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参加2002-2010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的品种数量及各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数量上升趋势明显,尤其高密度组;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随密度增加而提高;生育期、穗行数和行粒数呈降低趋势,株高、穗位高和千粒重略有增加,而产量和出籽率增加幅度较大。8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出籽率、千粒重、密度、穗位高、生育期、行粒数、穗行数、株高,直接通径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千粒重、密度、行粒数、穗行数、出籽率、生育期、穗位高和株高。  相似文献   

2.
在桦甸市开展玉米新品种的示范,并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完全适合该区域种植,各参试品种的保苗率较当地主推品种金园15高7.7~11.4个百分点,收获株数多6 000~8 667株/hm~2,收获穗数多6 667~7 334穗/hm~2,增产5.2%~11.5%。  相似文献   

3.
在8.25万株/hm2高密度条件下,以传统行株距(行距60 cm、株距20 cm)为对照,探讨了宽行密植(行距80 cm、株距15 cm)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行密植的穗位高系数均比传统行株距种植有所下降,抗倒能力增强,收获密度、千粒重、穗粒数、籽粒产量显著增加,参试品种产量增幅为7.9%~22.0%。因此宽行密植协调了夏玉米高密度种植与抗倒性间的矛盾,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实现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方法]以邢玉10号为试验材料,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90、150、210、270、360 kg/hm~2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钾肥施肥水平对耐密、紧凑型夏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钾肥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增加,果穗秃尖长度显著变短,钾肥对玉米有较显著的增产作用。当施钾量≤21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当施钾量21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秃尖长度和产量增效作用不明显,表明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夏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但过多施用钾肥对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反而造成浪费。[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2019年从省内外引进17个玉米品种,以垦玉10号为对照,比较了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丰产性与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品种生育期都有所不同,生育期介于135~163 d之间,以垦玉10号生育期最短(135 d);成熟的品种有垦玉10号、金穗701、高玉2100、高玉2300。整体来看,玉米品种生育期短对应株高也较矮,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株高也较高;穗行数与穗粗以陇单4号最高,穗长与穗粒数以陇单339最高,单穗粒重与百粒重以高玉2100最高;玉米品种产量范围在4 917.19~10 002.02 kg/hm~2之间,增产幅度在-38.22%~25.66%之间,产量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高玉2100、高玉2300、隆丰211。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近年小麦高产区试参试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研究对近6年(2014—2019年)山东省小麦高产区试459个参试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山东省高产区试参试品种产量达到较高水平,产量的变化主要呈现为年际间波动,产量与每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三者对产量的贡献为每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两两负相关。每公顷穗数和最高总茎数总体呈增加趋势,而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总体呈降低趋势,生育期和容重变化不大。综合分析认为,中多穗小麦品种更适合山东省气候和生产条件,选育每公顷穗数700万~800万、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0~50 g、株高80 cm左右的小麦品种更容易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机收型夏玉米品种豫单9953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机收型夏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设定合理种植密度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秃尖长逐渐增长,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呈先平稳增加,再迅速上升,后平缓减少的趋势,呈现近抛物线状。机收型玉米品种豫单9953在较高密度下通过肥水调控来提高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从而发挥该品种的耐密性,要想挖掘其高群体效应潜力而实现稳产高产,处理A5(9.75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种植优良的玉米品种,以10个早熟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各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品比结果、各主要农艺性状间与其产量关系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玉米生育期的9个性状中,对产量的贡献排名由小到大依次为生育期、秃尖、株高、穗长、穗位高、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穗粗,其中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选择生育期适中的,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在所参加试验的品种品系中结合性状与产量关系,DN270表现最好,产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湖北省2006年玉米区试A、B、C组参试的26个新组合及相应对照分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玉米种植区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抗倒性>穗住高>出子率>株高>穗行数>千粒重>生育期>穗长>穗粗>单穗粒重>行粒数,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是品种的抗倒性、稳住高、出子率、株高、穗行数.在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必须注重品种的抗倒性、出子率、千粒重、生育期和长穗多行的选择,以达到高产稳产目标,降低品种推广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景泰县高产玉米品种引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景泰县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为对照,对引进的7个玉米品种(系)的产量及构成要素、植株及穗部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五谷738产量最高,为15 215.4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2.33%;其次为先玉1225,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1.98%。以上2个品种千粒重高,穗粒数多,果穗粗长,穗位低,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可替代先玉335在景泰县试用。  相似文献   

11.
以3个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分别在7.0万株·hm-2~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下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可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青贮高油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密度和化控制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化控剂和种植密度均对产量及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三者之间互作相关性不显著.在使用化控剂处理条件下,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为逐渐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化控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粒重,且随着密度增加百粒重变化幅度很小.不同化控剂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玉米株高和穗位,降低了植株倒伏率.适宜高密度和化控剂可协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表明化控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密度条件对玉米倒伏率的影响;同时施用玉喜化控剂对作物的株高、穗位有更佳的调控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倒伏率.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冀丰22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冀丰223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于1989年以冀15-22为母本、Dm3为父本选育而成,具有高产、早熟、兼抗多种玉米病害、籽粒大和容重高等优点,达到国家饲用玉米二级标准.适宜北京、天津、唐山玉米区和河北省夏玉米区种植,密度4.95万~5.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专用青贮玉米新品种东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和6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生物产量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增关系,达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不在增加,相反有所降低。在种植密度为4.67万株/hm2和施氮水平18.4g/m2时该品种的生物产量最高;主要农艺性状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变化情况不同.株高、空秆率、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单株绿叶数、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长、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株高、茎粗、单株绿叶数、穗粗、穗位高、穗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为防止倒伏应适当施用氮肥。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个体的长势较好.空秆率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5.
以抗玉米粗缩病的稀植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冀植5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追肥量以及生长期喷施矮壮素类化控药剂,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冀植5号高产高效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0kg/hm2,产量较高且较为经济合算;生长期化控进行能明显降低株高、穗位高及倒折率,并具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地区玉米品种密植条件下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粒数、穗粒重、脱粒含水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找出该地区密植条件下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筛选出适宜新疆北疆地区种植的耐密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疆18个中熟玉米品种为材料,在10.5×104株/hm2密度下,分析各参试玉米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结果】在密植条件下各参试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产量与行粒数(r=0.565*)、百粒重(r=0.485*)呈显著正相关;18个玉米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85.6%的产量变异;优化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6.391+0.469X6+0.33X8。【结论】新疆北疆博州地区密植条件下选择玉米品种时,选择穗长稍长、穗粒重较大、百粒重较重且脱水快的品种,华西704,登海1707和华西917可作为新疆博州地区中熟春播地膜玉米栽培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17.
摘要:通过研究玉米品种‘龙单63’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最适施肥量,为玉米品种‘龙单63’持续稳定高产提供依据。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以玉米品种‘龙单63’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单6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随着密度、施肥量的增加,‘龙单63’的农艺性状得到改变,随着密度的加大,株高、穗位、秃尖的长度是不断的增加的,而穗长、穗粗,都有所降低,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变化没有什么规律,产量的变化有不同的差异,以施肥量磷酸二胺300 kg/hm2、尿素300 kg/hm2、氯化钾100 kg/hm2 时,公顷保苗在76920 株时,产量最高,达到12251.27 kg/hm2。因此,玉米品种‘龙单63’比较适合耐密植,种植密度应控制在76920 株/hm2左右为宜,施肥量应控制在B-C肥力水平之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形态指标和产量指标,将43份引进玉米品种划分为不同群体,并筛选出适合新疆旱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方法 以4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在干旱胁迫下株高、穗位高、茎粗、单株穗数、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重、百粒重、籽粒产量以及茎叶鲜重和茎叶干重等12项指标。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多个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能。结果 12项数量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信息的重叠,35对数量性状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21对数量性状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43个玉米品种的12项数量性状71.02%的信息,其贡献率分别为27.49%、27.41%和16.12%。其中,第一主成分是营养体生长状况,包括株高、穗位高、茎粗和茎叶重量;第二主成分是生殖生长状况,包括穗数、穗长、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第三主成分是穗行数和穗粗。当类间距离为4.5时,43个玉米品种被聚为5大类。其中,第Ⅱ类属于高产品种,包含3个品种;第Ⅲ类属于中高产品种,包含7个品种;第Ⅳ类属于中产品种,包含10个品种;第V类属于中低产品种,包含19个品种;第Ⅰ类属于低产品种,包含4个品种。42个玉米品种被正确判别,判对概率为97.67%;1个玉米品种被误判,误判率为2.33%。结论 类群划分的结果准确可靠,选育的第Ⅱ类和第Ⅲ类玉米品种能够显著的增产,玉米育种在抗旱性方面进展明显。玉米正播模式引种,辽单145和辽单1211;复播玉米品种郑单958最佳。  相似文献   

19.
选用不同类型的夏玉米品种进行了种植比较,研究其在当地(阿拉尔)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生长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关系,进而筛选出适合南疆夏种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与生育期长短显著相关,并且与穗部呈正相关的性状大小排列为单穗重〉穗粒数〉穗长〉百粒重〉双穗率,与生长形态呈正相关的性状大小排列为穗位高度〉空秆率〉株高。因此,在选择夏玉米品种时首先要考虑生育期,以保证能正常成熟为准,并应注意对穗重较高、穗粒数较多、穗长较长、穗位较低等性状的考察。早熟品种新玉29和新玉13号产量表现较好,可为南疆复播玉米品种,但应注意防止新玉29号的后期倒伏。  相似文献   

20.
辽南地区玉米品种植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南地区16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评判理论与方法,对影响玉米产量的7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植株性状对辽南地区玉米产量关系最密切是植茎粗、株穗位高、株高,其余四个与产量关系较疏远,它们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茎粗、穗位高度、株高、脖长、叶片数、雄穗长度、雄穗分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