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GFs对卵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GFs对卵泡生长发育的影响李键,王建辰(西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陕西杨陵712100)近年来,人们对卵泡生长发育的内分泌调控机制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观点认为,卵泡的生长发育主要受促性腺激素和性腺类固醇激素的调节。新的研究发现,卵巢内部还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正在犬科动物中,人们通常选择犬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雌性犬科动物的生殖生物学。犬卵泡、卵母细胞的发生和形成都是高度协调的生理过程,这些过程除了受传统观念上的促性腺激素和性腺类固醇激素的调节外,还受卵巢内部其他多种激素的调控。近年来,有关调控犬卵泡和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相关激素的报道相继出现,使人们更进一步了解了犬发情周期过  相似文献   

3.
1母猪的性发育与繁殖生理 1.1生殖器官发育 1.1.1卵巢发育 主要在胚胎期进行,从胚胎的50 d正式开始到出生后1月龄左右(断奶).这样的卵母细胞和原始卵泡细胞发育是不需要类固醇激素的激活的. 1.1.2卵泡、子宫、生殖道发育 主要在出生后70- 140日龄,这时需要雌激素激活. 1.2繁殖生理过程的激素调控 1.2.1发情 当卵巢大量卵泡发育成熟时,这些卵泡的雌二醇分泌增加,延长了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激素的释放,GnRH促进卵巢促黄体素的分泌;在此过程中,雌二醇同时促进发情行为和生殖器官形态改变,即有了发情的外观特征,以静立反射为发情是否开始的识别.  相似文献   

4.
1、关于雌激素(E) E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是与动物繁殖有直接关系的生殖激素。动物机体内E主要来源于卵巢的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此外,黄体、胎盘、肾上腺皮质、雄性动物的睾丸也可少量分泌。体内以17β-雌二醇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免疫系统在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免疫干预是人为诱导或调控家畜繁殖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免疫生殖激素如促性腺激素、性腺类固醇激素、催产素、前列腺素(PGF2α)、抑制素、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促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对动物的繁殖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文章对有关家畜生殖免疫的一系列信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鸡超数排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同种激素不同剂量和不同激素组合的处理方式,探讨了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促黄体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卵泡素(FSH)、黄体酮(Progesterone)等激素,对鸡超数排卵的影响.目的是寻求较佳的用于鸡超数排卵的激素剂量与组合.结果显示,各激素对鸡的卵巢和输卵管发育有促进作用.以卵泡数量、卵巢和输卵管的变化为评价指标,对鸡肌肉注射20单位的促卵泡素的处理方法超排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1内分泌和发情周期许多激素的分泌控制着发情周期,这些激素由大脑、卵巢和子宫分泌,并且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大脑分泌的。FSH控制着卵巢中卵泡的发育过程,LH促使卵泡破裂并释放卵细胞,控制着黄体的发育以及孕激素的分泌。卵巢中的卵泡可以分泌雌激素,而黄体可以产生孕激素。孕激素可以保证子宫的内环境适宜胎儿生长。另外,孕激素还控制着  相似文献   

8.
<正>1内分泌和发情周期许多激素的分泌控制着发情周期,这些激素由大脑、卵巢和子宫分泌,并且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由大脑分泌的。FSH控制着卵巢中卵泡的发育过程,LH促使卵泡破裂并释放卵细胞,控制着黄体的发育以及孕激素的分泌。卵巢中的卵泡可以分泌雌激素,而黄体可以产生孕激素。孕激素可以保证子宫的内环境适宜胎儿生长。另外,孕激素还控制着  相似文献   

9.
奶牛卵巢囊肿的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囊肿(Cystic Ovarjan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引起乳牛不孕的疾病。临床表现是在一侧或两侧卵巢上有一个或数个不排卵的卵泡,在黄体不存在时,这些卵泡还持续存在10天以上;患卵巢囊肿的牛发情不正常。现在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有:用手捏破囊肿卵泡、用生殖激素(LH、HCG、FSH、PMSG、皮质类固醇、孕酮、GnRH、PGF_2α等)注射。从治愈率和发情周期恢复情况看,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四、性腺激素性腺指卵巢或睾丸。它们既有“外分泌”作用,产生性细胞;又有内分泌功能,分泌性腺激素。卵巢产生的激素分类固醇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和多肽激素(松弛素、制卵泡素、性分泌素)两类。雌激素和孕激素总称为雌性激素。睾丸产生雄激素,很少量的雌激素。 1.雌激素雌激素(Estrogen)来自卵泡鞘内  相似文献   

11.
对母牛进行超数排卵是为了增加卵巢中发育的卵泡数,并确保这些卵泡最后排出健康的卵母细胞。目前,超排处理都使用胎盘或垂体促性腺激素制剂,如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或垂体促卵泡激素(FSH-P)。在用 FSH-P和 PMSG 超排处理中由于和 FSH 活性相关的促黄体激素(LH)的活性较高,而对超数排卵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男有报道,PMSG、FSH-P或 hMG 过量会产生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家兔是诱发排卵的动物,发情母兔经交配刺激后,脑下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生成素(LH),从而引起卵巢排卵。因此,在家兔人工受精前用激素促使母兔卵泡发育和排卵,就可以不经公兔爬跨而使母兔受胎。 我们应用国产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促卵泡刺激素(FSH),作为促使卵泡发育和发情的药物;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LH),作为促使卵巢排卵的药物,诱导家兔同期发情和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13.
雌激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雌激素E E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是与动物繁殖有直接关系的生殖激素。动物机体内E主要来源于卵巢的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此外,黄体、胎盘、肾上腺皮质、雄性动物的睾丸也可少量分泌。体内以17β-雌二醇(E2)为主,其次是雌酮和雌三醇等。另外,某些植物  相似文献   

14.
非繁殖季节羊诱导发情排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处于乏情状态的绵山羊,不管是泌乳性乏情还是季节性乏情,卵巢上都无发育成熟至可以排出的卵泡,也无功能黄体存在.这显然是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活动低下,FSH与LH的水平低,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外源的生殖激素(神经生殖激素、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或创造人工气候环境或公羊效应等其它方法引起内源促性腺激素分泌与释放,可使卵巢恢复活动,引起卵泡发育成熟至排卵.  相似文献   

15.
抑制素、活化素和卵泡抑素是雌性动物卵巢内重要的调节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调节卵泡细胞分化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三者组成的抑制素-活化素-卵泡抑素系统在动物各个生殖阶段均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从发现三种激素至今,多年的研究也使人们对其有了更深入了解,本文主要就抑制素、活化素和卵泡抑素的分子结构特性、生理功能、受体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影响家禽繁殖功能的重要器官,卵巢生理生殖活动活跃,可产生大量卵泡,而在家禽生殖过程中,绝大多数卵泡都闭锁或退化吸收。家禽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闭锁不仅受激素系统的调控,还受到卵巢内的激素类固醇、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细胞内蛋白等分子调控。除此之外,颗粒细胞也已被证明在卵泡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讨论了影响卵泡生长和闭锁的因素,重点阐述了颗粒细胞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超数排卵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胚胎移植技术对单胎动物的繁殖率,但是,超数排卵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影响超数排卵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如牛的自身因素,超数排卵方法的选择,所使用促性腺激素的种类,激素的质量,环境因素等。文章以牛自身卵巢活动对超数排卵的影响为出发点,综述了牛正常卵巢活动及卵泡活动对超数排卵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卵泡波动力学,卵泡波发育过程中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分析了卵巢对促卵泡素(FSH)及促黄体素(LH)的特异应答性机制,对各个卵泡波进行了比较,根据卵泡波动力学理论列举了几种切实可行的同步卵泡波的超排方法,对超数排卵结果差异性的原因做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8.
大鼠卵泡颗粒细胞无血清培养及猪促卵泡素(pFSH)对其雌激素分泌的影响/周虚(长春农牧大学畜牧水产系130062)在雌性动物体内,促卵泡素(FSH)能够刺激卵泡颗粒细胞的增生及类固醇合成[1]。在体外培养时,颗粒细胞也能合成和分泌类固醇激素和溶纤蛋白...  相似文献   

19.
奶牛在分娩、泌乳、饲管失宜时,加上应激反直,促肾上皮质素(ACTH)分泌过量而使脑垂体前叶激素的贮量减少,以致性腺激素的释放不正常,引起促卵泡素分泌亢进或促黄体素减退,即使卵巢机能不全甚至卵泡囊肿。如病牛投予肾上腺皮质素可抑制ACTH的分泌,增加前叶激素的贮藏,使性腺激素分泌与卵巢机能均  相似文献   

20.
<正>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結本病的特征是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或持续发情,也有少数不发情,屡配不孕。1病因脑下垂体前叶激素机能失调,分泌促卵泡生长激素过多,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不足,卵泡过度增大,不能正常排卵而形成囊肿,或因子宫内膜炎、卵巢炎时,由于细菌侵入卵巢可能造成卵子死亡形成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