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栽植土壤碱性较强等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少香樟出现黄化现象。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采用种植前预防、日常管理施用酸性肥料、发现叶片黄化及时治疗等综合措施,香樟黄化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玉米小斑病病害程度图像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实时获取作物病害程度信息,研究了一种基于RGB彩色模型的玉米小斑病图像的分割方法,并利用分割结果求得的玉米冠层危害程度来计算整株玉米的发病程度.由于图像中背景复杂,将叶片与病斑同时分离出来的可能性小,故该方法分为两步:首先从获取的RGB图像中提取R、G、B分量,利用2G-R-B图像采用迭代法自动选取阈值将玉米叶片从背景中分割出来;然后根据R-G图像将病斑从叶片上分离出来.30幅图像中玉米叶片、病斑基本上能提取出来,但没有黄化的少量侵染点无法有效分割.  相似文献   

3.
缺铁性黄化病是由于植物体内Fe元素含量相对过低而导致的叶片黄化,植物生长势衰弱,甚至危害植物生存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从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发病原因、地域分布以及措施应用研究3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植物黄化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进一步探明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技术应用,为植物黄化病的防治提供长期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植物叶片含水率的无损和准确检测,利用圆形平行板电容传感器检测植物叶片电容,利用直径为12.7 mm的圆形FSR402型压力传感器测量平行极板对植物叶片的压力,以MSP430型单片机为微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植物叶片电容检测其含水率的仪器。以玉米叶片为对象,研究了玉米叶片含水率和极板对叶片的压力对电容的影响规律,选取了极板对玉米叶片的最佳压力,建立了最佳压力下玉米叶片的电容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电容随含水率和极板对叶片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检测玉米叶片电容的最佳压力为4 N。玉米叶片湿基含水率为55%~80%时,所设计检测仪的含水率绝对测量误差为-1.2%~1.7%;在晶振频率为8 MHz下检测含水率的响应时间小于3 s。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对玉米水分亏缺进行准确的判断,进而做出适时适量的灌溉,对玉米电特性与叶片含水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叶片非离体和离体实验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在100Hz、1k Hz、10k Hz3种不同频率下,非离体与离体玉米叶片电容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小,非离体玉米叶片电容的变化曲线相对离体玉米叶片的变化曲线更加平缓,且100Hz频率下玉米叶片电容值的变化幅度最大。离体玉米在夜间电容值没有延续之前趋势一直下降,甚至有了提高,这与晚间叶片停止光合作用,叶片会适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关。通过对叶片电容与含水量实验数据的拟合,拟合检验值R2为0.96327,可以得到叶片含水量与叶片电容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供一种玉米叶片含氮量无损快速检测方法,分析了玉米叶片的颜色特征参数与含氮量的关系,并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开发了玉米叶片含氮量检测软件。首先获取包含被测玉米叶片与标定色块组的图像,利用标定色块对图像色彩进行校正,以减小外界光照等因素对图像色彩造成的失真。进而进行图像分割、图像平滑和颜色特征信息提取等处理,分析了各颜色特征参数与玉米叶片含氮量的关系,发现绿光标准化值与含氮量之间线性关系最好。应用Java语言和OpenCV计算机视觉库在Android手机平台上实现了玉米叶片的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查看结果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玉米叶片含氮量的绝对测量误差为-0.40%~0.35%,均方根误差为0.20%,从采集图像到给出结果所用时间小于10 s。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实现玉米的高产稳产,丹东农业科学院研究了一种新的玉米对生种子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研究玉米对生种子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株数,建立高产高效群体,调整双株玉米叶片方向,使玉米叶片合理分布,有效利用光能,达到玉米的稳产高产。玉米对生种子见图1。  相似文献   

8.
基于时间序列的玉米叶片性状动态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叶片性状对生长发育、遗传育种及功能基因解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测量方式效率低、主观性强、测量性状少,已无法满足现代玉米研究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玉米叶片性状动态追踪技术。研究基于高通量作物表型平台,针对100份玉米品种资源,每间隔3 d获取8个玉米生长点图像;利用图像分割、叶片骨架提取等算法得到单片叶长、叶角度、叶弯曲度参数;基于叶片相对位置信息实现玉米叶片的动态追踪及标记。试验结果和人工测量值相比,叶长和叶夹角测量误差分别为0.92%和3.32%。叶片追踪可以得到叶片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获取叶片长度的平均生长率及叶片弯曲度的变化分布。  相似文献   

9.
玉米抽丝期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点,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为此,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LIF)技术,以抽丝期玉米叶片为研究对象,快速无损地获取植物生理信息的日变化,重点分析玉米叶片蒸腾效应与叶绿素荧光光谱的相关性,并选择706~748nm波段作为敏感光谱波段,建立了基于光谱特征参数的植物叶片蒸腾速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荧光强度F730研究玉米叶片蒸腾效应最合适;由于气孔导度反映蒸腾效应,且影响CO_2的同化过程,故以气孔导度的信号之一的叶片温度作为模型输入修正;通过对蒸腾速率与叶片温度、叶绿素荧光强度进行回归诊断与全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荧光强度F730和叶片温度的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分析了蒸腾速率与二者的相关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R=0.833 4,模型校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2=0.879 8,认为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通过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技术实现了对植物生理信息的无损检测与分析,建立的玉米抽丝期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可为玉米优质高产的水肥精准化、智能化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缺镁症 西瓜缺镁时,叶片主脉附近的叶脉之间首先黄化,然后逐渐地向上扩大,整叶变黄。由于镁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很强,故西瓜缺镁时,一  相似文献   

11.
油菜叶片图像中主叶脉的去除是进行油菜叶片氮营养诊断的基础。经典的植物叶片叶脉提取算法由于不同程度地利用了叶片表面细节特征,不适合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油菜叶片营养诊断处理。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RGB颜色空间的快速去除油菜叶片图像主叶脉的快速截留超绿—超红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快速截留超绿—超红算法不仅能够准确、有效、完整地清除出油菜叶片的叶脉部分,同时能够有效地去除叶面上的污点、黄化部分以及虫咬痕迹。通过油菜叶色特征与叶片SPAD值相关性分析发现,清除主叶脉后的油菜叶片图像颜色特征对油菜叶片氮营养诊断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是木里县主要的大春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 000 hm~2,占大春作物总面积的53%,产量占大春作物总产的63%,玉米生产直接影响木里县的粮食生产能力。玉米大叶斑病在木里俗称"火风",是困扰木里县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的产量危害很大。1玉米大叶斑病发生与危害1.1玉米大叶斑病的症状玉米大叶斑病侵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多发生于生长中后期,以叶片受害最重。在田间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参数化的玉米叶片三维模型主脉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取玉米叶片三维点云模型主脉对于建立真实玉米叶片模型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相关算法,包括离散网格的平均曲率计算、网格曲面的参数化以及点云数据的骨骼提取等,对扫描得到的玉米叶片三维点云模型进行主脉曲线提取。整个算法分为3步:不完整主脉三维点集提取、完整主脉点集提取和三维主脉重建。通过对不同种类玉米叶片三维扫描数据进行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玉米叶片的主脉曲线。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氮营养成分下玉米冠层叶片的近地CCD多光谱图像进行分析,建立玉米叶片氮素营养含量的快速、非破坏性估测模型。实验基于红通道和近红外通道的CCD图像,通过图像切割提取两个通道的主叶片区域的平均灰度值和叶片周围的土壤平均灰度值,根据土壤平均灰度值比值来调整叶片的近红外平均灰度值,计算玉米叶片的基于灰度的植被指数,建立了氮素营养含量和两个通道的图像灰度以及灰度植被指数间的经验线性模型。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两者间的相关系数R可以达到0.704。由此实现了对玉米冠层氮营养含量的快速估测。  相似文献   

15.
基于AABB-OBB盒的玉米叶片碰撞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植物虚拟仿真场景中,植物三维模型之间容易出现交叉穿透现象,有必要进行快速有效的碰撞检测。选择以玉米叶片为研究对象,针对叶片形态提出了一种基于AABB-OBB混合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方法。首先通过AABB盒相交测试剔除部分未相交对象;然后根据叶片形态特点,对可能相交对象构造OBB盒二叉树。依据玉米叶片交叉常态,改进了分离轴测试顺序,提出了基于优先权值的节点搜索方式,并优化了特殊情况的图元测试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到玉米叶片的交叉状况。  相似文献   

16.
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来表征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和营养盈亏等健康状态,为探求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利用叶绿素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拔节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进行检测。实验选取了吉林省典型种植品种先玉33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0组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降低光谱噪声引起的样本差异,分析不同光谱波段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确定500~550nm、675~715nm、715~745nm等3组波段作为光谱检测样本。选择675~715nm波段作为光谱波段的典型参数预测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得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R^2=0.7 9 2 4,表明以6 7 5~7 1 5 nm波段预测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是可行的。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得到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0.7 9 2 1,表明此回归模型对拔节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具有良好预测能力,为植物生理信息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华  祁生林  彭云峰 《农业工程》2016,6(2):127-129
缺氮降低玉米产量;过量施氮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反而降低氮素利用效率,并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合理施氮能够保证玉米不同生育期充足的氮素吸收,有利于最大产量的获得。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供氮水平影响玉米形态和生理过程的研究,从根系发育、叶片形态和光合作用以及穗发育的角度探讨缺氮减产、过量供氮不能增产的原因,以期为合理的玉米氮肥管理以及氮高效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亏水处理对玉米气体交换与水分利用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分析了土壤逐步干旱条件下玉米叶水势、气体交换、木质部汁液与叶片ABA的变化,以及ABA与叶水势对气孔运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亏水处理2 d后,玉米木质部汁液与叶片ABA含量同步升高。此时叶水势虽然维持稳定,但叶片积累的ABA已经有效地诱导了气孔收缩。由于这一阶段的气孔收缩能够显著降低蒸腾而对光合的影响不大,从而导致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升高。然而,随着土壤含水量的进一步减少,玉米叶片水势在亏水处理5 d后显著降低。在叶片ABA升高与水势降低共同作用下,玉米光合与蒸腾同步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呈减少趋势。回归分析证实:整个试验过程中,水分利用效率与ABA含量相关(R2=0.470,P0.05),而与叶水势不相关。表明化学信号ABA在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亏缺灌溉的生理基础,为利用化学信号优化玉米水分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水氮配施对轮作冬小麦-夏玉米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以处理W1500N210最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水分利用率均以处理W1500N270最高,夏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在处理W1500N270达到最高,蒸腾速率则以处理W1500N210最高;灌水和施氮及其交互效应对冬小麦、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冬小麦、夏玉米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均随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超过210kg/hm2时不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不同沟灌方式对玉米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替隔沟灌溉和固定隔沟灌溉玉米的蒸腾速率较常规灌溉明显下降,光合速率有降低但降幅不大。交替隔沟灌溉玉米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大,不同处理玉米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趋于增大。交替方式和固定方式玉米的光合速率增幅比常规灌溉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常规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