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蜜蜂生物学研究发现蜂巢花粉才是蜜蜂真正的食物。蜂巢花粉是蜜蜂将自身唾液、蜂蜜与植物花粉之间的一种完美组合,蜜蜂其幼虫缺食蜂巢花粉就不能健全羽化。通过蜂花粉、蜂巢花粉、仿生蜂巢花粉(均为油菜花粉)对比研究,发现仿生蜂巢花粉中的活性物质含量高于蜂花粉、蜂巢花粉的含量;蜂花粉精油中含有12种脂肪酸,其收率10.99%;蜂花粉精华素中黄酮含量较高(其中蜂花粉精华素收率达到29.40%、总黄酮为6.45%、总多糖为37.08%)外,还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如山柰酚等。蜂花粉的化学成分包括活性物质较为复杂,未来开发应以蜂花粉精油、蜂花粉精华素(蜂花粉总黄酮等)等产品的精加工为方向。  相似文献   

2.
实验测定了蚕豆、鬼针草、罂粟、油菜、野玫瑰、茶花、落葵薯、沙枣、杏花、党参、玉米十一种蜂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总黄酮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结果表明十一种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在4.75~32.39 mg/g之间,总多酚含量在6.14~38.69 mg/g之间,其中野玫瑰蜂花粉总黄酮含量(32.39 mg/g)和总多酚含量(38.69 mg/g)都为最高,蚕豆蜂花粉总黄酮含量最低,党参蜂花粉总多酚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鸡蛋清是重要的食品过敏原之一,由于其在膳食和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难以避免接触,成为过敏患者的重要威胁。目前已明确的鸡蛋清过敏原主要为糖蛋白,因此,探明蛋清糖蛋白质的糖基化结构、糖链在致敏中的作用等,是阐明蛋清糖蛋白质致敏机制的关键,亦是探寻降低蛋清致敏性方法的基础。文章对鸡蛋清糖蛋白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人耽心吃了蜂花粉会发生过敏反应;也有人解释说:蜂花粉是虫媒花粉,虫媒花粉不会引起过敏,只有风媒花粉才会引起过敏;也有人说花粉经过脱敏处理,然后制成食品就不会再引起过敏。以上问题都是花粉生产者和消费者极为关心的问题。人们研究花粉的致敏问题是从研究“花粉症”开始的。在植物开花季节,有人出现流泪、流鼻涕、哮喘……  相似文献   

5.
脂肪组织是动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质代谢过程对动物生长性能以及畜禽屠宰后肉品质有重要影响。植物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激活能量感受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等途径发挥其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目前,利用植物多酚来调控动物脂质代谢,从而改善屠宰后肉品质的研究已逐步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植物多酚调控脂质代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植物多酚的功能作用对动物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为提高畜禽屠宰后肉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异戊二烯化是一种将法尼基团或香叶基团共价连接到蛋白质上的翻译后修饰.该修饰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真菌、寄生虫和细菌中,但在病毒中研究较少.目前仅有丁型肝炎病毒(HDV)的HDAg和伪狂犬病病毒(PRV)的US2蛋白被证明可以发生异戊二烯化修饰.本文总结了病毒潜在的异戊二烯化修饰靶位和预测的病毒靶蛋白种类,旨在为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7.
植物多酚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植物来源的多酚按结构常分为黄酮类、非黄酮类和单宁。随着饲用抗生素在全世界畜禽养殖领域的禁用,植物来源的多酚因其明显的抑菌、抗炎、抗病毒、抗应激、抗氧化等活性引起畜牧生产领域广泛兴趣和关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植物多酚在家禽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植物多酚在家禽领域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乳蛋白是人类膳食蛋白的重要来源,在现代食品工业中,乳及乳蛋白已成为多种食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组分。但作为常见的过敏原之一,乳蛋白引起的食物过敏问题也已成为目前食品安全的重要研究热点。随着乳品工业的发展,在不同乳品加工中引入的各种乳源以外的食品组分可能会在加工和烹饪条件下与乳蛋白相互作用,改变蛋白结构,影响抗原表位,进而影响其致敏性。因此,本文从食物基中含有的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功能活性成分及其他物质四方面探究食品组分对乳蛋白致敏性的影响,旨在提高食品组分中乳蛋白致敏性的科学认识,指导食品加工安全,以降低乳蛋白致敏性,并为食物过敏性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肉制品的健康和营养。植物多酚具有天然的抗氧化、抗菌等特性,能够抑制氧化酶活性,促进抗氧化酶活性。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多酚不仅能够通过改善肌肉的肉色、pH、剪切力、滴水损失、肌纤维类型、脂肪酸组成等多项指标改善肉品质,还能够抑制肉制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延缓脂肪氧化,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并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本综述阐述了植物多酚在畜牧业和食品行业的应用,详细论述了植物多酚抗氧化作用机制,为植物多酚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丽萍  杨佳林 《中国蜂业》2009,60(12):54-56
为了评价蜂花粉的化学组成、植物来源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巴西无刺蜂(Melipona subnitida)采集的黄色和褐色花粉为样品,黄色花粉由三种类型的植物花粉组成,其中Mimosa gemmulata花粉占98.95%。褐色花粉由五种类型植物来源的花粉组成,其中豆科植物浅色花粉占89.84%。在巴西东北部半干旱的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无刺蜂(Mimosa subnitida)采集几种植物的花粉。从黄色花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柚皮素、异鼠李素和D-甘露醇,从褐色花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β-谷甾醇、3’,4’,5’,5,7-五羟黄酮、亮石松碱和8-甲氧基草质素。亮石松碱和D-甘露醇(34.9%)是首次从蜂花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用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评价不同溶剂蜂花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大小按下面顺序依次递减:乙酸乙酯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己烷提取液。结果表明,蜂花粉乙酸乙酯提取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1.
蜂花粉干燥温度和时间对其活性和水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新鲜蜂花粉为材料,通过不同的干燥温度和时间的处理,测定其活性,以初步探求干燥温度、时间对蜂花粉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蜂花粉活性与干燥温度、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在适宜的范围内,呈现出负相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目前市场上广受消费者亲睐的"牛奶+果汁"类型的系列产品,论述了植物多酚在人体内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牛奶与果汁混合食用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植物多酚与牛奶相互作用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16,(10):18-20
大量提取含小RNA的油菜蜂花粉总RNA,为研究油菜蜂花粉所含外源性miRNA在动物和人体内发挥的生理和病理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改良苯酚-氯仿法大量提取油菜蜂花粉总RNA,Nanodrop 2000检测浓度和质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完整性;所得的总RNA经过RT-qPCR扩增。提取的总RNA260/280为2.11,产量高于1‰。电泳条带清晰,完整性良好。可扩增出油菜基因组中的miR-159和miR-166a,且可进行丰度差异比较。本方法能大量提取包括油菜蜂花粉在内的植物RNA(含小RNA),为中草药和其他植物来源天然产物中功能性miRNA在动物和人体内发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白藜芦醇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物质,也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肿瘤、神经及心血管保护和抗衰老等作用。新近研究表明白藜芦醇的这些作用与表观遗传学修饰调控基因的内在表达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表观遗传学主要修饰机制以及白藜芦醇参与动物和人基因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微小RNA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表观遗传学修饰水平方面综述了白藜芦醇在动物和人体内发挥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油菜蜂花粉生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明确了所含的长链脂肪酸类、黄酮类、生物碱、脑苷脂类及甾体化合物为抗BPH有效成分群,其中长链脂肪酸类活性最强。油菜蜂花粉抗BPH显示出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的特点,特别是对激素的调节和抗炎作用明显,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基本得以阐明。黄酮类提取物是油菜蜂花粉抗氧化性的活性物质;油菜蜂花粉多糖通过提高机体IL-2、TNF-αmRNA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油菜花粉超临界CO2提取物具有降低高血脂和抗炎的作用。以上的研究成果为油菜蜂花粉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蜂花粉干燥温度和时间对其活性和水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新鲜蜂花粉为材料,通过不同的干燥温度和时间的处理,测定其活性。以初步探求干燥温度、时间对蜂花粉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蜂花粉活性与干燥温度、时问有密切的关系,在适宜的范围内,呈现出负相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牛乳过敏是一种较严重的食源性疾病,通常因为乳中蛋白质和其代谢产物之间发生交互作用而导致人体出现免疫功能紊乱。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牛乳过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本文详细阐述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过敏发生机理,介绍目前成功应用于检测牛乳过敏成分的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列举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改性技术研发出的一些低致敏性乳制品,并展望乳过敏原改性的发展方向和低致敏性乳制品的广阔市场前景,为低致敏性乳制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组蛋白共价修饰,它在调控基因转录活性、异染色质的形成、DNA的损伤修复以及DNA重组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维持体内组蛋白甲基化稳态的重要分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曹晓风研究组前期研究发现JMJ14是拟南芥中的一个组蛋白H3K4去甲基化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是如何精确定位到染色质上的靶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猪瘟疫苗初次致敏豚鼠未引起异常反应,两周后进行第2次激发可见明显的异常反应,甚至死亡,这证明了猪瘟疫苗可能引起变态反应的发生。为了找到疫苗中的真正过敏原,本研究进行了疫苗中主要成分的分组试验,结果表明犊牛血清的致敏作用最强,其次为猪瘟病毒,牛睾丸细胞最弱。同时进行了4种致敏和激发途经的比较实验,并用ELISA法测定了致敏和激发后血清中的IgE水平。结果表明各种致敏途径均可致敏,但激发时,以静脉注射最为严重,且致敏后和激发后均未检测到血清中的IgE水平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大豆营养丰富,但其抗原蛋白的高致敏性易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是大豆的主要过敏原,其抗原表位对致敏性起决定作用。通过适宜的加工手段改变过敏原蛋白表位结构,从而影响致敏性。糖基化是当前最有前景实现工业化的非酶加工新技术,不仅能改变蛋白质的结构、营养特性,同时能降低致敏性。文章介绍了大豆主要抗原蛋白的结构、糖基化反应,重点总结了大豆糖基化抗原蛋白致敏性的变化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同时对糖基化蛋白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旨在为糖基化蛋白低致敏性产品的开发及促进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