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水芹(Oenanthe decumbens)花器官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芹花萼和花冠都呈片状,仅花萼内部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而花冠中没有;花柱为实心型,内部没有特殊的引导组织,在花柱中有两个分泌道结构;花药结构与普通植物类似,花药壁由四层细胞组成,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药室中的花粉发育正常,开花时可进行传粉;胚珠中的胚囊发育正常,可分化出卵器细胞核中央细胞的极核。以上结果表明,水芹花器官发育正常,具有进行有性生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腥臭卫矛是山西特色观赏灌木,开花期花器官散发出很浓的腥臭味,但其花蜜腺的形态和结构尚无相关资料。为明确腥臭卫矛花蜜腺的微形态特点,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腥臭卫矛花蕾期和盛花期的花蜜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腥臭卫矛花蜜腺属于外分泌腺,总体呈盘状结构,位于雄蕊与雌花子房相间的花托上,属于花托蜜腺。从腥臭卫矛花朵花蕾期、始花期和盛花期来看,其分泌表皮层细胞在泌蜜时由厚变得轻薄透明,泌蜜组织的细胞排列由松散到紧密且规则整齐,表皮细胞气孔和分泌气孔逐渐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3.
马宏  张秀姣  万友名  刘秀贤  李正红 《北方园艺》2021,(12):179-180,封3
'香波'是从馥郁滇丁香(Luculia gratissima (Wall.) Sweet.)野生种实生群体中选择出的特异单株,经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无性系新品种.多年生常绿灌木,株高可达2~3 m;叶片纸质,椭圆形,长(16.68±1.35)cm,宽(7.76±0.78)cm,叶背面被秕糠状毛;盛花期花萼形态合抱;花裂片腹面浅紫粉色,花裂片卵圆形,边缘具波折;花冠裂片间无附属物,长花柱,观赏性强.  相似文献   

4.
白金羽花     
<正>白金羽花(Schaueria flavicoma),爵床科金羽花属常绿亚灌木:它的英文名字是Golden Plume,意思是"金色的羽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亮绿色,叶片表面和边缘呈波状:淡黄色,1/2英寸长,生于直立,羽毛状圆锥花序:花萼裂片长,钻形,淡黄色或金黄色,具腺毛,花瓣白色,花冠筒长,伸出萼片外。花萼在花后宿存,花期在5月~11月,观赏期较长。华南及西南南部地区可  相似文献   

5.
‘梦幻’一串红是从辽宁省朝阳市郊区农家一串红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花萼白色,花冠淡紫色,花序长23 ~ 47 cm;花轮数11 ~ 21;每轮小花5 ~ 6朵,整株花序161 ~ 227枝。花期6—10月,盛花期8—9月。不易发生疫病和花叶病。  相似文献   

6.
龙眼花蜜腺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镜扫描、石蜡切片、半薄切片显微观察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等方法, 研究了龙眼花蜜腺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龙眼花蜜腺位于雌、雄蕊与花瓣、花萼之间的花托上, 呈边缘凹陷的扁平盘状。成熟蜜腺由分泌表皮、泌蜜组织和只具韧皮部的维管组织构成, 为典型的结构蜜腺。蜜腺表面密被单细胞的表皮毛, 具多个气孔。表皮细胞外具角质层, 多数细胞内含颗粒状酚类物质。泌蜜组织由大小两类细胞组成, 小细胞中细胞质浓, 大细胞中含酚类物质。维管组织较为发达。雌、雄花蜜腺是在花的各部分分化后, 开始从花托表面分化。在蜜腺发育过程中, 液泡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预示着液泡可能参与了蜜汁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泌蜜组织中的大型特化细胞所含的酚类物质在泌蜜过程中存在着分解现象, 因而其除形成蜜腺自身的保护机制外, 也可能作为蜜汁的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7.
‘紫衣仙子’是经实生苗系统选育得到的一串红新品种。株高55~62 cm,冠幅68~78 cm,花序长18~24 cm,花轮数14~21,花轮间距1.1~1.8 cm,整株花序67~110枝。花萼白色带淡紫色晕,花冠淡紫色。花期6—10月,盛花期8—9月。抗性强,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不易发生疫病和花叶病。适宜在北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7,(3):11-14
为了探讨黄瓜卷叶突变体的叶片结构与白粉病的抗性相关性,从植物抗性组织结构角度,分别对突变体和野生型材料的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下表皮的厚度、表皮毛密度及叶片蜡质含量进行了显微形态观察与检测。结果表明,突变体的叶片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增厚、栅栏组织变窄、海绵组织加厚且排列紧密;突变体表皮毛形态、数量无显著差异;突变体叶片蜡质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叶片蜡质含量显著增高可能是突变体对白粉病抗性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纹瓣悬铃花极具观赏价值,其花萼的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区别较大。本文对纹瓣悬铃花的嫩芽、芽体膨大、开绽、初花、盛花、谢花6个时期的花萼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对斑叶竹节秋海棠进行遗传转化后,采用表现型观察法、石蜡切片法、扫描电镜法对叶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从抗性愈伤组织中分化出168株再生植株,其中72株表现出与野生型相似的表型,96株呈现不同的表型变化,主要有珊瑚状株型、异源小叶型、异常叶序型和矮小簇生型4类.除上述株型改变外,约60%的转基因植株只在局部发生各种叶片形态的改变.横向石蜡切片观察发现野生型叶片的表皮细胞呈规则的四边形或多边形,排列整齐,主脉明显,远轴面微有隆起.异源小叶型叶片则表现为叶片扭曲,无明显主脉,背腹面不易区分;表皮细胞较小,呈不规则圆形或三角形,排列紊乱;叶表面有异源分生组织产生.扫描电镜分析发现,野生型叶片表面平坦光滑,细胞大小相似,呈多边形规则排列.而异源小叶型叶片的近轴面凹凸不平,有许多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突起,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极度不规则,并且有若干异源叶形成;在异源叶的基部可见一些不规则结构,这些不规则结构可以发育为新的异源小叶.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普遍实行扩招、合并,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发展、原理、原则、规划方法及其与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体现高层次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化理论,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从而为大学师生创造出更加优美而实用的绿化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薄皮甜瓜品种蜜宝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增瓜灵对甜瓜雌花分化、坐瓜节位、增产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增瓜灵后,甜瓜植株节间长度明显变短,侧蔓数量减少,每667m2减少整枝用工8个,雌花在子蔓连续发生,果实发育期缩短了3d。喷施1次和喷施2次增瓜灵处理的甜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4%和19.2%,增收3553.61元·(667m2)-1和4772.80元·(667m2)-1。因此,合理使用增瓜灵,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满足增产增收和简约化栽培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遮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为了适应遮荫的环境,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蒸腾特性、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膜脂过氧化物酶、膜保护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花色素苷含量等,从而保证植物体自身能在遮荫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光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现从遮荫对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施用天然有机肥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有机肥系远用优质的鸡粪、烟末等为主要原料,经充分的酵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营养全面,高效无污染的天然有机肥产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碱化土壤改良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全面评价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脱硫废弃物成分测定、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农作物安全性评价3个方面对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评价脱硫废弃物应用于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体系,以期为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评价的定量化和改良工程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百合病毒病媒介昆虫种类的调查与鉴定,研究其种群与百合病毒病病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Myzus persicae)是传播百合病毒病的主要种类;百合病毒病田间发病率与百株蚜量呈正相关(P〈0.01,r=0.8729),说明百合种植地蚜虫数量较多,则病毒病严重;而蚜虫数量少,则病毒病发生较轻。因此控制迁入百合地的蚜虫数量是防治百合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圆黄梨的最佳授粉品种为砀山酥梨,其次为金花梨。第2、3序位花所结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对露地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处理,10 cm深土壤温度最高可达53.6℃,比对照露地最高地温42.2℃高11.4℃,平均温度比露地高8.5℃.消毒处理21 d后,50℃以上的温度累计时间为66 h,达到杀灭多数土壤病菌所需的温度、时间,并具有明显的防草效果.  相似文献   

20.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