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茎叶尤其是嫩梢和叶片(含叶柄)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等,因其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香滑爽口,深受人们的喜爱。泉薯830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7年秋季用龙薯34为母本、泉薯95为父本杂交而成。泉薯830分枝性较强,茎叶翠绿且生长旺盛,1999年开始加强其蔬菜利用的综合性状鉴定,至2001年经连续三年比较试验,泉薯830的茎叶产量和食用品质等性状均优于食20、福薯7-6和富国菜等品种,适宜作为蔬菜采食。1特征特性泉薯830短蔓较直立,叶片尖心形带齿,顶叶、嫩叶、叶…  相似文献   

2.
20 0 0~ 2 0 0 2年笔者在河南省濮阳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日光温室试种菜用型甘薯 ,每 6 6 7m2 采收嫩梢 15 0 0kg ,产值 4 5 0 0~ 6 0 0 0元。1 品种选择一般选择适口性好 ,粗纤维含量低 ,蔓短分枝多 ,嫩梢柔嫩 ,无茸毛 ,腋芽再生能力强的品种。如福薯 7 6、鲁薯 7号、菜薯 1号等。 栽培技术要点10月中下旬 ,霜降前麦茬甘薯未刨时 ,取薯块中上部薯秧剪断备用 ,或在 8月初用薯块育苗。育苗时薯块按照上齐下不齐的原则排列。薯秧长约2 0cm时 ,剪秧段进行大田扦插 ,待秧苗长至 35cm时再剪秧段扦插 ,如此反复。菜用型甘薯对茬口、土壤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立  王穿才 《中国蔬菜》2010,1(13):28-29
<正>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地区引进湘菜薯系列菜用甘薯品种,茎叶鲜嫩甜脆、营养丰富、口感好,生长和供应期长,不仅丰富了蔬菜市场的品种,而且可填补9~10月的蔬菜供应淡季之不足,深受广大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每667m2菜用茎叶  相似文献   

4.
甘薯为旋花科甘薯属蔓生草本植物,经多年的品种改良,形成了以鲜嫩茎叶供食用的甘薯新品种,称为菜用甘薯、薯尖菜.薯尖菜富含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食口感独特,可炒食、凉拌,深受消费者喜爱[1]. 薯尖菜采收期长,出产快、产量高,大棚种植于3月中下旬扦插,4月底开始采收,6~8月产量达到顶峰,10月清园换茬,可以填补早春和晚秋叶菜不足的淡期供应,逐渐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喜欢的特色蔬菜品种.与其他青菜相比,薯尖菜极少发生病虫害,全生长期几乎不用农药,能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每330 m2的大棚1季能采收9~12茬,产值约1.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5.
甘薯茎尖有"蔬菜皇后"之称,营养丰富,叶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及我国台湾省以及南方的蔬菜市场上,甘薯茎尖属畅销种类。近年来,我国各地培育出了专门采摘茎叶的甘薯品种,而北方叶菜用甘薯栽培种植规模较少。叶菜用甘薯品种主要以幼嫩的茎叶作为产品,分枝力强,生长迅速,与以薯块为产品的甘薯栽培方式有所不同。现将叶菜用甘薯在北方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浩清 《蔬菜》2014,(12):66-67
福菜薯18号甘薯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泉薯830×台农71配组育成的菜用型甘薯新品种。根据食叶甘薯的商品特点,简述了福菜薯18号甘薯的特征特性、育苗方法以及无公害栽培等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桂菜薯1号为菜用保健功能型甘薯新品种,茎尖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烫熟后颜色翠绿,食用有甜味、香味和滑腻感,食味品质优良,平均每667 m2茎尖产量为3 203.9 kg,适宜长江中下游及南方薯区种植。菜用型甘薯是以茎叶作为蔬菜食用的一类甘薯,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保健功能突出等优点(杨汉等,2017;黄雨等,2021;袁蕊等,2021),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8.
对17份甘薯种质资源的9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8.98%,反映了所有性状绝大部分信息,薯块产量、茎粗、茎分枝数为产量因子;茎叶产量、叶片大小为叶片因子;节间长、最长蔓长为藤蔓因子。根据各种质资源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将种质资源聚为5大类。云薯46、云薯48、京杂4号的产量和淀粉含量均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云薯116、云薯122产量最高,可作为以收获鲜薯为主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云薯J-4、川山紫、脱毒一号茎叶产量高,以收获地上部为主;云薯J-10、云薯J-2、云薯J-7、甘心红薯淀粉含量高,适用于加工淀粉、酒精。  相似文献   

9.
薯绿1号(原名徐菜薯1号)是以台农71为母本,以广薯菜2号为父本,通过定向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甘薯专用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分枝多,叶片心形,顶叶黄绿色,叶基色和茎色均为绿色。薯块纺锤形,白皮白肉。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翠绿至绿色,无苦涩味,微甜,有滑腻感,食味好。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在国家区域试验3个月时间内每667m2产量1800kg左右,如在保护地条件下可周年生产,每667m2产量在5000kg以上。适合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等适宜地区作叶菜种植。  相似文献   

10.
菜薯也称叶用薯,是将其鲜嫩茎叶作蔬菜用的专用甘薯.嫩叶(带叶柄)在沸水中快速烫熟,并配以香油等佐料后食用,熟化后色泽翠绿美观,口感脆嫩,纤维少,香滑爽口,食用品质佳.武汉市2005年引进种植,2006年被列入我市种植业"三四五工程"项目,菜薯在我市露地种植生长期160~180天,采收期130~150天,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利用温室大棚周年生产,667 m2产量可达到4 00~5 000 kg.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浙紫薯3号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也楠  何贤彪  刘伟明 《蔬菜》2018,(11):11-14
为在浙江省更好地种植和应用甘薯品种浙紫薯3号,对其早收栽培的物候期、形态特征、生长动态,以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3号于5月底扦插,其还苗期、分枝期和封垄期与其他类似品种没有明显差异;浙紫薯3号薯蔓较长且较细,一般基部分枝7~8个;单株结薯数较多,结薯较早,前期薯块膨大较快,薯皮、薯肉均紫色,小薯的粗纤维也较少,口感较软,食味较好,比较适宜于作为迷你甘薯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浙中丘陵山地甘薯品种更新换代,遏制当地甘薯品种退化、病害蔓延的趋势,引进10个甘薯品种开展品种对比实验,考察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食味性状、抗病性等指标。试验发现,金徐薯6号、金18S3-18、徐薯48的产量较高且商品薯率较高,适宜当地种植推广,用以鲜食或加工。金徐薯22、金20-17单株结薯数多,平均单薯重小,其商业价值较高,可作为专用小薯型品种种植。金18S3-1、金徐薯23、金薯926烘干率较低,适宜甘薯薯片加工,可作为加工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GGR8号生长调节剂在甘薯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应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8号处理后表现无缓苗期,封垄期提前,分枝、结薯早而多。采用两种浓度处理,均能提高薯块和茎叶的产量。其中以20mg/kg+泥浆蘸苗基及膨大前期再喷1次20mg/kg效果较好;相同浓度处理,中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增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14.
陈娟  王一鸣  唐建  宋锐  缪鑫 《蔬菜》2023,(6):23-25
为确定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最佳种植株距,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设置5种不同株距(20、25、30、35、40cm),对不同株距条件下紫甘薯“内渝紫2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茎蔓长度、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和大中薯比例;在30~40 cm范围内,缩小株距,有利于提高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和薯干产量;30 cm株距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分别为1 722.67 kg和480.63 kg。综合考虑,建议“内渝紫2号”栽培株距为30 cm,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15.
对17份甘薯种质资源的9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薯块产量与茎粗、茎分枝数间呈极显著的简单正相关关系,而与藤薯比、淀粉含量间呈极显著的简单负相关关系,与最长蔓长、茎分枝数呈显著的偏正相关关系,与节间长、藤薯比呈显著偏负相关关系;淀粉含量则与薯块产量呈简单负相关关系.最长蔓长、茎粗、茎分枝数、茎叶产量对薯块产量具有较高的直接正向效应,而节间长、藤薯比则具有较高的直接负向效应.茎粗、茎分枝数、茎叶产量、叶片大小对薯块产量具有较高的间接正效应,而藤薯比、节间长、淀粉含量则对薯块产量具有较高的间接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正叶用薯是将甘薯鲜嫩茎叶作蔬菜用的专用甘薯,其鲜嫩茎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蛋白质、多种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具有食疗保健作用,被医学家称为抗癌蔬菜,被营养学家誉为长寿蔬菜。  相似文献   

17.
紫肉甘薯是一种优质保健食品,通常作为蔬菜种植,也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的重要原料.紫肉甘薯茎叶部分花青素含量较高,因此可以考虑主要以茎叶作为提取食用色素的原料,而薯块仍供食用.由于薯块外层花青素含量高于内层,因此建议薯块带皮食用. 我国种植的紫肉甘薯品种最早为从日本引进的川山紫,此后国内先后培育出20多个紫肉甘薯品种,本文仅就其中种植较多的几个品种略作比较,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汪李平  杨静 《长江蔬菜》2017,(24):20-22
正甘薯又名红薯、红苕、红芋等,原产美洲,为旋花科甘薯属蔓生草本植物。其主要作粮食、饲料和加工原料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食用甘薯叶或叶柄的传统习惯。菜用薯尖,又称菜用甘薯、叶用甘薯、薯尖、苕尖等,以幼嫩的茎叶供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且口感鲜嫩滑  相似文献   

19.
叶用薯又称菜薯,是以新鲜幼嫩的茎叶作为蔬菜的专用甘薯,其以口感柔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在武汉市快速发展成为一种易栽培、效益高的优势蔬菜.掌握好春季叶用薯定植技术是夺取全年高效高产的关键与基础.通过黄陂区近10年来的推广,摸索和总结出一套简单、易行、有效的定植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甘薯品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的甘薯良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7个甘薯品种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甘薯品种云薯J-4、云薯104、云薯122、京杂4号及云薯119的产量高、淀粉含量高,综合性状好;云薯116、云薯50、台湾薯综合性状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