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大丽花品种‘费罗加’为试材,茎段作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蔗糖浓度、光照时间等对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和块根的影响,以期缩短块根生产周期。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在MS+6-BA 2.0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54.9%,褐化率为44.8%,污染率为26.6%,成活率达69.6%。继代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增殖系数为7.8,愈伤组织诱导率22.9%。生根最佳培养基为WPM+NAA 1.0 mg·L-1+6-BA 0.1 mg·L-1+蔗糖60 g·L-1+琼脂6 g·L-1+炭粉2 g·L-1,最适宜光照时间为6 h,生根率为98.5%,根系密集健壮。块根诱导最适材料为带根瓶苗,出现初步形态的块根,形成块根率达56.8%。  相似文献   

2.
以12种杀菌剂、4种植物原液为试材,研究其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并用6种杀菌剂对菌丝进行毒力测定,以期为葡萄霜霉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对菌丝抑制作用EC50值依次为85%波尔·甲霜灵(0.442 2 mg·L^-1)<18.7%烯酰·吡唑酯(0.711 9 mg·L^-1)<57%烯酰·丙森锌(0.778 9 mg·L^-1)<72%霜脲·锰锌(1.608 9 mg·L^-1)<50%烯酰吗啉(2.381 1 mg·L^-1)<80%福美双(15.619 0mg·L^-1)。60%唑醚·代森联、57%烯酰·丙森锌、68%精甲霜·锰锌、72%甲霜·锰锌、18.7%烯酰·吡唑酯、2%辣椒液等大田防效好,持续时间长,防效均达60%以上,其中72.2%霜霉威盐酸盐1 000倍液防效最好,3次用药后达到100%。50%烯酰吗啉、23.4%双炔酰菌胺防效较差,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3.
八种药剂对节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节瓜品种"粤农"为试材,以节瓜炭疽病菌为防治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及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研究了8种药剂对节瓜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以期为海南节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代表菌株J-56与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train JX-1(HQ645079.1),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isolate C16(KC010547.1)的ITS序列聚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达99%,属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室内毒力测定中,50%咪鲜胺锰盐WP和250g·L-1嘧菌酯SC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000 9、0.012 7μg·mL-1,其次为43%戊唑醇SC、40%多·福·溴菌腈WP、80%代森锰锌WP、70%甲基托布津WP和10%苯醚甲环唑WG,20%嘧霉胺WP的毒力最低,EC50为60.511 9μg·mL-1。大田试验中,43%戊唑醇SC和50%咪鲜胺锰盐WP 2个处理防效较高,为80.64%和78.16%,但与10%苯醚甲环唑WG、40%多·福·溴菌腈WP和250g·L-1嘧菌酯SC 5个处理间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20%嘧霉胺WP处理的防效最低。结合室内毒力和大田试验,生产上可使用43%戊唑醇SC、50%咪鲜胺盐锰WP、10%苯醚甲环唑WG、40%多·福·溴菌腈WP和250g·L-1嘧菌酯SC 5种药剂防治节瓜炭疽病。  相似文献   

4.
以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为试材,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4种生物农药对山楂叶螨的室内毒力,并在田间评价了5种生物农药对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苦皮藤素对雌成螨LC50为0.826 3 mg·L~(-1);其次为1%苦参·印楝素和1.5%除虫菊素,LC50分别为0.999 5mg·L~(-1)和5.756 0mg·L~(-1);40%阿维菌素·矿物油毒性最低,LC50为8.765 7mg·L~(-1)。田间防效试验中1%苦参·印楝素1 000倍液、1%苦皮藤素500、1 000倍液、40%阿维菌素·矿物油2 000倍液7d后相对防效都达到88.1%以上。因此,1%苦参·印楝素1 000倍液、1%苦皮藤素500、1 000倍液、40%阿维菌素·矿物油2 000倍液可作为阿克苏地区山楂叶螨防治的首选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对三月红荔枝果实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对三月红荔枝果实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处理抑制果实失重的效果最好,1·5%处理次之;1·5%处理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果肉Vc含量以1·5%和2·0%处理为最高。实际应用中,以1·5%和2·0%壳聚糖处理较为适合。(2)除0·5%第13d前之外的其它处理的果肉POD活性均显著地低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除1·5%处理的果肉CAT活性极显著地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显著地高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3)在第13d前,1·5%和2·0%处理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除个别时期外,0·5%和2·0%处理的果皮POD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对照;在第19d前,2·0%处理的果皮CAT活性极显著地高于对照。1·5%和2·0%处理抑制褐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保山桃红牛肝菌为试材,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多酚,使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测定桃红牛肝菌多酚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0 g·mL~(-1),超声时间50 min,超声功率100 W,在此工艺条件下桃红牛肝菌多酚得率为7.76 mg·g~(-1)。桃红牛肝菌多酚呈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与浓度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质量浓度为1.0 mg·mL~(-1)时,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42.3%、63.6%和66.5%。  相似文献   

7.
地菍离体培养植株再生及其栽培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道松  李玲  熊碧罗  李娈 《园艺学报》2007,34(3):787-790
地菍叶片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为MS + 1 mg·L-1 2, 4-D + 0.2mg·L-1 6-BA + 5%蔗糖+ 0.6%琼脂和MS + 2 mg·L-1 2, 4-D + 0.2 mg·L-1 6-BA + 5%蔗糖+ 0.6%琼脂; 丛生芽分化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 2 mg·L-1 6-BA + 0.3 mg·L-1 NAA + 5%蔗糖+ 0.6%琼脂; 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 + 1.5 mg·L-1NAA + 0.5 mg·L-1 2, 4-D + 5%蔗糖+ 0. 6%琼脂和MS + 0.5 mg·L-1 6-BA + 2mg·L -1 NAA + 5%蔗糖+ 0.6%琼脂。栽培观赏研究表明: 盆栽最佳温度为28~32℃; 最佳基质为泥炭土+蛭石(2 ∶1) 和腐殖土+蛭石(2 ∶1) ; 坪栽最佳肥料配比为N ∶P ∶K = 114 ∶112 ∶1, 最佳土壤为腐殖土。  相似文献   

8.
以“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采用不连续照射方式对黄瓜植株进行夜间辐照处理,UVA照射光强为60μW·cm^-2,照射时间分别为0、3、4、5 h·d^-1,以不辐照为对照,以期探明不同照射时间对黄瓜霜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A照射时间增加,促进黄瓜生长及抗霜霉病的作用更加明显。UVA照射20 d后防效高达85.92%。随着UVA照射时间延长光合色素含量整体上均增加;UVA照射5 h·d^-1的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分别比CK高出36.05%,42.17%,47.01%。UVA照射5 h·d^-1处理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分别比CK高出94.44%、84.21%、18.60%。在5 h·d^-1的紫外光UVA辐射下,处理14 d和21 d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出CK 80.53%、89.12%。UVA辐射5 h·d^-1,处理21 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高于0、3、4 h分别是4.64 U·g^-1·min^-1>2.48 U·g^-1·min^-1>3.68 U·g^-1·min^-1>4.35 U·g^-1·min^-1。夜间辐照5 h·d^-1下,处理7、14、21 d时类黄酮含量与CK相比均有显著的差异分别比CK高出20.77%、67.42%、89.37%。  相似文献   

9.
2016-2017年对24%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微囊悬浮-悬浮剂进行防治苹果树黄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微囊悬浮-悬浮剂防治蚜虫速效性和持效性效果较好,2016年24%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微囊悬浮-悬浮剂3个浓度处理药后2 d防效为79.38%~91.86%,药后14 d防效为82.64%~93.77%;2017年24%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微囊悬浮-悬浮剂3个处理药后2 d,防效为79.23%~89.18%,药后14 d防效为81.64%~93.11%。24%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微囊悬浮-悬浮剂可以在生产上作为防治苹果黄蚜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0.
以蛋白桑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蛋白桑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1.0mg·L~(-1)+NAA 0.1mg·L~(-1);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TDZ 0.2mg·L~(-1)+NAA 0.09mg·L~(-1),分化率为21.65%;培养基1/2MS+PVP 0.2g·L~(-1)+NAA 0.5mg·L~(-1)生根率最高,达到66.70%;对草丁膦的敏感性试验中,草丁膦浓度0.04mg·L~(-1)为蛋白桑叶片半致死浓度,草丁膦浓度0.05mg·L~(-1)对蛋白桑叶片的致死率为75.00%,草丁膦浓度0.07mg·L~(-1)的致死率为100.00%。  相似文献   

11.
以14种加工番茄为试材,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研究了5种药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及番茄抗病性。结果表明:30%烯酰·咪鲜胺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率为73.88%;6%春雷霉素、56.7%氢氧化铜、30%烯酰·咪鲜胺和47%春雷王铜毒力相对较强,EC50分别为8.7、9.6、10.4、10.9mg·mL~(-1)。田间药剂防效试验表明,56.7%氢氧化铜、47%春雷王铜和30%烯酰·咪鲜胺对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效均在60.00%以上,其中30%烯酰·咪鲜胺防效较高为69.66%。供试的14种加工番茄品种中,有1个抗病品种、9个耐病品种、4个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2.
将珠美海棠试管苗叶片接种于附加NAA0.3 mg·L-1和不同体积分数的6-BA(1.0~6.0 mg·L-1)的MS培养基中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6-BA为1.0~3.0 mg·L-1的处理芽再生率为6.7%~31.8%,而根的再生率为26.7%~28.3%.6-BA为4.5和6.0 mg·L-1处理芽再生率分别高...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绣球菌多糖功能成分,本试验采用聚能超声波法进行提取,并对多糖体外抗氧化、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基的合成、抑菌等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可提取出纯度为83.30%的多糖,该多糖具有抗氧化、抑菌、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基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增强。当浓度为8 mg·mL~(-1)时,总还原力吸光值为0.33,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和DPPH·、H_2O_2·、OH~-·、O_2-·的清除率别为30.20%、94.83%、85.00%、95.23%、27.23%;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以及亚硝基合成的阻断率分别为61.98%和31.82%。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单增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MIC值在0.5 mg·mL~(-1)~1 m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在1 mg·mL~(-1)~2 mg·mL~(-1);对福氏志贺氏菌和大肠埃希氏杆菌的MIC值在2 mg·mL~(-1)~4 mg·mL~(-1)。说明绣球菌多糖能作为抗氧化剂和肠道益生元产品原料进行开发,并为其生理功能调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葡萄作为新疆吐哈地区主要特色林果,受其干旱、少雨、蒸发量高的气候环境限制,对葡萄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葡萄灌溉普遍采用地面沟灌,耗水量大,造成水资源日益紧张,导致葡萄在水分管理上存在着灌溉定额过大、高耗低效及粗放的田间管理等问题。该研究在滴灌灌水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弥雾微喷调控技术,对葡萄各生育期光合参数、温度、湿度进行测定,分析葡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确定葡萄优质增产的微气候因子阈值范围。结果表明: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变化呈抛物线状,坐果期的Pn和T的阈值为22.05μmol·m~(-2)·s~(-1)和36.19℃;果实膨大期的Pn和T的阈值为20.33μmol·m~(-2)·s~(-1)和35.81℃;果实成熟期的Pn和T的阈值为11.15μmol·m~(-2)·s~(-1)和37.52℃。同理,坐果期的Pn和RH的阈值为22.14μmol·m~(-2)·s~(-1)和47.08%;果实膨大期的Pn和RH的阈值为19.91μmol·m~(-2)·s~(-1)和40.12%;果实成熟期的Pn和RH的阈值为10.96μmol·m~(-2)·s~(-1)和25.24%。蒸腾速率与空气温度都呈单峰型关系,坐果期阈值为37.46℃,果实膨大期阈值为39.34℃,果实成熟期阈值为37.58℃。蒸腾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坐果期阈值为44.35%,果实膨大期阈值为33.70%,果实成熟期阈值为25.14%。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坐果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阈值为36.19~37.46℃和44.35%~47.08%;果实膨大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阈值为35.81~39.34℃和33.70%~40.12%;果实成熟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阈值为37.52~37.58℃和25.14%~25.24%。  相似文献   

15.
选用93%1,3-二氯丙烯乳油(EC)、62%1,3-二氯丙烯胶囊、42%威百亩水剂(AS)、98%棉隆微粒剂(MG)、99%硫酰氟原药(TC)、93%1,3-二氯丙烯EC+98%棉隆MG、93%1,3-二氯丙烯EC+42%威百亩AS防治黄瓜根结线虫,以98%溴甲烷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熏蒸剂对根结线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各熏蒸处理黄瓜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药对照,以50g·m-298%溴甲烷处理产量最高,其次为9g·m-293%1,3-DEC+25g·m-298%棉隆MG、9g·m-293%1,3-DEC+21g·m-242%威百亩AS;混用的溴甲烷替代品与溴甲烷相比,经济效益更好。9~18g·m-293%1,3-DEC、9~18g·m-262%1,3-D胶囊和25~50g·m-299%硫酰氟TC处理也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6%阿维·氯苯酰SC(悬浮剂)为对照、清水为空白对照,研究了10%甲维·茚虫威SC、3%甲维盐WG(水分散粒剂)、15%多杀·茚虫威SC、30%氟铃·茚虫威SC、20%四唑虫酰胺SC 5种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均有防治效果,药后3 d,以10%甲维·茚虫威SC、3%甲维盐WG、15%多杀·茚虫威SC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2.94%、72.31%、65.08%;药后7 d,3%甲维盐WG、10%甲维·茚虫威SC、30%氟铃脲·茚虫威SC、15%多杀·茚虫威SC防治效果分别为91.49%、88.03%、70.25%、66.01%;药后14 d,除本地常用农药6%阿维·氯苯酰SC之外,其他几种农药保叶效果都在70%以上。综上,6种农药均可用于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建议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豇豆的营养成分分析及保健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豇豆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豇豆(鲜)各营养成分的含量分别是叶绿素为160.0mg·kg-1,VC为190.0mg·kg-1,有机酸含量为0.20%,蛋白质含量为1.50%,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10.15%。  相似文献   

18.
以款冬叶片为试材,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款冬叶片总黄酮提取工艺,同时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款冬叶片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提取时间3 min,微波功率500 W,料液比1∶15 g·mL^-1,在该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91%。款冬叶片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当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069 8 mg·mL^-1时,对DPPH·、·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达84.21%、84.10%和68.32%,表明款冬叶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获得胚性后代植株,优化枣合子胚培养条件,完善枣合子胚培养技术,从而为提高枣树新品种选育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败育程度较轻的优良晚熟鲜食品种‘襄汾圆枣’枣盛花后30 d(球形胚)、40 d(心形胚)合子胚为外植体,进一步优化胚乳看护培养条件,并利用愈伤组织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结果】适宜胚龄30 d、40 d的合子胚沿胚性生长的培养基分别为MS+IBA 0.2 mg·L-1+ZT 1.0 mg·L-1+GA35.0 mg·L-1+NAA 0.2 mg·L-1+蔗糖7%+LH 0.5 g·L-1、MS+IBA 0.5 mg·L-1+ZT 0.5 mg·L-1+GA35.0 mg·L-1+NAA 0.3 mg·L-1+蔗糖5%+LH 0.5 g·L-1,成胚率分别为54.17%、55.25%;不同胚龄的襄汾圆枣合子胚发育所需适宜的激素配比不同,在30 d胚龄阶段,NAA是影响成胚率的主要激素因子,而在40 d胚龄阶段,IBA则成为影响成胚率的主要激素因子。合子胚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5mg·L-1+蔗糖4%,诱导率达70.59%;适宜合子胚分化培养基为MS+TDZ 0.8 mg·L-1+IAA 0.5 mg·L-1+蔗糖3%,分化率为58.90%。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0 mg·L-1+蔗糖2%,生根率达80%以上,移栽成活率超过85%。【结论】通过合子胚愈伤组织途径获得完整胚培苗,为枣育种技术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分枝虫草(Cordyceps ramosa)菌丝生物量作为指标,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分枝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筛选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并分析菌丝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分枝虫草液体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甘油,最佳氮源为硝酸钾,最佳配方是:甘油35 g·L-1、硝酸钾12 g·L-1、酵母浸膏12 g·L-1、麦芽浸出物10 g·L-1、H2O 1 L;其菌丝的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灰分含量分别为32.90%、1.20%和5.89%,其腺苷、多糖和虫草酸的含量分别为0.805%、5.89%和5.61%;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23.97%;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和硒含量分别为76.70 mg·kg-1、5.10 mg·kg-1、3.70 mg·kg-1、33 mg·kg-1和0.176 mg·kg-1,重金属铅、砷、汞的含量均符合国家食用菌相关标准。分枝虫草的液体培养可作为分枝虫草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