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Ca~(2+)对汞毒害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及分析测试方法 ,研究了Ca2 对汞毒害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向含汞污水中加入CaCl2 能使汞毒害下小麦种子胚乳和幼苗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升高 ,呼吸速率加快 ,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 ,从而使汞毒害作用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汞对小麦幼苗的影响以及锌对汞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 ,随着汞浓度的增加 ,细胞膜透性增大 ,MDA积累增加 ,SOD和POD活性上升 ,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且与汞毒害呈正相关。当在汞胁迫溶液中加入10-3 mol/L的Zn2 ,能使汞毒害引起的生理生化变化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 ,但随汞浓度的升高 ,锌的这种缓解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钙对小麦高钾毒害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麦为试材,研究了高钾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毒害以及外源钙对小麦幼苗生长过程中毒害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钾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毒害作用,外源硝酸钙能够相对提高高钾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细胞保护酶的活性,抑制膜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同时还发现外源硝酸钙能够提高幼苗体内的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小麦幼苗对高钾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缓解重金属离子对豌豆种子的毒害作用。[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镉、汞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镉、汞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单一汞胁迫对豌豆幼苗的毒害作用最大,镉、汞复合胁迫次之,单一镉胁迫最小。幼苗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单一镉胁迫,其次是镉、汞复合胁迫,单一汞胁迫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单一汞胁迫的灰度值是单一镉胁迫的67.00%,镉、汞复合胁迫的灰度值是单一镉胁迫的91.32%;单一汞胁迫的酶带迁移率最大,镉、汞复合胁迫次之。[结论]汞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作用大于镉胁迫,镉、汞复合胁迫的毒害作用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缓解重金属离子对豌豆种子的毒害作用。[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镉、汞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幼苗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镉、汞单一胁迫及复合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单一汞胁迫对豌豆幼苗的毒害作用最大,镉、汞复合胁迫次之,单一镉胁迫最小。幼苗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单一镉胁迫,其次是镉、汞复合胁迫,单一汞胁迫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单一汞胁迫的灰度值是单一镉胁迫的167.00%,镉、汞复合胁迫的灰度值是单一镉胁迫的91.32%;单一汞胁迫的酶带迁移率最大,镉、汞复合胁迫次之。[结论]汞胁迫对豌豆种子的毒害作用大于镉胁迫,镉、汞复合胁迫的毒害作用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小麦幼苗实验表明 ,小麦幼苗根主要吸收土壤中小分子有机质结合的汞(FA结合态汞) ,并在根部累积 ,其他形态汞可以转化为FA结合态 ,表现为间接作用 ,残渣态汞是植物根吸收的库源。在实验条件下 ,小麦幼苗叶片可以很快吸收土壤中挥发出来的汞 ,并在茎叶中积累。土壤汞植物利用率较低 ,可被带出土壤的汞量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芦荟汁对废电池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芦荟汁分别对废电池胁迫下的小麦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观察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废电池浸出液处理下,小麦幼苗的根长、芽长、根数减少,根系活力、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明显降低。芦荟汁处理能够明显增强废电池胁迫下小麦根系的活力,改善多项指标。[结论]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抑制和毒害作用,适宜浓度的芦荟汁能够缓解废电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抑制和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铜对小麦幼苗的毒害和钙的解毒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重金属铜对小麦幼苗根系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钙对铜所造成的毒害的缓解或恢复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铜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没有明显伤害现象,但随着铜浓度的增加,可造成小麦叶片和根系的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增大,小麦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添加钙对铜所造成的毒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钙可减少铜所造成的小麦叶片和根系的相对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提高小麦根系活力,但对铜所造成的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锌对小麦萌发期生长和某些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20mg/L-320mg/LZn ̄(2+)不断抑制小麦种子的发芽和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但10mg/LZn ̄(2+)处理作用相反。10mg/L和20mg/LZn ̄(2+)刺激a─淀粉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促进幼苗根系活力和呼吸作用,并对根系维持正常细胞膜的功能也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Zn ̄(2+)浓度的提高,小麦幼苗体内各生理生化进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表明高浓度Zn ̄(2+)对小麦幼苗产生毒害。本文同时探讨这种毒害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萝卜和油菜对汞的耐性,利用汞对萝卜和油菜种子进行处理,探讨了汞对萝卜和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加,萝卜和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下降,且叶绿素a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叶绿素b.两种幼苗在形态上出现黄化现象.萝卜幼苗和油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受汞影响不同.萝卜幼苗根系、茎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着汞离子浓度增加而有明显升高趋势.而油菜幼苗根系、茎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5×10-3mol/L的汞浓度下,略有升高,随着汞浓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综上所述,萝卜对汞毒害的耐性要强于油菜.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用汞溶液培养小麦幼苗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汞可抑制小麦幼苗的生长,促进幼苗的酸性磷酸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低浓度汞可使根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活性增强,而高浓度汞(10.15ppm)不仅使酶带活性增强,还能诱发产生新的酶带和使原有的酶带消失。  相似文献   

12.
镉胁迫使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提高,细胞膜透性增大,SOD、POD活性增强。向镉胁迫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能使镉毒害引起的膜脂过氧化水平降低,细胞膜透性减小,SOD、POD活性得以恢复。减轻镉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表明,用含汞污水灌溉,能引起玉米幼苗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CAT活性降低,SOD、POD活性升高,组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向含汞污水中加入EDTA,能使上述变化得以恢复,汞对幼苗的毒害减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处理对废电池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废电池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外源SA处理可缓解废电池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作用,且SA的最佳处理浓度为50 mg/L。  相似文献   

15.
试验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小麦,研究了镉对小麦萌发期生长的膜指过氧化产物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随Cd~(2 )浓度的增加,抑制小麦种子的发芽和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增强,使根系活力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加。表明Cd~(2 )对小麦幼苗产生毒害,1μmCd~(2 )时毒害作用不明显,100μmCd~(2 )浓度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Cr3+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试验结果表明:Cr3+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临界浓度区间为40~45 mg/L,即Cr3+浓度低于40 mg/L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高于45 mg/L则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Cr3+对小麦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Cr3+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是通过抑制淀粉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硼对小麦幼苗生长及体内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硼处理小麦幼苗,结果以硼浓度0.6 mg/kg处理最佳,能够显著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根长、根重和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提高25.8%、14.9%和4.6%。但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生长作用不明显,但也没有毒害作用。该浓度的硼处理还能显著增加小麦幼苗体内SOD和POD的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69.0%和59.0%。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在石灰性褐土上用不同浓度的三氯乙醛溶液灌溉盆栽小麦幼苗,处理后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进行观察和测试,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三氯乙醛浓度越大,对小麦幼苗毒害作用越强;处理后72小时所测pH值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处理后72小时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复合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弄清复合盐对小麦幼苗的毒害机理,采用室内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复合盐对小麦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均随复合盐浓度的上升逐渐增大,且均以临丰615最高,临旱536次之,烟农19最低.不同品种间(除临旱536外)和不同复合盐浓度间小麦幼苗的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20.
李翠香  刘利芬  伊艳杰  翟会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78-1979,1999
[目的]为了解亚精胺是否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滤纸培养法,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对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盐胁迫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增加了小麦中SOD、POD活性和MDA含量,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亚精胺处理明显促进了小麦幼苗的生长,提高了幼苗中SOD和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论]亚精胺能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作用,提高小麦幼苗的抗盐能力,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亚精胺的缓解作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