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肠毒素是造成幼畜腹泻的主要因素,常引起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索可引起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2.
仔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菌株感染小肠所引起,发生于断奶仔猪的肠毒血症,其患猪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某些部位如胃壁与肠系膜、眼睑水肿和胸腹部发生水肿,四肢麻痹,运动平衡失调。本病主要发生于2—2.5月龄,体重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及其中西医结合诊疗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神经症状、胃壁和肠系膜水肿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率不高,但是病死率高达90%以上,严重危害仔猪健康。该文阐述了仔猪水肿病的病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重点介绍了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期为该痛的防治提供参者。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此病发生突然,而且多发于采食旺盛、个体肥胖的小猪,说明水肿病与采食状态有相当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孙剑伟 《农技服务》2011,28(8):1180+1193-1180,1193
仔猪水肿病又叫浮肿病、肠毒血症、胃水肿,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猪。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通过对发病情况作详细调查、临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仔猪水肿病。通过中西医药物治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肠毒血症,这些大肠杆菌可产生一种侵入血流并破坏血管壁的外毒素,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因为胃黏膜下的结肠系膜的水肿是此病的主要特点,因此将该病称为水肿病,该病是仔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腹泻病。  相似文献   

7.
王丹  孙静 《新农业》2011,(3):33-33
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大肠杆菌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病理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8.
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肠毒血症,而使全身毛细血管或小血管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大,水液外渗过多,造成的以头部、眼睑、耳部等处水肿、共济失调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又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有高度致死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益增多,在各地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中将着重分析仔猪水肿病的临床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的多发病之一,常呈地方性流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所产生的内毒素、溶血索及水肿毒索引起的。近年来由于变异菌株的产生而使其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正>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危害严重、死亡率很高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主要危害断奶仔猪。1 主要症状 仔猪水肿病突发性强,死亡快,死亡率极高,不易治疗。临床以水肿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急性的病猪,突然倒地,四肢不停地划动,1~2小时内死亡。稍慢性  相似文献   

11.
苑静 《现代农业》2014,(1):94-95
<正>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病。本病猪群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国内外到现在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1]。一、病原猪水肿病是由产类志贺毒素SLT-2e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神经症状和全身水肿。二、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在断乳后1~2周的仔猪,尤其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仔猪群,死亡率很高。三、临床症状主要以全身水肿和神经病状为特征,表现为四肢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3.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病理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14.
杨志萍 《云南农业》2007,(12):26-26,27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断奶仔猪易发的疾病。本病的发生主要由特异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仅又与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作者对仔猪水肿病与饲养管理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减少仔猪水肿病发生的机率,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的新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以出现水肿及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时,死亡率极高。临床治疗的实践证明,三方联用治疗该病效果极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病理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17.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的常见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常见体大、膘好、生长快的仔猪先发病,患猪突然减食或停食;有神经症状,运步失调;头部、眼睑明显水肿;急性病例几小时内即突然死亡。剖检特征性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呈胶胨样水肿。  相似文献   

18.
阿卡 《油气储运》2006,(4):38-39
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传染性肠毒血症,因胃黏膜下和结肠系膜水肿而称为水肿病,多发于断奶7-14天后的仔猪。发病率5%-30%。致死率高达90%以上。该病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疑难病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散发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我国1956年发现第一例仔猪水肿病,我区1998年10月在热力公司商品猪场首次确诊此病存在,以后在全区范围内陆续发生。该病多发生在仔猪断奶后1~2周,发病率10%~30%,致死率90%以上,目前已成为我区危害仔猪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急性、致死性疾病,也是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常发生于断奶仔猪,发病率低、死亡率较高,给小猪的培育造成很大损失。主要病变是胃壁和肠系膜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