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香菇嘌呤提取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纸电泳分析香菇嘌呤的方法,该法能很好地分离各种核苷酸干扰物,回收率为89%,相对误差5%。本文重点报导了从香菇柄中提取香菇嘌呤的方法,研究证实菇柄按1:8~10的固液比加75%(v/v)的乙醇在自然状况下浸泡6hr,捣至2mm×5mm的浆状,于83~85℃水浴中回流萃取2hr,香菇漂呤的提取得率可达161mg%,比资料报道的70mg%高2.3倍。  相似文献   

2.
香菇富硒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英  高彦斌 《食用菌》2000,22(1):5-7
本文对香菇的富硒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菇具有很强的耐硒和富硒能力,且子实体中硒含量与硒加入量呈正相关,富硒香菇的硒含量比对照提高300多倍,在适宜硒浓度范围内可促进菌丝体生长,缩短生长周期,具有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并能控制香菇的硒含量在人体安全食用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袋栽香菇菌棒废料再利用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袋栽香菇采收后菌棒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尚未被香菇菌丝利用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利用这些废菌糠可继续栽培香菇。在常规配方中添加10% ̄20%废菌糠,香菇不会减产,但如果废菌糠量增加到30%以上则香菇产量下降,如果全部以废菌糠代替木屑栽培,则产量下降30%、且菇小质差、袋栽香菇配方中,如果增加20%左右的废菌糠和0.1%添加剂可减少10%麦麸和10%木屑用量,大面积示范增产10% ̄23 ̄,还可提高资源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香菇中香菇嘌呤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1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中香菇嘌呤含量的方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Ultimate AQ-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93,pH 4.67)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9 nm,进样量10μL。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香菇嘌呤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香菇细胞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双核期香菇菌丝体24hr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香菇菌丝细胞核有四个分裂细胞核有四个高峰期:即2:30-3:30;8:30-10:30;16:00-17:00;20:30-31:30。其中8:30-10:30为最大的核分裂高峰期,20:30-21:30为最小的核分裂高峰期,在观察中我们还发现香菇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时香菇染色体数是8个。  相似文献   

6.
香菇新品种C28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野香3号与香菇栽培品种CR66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组配并选育出的优良香菇新品种。香菇C28号品种,既具有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亲本的抗杂性强、多鳞片、菇体硬实等优良性状,同时还具备CR66亲本的菇质好、大叶、菌肉厚等优点。是继1363之后又一个适合本地区栽培的新品种,目前正在抚顺及辽宁地区推广应用。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富硒香菇菌种原生质体诱变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伟  乐超银  李玲  熊泽  刘世玲 《食用菌》2004,26(2):12-13
以香菇SD03为出发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筛选诱变株,最后得到一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富硒香菇菌株SD73,经摇瓶培养和栽培后,对子实体中的硒含量进行分析,其硒含量可达38.64μg/g。  相似文献   

8.
香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现代营养食品,每100g干菇中约含蛋白质13g,脂肪1.8g、糖类54g、粗纤维7.8g,还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香菇蛋白中含有18种组成人体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香菇含有7种。香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多种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药效成分,如香菇嘌呤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香菇素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毒作用,VD_2前体麦角甾醇能促进儿童智力和骨骼的发育,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香菇多糖对肿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香菇中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食用菌》2014,(1):47-47
香菇起源于我国,人工栽培最早于中国,近年来整个香菇产业的发展非常稳定,香菇的产量和价格都稳中有升,香菇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香菇的市场行情虽好,但目前由于从事香菇栽培会比较辛苦以及从业人员的老龄化,产量始终也不能得到明显提升,所以香菇产业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分工合作及工厂化将成为香菇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桑枝屑香菇与杂木屑香菇的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桑枝屑和杂木屑为试材,采用标准及实验室常用方法对香菇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研究桑枝屑和杂木屑2种培养料对香菇产量和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多糖、纤维、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屑栽培的单袋香菇产量比杂木屑的低6.4%,但生物转化率比木屑的高1.7%,粗蛋白质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03倍,但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比杂木屑香菇中的略低一些;脂肪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82倍,纤维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01倍,多糖含量是杂木屑栽培的1.34倍;重金属铅含量仅为杂木屑的11.3%,均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矿质元素除钾元素外,钙、镁、铁、锌均高于杂木屑栽培的香菇。可见,用桑枝屑栽培的香菇子实体的营养性和药用保健性优于杂木屑栽培的香菇。  相似文献   

11.
香菇柄多糖蛋白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一种经过粉碎→酶解→分离→提纯香菇中多糖及氨基酸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香菇中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但采用复合酶提取法,由菇盖和菇柄所得提取物在营养成分上的差距明显缩小,如两者总氨基酸中所占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趋于相近,相比于热水浸提法而言,总氨基酸含量提高2倍,多糖含量提高4倍,某些特殊成份的含量也显著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香菇菌株"辽抚4号"为试材,采用继代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继代培养次数对菌丝的生长特性和显微形态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菌种使用和继代培养对菌种退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对菌丝的生长特性和菌丝微观形态影响显著,子实体组织分离的部位和培养基成分对继代培养菌株菌丝的长速和长势影响明显。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丝长速下降趋势显著,继代培养40次之后,木屑培养基上,菌盖部位分离菌丝生长速度下降35.62%,PDA培养基上,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分离菌丝生长速度下降34.05%,菌丝稀疏,长势变弱;菌丝显微结构可见明显变化,菌丝宽度、锁状联合的宽度和数量发生菌丝微观形态的改变,趋势上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丝分枝和锁状联合数量逐渐减少,菌盖处组织分离得到的菌丝锁状联合的宽度逐渐增加;组织分离菌株的菌丝特性差异表明菌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是最佳分离部位。  相似文献   

13.
代料花菇与段木花菇的品质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木屑代料和段木栽培花菇的可溶性蛋白组分、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核酸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6.09%,电泳图谱显示有11条谱带;在段木花菇中含量为5.75%,有10条谱带。氨基酸总量在木屑花菇中为18.56%,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4.16%;而在段木花菇中二者分别为14.51%和32.59%。核酸含量在木屑花菇中为3.92%;在段木花菇中为3.61%。粗纤维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13.13%;而在段木花菇中仅为7.82%。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木屑花菇中分别为1.12%和42.77%;在段木花菇中为4.53%和62.01%。维生素B_1、B_2、尼克酸、麦角甾醇及微量元素铁(Fe)、磷(P)、钙(Ca)、锌(Zn)等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也均高于段木花菇。  相似文献   

14.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选育香菇菌株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比较了双核菌丝制备的香菇原生质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再生率,观察了原生质体再生过程.以存活率37%的剂量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后,选出102份再生克隆,从中选出在CM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上菌丝长速较快的材料23份,进行栽培试验,其中10份产量提高,出菇较早.在随后的二次或三次组织分离后代的栽培试验中,大部分材料保持了增产、早熟的性状,经显著性测验.其中2份材料的产量显著提高.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用原生质体诱变技术选育香菇菌株的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15.
平菇和香菇代料栽培中污染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 2 0 0 2年 3月到 2 0 0 3年 2月 ,在四川省雅安市代料栽培平菇和香菇的种植户中采集被真菌污染的培养料 ,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粘帚霉(Gliocladiumspp .)是平菇代料栽培中最主要的污染真菌 ;哈茨木霉 (Trichodermaharzianum)是香菇代料栽培中最主要的污染真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香菇因不仅能满足于人们的营养需求,同时还具有保健及药用价值,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香菇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产品开发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指导香菇食用、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深层培养香菇菌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香菇菌丝在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分离大豆蛋白废水培养液主要化学成分和香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为80.3%,BOD5去除率为71.4%,总有机物的去除率为76%,分离大豆蛋白废水中的香菇菌丝生物量第7天最高,达13.07g/100mL(湿重)。同时,还研究了香菇菌丝培养过程中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根据香菇(Lentinula edodes)编码线粒体中间肽酶le-mip基因的保守序列,通过基因组步行法对le-mip基因及其上游、下游区域进行步行扩增,扩增产物经SeqMan程序拼接后再BlastX搜索,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所获得的序列长8 880 bp,其中有5个推定的基因,且与le-mip紧密连锁的基因中没有香菇的A交配型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