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事业是山区的一项主要生产事业,但是在黄土地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可食性牧草过少,过度放牧往往造成林牧矛盾,加剧了水土流失。为此,合理地营造护牧林,有计划地改善天然牧场,恢复植被,很有必要。护牧林不仅可为畜牧业提供饲料,保障牧坡、草场免受水土冲刷,而且也是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山西省右玉县盘石岭村和偏关县营盘梁村营造护牧林,做到了以林促牧、以牧促农,迅速改变了自然面貌,效果很好。一般营造的柠条护牧林,5年后载畜量比一般草坡可提高10倍以上。3—4年生的人工沙棘护牧林,一亩半就可供一只羊全年的饲料,较一般草坡载畜量提高4.5倍,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双牌县低海拔地区12年生的黄柏、杜仲和凹叶厚朴药材林的产量结构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材林的林分生物量为5.80~20.45t/hm2·a,净生产量为1.21~2.81t/hm2·a.林分生物量、净生产量及主要药用部分于皮的生产力,均以黄柏为最高,杜仲次之,四叶厚朴最低.说明在该立地条件下,黄柏的适应性较强,经济效益亦比其他两个树种更佳.  相似文献   

3.
1997年春,由于嫁接面积大,冬枣接穗母本树少,造成接穗数量短缺。因此,除1a生枣头外,还采集了1a生徒长性枣头、1~3a生二次枝作接穗。用劈接法,砧木为1a生酸枣播种苗(基径粗度0.3~0.5cm)。6月4日对嫁接苗进行了成活率调查,1a生枣头嫁接...  相似文献   

4.
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中丘陵区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林(8a生)生物量为32.0t/hm2,中龄林(14a生〕为108.0t/hm2、近熟林(23a生)为186.6t/hm2,成熟林(38a生)为197.4t/hm2;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4.00t/hm2·a.7.71t/hm2·a、8.12t/hm2·a和5.80t/hm2·a.  相似文献   

5.
1993、1994年秋,通过对1989年秋在围场县育汰和乡双峰山村所造的66.7hm ̄2华北落叶松无性苗试验林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初步得出华北落叶松1.5a生移植无性苗造林4、5年后,在树高、新梢长和胸径方面与2a生母树林实生苗无明显差异;在基径方面,无性苗极显著低于实生苗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6.
李悦黎 《林业科学》1998,34(4):112-115
四参数油松干曲线式李悦黎(西北林学院杨陵712100)关键词干曲线式,油松,干形反映树干纵断面形状的干曲线式是干形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油松干曲线式y=[a0xa1-a2+a3/(a4-x)]0.5(1)式中:y为树干横断面半径;x为树稍至该...  相似文献   

7.
柠条作为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首选树种,在内蒙古及三北地区林业工程中被广泛种植。以往关于柠条营造技术和加工利用研究探讨很多,但涉及柠条林生物质产量确很少,文章通过对兴安盟现有的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种植密度、不同长势的柠条林进行有组织的测产活动,整理出按公益林方式营造的柠条林生物质产量,对评估和确定生物质发电需要柠条原料林规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指导生产,进行了板栗针叶小爪螨冬卵数量变动及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小爪螨以卵在1-4a生枝箱越冬。其自然死亡率达89.2%,春季降大到暴雨,对冬卵的冲刷减退率为64.2%。冬卵5月初开始孵化,5月8日前为孵化始期,5月9日后为盛期,5月20日后为末期。  相似文献   

9.
在半干旱的伊盟达旗周围有井灌的条件,建立农业与林业复合的农用林生态经营体系具有高效、持续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 10 年来在试验区所进行的农林复合经营试验体系的建设表明:(1)农用林生态系统中,林粮间作比纯粮单作净收益增加 2090 元/hm 2 ·a,提高幅度达到 41.4% 。(2)林粮间作农用林系统与纯林单造相比,其净收益增加 5605.9 元/hm 2 ·a,提高了 8.63 倍之多。(3)利用综合评判,农用林复合生态系统间作类型经济效益以林粮间作 1.5m ×6m 密度型最佳,各种复合类型经济效益综合排序为:林粮间作 1.5m ×6m 型> 林粮间作 1m ×6m 型> 农林间作 2m ×6m 型> 农林间作 2m ×8m 型> 林草间作带式> 林草间作 1.5m ×10m 型> 纯粮单作(小麦)> 纯林单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北地区林木真菌病害地理分布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林木真菌病害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区划,将东北林木真菌病害的为七个区,即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病害区,呼伦贝尔草原护牧林病害区,大兴安岭南部防护林用材林病害区,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小兴安岭用材林病害区,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及长白山用材林水源林病害区。并对每一区的自然概况,病害种类和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海南尖峰岭地区三种热带复合农林业体系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热带珍贵树种母生、海南石梓人工林下种植经济作物益智、咖啡的复合农林业系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复合系统能显著促进主林层乔木的生长,胸径生长速度比对照地高出43%~134%,材积生长高出18%~81%,生物量高出5%~86%;生物量净积累量9.53~15.23t·hm-2·a-1,为对照地的1.6~5.1倍;系统的光能利用率为0.78%~1.26%,为对照样地的1.94~5.04倍;同时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林下种植益智后的产值可达1.8~3万元·hm-2·a-1,为对照地的5.26~9.82倍,投入产出比为1∶2.93~1∶4.17。  相似文献   

12.
黄藤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黄藤天然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在热带山地雨林和季雨林的不同林型中,黄藤分布密度变化大,10-1700株/hm^2;黄藤为强萌蘖丛生植物,1-3年生幼藤生长缓慢,3年生植株生长加快,茎长生长量大于1.0m/a,4-5a开花结果;藤丛由茎长不一的异龄植株所组成,不同长度级的株数分配及其茎长占藤丛总株数的比例具有一定规律:各长度级的藤株数量随长度级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林木真菌病害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区划,将东北林木真菌病害划为七个区,即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病害区、呼伦贝尔草原护牧林病害区、大兴安岭南部防护林用材林病害区、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小兴安岭用材林病害区、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及长白山用材林水源林病害区。并对每一区的自然概况、病害种类和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以我区浅山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并建立柠条生长量的生物模型,分析不同立地因子对柠条生长的影响,探讨柠条的生长和分布规律,为合理开发柠条资源,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与推广成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省现有毛竹林10hm^2,85%的为低产林,1992~1996年,通过办占示范,推广采用护笋养竹,合理砍伐,劈山除杂,松土施肥,竹林保护等技术措施,对5.5万hm^2低产竹林成功地进行了改造,经测定验收,平均每年立竹增555株/hm^2,胸径比增1.8cm,新增林价总值1.69亿元,取得了明显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杉木人工复层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杉木人工复层林营造技术。通过对40年生杉木林不同程度的疏伐,采用1年生杉木实生苗在其林冠下营造复层林,3a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疏伐区内的下层木平均树高为对照区的42.4%~51.1%,平均地径为对照区的39.6%~49.6%,成活率为对照区的64.7%~98.1%;不同处理区间的栽植木生长具有极显著差异,在复层林中以B区的下层木成活与生长为最佳,初步认为维持杉木人工复层林的下层木正常生长,林内相对照度必须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巨尾桉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5-3.5年生巨尾桉扦插苗造林林分的生长、生物量增长、养分积累、凋物量及其分解、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和林分养分循环的调研结果表明,安林木生长和生物量增长高峰期为2年生,3年生时开始下降。1.5,2.5和3.5年生林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4.5,28.5和38.0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生物分别为2.6、3.4和6.3t/hm^2。林下植物地上部分的主要养分纱积累占20-40%。林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优树选优6个因子及其9年生子代生长量3个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子代生长量与优树绝对生长量不存在相关。但与优树大于5株优势木百分比存在显著相关,第1对典型变量相关系数可达0.6981至0.9635,其中起主要作用是优树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及胸径百分比,对子代林的单株材积及胸径生长量影响最大。按照5株优势木对比法选优的测定结果,其入选率可达71.43%,表明选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苏柳172,194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苏柳172,194无性系在江苏洪泽、泗洪,山东泰安、平阴,浙江富阳等地5 ̄11年生试验林调查材料,对两无性系的生长规律、径阶结构、干形变化和材积方程的选用以及林分成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无性系均具有明显的早期速生特性,7年生的相对直径分布范围分别是0.532 ̄1.216和0.584 ̄1.362;平均f0.1为0.443和0.444;用作中小径级矿柱林的采伐年龄应在6 ̄10年。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坝上地区自然资源特点基础上,以配置护牧林为出发点划分了该区的草地类型,并详细探讨了不同类型草地适宜的护牧林的营造形式和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