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杧果新品种‘凤凰’是由三亚市凤凰镇发现的1个实生优良单株选育而来。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478.2 g,果形指数1.20~1.57。果面光洁,色泽艳丽呈红色,成熟果皮光滑呈黄色;果点稀疏,果皮较厚。果肉橙黄色,肉质致密,果肉纤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6%,维生素C 160.4 mg·kg-1。产量24 000~42 000 kg·hm-2。  相似文献   

2.
攀育2号杧果是从乳杧实生后代群体中筛选出的杧果新品种。树势强壮,枝条直立。果实椭圆形,果粉厚,肉质滑腻,风味浓甜,纤维极少,口感好,鲜食品质佳。单果质量307.0~369.0 g,可食率79.0%~8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3%~21.7%,总糖含量13.80%~16.96%,总酸含量0.061%~0.576%,维生素C含量13.6~70.3 mg·kg-1,β-胡萝卜素含量5.78×104μg·kg-1。四川攀枝花地区果实发育期120~150 d,中熟,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高接树第2年初结果,大树改接换冠后3~5 a(年)每666.7 m2平均产量为1 384.5 kg。中抗畸形病和细菌性黑斑病。适宜在四川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  相似文献   

3.
‘豫甜蜜’为杂交一代甜瓜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单果质量1 200~1 500 g。果皮黄色,果面光洁,果肉纯白,厚3.3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可食率高,果肉酥软,香味浓郁。中早熟,生育期82~115 d,果实发育期35~40 d。产量38 000~43 000 kg·hm-2。耐低温,耐贮运。适宜黄淮、长江流域春秋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4.
‘杭椒12’是早熟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果实长椒类型,嫩果淡绿色,最大果纵径20 cm,横径2.0 cm,果肉厚度0.2 cm,单果质量26 g,果实微辣,维生素C含量975 mg·kg-1,高抗CMV,中抗疫病,抗炭疽病。平均产量小椒15 000~18 000 kg·hm-2,中椒42 000~48 000 kg·hm-2。适合长江中下游区域春秋季保护地栽培,也适合浙江省高山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5.
陇番14号是以自交系13117为母本,以自交系131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较旺;第1花序节位为第7~9节,花序间隔3~5节;果实圆形、红色,无绿果肩,平均单果质量170.5 g;果实硬度2.09 kg·cm-2,畸裂果率2.8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12%,VC含量90.2 mg·kg-1,有机酸含量3.9 g·kg-1;高抗TMV,抗TYLCV、叶霉病,耐早疫病,每667 m2产量7 000 kg左右,适宜甘肃早春茬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6.
‘金义’是从中华猕猴桃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四倍体黄肉猕猴桃新品种。在浙江金华地区果实采收期为10月上旬。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110 g,软熟时果肉黄色,高甜,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22.1%,总糖含量11.8%~13.6%,总酸含量(以柠檬酸计)12.32~15.26 g·kg-1,维生素C含量1.28~1.56 mg·g-1FW。树体较抗溃疡病。丰产稳产,嫁接苗第4年平均产量15 300 kg·hm-2。  相似文献   

7.
‘贝木’猕猴桃是从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中选育出的耐贮黄肉新品种。果实短圆柱形,果皮浅褐色,有稀少的短绒毛;平均单果质量100.25 g。果肉黄色,肉质细嫩多汁,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8%,总糖13.6%,总酸1.54%,维生素C含量3.67 mg·g-1。在湖南湘西地区10月上中旬成熟,盛果期产量30 000 kg·hm-2。  相似文献   

8.
韦端蜜红是从福建省古田县吉巷乡韦端村桃园中优选出的晚熟桃芽变新品种。具有晚熟、果大、肉脆、味甜、抗逆性较强等优良性状。果实近圆形,果顶微凸,果实缝合线浅且较明显,平均单果质量259 g;果皮底色黄绿色,果面带有深红色红晕;果肉黄白色,果汁多,风味甜,可食率达93.73%,成熟果实硬度为10.91 kg·cm-2。果实汁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6%~14.5%,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10.4%~11.0%,可滴定酸含量(以苹果酸计)0.15%~0.21%,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10.2 mg·100 g-1,果皮花青素、总酚、类黄酮含量分别为18.03 mg·kg-1、1.65 mg·g-1和1.53 mg·g-1。在古田县3月上旬始花,果实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生长发育期约为135 d,在株行距5.02 m×5.03 m条件下,5年生树株产达92.41 kg。适宜在福建省桃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陇油金蜜是以01-6-7-1(油187×瑞光3号)油桃为母本、瑞光28油桃为父本杂交培育的晚熟油桃新品种。果实圆形,果顶圆平,两半部对称,平均单果质量212.0 g,最大果质量242.0 g;果面全红,果皮底色浅黄;果肉黄色,近核处有红色素,硬溶质;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5%,可溶性糖含量12.9%,有机酸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50.2 mg·kg-1,果实硬度9.27 kg·cm-2,黏核。在甘肃省兰州市8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7 d。自花结实,丰产。适宜在甘肃省中部、东部及南部的桃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5个不同呈色时期竹节参果实为试材,采用酶标仪检测法,研究了竹节参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对果实呈色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竹节参果实呈色生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果实、果皮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随果实转色呈逐渐降低趋势,果实绿果期含量最高1.060 mg·g-1;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呈相反趋势,果皮成熟期含量最高0.234 mg·g-1;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相似呈逐渐上升趋势,果皮成熟期含量最高3.393 mg·g-1。而果实总酚、类黄酮含量合成变化规律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均是成熟时期果皮含量最高,总酚为2.790 mg·g-1,类黄酮为7.256 mg·g-1。因此,竹节参果实从绿果期进入转色期时,果实中的叶绿素逐渐被破坏,类胡萝卜素开始在果皮显现出来,花色苷也开始合成,总酚与类黄酮物质对竹节参果实呈色为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福801是以自交系18-Y292为母本,以自交系18-Y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螺丝椒一代杂种。早熟性好,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植株生长旺盛,连续坐果性强,中下层坐果集中。果实为螺丝羊角形,纵径约29 cm,横径约4.8 cm,单果质量为100~140 g;青熟果绿色,成熟果红色;VC含量936 mg·kg-1,辣椒素含量334 mg·kg-1。抗烟草花叶病毒,产量为6 000 kg·(667 m2)-1左右,适宜我国西北地区露地和早春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12.
‘鄂椒红元帅’是以BL-8为母本,以P5114-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线辣椒新品种。果实线形,椒条顺直,青果黄绿色,红果鲜红,果面较光滑,二心室,果长22~24 cm,横径1.8 cm,单果质量18 g左右,肉质脆嫩,辣味浓郁,维生素C含量1120mg·kg-1,辣椒素含量0.11%。田间表现为抗TMV、CMV,中抗炭疽病、疫病,较耐热。产量在45 000 kg·hm-2以上,适于湖北省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金迪363是以自交系09FP-125为母本,以自交系FP05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为第8~9节,定植至始收79 d(天)左右;果实近圆形,横径8.2 cm左右,纵径6.2 cm左右,成熟果红色,无绿果肩,单果质量240~26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番茄红素含量59.8 mg · kg-1(FW),VC含量163.0 mg · kg-1(FW),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南方根结线虫、烟草花叶病毒病,抗灰叶斑病、叶霉病,每667 m~2产量8?000 kg左右,适合四川平坝地区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杧果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其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台农1号’杧果(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1’)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杧果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50 μmol · L-1 MeJA采前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的病果率和贮藏期的病情指数,抑制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病斑直径;有利于杧果贮藏品质的保持,提高了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延缓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同时,采前MeJA处理可以提高杧果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防御酶的活性,提高贮藏早期的过氧化氢(H2O2)水平,抑制贮藏后期H2O2和MDA含量的积累。这些结果表明,采前MeJA处理提高杧果抗病性和保持果实品质与激活杧果的防御系统及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锦春是以锦绣为母本、沪油桃0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早熟鲜食黄桃品种。在上海地区果实成熟期为6月上中旬,近6 a(年)的果实生育期为78~82 d,较锦香早熟8~10 d。花为蔷薇型,花瓣粉红色,有花粉,花粉量大,自花结实率高。果皮底色黄,果面50%左右着紫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69 g,果实硬度6~8 kg·cm-2。果实近卵圆形,果形指数1.06~1.12。果肉黄色,味甜,汁液较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11.4%;黏核。  相似文献   

16.
‘红脆糯’是从荔枝的自然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果实长心形,平均单果质量23.6~28.6 g,果皮鲜红色,肉质爽脆细嫩,焦核率90%,可食率74.7%~81.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7%~19.1%,可滴定酸含量0.15%~0.25%,维生素C含量0.77 mg·mL-1,总糖含量160.5 g·L-1。成花坐果容易,在原产地广东惠来7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嫁接亲和性好,丰产稳产性好,高接树第5年平均产量12.0 t·hm-2。  相似文献   

17.
红星是以自交系0801为母本,以金2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75~90 d(天),果实发育期33~35 d(天),植株长势中等,抗逆性强,田间表现高抗霜霉病,中抗蔓枯病,抗白粉病。果实高圆形,果皮光滑、亮黄色;果肉红色,肉厚4.0~4.5 cm,肉质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5 %以上,平均单果质量2.0 kg,保护地适宜栽培密度为2 000株·(667 m2-1,每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适宜在华北及条件适宜的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集美’是从实生单株中选育出的抗寒桃品种。树势中庸,果实心形,桃嘴微尖,表皮多绒毛。果个中等,平均单果质量84.57 g,果皮底色乳黄,顶部深红色,向阳面着红色,皮薄易剥离。果肉红色,近核处深红色,离核。肉质软溶,丰厚多汁,风味酸甜,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总酸含量8.5 g·L-1,维生素C含量60.92 mg·kg-1。果实在室温条件下可贮藏6~10 d。成熟早,抗寒,丰产,年平均产量24 999.3 kg·hm-2。  相似文献   

19.
‘华蜜303’是中熟网纹甜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果实圆球形,果皮绿色,网纹中粗,易形成,单瓜质量1.5~2.5 kg,果肉淡绿色,肉厚4.3 cm,松软多汁,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17.5%。全生育期110~115 d,果实发育期50~52 d。平均产量28 000~30 000 kg·hm-2。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春秋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以桃枝进行堆肥处理制成的有机肥料为试材,采用3个用量梯度(15 000、30 000、45 000 kg·hm-2),并与常规有机肥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了桃枝肥作为基肥对大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该肥料在大桃上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用年限的增加,15 000 kg·hm-2桃枝肥用量会导致大桃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30 000 kg·hm-2和45 000 kg·hm-2桃枝肥用量的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当地常规有机肥处理无显著差异。45 000 kg·hm-2桃枝肥用量会导致大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显著增加从而导致糖酸比低于其它处理。不同桃枝肥用量不会影响大桃维生素C含量,但硝酸盐含量会随着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15 000、30 000、45 000 kg·hm-2 3个用量梯度相比,30 000 kg·hm-2的产量、品质较为优异,且与当地常规有机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