记过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专门农药。氰霜唑(科佳)是否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菌有杀灭效果,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9.
十字花科根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靖  黄云  李小兰  黎怀忠 《植物保护》2011,37(6):143-158
本文总结了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症状、病原菌的分离和检测、病菌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农业措施、化学药剂、抗病品种、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根肿病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根肿病的防控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根肿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0%氰霜唑悬浮剂(科佳)、50%氟啶胺悬浮剂(福帅得)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在我国登记的农药产品,其防治对象主要是真菌中的卵菌。在单一使用氰霜唑或氟啶胺时防治效果均不理想,为了探讨提高对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的有效程度,在火烧坪高山蔬菜区进行了用氰霜唑处理营养钵,氟啶胺处理大田的试验。  相似文献   

11.
10%氰霜唑悬浮剂(科佳)、50%氟啶胺悬浮剂(福帅得)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在我国登记的农药产品,其防治对象主要是真菌中的卵菌.在单一使用氰霜唑或氟啶胺时防治效果均不理想,为了探讨提高对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的有效程度,在火烧坪高山蔬菜区进行了用氰霜唑处理营养钵,氟啶胺处理大田的试验.  相似文献   

12.
油菜根肿病近年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迅速,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已成为该区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通过近年来参与指导农民群众防治油菜根肿病,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对油菜根肿病发病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防治对策不断改进,使该区油菜根肿病对油菜产量造成的损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油菜产量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根肿病是十字花科作物的全球性重大病害之一,但可供选择的防治药剂非常有限。以本课题组筛选出的一株对十字花科白菜根肿病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海洋生境芽孢杆菌Txc2-1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载体和助剂的筛选以及采用混料设计确定Txc2-1可湿性粉剂最优配方,同时运用制备的30亿CFU/g可湿性粉剂进行盆栽试验和田间药效的考察。结果表明:Txc2-1可湿性粉剂最佳载体为轻质碳酸钙,最佳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最佳悬浮剂为聚乙烯醇(PVA),这3种物质与Txc2-1菌株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通过混料设计确定其最优配比为m(轻质碳酸钙):m(十二烷基硫酸钠):m(PVA)=83:9:8。利用5 L罐培养液及上述配方进行喷雾干燥获得了30亿CFU/g Txc2-1可湿性粉剂(Txc2-1 WP);进一步盆栽(40 d)和田间(60 d)药效试验结果表明,Txc2-1 WP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效分别达70.53%和66.84%。该解淀粉芽孢杆菌Txc2-1可湿性粉剂达到了国家质量标准,对白菜根肿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为将Txc2-1开发成首个防治根肿病的海洋微生物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市海拔800~1400m的高山地区,因连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甘蓝、大白菜、萝卜,俗称三白),过多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连作障碍严重,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病普遍。经过近几年的摸索试验,高山地区4—10月份根肿病易发季节种植茄果类、瓜类或油麦菜等蔬菜,10月份至翌年4月份根肿病不易发病的季节种植一季越冬  相似文献   

15.
大姜线虫病又称癞皮病,由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id and white)chit wood]引起,是近年来大姜上发生的严重病害,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已成为制约大姜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探讨大姜线虫病的有效防治方法,2003年4~10月,在安丘市白芬子镇刘家峪村进行了不同农药品种对比试验和不同时期防治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杀线虫的有效农药品种,确定了最佳防治适期和用药量,为彻底控制其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金明 《植物医生》2004,17(6):23-24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我国分布极广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近年来,小菜蛾危害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在广东地区,特别是在蔬菜出口基地,现已成为对十字花科蔬菜危害最严重的害虫,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蔬菜严重减产,质量下降,甚至毁种.为寻找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满足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需要,作者选择敌宝、苏力士、菜宝、湖北Bt、锐劲特和除尽等6种杀虫剂进行防治小菜蛾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影响油菜根肿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十字花科根肿病在安徽黄山油菜种植区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限制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大田调查、田间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品种抗性、土壤性质及种植方式、前茬作物和气象因子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油菜品种根肿病的发病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汇油50’最感病,‘浙双72’最抗病。移栽田较直播田发病轻。砂壤土油菜根肿病发生最重,黏性土发病次之,壤土发病最轻,前茬为甘薯、水稻和玉米的田块,发病轻,前茬为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油菜根肿病发生最重,前茬为大豆的田块,发病次之。9月份月均温、9月上旬降雨量和9月下旬降雨量等气象因子与根肿病发病率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防控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根肿病,以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自土壤的1 198株细菌进行筛选,进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株,并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gyrB和atpD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生防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测定其抑菌谱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通过对峙培养筛选获得115株有抑菌效果的生防菌株,采用盆栽试验获得1株对根肿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命名为ZF480。结合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该菌株鉴定为副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菌株ZF480对野油菜黄单胞野油菜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等10种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抑菌谱较宽,对白菜根肿病的盆栽防效和田间防效分别达到72.82%和64.08%。表明副地衣芽胞杆菌菌株ZF480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具有显著的防效,可作为生防菌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芸薹根肿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世界性病害。对此病害的防治多采用化学药剂,但过多地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和药剂防效的不稳定,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筛选生防菌株并将其开发成有效的生物农药,是防治根肿病并保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本研究选用了多种生防菌对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的休眠孢子进行拮抗测试,筛选出一株能抑制P.brassicae休眠孢子萌发的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P1。通过液体发酵和剂型处理,将P1制成悬浮剂(P1-SC),用于室内生测和大田试验,测定其对广东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对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与所使用的P1-SC浓度呈正相关,当施用P1-SC中P1的浓度≥1×10~6 cfu/mL时,对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83.0%)与化学农药氟啶胺(500 mg/L)的防治效果(100.0%)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P≤0.05)一种商品枯草芽孢杆菌(2×10~7 cfu/mL)的防治效果(29.8%)。2018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P1-SC处...  相似文献   

20.
十字花科植物能被根肿病菌专性寄生.近年来,由于该病具有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并在土壤中可保持长期侵染活性的特点,导致其防治工作难度大.十字花科根肿病在中国大部分省(市、区)都有分布,造成严重危害,制约着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产业的发展.目前对根肿病的防治仍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近来的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不仅能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激素的合成,还能增强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逐步证实了土壤中微生物与植物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互作.现今,土传病害的流行、连作障碍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由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导致微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本文从维护植物根际健康,增强蔬菜抗性角度出发,综述了利用土壤微生物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