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食用菌在立体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立体农业作为现代高效农业模式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食用菌在立体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列举了国内食用菌与粮、果、林、菜立体种植的主要栽培模式,以期食用菌在高产、高效农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草莓是重要的经济园艺作物,其立体栽培模式可以提高时空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综述草莓套种食用菌、果蔬、中药植物的栽培模式,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基质和品种的筛选,以及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等,展望草莓立体高效栽培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栽培大球盖菇的原料来源广泛,特别适合用稻、麦等农作物秸杆栽培。室内外、闲田、果园及农作物行间均可套种,是发展高效农业、立体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但菌种制作周期太长,如果按常规食用菌制种方法,其  相似文献   

4.
梨园林地种植食用菌,林地枝繁叶茂,树冠遮荫,无需建房搭棚保温,减少了设施投资成本;且林间氧气含量充足,比林外温度低、温差大、空气湿度大,光照强度低,适合食用菌生长,可以生产出品质好、菇味浓、营养丰富的无公害食用菌。梨园种植食用菌能够合理再利用闲置土地,增加农业产出和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本文分析了梨园越夏套种香菇的栽培流程,提出了立体种植、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1年三熟瓜菜粮间作套种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种植、模式化栽培技术是通过问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高产高效模式。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普及,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类型日趋增多,内容更加丰富.效益持续增长,已成为本地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果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葡萄、柑桔、李、梨等果园和房前屋后的竹木林下空闲地,是套种竹荪及其他食用菌良好的天然场所。在果园里多层次立体种植,即节约遮荫材料,省工省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达到果菇双收的成效。1栽培季节的选择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和竹荪生长发育特性,...  相似文献   

7.
莫顺荣 《长江蔬菜》2010,(21):29-31
根据作物生长特点,采用多次间套种、立体套种、高矮作物套种等方法,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差,最高效地利用土壤、光照和水肥资源,实现农作物种植“叠加效益”,向立体空间增加产量和效益,可以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淮山套种蔬菜模式是广西贺州地区农民经过多年实践、在生产中摸索总结出来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林间套种食用菌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凡 《中国食用菌》1997,16(4):29-29
该文介绍了林间套种食用菌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林间套种食用菌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套种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江苏省沭阳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秸秆和劳动力等资源,着力推广林地套种食用菌产业。林地套种食用菌,已成为该县发展高效农业和当地部分乡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之一。根据走访、调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在种植食用菌过程中,迫切盼望有关部门解决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爱明  孙甘林 《食用菌》2002,24(3):37-37
我县是种棉大县,丰富的棉壳资源带动了食用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想能否利用棉田资源进行套种食用菌,让食用菌重返自然.为此,我校于1997年在长荡镇试验了棉田套种草菇,取得了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现将套种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宝宽 《蔬菜》1997,(1):6-7
大棚青椒丝瓜香菜立体套种技术224200江苏省东台市蔬菜研究所陈宝宽运用大棚青椒、丝瓜、香菜立体套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实现大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近年来,我市郊区菜农生产实践表明,合理采用该技术,一般亩产青椒2800~3000公斤、丝瓜150...  相似文献   

12.
立体栽培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资源条件,巧妙地运用时空差,通过间、套、混、复种等方式合理组配,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产结构,以提高时空、光能和地力等资源的利用率。食用菌作为生物界的重要成员,在立体农业中与其他农作物配置成互补、互促的高效组合早已被生产实践所证明。本文介绍食用菌与蔬菜进行立体栽培的原理及应用,期望有利于食用菌在“菜篮子工程”中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方川塬灌区土地肥沃,光热、劳动力资源充足,灌溉便利,发展高产高效立体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目前,地膜玉米已成为该区的主栽作物,但单种玉米土地利用率不高,一年一熟且产值低,农民摆脱不了贫困的现状。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在属北方川塬灌区的临夏州东乡县河滩乡和临夏市城关镇试验示范地膜玉米套种甘蓝、甘蓝收后复种食用菌的种植模式,使每667 m2 地膜玉米产量达到800 kg,甘蓝产量2 500 kg, 食用菌产量1 500kg 以上,合计每667 m2 产值超过7 100 元,除去用工费用1 512 元,肥料农药费用300 元,种子、甘蓝苗、棉籽壳、菌种等费用1 500 元,合计每667 m2 纯收入3 248 元,达到单种玉米(820 元)的4 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按照2023年湖南省农业主推技术的文件精神,冷水江地区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推广瓜类蔬菜立体套种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其基本原则是高、中、低搭配,合理套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提高产出和收益。以冷水江地区线瓜+辣椒+苋菜的立体套种栽培模式为例,介绍了瓜类蔬菜立体套种栽培的技术要点,但不限于这些品种,具体搭配还有很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棚火龙果套种野生蔬菜模式开发观光采摘园,既可通过高矮作物的空间错位形成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大棚的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还可增强园区的观赏性,提高生产效益,实现一地多收。救心菜、人参菜、红背菜和富贵菜等野生蔬菜种1茬可长年采收,高产高效,能保墒防晒、抑制杂草生长,可调节和改善生物群体的通风条件。该文从火龙果的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育苗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火龙果观光采摘园套种野生蔬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利用草莓立体栽培架下富余空间套种食用菌,二者生长环境互补,草莓盛果期和食用菌采收期正值休闲采摘旺季,可大幅提高温室种植效益。该模式适于休闲采摘型温室生产应用。草莓休闲采摘已成为西安市春季城郊踏青春游的新亮点。西安地区部分园区采用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栽培密度,栽培管理更舒适便捷,操作人员无需俯身或蹲姿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中通过利用各种农、林、牧副产品,将木质纤维转化为优质食物,实现立体高效生产、环保可循环的种植模式,因此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农业产业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收集10个食用菌品种的产值、种植面积、用工人数等指标数据,从土地产出率、成本利润率等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联合熵值法对河北省食用菌种植综合效益进行评价。2种分析法中10个品种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排名较为相似,羊肚菌综合效益最高,白灵菇、双孢菇综合效益最差。在对10个食用菌品种综合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在提高食用菌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建立食用菌种植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积极调整河北省食用菌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8.
大棚葡萄间作套种甘蓝8398等品种,经过09、10、11年连续三年的试验种植,探索总结出一套成熟栽培技术,间作套种模式、技术管理、增收效益、可行性等分别阐述,实现了高效立体种植,提高了效益,促进了种植户增收。  相似文献   

19.
陈海洲 《蔬菜》2011,(8):18-19
金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长期以来,金昌市农作物栽培采用"一年一熟"制,土地利用率不高。为提高生产效益,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多年实践,开发出地膜大蒜套种鲜食玉米的立体栽培模式,充分发挥时间和空间搭配的效果,实现了作物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草莓高效种植模式,2003~2005年笔者在灵川县大圩镇进行了草莓套种香瓜立体栽培试验,充分利用6-9月草莓采收后就地繁苗期土地空档套种一茬香瓜。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套种的香瓜每667m^2产量达2000-3250m^2,纯收入4000-6500元。2007年在灵川县大圩镇推广应用草莓套种香瓜立体栽培面积达40hm^2。现将草莓套种香瓜立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