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雄蚕品种秋华×平30性状介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秋华×平30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利用改良后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我国优良常规品种选配的夏秋用三元雄蚕杂交种,经2001~2002年两年浙江省实验室联合鉴定和2003~2004两年浙江省农村生产鉴定,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于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现将该品种的性状及饲养繁育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雄蚕具有饲养效率高、强健好养、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均高于雌蚕。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专养雄蚕是传统蚕桑业的重要技术提升,近年来雄蚕新品种也不断涌现。华菁×平72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高丝量雄蚕品种,为了比较与了解该新品种的特性及其在海盐的适应性,海盐蚕业管理站于2011年春蚕始引进试养,现将试养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家蚕新品种粤蚕细纤1号(三·龙×汇·源)是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育成的强健性优质细纤度三眠四元杂交蚕品种,适应于珠江流域蚕区全年饲养。该品种在2008年-2009年参加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审定鉴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广东现行生产品种两广二号,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蚕种繁殖系数高、好饲养、叶丝转化率高、茧丝质性状优良,可缫制6 A顶级生丝等特点;已于2010年9月通过由广东省种子管理  相似文献   

4.
"秋华×平30"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生产上的雄蚕主推品种.在蚕种饲养量不断下降的产业形势下,雄蚕品种"秋华×平30"饲养量以稳中有升的势态进入大众视线,2016年累计推广近7万张,较2015年增加39%.由于雄蚕技术的成熟及前景诱人,该品种在全国的杂交种繁育权2016年被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买断而体现出该品种的生命力.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自2013年开始繁育雄蚕杂交种至今已连续四年,现将繁育总体情况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川山×蜀水是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春秋兼用高品位茧丝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川山×蜀水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和饲育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成绩表明:川山×蜀水体质强健,产茧量高,茧丝质优良,特别是洁净优,所产蚕茧能缫5 A~6 A级生丝,适合四川、云南、陕西等蚕区饲养。该品种200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在四川、云南、陕西、海南等省的蚕区累计推广饲养100余万盒蚕种。  相似文献   

6.
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品质和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为母本,用普通家蚕品种夏6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回交改良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经2轮杂交、自交、回交组成的循环改良和纯化,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48,将该品种与家蚕限性皮斑品种限7组配成夏秋用雄蚕杂交组合限7×平48。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9%以上,在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张种产茧量和50 kg桑产值分别较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8.4%和9.4%;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分别较对照种提高7.9%、12%、2.57个百分点、1.54个百分点。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中下游蚕区的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7.
沈汉初 《蚕桑通报》2011,42(3):56-57
雄蚕系列品种是浙江省农科院于1996年开始引进,并通过转育改良和选配而育成的系列家蚕品种。吴兴区于1997年春首次在织里镇太湖饲养雄蚕,获得成功。如今在吴兴区饲养覆盖率达100%,成为全省仍至全国雄蚕茧生产基地。在这14年推广普及中,由于品种不断更新,收购政策采用“订单蚕业,缫丝计价,两次返利”,雄蚕的易饲养、茧质优、...  相似文献   

8.
夏华×平8是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育成的第2代雄蚕新品种,是一对抗性强、易饲养、产量高、茧质好、丝质优,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本站于2000年中秋期引进雄蚕新品种夏华×平8,与薪杭×白云作品比试验,以探索该品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多丝量雄蚕新品种华菁×平72在云南省的适应性,给品种引进推广提供参考,2012春蚕期和2013年春蚕期在云南省蒙自市对该品种进行了与菁松×皓月的实验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蚕体强健、茧层率高、丝质优良等特点,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茧用蚕品种,适宜春蚕期饲养。华菁×平72虫蛹率、茧层率、解舒丝长、干茧出丝率这4个性状指标分别达到98.98%、26.67%、980.5 m、44.8%,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华菁×平72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存在显著性差异,优势明显。但因华菁×平72为雄蚕,全茧量、万蚕收茧量分别比菁松×皓月低15.49%、12.57%,蚕茧产量较低,建议依据优质优价的原则适当提高华菁×平72蚕茧的收购价格,以保障饲养雄蚕品种的总体经济效益不低于普通蚕品种。  相似文献   

10.
秋华×平30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选育,于2005年通过浙江省省级审定,在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杭州蚕桑技术推广总站(杭州蚕种场)从2012年开始承担“秋华×平30”蚕种的专业繁育,助推雄蚕品种在浙江大范围推广,杭州地区也成为全国率先大规模推广雄蚕品种的蚕桑主产区。  相似文献   

11.
<正>秋丰、白玉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采用多品种杂交方法育成的一对夏秋用品种,该品种于1989年通过浙江省和国家新蚕品种的审定.秋丰×白玉有好养、张产较高、丝质优良、耐氟性强的特点,适宜于夏秋期尤其是中晚秋期饲养受到农村和丝厂的欢迎,我省武进、丹阳及江阴市蚕区饲养后反映较好.据了解,因该品种耐氟性好、茧形大、产量高,浙江省一些氟污染严重而春用品种饲养不好的蚕区用作春期饲养效果较显著,张产量、张产值均较春用品种提高20—30%.本场从1993年春开始至今已繁育了3期12个对交批,通过近几年繁育,我们对这对品种有以下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金秋×初日”是浙江大学动科院育成的夏秋用天然彩色茧蚕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第一对实用型天然彩色茧蚕品种,该品种在产量和丝质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其一代杂交种茧丝呈天然黄金色,色泽艳丽[1],适宜生产高品质蚕丝被和真丝制品,  相似文献   

13.
利用孵化率高且后代全为雌性个体的雌蚕无性克隆系雌35与平衡致死系平28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新品种浙凤2号。新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中表现出孵化、眠起、上蔟齐一,茧型大、产量高,茧丝品质优的特点。新品种的龄期经过略长于对照雄蚕品种秋华×平30,虫蛹率高于对照品种0.66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2.99%、3.73%,茧丝洁净94.80分,出丝率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可实现一方专养雌蚕,另一方专养雄蚕的生产模式,不仅能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也能提高杂交率和蚕种质量,促进雄蚕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016年5月新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四川、山东、河南等省蚕区春季和晚秋季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4.
雄蚕品种秋华×平30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并在生产有一定应用规模的新雄蚕品种,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的经济性状,探索在建德市环境条件下饲养适应.2004年中秋建德市引进了50张种,在大同镇徐韩村,镇源村2地表进行了试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期饲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雄蚕品种的培育和应用对于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与生丝品位具有重要作用。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30作为供体亲本,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作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改良的方法,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用该品系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云蚕7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云蚕7×红平2。经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且具有强健好养,产量稳定,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其中在四川、湖南、贵州、浙江4省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0.63个百分点、155 m、154 m、1.9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到97.2分。该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相似文献   

16.
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保存的七个优良品种与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平30"进行杂交组配,筛选出了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川山×平30。川山×平30在四川省家蚕新品种鉴定中表现良好,综合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饲养及丝质成绩优良,尤其在雄蚕率、发育整齐度、健康性及茧丝质等重要指标中表现优异,达到雄蚕品种的生产实用化要求,是一对春秋兼用的雄蚕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蚕区春、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7.
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平28。杂交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3.1%、0.166 kg、1.76%,而且解舒率较为稳定,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家蚕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王涤龙  陈曦 《蚕学通讯》2021,41(3):31-33
近年来,世界丝绸消费市场5A、6A级高端原料茧丝的需求逐年增加,与普通茧丝的价差逐步扩大,呈供不应求的态势.家蚕的雄性幼虫具有强健好养、叶丝转化率高以及生产的茧丝品质优等特点,因而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茧丝品质和养蚕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近20余年我国的蚕业科技工作者在引进前苏联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品系的基础上育成了一系列雄蚕品种,专养雄蚕也进入产业化阶段."秋·华×平30"是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2005年育成的一对中丝量雄蚕品种,该品种的茧丝品质优,是制作高端丝绸的最佳原料[1].  相似文献   

19.
限7×平48是浙江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改良后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我国优良常规品种组成的夏秋用雄蚕杂交种,该品种于2005~2008年参加浙江省实验室和农村鉴定,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于2009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将其品种性状及繁育、饲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秋丰×平28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继秋华×平30后育成的又一对雄蚕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的性状与饲养技术,了解茧丝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