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药安全使用值得注意的几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防治凭借其高效、低成本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许多农民朋友将化学防治作为农作物病害防治的唯一手段。特别是近几年,以水稻病虫为主的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流行,农药在短期内控制其蔓延为害,起到保护生产的作用。农药使用频率逐年加大,若使用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和人身健康。  相似文献   

2.
1997—2014年,长阳县政府组织了多次柑橘大实蝇联防工作,每年财政投入大量人、財、物,但防治效果时有反复。究其原因,主要是柑橘大实蝇隐蔽性强,成虫飞翔力强,化学防治难度大。财政连年投入,果农养成依赖性,散户防虫积极性不高,防治常留死角。采取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柑橘大实蝇,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劳动强度,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蔬菜线虫病已成为制约蔬菜生产特别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对蔬菜线虫病的防治,除了轮作换茬、合理施肥、高温闷棚、日光暴晒、培育无病种苗或选用抗、耐病品种等一些常规农业防治措施外,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仍是不可或缺的防治方法。据了解,目前各地有不少蔬菜生产者在蔬菜线虫病防治药剂的选择使用上,往往只看重防治效果,而不管药剂的毒性高低和是否进行了农药登记等情况,甚至一些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在指导生产时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一下关于蔬菜线虫病防治药剂使用的几个问题。1目前获…  相似文献   

4.
屠予钦 《广西植保》1990,(2):70-76,33
农药使用技术研究是“七五”期间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类型的作物田里的农药使用技术标准及其科学依据.多年来农民群众已习惯于各种无规范的农药喷撒方法,这是造成农药用量大,农药损失和污染环境的根本原因.所以,农药使用技术规范化是在生产中推行科学用药的关键.农药使用技术规范化,涉及农药的剂型选择、使用的方式方法以及使用手段等,这些方面又同农作物种类和防治对象有紧密联系,甚至也同地理条件有关.本攻关项目的近期研究内容,是比较各类农作物田里雾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多是一家一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在防治病、虫、草害方面,多数农民也是进行独立防治操作,由于一些人对农药缺乏使用技术的知识,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并未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原因是没有科学地使用农药.那么,如何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呢?下列几点可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药是防治病、虫、草、鼠害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中叶———农药诞生以来 ,它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生产中来防治有害生物 ,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就是要求准确识别病、虫、草害 ,正确选药 ,合理施药 ,安全用药 ,以期收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但是 ,由于不能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病、虫等产生抗药性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所以 ,在生产实践中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选用农药根据防治对象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植物和天敌安全的农药 ,才能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如防…  相似文献   

7.
我国施药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很多,但从目前国内外的资料看,主要还以化学防治为主,它一直是世界农业防止病虫为害的主要手段,约占防治面积的90%。进行化学防治,除了农药的品质外,施药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施药技术综合了农药、药械、植保等多种学科,它包括对施药方法和施药器械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设计、研制、试验、推广应用工作等,从而达到和提高农药的施用水平。1 当前施药技术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别家新 《植物医生》2003,16(4):33-33
Bt是一种无公害纯生物农药 ,和化学农药相比 ,它的最大优点是广谱、高效、不伤害人、畜、家禽及害虫天敌 ,能有效地防治多种害虫。Bt农药的杀虫原理是药剂进入虫体后产生有毒的伴孢晶体 ,扰乱害虫正常的生理代谢 ,使害虫发病而死亡。它与化学农药的杀虫原理迥然不同 ,在使用技术上要求很严格 ,使用不当会降低药效甚至完全无效。据近几年的试验与实践 ,提高Bt农药防效的技术要点有以下几点 :1 防治对象经济作物类 :棉铃虫、红铃虫、造桥虫、烟青虫。蔬菜类 :菜青虫、小菜蛾、菜螟。粮食作物类 :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玉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及时采摘、茶园轻修剪、中耕除草、黄板诱杀、灯光诱杀、植物源农药印楝素和生物农药球孢白僵菌等非化学防治措施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非化学防治措施对茶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农业防治措施中,以茶园轻修剪、第7 d防治效果最优,达60.02%;物理防治措施中,以黄板与灯光组合诱杀第21 d防治效果最优,达75.00%;生物防治措施中,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和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两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均达73.00%以上。上述几种非化学防治措施可优先作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种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病是小麦生长后期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近年来,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为害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为此,统计了我国登记用于防控赤霉病的农药品种数量、产品剂型、毒性级别,简要评析了不同农药的成分、作用机理及优缺点,指出当前已登记防治该病的农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  相似文献   

11.
葡萄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静 《湖北植保》2010,(3):22-23
葡萄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也是湖南湘中地区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由于湖南湘中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多雨,葡萄很容易感染病害,有些病害甚至是毁灭性的,成为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一些葡萄种植者在葡萄病害防治的实践上,尤其在利用农药防治病害方面存在一些误区,直接影响到病害的防治效果。为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对葡萄几种常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做了调查与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业害虫化学防治法,具有很多优点:杀虫效力高、收效快、易为群众所接受,且成本逐步在降低。因此,近十余年来,发展异常迅速,但缺点也不少:有时施药后会引起另一种害虫大发生、影响益虫的正常活动,或者引起昆虫产生抗药性,有些农药对人畜尚有残毒问题。关于化学防治与其他防治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近来蔬菜害虫种类多,虫口密度大,且世代重叠,有的农民反映施药后防治效果不理想.据调查,其主要原因:一是选择农药不对口,不区分害虫而乱用药:二是不在防治适期用药,有的等到害虫大量发生时才用药,有的则见虫就打药,2,3 d打1次"保险药";三是不按防治指标施药或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四是使用剧毒农药,既杀死害虫也杀死了天敌;五是单纯依靠药剂防治,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因此,在防治蔬菜害虫时既要考虑如何克服以上的不足,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安克力防治苹果蚜虫陈发炜,段希运山东省沂水县植保站276400苹果蚜虫是我县果树上的常发害虫,由于连年进行化学防治,致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为了寻求高效对路农药,在全国植保总站的指导下,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本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豇豆产业的种植情况和以蓟马为主的病虫害问题及豇豆蓟马研究现状,并从农艺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性治理角度总结了豇豆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后,从构建豇豆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产品开发、建立科学用药和农药监管制度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豇豆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眼下正是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的高峰时期 ,在各种防治的手段当中 ,化学防治占据了显要位置。虽然化学防治目前有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防治手段无法完全替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 ,对于使用化学农药产生的生产性中毒和药害是不容忽视的两大问题。随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新型的杀菌剂、除草剂品种从国外大量引进使用 ,国内农业企业的蓬勃兴起 ,混配农药大量使用 ,导致农作物病虫草的抗药性问题日渐突出。加之农民自行混配杀虫剂 ,缺乏科学指导的乱混乱用 ,不仅容易导致中毒的发生 ,而且有可能使害虫对农药混剂也产生抗性。同时 ,在使用农…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稻飞虱再次成为水稻上的重大虫害,每年发生的代次多、范围广、虫量大、危害重。在防治中农药防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农民普遍反映农药防治时农药“假”、难度大、防效差。为逐步解决这一难题,两年来,我们从稻飞虱发生基本规律的再认识着手,同时分析了解农民在化学农药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再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农药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试验探讨防治稻飞虱的农药使用技术。现将探讨结果初报如下,以供交流参考。1近几年稻飞虱的基本发生规律和特点黄冈市地处鄂东长江沿岸,南邻江西,东接安徽,北靠河南,是一个南北过渡地带,常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栽培的普及以及农产品的广泛交流,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为害程度越来越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广大农民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在化学防治中滥用农药、违禁用药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性诱剂不同放置量、诱捕器不同放置高度对瓜实蝇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支/667m2的剂量,诱捕器距离地面100cm进行防治效果最佳,与其他防治方法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性诱剂与化学防治差异不显著,但高于其他诱杀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可考虑与化学防治结合,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受病虫害危害最严重的农作物之一。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棉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新疆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等特殊气候特点,农药药液喷施过程中容易发生蒸发、飘移、降解等损失,严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本文综述了温湿度、风、光照等环境因子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对提升药剂防治效果采取的调控措施,并结合新疆棉田的特殊气候条件提出了剂型研发的新策略。在提升产品理化稳定性的前提下,还需综合考虑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棉花叶片的结构及润湿特性、施药器械等多种因素。结合农药学、植物保护学、界面化学、有机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知识指导,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载体材料研发环境响应型、靶向高效的农药剂型,结合配套使用技术及措施,探索农药高效利用及减量调控途径,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引领棉花产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