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研究测试了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卞青霉素、潮霉素4种抗菌素对秀珍菇、平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及菌落形态基本没有影响,有些浓度处理对菌丝生长还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潮霉素对3种食用菌菌丝生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12.5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秀珍菇的菌丝生长,5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平菇和杏鲍菇菌丝的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3种食用菌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增效剂对杀虫剂防治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的增效作用,采用幼虫浸渍法,以无菌水为对照,测定了95%增效醚(PBO)、96%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98%磷酸三苯酯(TPP)3种增效剂对4种杀虫剂防治异迟眼蕈蚊2龄、3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并测定了3种增效剂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刺芹侧耳(P.eryngii)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增效剂对4种杀虫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3种增效剂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增效作用较强,增效比PBOTPPDEM。在2龄、3龄幼虫中,PBO对溴氰菊酯的增效比分别为2.54、3.30;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增效比分别为3.01、3.21。3种增效剂对吡虫啉、噻虫嗪的增效比在1.02~1.88之间,增效作用较小。3种增效剂对糙皮侧耳和刺芹侧耳菌丝的抑制率较低,其中PBO对糙皮侧耳和刺芹侧耳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强,EC_(50)值分别为207.663 mg/L和165.557 mg/L。3种增效剂可作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增效剂应用于食用菌的异迟眼蕈蚊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吡虫啉对菇蝇蚊防效及对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法测定了70%吡虫啉对黑腹果蝇和厉眼簟蚊幼虫的室内防治效果,并采用平板加药法研究了吡虫啉对平菇等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其在平菇和秀珍菇中的残留.研究结果显示,当药剂浓度达到140 μg·mL-1时不仅可以很好地防治黑腹果蝇,同时可以控制厉眼蕈蚊的为害.在预设药剂浓度下,吡虫啉对平菇和...  相似文献   

4.
以异迟眼蕈蚊为试虫,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研究了4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生物活性和亚致死效应,以探讨苯甲酰基脲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致毒效应。结果表明:氟啶脲和氟虫脲对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相对较高,其中氟啶脲对2龄和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5.526mg·L~(-1)和7.521mg·L~(-1)。4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均导致4龄幼虫发育历期和蛹期的延长,成虫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下降,其中氟虫脲和氟啶脲对4龄幼虫发育历期、蛹期、化蛹率和羽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氟啶脲和氟虫脲可用于温室和田间防治异迟眼蕈蚊幼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以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为试材,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和成虫药膜法,测定几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和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二嗪磷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活性,为59.05mg/kg,其次为阿维菌素,为72.89mg/kg;对成虫测定结果表明,联苯菊酯、马拉硫磷对成虫活性高于噻虫嗪、烯啶虫胺,分别为0.30、0.15mg/kg,对成虫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二嗪磷、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硫磷可以作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成虫期防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21,(3)
为了明确袋栽香菇不同时期发生虫害的种类,对我国8省20个香菇栽培基地在香菇发菌期和出菇期采集到的虫样进行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共鉴定到4目10科15种害虫。出菇期害虫种类明显多于发菌期,其中眼蕈蚊科害虫种类和数量最多,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均有发生,进一步对其COI基因片段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发现11个样本聚为三类,分属异迟眼蕈蚊、厉眼蕈蚊、Bradysia peraffinis。  相似文献   

7.
在15、20、25、30℃下,采用平板菌丝法测定厉眼蕈蚊(Lycoriella ingenua)取食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和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的发育历期,分析环境温度和寄主对厉眼蕈蚊各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食用菌寄主对厉眼蕈蚊生长发育厉期存在显著影响。在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厉眼蕈蚊的发育总历期缩短,但在30℃发育缓慢,历期延长。25℃为该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所有供试温度梯度下,取食毛木耳的发育历期均大于30 d,其次为取食双孢蘑菇的,取食金针菇和糙皮侧耳的较短。取食不同食用菌的厉眼蕈蚊在其各虫态的发育起始温度和有效积温上差别较大,取食毛木耳的厉眼蕈蚊需要更高的发育起始温度和积温积累。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致毒的温度效应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杀虫剂为供试药剂,以韭菜迟眼蕈蚊为供试虫源,采用定量滴加法,在8、16、24℃条件下测定了5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毒力的温度效应,并进行了盆栽和田间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均表现为正温度效应,其中吡虫啉的正温度效应最明显,24℃时的毒力是8℃时的4.66倍;其次为辛硫磷、噻虫胺和噻虫嗪,三者温度效应基本一致;而甲维盐温度效应最小;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50mg/L的处理剂量下,噻虫胺处理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75.2%,防效最高,分别比同剂量处理的辛硫磷、吡虫啉和噻虫嗪处理高14.5%、24.8%和28.2%;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噻虫胺以100mg/L和50mg/L灌根处理最好,处理25d后的防效达100%和95.2%,显著优于200mg/L辛硫磷的防效(84.2%);吡虫啉100mg/L、噻虫嗪100mg/L的处理,防效分别达93.7%和96.9%,均优于辛硫磷200mg/L和100mg/L的处理;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韭蛆防效高,其中以噻虫胺表现优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持续控制作用大,环境友好,十分适合田间防治韭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4种农药对秀珍菇虫害黑粪蚊防效和农药残留量为判定指标,研究筛选适合秀珍菇安全生产的用药技术。结果表明:苦参碱1500倍液对秀珍菇菌丝抑制率最低;苦参碱和高效氯氰菊酯各个处理浓度对秀珍菇子实体生长均无不良影响;苦参碱500倍对黑粪蚊幼虫防治效果仅次于辛硫磷,为82.75%,用药后第5天防效均下降;用药后第1天,辛硫磷2000倍对黑粪蚊成虫防效最高为85.28%,与苦参碱的防效均达极显著性差异;用药后第3天、第5天,各处理防效均下降。各处理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宋金娣  徐华潮 《食用菌》2002,24(5):32-33
据报道,双翅目昆虫长角亚目中,为害食用菌的蚊类主要有3个科。即菌蚊科、眼菌蚊科和瘿蚊科。其中菌蚊科中的中华新蕈蚊 Neoempheria sinica Wu et Yang、草菇折翅菌蚊Al-lactoneuta valvaceae Yang et Wang和小菌蚊Sciophila sp是长期以来出现在菇床上的主要种类。多菌蚊Docosia则是近两年来出现的新属。在眼菌蚊科中为害食用菌的种类达20多种,但为害面较广和为害程度较严重的代表种有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ang和闽菇迟眼蕈蚊Bradysiaminpleuroti Yang et Zhang。瘿蚊科中主要有嗜菇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 Felt和异翅瘿蚊Heteropera pygmaen Win-nertz两种为害食用菌。 近几年在栽培场所发现在5~30℃,即每年的9月底至翌年的6月中旬期间生长的多种食用菌同时遭受同一种菌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