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新选育的几个水稻(Oryza sativa L.)两系不育系和其他几个常用两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和柱头活力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发现,以广占63S为遗传背景育成的2个两系不育系MS004S和MS2080S的平均总柱头外露率分别为36.0%和35.9%,与广占63-4S基本相当;MS004S和MS2080S平均活力系数分别为2.06和1.86,也与广占63-4S基本相当。抽穗时适宜的温度可提高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和柱头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育抗褐飞虱水稻两系不育系。[方法]以B5为供体材料,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B5所含的Bph14和Bph15基因导入两系不育系1892S,获得符合两用核不育系标准的株系S136、S179、S192。[结果]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3个株系分别携带Bph14+Bph15;人工接虫鉴定结果显示,3个两系不育系都高抗褐飞虱。[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选育抗褐飞虱杂交稻组合提供了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鉴定部分水稻不育系的广亲和性和籼粳型,根据籼粳亚种间广亲和基因S5-n在第6染色体存在136 bp片段缺失的特征,设计InDel标记S5136,对培矮64S、广占63S等不育系进行广亲和基因鉴定。利用与栽培稻籼、粳遗传分化密切相关的34个InDel标记,对这些不育系PCR产物的电泳结果进行判读和分析,计算其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InDel分子指数法)。结果表明:①三系不育系粤泰A具有广亲和基因S5-n。②两系不育系培矮64S、N111S、C815S等11个不育系具有广亲和基因S5-n。③目前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培矮64S、广占63S、Y58S等的籼型基因频率均为0.76~0.91,据此认为具有10%~25%左右粳稻血缘的籼型不育系可能更有利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4.
周红英  蒋继武  汪华春  徐晓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12-12413,12451
[目的]研究丰39S的选育过程、配组表现及其在生产上的利用。[方法]以广占63S为材料,采用离子束诱变处理,经5年7代选育而成的两用核不育系,研究其形态特征、育性转换规律、配制组合的表现及制种繁殖技术要点。[结果]丰39S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广亲和、高异交结实率、配合力强等优点,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丰39S已选配出一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通过国家或审级审定。[结论]丰39S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配组表现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分别为99.84%和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稳定不育期30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00%以上;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感;米质优,5项主要指标达国标GBPT17891—1999优质稻谷1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绿敏S/124于2008年通过了安徽省续试。[结论]为选育优良的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稻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苯88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来源: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用广占63S作母本,8077S/2018SF.代作父本杂交,经多代隐性苯达松敏感标记性状定向选育和低温选择育成的水稻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HD6015。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6个籼型两系不育系的配合力及遗传率分析,探讨其育种利用情况。[方法]以6个籼型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36个F1,对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率分析。[结果]不育系的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6个不育系对所配组合的株高、单株谷重等8个性状的影响均有明显差异;WA918S是一个较理想的不育系,新二S可利用其一般配合力,广茉S、1892S可利用特殊配合力,从而选育出强优势组合。[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这些不育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籼稻温敏核不育系6311S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育出具强配合力的水稻实用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推动水稻两系育种的发展,采取江苏南京-海南陵水不同生态鉴定筛选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现双亲优良基因重组,从亲本组合广占S×9311的F2群体中选育出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6311S,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6311S育性转换温度较低,穗型大,配合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将优质两系恢复系扬稻6号与去选择标记的转Bt基因恢复系明恢63杂交,并与扬稻6号回交后再自交,育成具有抗虫性的水稻恢复系扬稻6号,再用扬稻6号与广占63S杂交,采用PCR分析、试纸条检测、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合系谱选择农艺性状和育性鉴定,育成了具有转基因抗虫性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T16S。该不育系对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均表现为高抗,与两个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也保持良好的抗性;该不育系属于无花粉类型,不育期间花粉败育彻底,在14.5h长日下,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于23.5℃。  相似文献   

10.
《湖北农业科学》2012,(19):4320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作母本,8077S作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育和低温选择育成的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12。  相似文献   

11.
具有黄绿叶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转育成携带有标记性状的实用香型籼稻三系不育系及保持系。【方法】利用常规杂交自然分离突变体黄绿色叶片、有香味植株,转育成带有标记性状和香味的实用型不育系。【结果】选育的黄绿叶片突变体不育系其叶色自苗期至成熟期均表现为黄绿色,与正常叶色极易区别,并且未发现黄色退化现象。采用热水法鉴别具有香味的株系转育成带黄绿叶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其株高在41.5—56.5cm,植株叶片及谷粒颖壳呈黄绿色,其中叶鞘、叶耳及叶片边缘呈紫红色,分蘖力中等;其中黄标3A的穗长24.9cm,穗子着粒数145.0粒,谷粒呈长粒梭状形;千粒重28g,播始期85d,其保持系基部结实好,充实饱满。柱头呈紫黑色,柱头较大、而外露好。与恢复系测交、常规杂交的正、反交,其F1代均表现为正常绿色;测交、常规正、反交F2代群体平均分离比例分别为:2.92﹕1、2.76﹕1和2.96﹕1,经卡方检测,F2代群体分离符合3﹕1比例,表明黄绿色叶片呈隐性遗传,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结论】黄绿叶标记不育系带有香味,且叶色与正常叶色有显著差异,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黄绿色叶片这一标记性状遗传稳定。与不同恢复系配组,F1代表现一般配合力强,可恢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S叶缘颜色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宜DS本身叶缘无色,与不同籼型父本杂交,无论父本的叶缘为紫色或无色,其F1均为紫色,这用于真假杂种的鉴别是一个很好的标记。经初步分析后认为,宜DS叶缘颜色的遗传符合两对基因控制的显性互补作用模式;用无色籼型父本与宜DS杂交,F1组合间叶缘颜色存在深浅差异;用粳型父本与杂交,F1表现为无色,原因待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60-19962
[目的]对紫叶水稻突变体PLM品质进行研究,为紫色水稻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一种新发现的水稻紫色突变体以及与其组配的F1、F2为材料,测定其籽粒的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千粒重、糙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等指标。[结果]亲Z的粒型1级,糙米率1级,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均未达到1级标准;F2代籽粒变大、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降低、胶稠度变软。[结论]亲Z品质指标多数未达到标准,但其F2代品质有所优化。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技术在桔梗遗传规律研究中应用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桔梗紫、白花花色的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技术在桔梗遗传规律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桔梗紫花和白花正、反交及F1自交,观测后代花色分离同时用引物OPG02对正、反交F2植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桔梗紫、白花花色遗传为一对细胞核基因控制、紫花对白花表现为显性;F2植株的RAPD分析结果同肉眼观测花色结果完全相吻合。[结论]在桔梗遗传规律研究中,有特异分子标记的性状之间的遗传规律研究,可利用分子标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1材料与方法 1.1雄性不育材料利用该课题组的4份大麦雄性不育育种材料2001—17、2001—37、2001—84、2001—116,自2005年起有针对性的进行杂交组配,对其后代进行育性观察。  相似文献   

16.
利用SSR荧光标记定位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恢复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恢复机制为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基因起调控作用并不单独控制某一性状,只是与显性不育基因同时存在时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恢复可育.实验用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含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Ms-p)与紫圭(常规水稻品种,携有显性上位恢复基因Rfe)杂交组合的F2构建定位群体,用12对具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对84个极端不育株进行PCR扩增,统计表型数据,经Mapmark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9对引物与显性上位恢复基因连锁其中多态性SSR分子标记RM6737和RM6100距Rf基因最近,并分别位于Rf基因的两侧遗传距离均为0.04 cm.  相似文献   

17.
傅维  孙勇民  王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76-1478
[目的]测定黑米发芽过程中色素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大小一致的黑米粒,采用Ca2+和去离子水进行前处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测定不同发芽温度及前处理方法对黑米芽长的影响,考察黑米色素及氨基酸在发芽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黑米发芽过程中,黑米长芽的趋势,温度较高的要比温度较低的好;采用Ca2+进行前处理的要比用去离子水进行前处理的更为显著。黑米色素提取液色价值与温度的高低呈正相关;提取批次和样品脱脂与否对提取液色价值也有较大影响。整个发芽过程中黑米的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但不同发芽时期内有差异。[结论]发芽前后,黑米中氨基酸含量升高,黑米的色素色价值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结球甘蓝叶色(紫/绿)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结球甘蓝叶色(紫/绿)的遗传方式及其基因所位于的染色体。【方法】以普通结球甘蓝‘9601’及其系列初级三体为母本分别与紫甘蓝‘紫阳’杂交;结合形态学观察和染色体数目鉴定从各F1群体中选出三体(2n+1)植株进行测交;采用双体和三体遗传分析及χ2测验法对叶色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双体遗传分析表明,结球甘蓝‘9601’和‘紫阳’的叶色(紫/绿)受2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紫红色对绿色为显性并表现加性效应;三体遗传分析显示,控制其叶色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结论】结球甘蓝‘9601’和‘紫阳’的叶色(紫/绿)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并表现加性效应,两基因分别位于3和8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高异交率偏粳型广亲和不育系春江19A的选育与利用研究。[方法]以春江16A为母本,用籼粳杂交后代材料B125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转育,以筛选得到高异交率偏粳型广亲和不育系。[结果]春江19A为迟熟中粳不育系,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率均为100%,程氏指数14,属偏粳型,花时早,部分柱头外露,异交结实率高,广亲和性好,条纹叶枯病抗性好,配合力好。利用春江19A所配制的杂交稻组合具有分蘖力强、杂种优势明显、条纹叶枯病抗性好、产量潜力大、后期转色好等特点。[结论]春江19A的转育成功,为选育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粳稻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