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番茄采后用不同浓度GA3处理可有效推迟呼吸高峰,降低呼吸峰值,增加果肉硬度和有机酸含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GA3处理还可较好地抑制膜透性的增加,降低丙二醛含量,从而有效延缓番茄采后成熟衰老。在试验范围内,以40μg/gGA3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钙处理对番茄采后成熟生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浓度为10%、15%的C aC 12处理采后番茄,发现外源钙可有效增加番茄果肉硬度和有机酸含量,降低呼吸峰值,并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C aC 12还较好抑制了膜透性的增加,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从而延缓了番茄采后成熟衰老。在本试验范围内,以15%C aC 12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GA3处理对番茄采后耐贮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采后不同浓度GA3处理可明显降低腐烂率和损耗,增加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并可有效抑制果面色泽的转化,减少失重,从而大大改善了番茄的采后品质及贮藏性。在试验所涉及的范围内,以40μg/g GA3处理的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Lycoperisicon esculentum)品种金朋1号为试材,研究1-MCP处理对采后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VC、硬度、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能明显抑制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保持番茄硬度;1-MCP还明显抑制番茄果实呼吸强度,推迟了呼吸高峰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红光和远红光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远红光和红光对番茄幼苗形态调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设置白天远红光(白天番茄幼苗放在白光LED灯和远红光LED灯下12h,夜间黑暗)、夜间红光(白天番茄幼苗放在白光LED灯下12h,夜间用红光LED灯处理12h)和对照(白天番茄幼苗放在白光LED灯下12h,夜间黑暗)3个处理,研究白天远红光和夜间红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和特性,茎、叶中内源性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含量以及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白天远红光处理番茄幼苗的株高显著增加,番茄开花提早,番茄幼苗茎、叶中GA3和IAA含量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第1穗果的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均降低;夜间红光处理番茄幼苗株高显著降低,番茄开花延迟,番茄幼苗叶片中GA3和IAA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升高,番茄第1穗果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显著增加。【结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应用远红光和红光,实现对番茄幼苗株高、开花时间和营养生长阶段的精确调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柿果实软化机理和延缓成熟软化的技术措施,以扁花柿为试材,研究了20℃下50 mg.kg-1的GA3处理对采后柿果实成熟软化和细胞壁组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不但推迟柿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而且还抑制了柿果实PE、PG和β-Gal酶活性的增加,延缓纤维素和原果胶降解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保持果肉硬度.表明GA3可延缓柿果实的软化进程,延长贮藏期限.  相似文献   

7.
李悦  李天来  王丹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727-2733
 【目的】研究番茄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探讨番茄花芽分化期相关内源激素的作用。【方法】应用番茄多心室自交系(MLK1)和少心室自交系(FL1)进行杂交,研究亲本及F1、RF1花芽分化初期、花芽分化期、萼片花瓣形成期、心皮形成初期、子房心室完全形成期5个时期茎尖内源激素GA3、IAA、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心室数目的关系。【结果】番茄亲本及F1、RF1在关键作用时期的GA3含量高低与各材料的子房心室数变化趋势相同,IAA、ABA含量高低与各材料的子房心室数变化趋势相反。相关分析表明,番茄子房心室数与萼片花瓣形成期GA3含量及GA3/IAA、GA3/ABA呈极显著正相关,而IAA、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番茄茎尖的GA3含量或降低IAA、ABA的含量,都可以增加番茄子房心室数目;反之则减少子房心室数目;萼片花瓣形成期是调控番茄相关内源激素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以不结球白菜和番茄幼苗为材料,利用LED精量调制光源,设黄光(Y)、绿光(G)、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R∶B=6∶1)5个LED光处理,以日光色镝灯为对照,探讨了不同LED光源对植株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红蓝光对番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LED处理下不结球白菜体内GA3含量最高;红蓝光6∶1 LED处理下不结球白菜ABA,IAA和ZR含量最高。番茄幼苗IAA含量在绿光LED处理下最高,GA3含量在蓝光LED处理下最高,ABA和ZR含量在红蓝光6∶1 LED处理下含量最高。通过研究不同密度红蓝光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发现,不同红蓝光密度下,番茄叶片IAA,GA3和ZR含量随着光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ABA含量与光密度的大小成反比。  相似文献   

9.
喷钙与1-MCP处理对提高猕猴桃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丰悦”“沁香”猕猴桃果实进行采前喷钙、喷GA(赤霉素)、喷锰,采后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试验分析了其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喷钙与1-MCP处理均能降低果实软果率、延缓果肉硬度和VC含量下降速度,同时能延缓淀粉酶活性的增加;喷钙结合1-MCP处理能降低淀粉酶活性峰值;采后使用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内源乙烯释放量,降低乙烯释放高峰峰值,延缓呼吸高峰到来。试验分析发现,以采前喷钙和GA并结合采后1-MCP处理对提高猕猴桃果实的耐贮藏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前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为ALA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金鹏超冠"番茄品种为试材,采前用ALA(0.06 g/m2)对番茄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施ALA对番茄果实硬度及相关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0~1℃冷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硬度、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ALA可明显提高果实品质,经ALA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提高20.9%;果实蛋白质含量提高31.4%;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实固酸比明显提高;但对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影响。ALA处理不影响番茄冷藏过程中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但可降低其高峰值,并维持果实硬度;ALA处理降低了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抑制膜脂过氧化程度;ALA处理冷藏后期SOD、POD、CAT活性整体上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采前ALA处理可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同时不会降低其耐贮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全新的方法应用于根瘤菌分类,使根瘤菌分类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过去的传统分类过渡到了以遗传特征和系统发育为主要依据的现代系统分类。研究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全细胞可溶性蛋白电泳、多位点酶电泳、DNAG+C摩尔百分含量测定及DNA-DNA杂交、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随机扩增DNA片段的多态性、基因外回文重复序列PCR扩增技术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根瘤菌系统发育等7种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在根瘤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七子花愈伤组织诱导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七子花愈伤组织的培养途径作了初步的探索 ,研究了以七子花的越冬芽及嫩叶诱导的愈伤组织、无菌短枝扦插和叶柄培养 3条组织培养的途径来进行的七子花种质资源保护 .结果表明 :作为外植体 ,栽培的七子花叶片较野生的七子花越冬芽好 ;以MS +2 ,4 D2 +ZT2培养基最利于幼叶的愈伤组织诱导 ;短枝无菌扦插培养的存活率高于叶柄培养 .比较和分析了各条途径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七子花的组织培养作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青海云杉球果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云杉 (PiceacrassifoliaKom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 ,其球果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受冻害、病害和虫害等影响 ,在祁连山北坡林区母树林内所造成的球果损失达 15 7%~ 2 1 3 % .冻害和病害偶发性较大 .冻害因春末夏初降雪引起 .病害为鹿蹄草金锈菌 (Chrysomyxapyrolae (DC )Rostr .)所引起的云杉球果锈病 ,夏季多雨易发生 .虫害是稳定的致害原因 ,优势虫种为云杉球果小卷蛾 (PseudotomoidesstrobilellusL .) .虫害主要在 6~ 9月造成球果早落和种子被蛀 ,被害球果产种量下降 .球果早落造成的种子损失可达 8 0 4% ,保留的球果因虫害蛀食导致的种子损失率为 11 4%~ 5 3 0 % .建议在结实采种年份加强冻害预防和云杉球果锈病、种实害虫的防治 ,并经常除治枝梢和叶部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蛭弧菌对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预防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以不同浓度的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简称Bd)Bd-9-25922投放水族箱中,对鲤用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ila)(简称SC)SC-96-24试验,并观察蛭弧菌与病原菌、水质状况及鱼类发病情况变化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蛭弧菌对嗜水单胞菌有较强的裂和净化作用,对水中氨氮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并且对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所致暴发性出血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文用形态学、叶片微观结构电镜扫描和PER,EST,GOT3种同工酶的分析方法,对3个黑、白杨派间杂交组合的亲本与杂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白杨派间杂种都兼具父母本特征,且变异类型丰富.因此,培育出具备黑杨、白杨优良性状的黑白杨杂种无性系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6.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AS3.3032固态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以麦麸和汽爆蔗渣为主要原料 ,采用绿色木霉AS3 30 32 (Trichodermaviride)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 ,研究了氮源、碳源、表面活性剂、接种方式、培养基含水量、培养温度、培养基起始pH值对绿色木霉产酶活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①以硫酸铵为氮源 ,其FPA ,CMC ,和 β Gase酶活力均较高 ,每克干曲分别高达 12 2 5FPAU g ,1470 0CMCU g和 119 3β GaseU g ;②碳源以麸蔗比为 3∶2时 ,FPA ,β Gase和CMC酶活力均为最高 ,每克干曲分别高达 138 2FPAU g ,134 6 β GaseU g和 16 0 3 1CMCU g ;③添加 0 1%的Tween 80和 0 5 %~ 0 7%的洗衣粉可分别提高FPA ,β Gase和CMC为 2 3倍、2 8倍、2 3倍和 3 1倍、3 7倍、3 0倍 ;④培养基含水量、培养温度、培养起始pH值分别为 2 5 0 % ,2 8℃和pH3 5 ,产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7.
杉木人工林分蓄积和断面积生长率的预估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江西省杉木人工林的 16块密度试验复测样地数据 (株行距为 :2m× 3m ,2m× 1.5m ,2m× 1m ,1m× 1.5m ,1m× 1m) ,分别不同密度指标、不同年龄、不同预估间隔期和不同林分优势高 ,应用负指数模型对蓄积生长率和断面积生长率进行了模拟 ,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 .给出的经验方程可用于森林经理调查中杉木人工林分蓄积数据的更新 ,并具有灵活、方便、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大庆原油及成品油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大庆原油、直馏柴油、蒸发汽油、航空煤油对蒙古裸腹氵蚤 (MoinamongolicaDaday)的存活、生长、生殖及内禀生长率毒性的研究结果 ,得出这 4种油类及其混合油对该氵蚤 48hLC50 分别为 9 89、 7 1 7、 3 52、 3 4 8、 7 0 2mg/L。在亚急性致死试验中 ,随着各组中油类质量浓度的升高 ,氵蚤的产前发育期延长 ,每胎产幼数减少 ,产幼间隔也稍有延长 (有的甚至不能第二次产卵 ) ,且产出的幼体一般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虾夷马粪海胆及其铒料中无机元素和蛋白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生殖腺、壳及铒料中无机元素(Ca,Mg,Fe,Zn,Mn,Cu)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生殖腺中常量元素镁的质量分数高于钙,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依次为w(Zn)〉w(Fe)〉w(Cu)〉w(Mn);壳中钙的质量分数约为镁的20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此为w(Fe)〉w(Zn)〉w(Mn)〉w(Cu)生殖腺和壳  相似文献   

20.
花鲈配合饲料中鱼粉与豆粕适宜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不同比例的鱼粉、豆粕为蛋白源,配以小麦粉、淀粉、鱼油、混合无机盐与混合维生素等,配制成蛋白质含量为43%,鱼粉与豆粕的比例为1:0.00~1:1.79的6组配合饲料,并以小杂鱼为对照组饲料,喂养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结果表明,花鲈的生长和消化率随着配合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增加而递减,但用豆粕鱼粉替代的比例在40%以下时并无显著差异。花鲈幼鱼适用配合饲料中鱼粉含量不应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