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生物培养法研究4种施氮量水平对云南省丘北辣椒旺盛生长期、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对不同类群微生物数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60kg/hm2施氮量的处理丘北辣椒土壤微生物增加的数量最多。施氮肥增加丘北辣椒旺盛生长期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钾细菌和有机磷细菌,开花坐果期土壤纤维分解菌和有机磷细菌,3个生育期土壤自生固氮菌的数量。施氮肥增强丘北辣椒土壤不同生理类群微生物间的相关性,其中,自生固氮菌和纤维分解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自生固氮菌和纤维分解菌均与钾细菌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有机磷细菌与其它生理类群微生物呈极显著正或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化肥及沼渣分别和沼液配施等不同处理对葡萄栽培土壤不同土层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沼液和沼渣+沼液处理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分别增长了39.76%和79.59%,真菌数量显著减少,分别减少了43.91%和56.68%。施用沼肥+沼液及有机肥+沼液处理后,0~20 cm和20~30 cm土层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增幅为27.6%~110.6%;有机肥+沼液和化肥+沼液处理中,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了25.4%和27.1%;各处理与对照相比,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变化,然而沼液+沼渣处理磷酸酶活性在各土层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化肥+沼液处理。沼渣、沼液施肥可显著提高葡萄栽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力。  相似文献   

3.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及玉米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锋38P05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海林农场田间大区试验研究有机无机配施对玉米产量、土壤酶及土壤微生物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整体上升趋势,抽雄期配施20%有机肥处理(T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高,其次为配施30%有机肥处理(T3)、不施肥处理(T5)、全施有机肥处理(T1),含量最低的为全施化肥处理(T4),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在抽雄期为T2T3T4T1T5;配施处理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单一施肥和不施肥处理,抽雄期土壤脲酶活性为T3T2T1T5T4,且配施处理和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蔗糖酶活性在抽雄期为T2T3T1T4T5,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中细菌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抽雄期为T2T3T1T4T5;土壤中放线菌数量呈先升高后回落趋势,抽雄期达到最大值为T2T1T3T4T5;土壤中真菌数量各处理趋势不同;玉米产量为T2T3T4T1T5,且配施处理和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连续4茬麦-稻轮作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处理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的增加,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脲酶活性,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放线菌的数量,但对土壤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熵、土壤酶活性及3大类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及对照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熵和3大类微生物数量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加,以配施3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土壤酶活性综合指数以配施2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可见,化肥配施有机肥特别是配施中高量有机肥更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纯无机肥及不同用量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砂壤土花生土壤微生物种群及数量、土壤主要酶活性、土壤呼吸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随有机无机肥配施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施无机复合肥对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不明显,中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纯施中量无机肥处理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全生育期平均值分别提高114.9%、49.0%和29.0%.(2)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呼吸速率,其中有机无机中、高量配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量纯无机肥(农民常规施肥)相近于或低于(尤其在生育后期)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小于其余3种酶.(3)不同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主要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关系密切,相互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4)有机无机中、高量配施花生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量无机肥加中量有机肥比中量纯无机肥增产14.0%,表明在砂壤土上施用有机肥,其对土壤肥力提高的增产作用远远大于其本身所含花生生育所需营养直接供应作用.(5)兼顾土壤肥力和花生产量,肥力中等的砂壤土,可采用中量有机无机肥混配施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减氮条件下配施微生物菌剂对烤烟产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达到提高烟叶品质、改善土壤环境的目的。【方法】以云烟 87 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 T1 当地常规施肥(CK)、T2 常规施肥+微生物菌剂、T3 常规施肥减氮 10%+ 微生物菌剂、T4 常规施肥减氮 20%+ 微生物菌剂 4 个处理,测定各处理不同时期烤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成熟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和时期烤烟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氮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下烤烟生长稳定。不同处理烤烟经济性状表现为 T2、T3 处理的产值与 T1 处理无显著差异;T4 处理的产值为 1 351.56 元 /667m2,显著低于 T2处理。与 T1 处理相比,其他各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2)微生物菌剂各处理增加了细菌和真菌总 OTUs 数量以及独有的 OTUs 数量,与 T1 处理相比,T2 处理细菌独有的 OTUs 数量增加 68.4%,T2、T3 处理真菌独有的 OTUs 数量分别增加 85.2% 和 78.2%,T2、T3 处理的真菌总 OTUs 数量分别增加 60.2%、54.9%;T2、T3 处理真菌的丰富度均显著高于 T1、T4 处理。(3)细菌门水平下 T4 处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真菌门水平在不同处理下无显著差异。(4)T1 处理的有害微生物镰刀菌种(s_Fusarium_equiseti)的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处理,T4 处理 α- 变形菌纲(c_Alphaproteobacteria)、鞘氨醇单胞菌目(o_Sphingomonadales)、芽单胞菌属(g_Gemmatimonas)、拟杆菌纲(c_Bacteroidota)等有益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结论】相比常规施氮,减氮 10% 配施微生物菌剂在稳产的同时烤烟产值提高 12.5 %,并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氮肥减量及配施生物炭对稻田作物生产力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功能代谢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氮(CK)、常规施氮(N100)、减氮20%(N80)、减氮20%配施生物炭(N80BC)、减氮40%(N60)、减氮40%配施生物炭(N60BC)6个处理。结果表明:减氮配施生物炭处理不会降低水稻作物的产量,但可显著提高土壤pH和有机碳(TOC)含量。土壤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α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变形菌(Prote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酸杆菌(Acid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是水稻土中优势微生物类群(门水平)。N60BC处理的变形菌、芽单胞菌、放线菌的相对丰度分别比N100处理高36.8%、40.7%和11.3%;在属水平上,N60BC处理的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马赛菌属(Massilia)、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的相对丰度分别比N100处理高68.6%、54.0%和49.2%。KEGG分析结果表明,与N100处...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配施生物有机肥及化肥减量对玉米间作豌豆体系土壤微生物、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玉米间作豌豆的混合产量.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A1B1处理混合产量达到了最高,为13 223kg/hm2,微生物数量高于其他不配施有机肥的处理,但在配施有机肥的处理中微生物活性最低;A2B1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混合产量也达到了10 549kg/hm2,与当地农技部门推荐施肥量A1B2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化肥减量15%并配施有机肥是适合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广东省荔枝园化肥施用量过高且土壤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结合周边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需求,研究化肥减施配施有机肥对荔枝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广东省荔枝科学化种植提供施肥参考。【方法】以‘桂味’荔枝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减量30%分别配施猪粪有机肥5 kg/株(OF5)、10 kg/株(OF10)、15 kg/株(OF15)、20 kg/株(OF20)共6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荔枝根际土壤酶活性、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产量以及品质等相关指标。【结果】相较于CF处理,化肥减量30%配施有机肥,OF15处理的荔枝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分别提高35.3%和25.6%,OF10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提高32.2%,真菌数提高14.4%,OF10处理的微生物量碳提高26.1%,OF20处理的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提高11.8%,OF15处理放线菌数量提高18.1%,OF15处理的微生物量氮提高23.6%;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荔枝果实的品质,且增产效果明显,配施有机肥5、10、15、20 kg,产量比单施化肥分别提升7.15%、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土壤水分对土壤系统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通过瓶培养试验检测为期30 d不同土壤水分下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发现土壤细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土壤含水量为25%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最大相差两个数量级,土壤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大分别为10%和15%含水量处理,放线菌和亚硝化数量最大在15%或30%含水量的处理,自生固氮菌在不同时期数量最大的处理不同。相关性分析发现,真菌数量与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细菌数量与自生固氮菌和亚硝化细菌,土壤放线菌与土壤亚硝化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探究有机肥配施生物菌肥对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不合理施肥等所导致的连作障碍、蔬菜生长状况不良和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的改善情况。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传统施肥、单施生物菌肥、有机肥与生物菌肥配施和液态有机碳与生物菌肥配施5个处理,重点对比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设施蔬菜的生长状况和蔬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有机肥配施生物菌肥处理的叶绿素相比空白对照和传统施肥处理分别提升了6.04%和8.74%,且明显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和酶活性,最大增幅分别达22.80%和43.88%,单施生物菌肥的处理相比传统施肥增加了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11.96%、9.39%)、降低了真菌数量(21.54%),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结构,丰富了细菌多样性,有助于降低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发生。有机肥配施生物菌肥更有助于达到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优化效果,相比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质量、促进设施黄瓜田间生长、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而单施生物菌肥在提升土壤微生物数量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菠萝蜜种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100%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70%有机肥+30%化肥、100%有机肥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增施有机肥显著增加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细菌属Chryseolinea的相对丰度在增施有机肥处理中较高。化肥占比高的处理中细菌属Mizugakiibacter和Crenotalea相对丰度较高。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对照和各处理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其中100CF和30OM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较相似,50OM和70OM处理的真菌群落结构较相似。ANOSIM分析结果显示,处理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可见,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调节土壤养分,促进菠萝蜜生长。  相似文献   

13.
分析盐碱地油葵在不同脱硫渣处理下其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固氮菌、硝化细菌生理类群的区系动态变化,研究盐碱地油葵对不同脱硫渣处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脱硫渣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及4类生理细菌类群的数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脱硫渣为1.5 t/hm2时,每克干土中细菌数量为1.81×106个,放线菌的数量为3.62×105个,氨化细菌为9.37×105个,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为95.01×104个,固氮菌为15.71×103个。真菌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适宜的脱硫渣施用量有利于油葵根际细菌、放线菌及4类细菌生理类群数量的提高,过高则微生物数量下降;施用脱硫渣前后,各微生物类群都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4.
设施甜瓜作为河北省特色农业,广泛存在连续种植、肥药过量施用,造成土壤性质恶化、微生态失衡等问题。本研究以河北省设施甜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调控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多样性及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调控措施分别增加土壤全氮和有效磷18.8%和45.8%,降低土壤水溶性盐含量。与复合肥配施有机肥比,增施土壤调理剂提高土壤微生物和放线菌数量18.0%和43.8%,提升果实可溶糖29.4%;增施微生物菌剂显著提高土壤各类微生物数量,提升果实可溶糖22.5%;同时增施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显著提升土壤各类微生物数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降低土壤水溶性盐含量,显著增产40.3%,提升果实可溶性糖31.2%。因此,常规复合肥同时配施有机肥、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具有显著降低土壤水溶盐含量、增加土壤细菌丰度、提高甜瓜产量、改善其品质的作用,可以在河北省设施栽培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曲靖市宣威烟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有机肥与无机肥按不同比例配施对植烟土壤综合肥力、土壤微生物数量、云烟105烟叶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菜籽饼肥和甲壳素氨基酸有机肥与无机肥按不同比例配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综合肥力;在烤烟生长发育期间,所有处理植烟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现蕾期达到最大值;与施用烟草专用复合肥(CK)相比,30%甲壳素氨基酸有机肥与70%无机肥混施处理能显著提高烤烟现蕾期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P<0.05),分别提高了490.90%、93.02%和39.58%;该配施处理还使植烟土壤综合肥力和烟叶综合品质分别较CK提高了22.64%和10.71%。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曲靖市宣威烟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有机肥与无机肥按不同比例配施对植烟土壤综合肥力、土壤微生物数量、云烟105烟叶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菜籽饼肥和甲壳素氨基酸有机肥与无机肥按不同比例配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综合肥力;在烤烟生长发育期间,所有处理植烟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现蕾期达到最大值;与施用烟草专用复合肥(CK)相比,30%甲壳素氨基酸有机肥与70%无机肥混施处理能显著提高烤烟现蕾期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P0.05),分别提高了490.90%、93.02%和39.58%;该配施处理还使植烟土壤综合肥力和烟叶综合品质分别较CK提高了22.64%和10.71%。  相似文献   

17.
探讨有机肥配施生物刺激素对土壤微生物、植株长势及产量的影响,为植物生长提供优化的施肥方案。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田间小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细沙配施0.1%生物刺激素、福邦5%有机肥、福邦5%有机肥配施0.1%生物刺激素。检测了各试验小区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番茄植株的长势和产量等数据,统计分析了各处理间差异。结果表明,5%有机肥配施0.1%生物刺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番茄植株的长势、产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由此可知,5%有机肥配施0.1%生物刺激素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促进植物生长,既能提高蔬菜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微生物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研究不同轮作次序、不同耕作方式与覆盖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轮作次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影响不大;免耕耕作方式下,微生物量增加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中.免耕配合秸秆覆盖与传统耕作相比,耕层固氮菌、氨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分别增加了24.8%1、0.1%、65.4%,说明免耕与覆盖对土壤生理类群数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菌渣化肥配施对红壤养分动态变化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菌渣还田对红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影响,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比例菌渣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育期内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用量菌渣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收获期土壤有效磷含量,高用量菌渣与高用量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用量菌渣与中、低用量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但是各处理间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不明显;在低菌渣用量下,水稻叶片SPAD指数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菌渣用量下,水稻叶片SPAD指数没有显著增加;高量化肥与高量菌渣配施获得稻草生物量和稻谷产量都最高,经济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20.
沼液还田对稻田土壤养分与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式,设置不施肥、全化肥、全沼液和沼液配施化肥4个处理,研究沼液还田对0—20 cm和20—40 cm深度稻田土壤养分及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沼液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盐分、pH以及有机质含量。其中沼液配施化肥对0—20 cm深度土壤影响显著,全沼液处理则是在20—40 cm深度养分显著提高。沼液还田显著提升了各深度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沼液配施化肥对微生物总量提升效果更明显。沼液配施化肥显著增加了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提高了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提升了稻田土壤氮循环效率。沼液还田可有效促进稻田养分循环,沼液配施化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