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奶牛胎衣不下一般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h内胎衣不能完全自由排出者。它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此病在一般奶牛场中发病率为10%~25%,有些地区高达40%以上。胎衣不下是影响奶牛繁殖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7,(4)
奶牛胎衣不下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饲养管理不当与搭配不当的奶牛发病率更高。对八例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进过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分离及防止子宫感染等治疗3 d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正>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1,(6)
<正>奶牛不同于其它高等胎生动物,它的胎盘结构和母子联系方式造成了奶牛易发生胎衣不下的疾病。除了药物治疗与手术剥离外,现在有了一项新技术用于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就是激光治疗。根据资料报道,以产后48h胎衣仍不下者为试验对象。均采用氦氖激光,功率为  相似文献   

5.
当前奶牛的一些重大疾病得到了科学的控制,但是奶牛胎衣不下仍然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由于胎衣不下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致使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并可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出现产奶量下降,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了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因素,科学的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把奶牛分娩后12h内胎衣还没有正常完全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或胎盘停滞。此病在正常奶牛群中发病率约为5%,在高产奶牛和饲养管理差的奶牛群中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牛特别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是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  相似文献   

8.
王春福 《畜禽业》2010,(6):84-85
<正>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2000年—200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8,(11)
奶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奶牛产后的多发性常见病,又被称作为"胎衣滞留"或者"胎衣停滞"。奶牛胎衣不下,不仅影响下一次的配种受胎率,还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繁殖力降低、严重者会造成母牛不育,同时会引起多种继发性疾病,如子宫感染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多种常见病的一种,又称"胎盘保留"或"胎盘停滞"。奶牛胎衣不下不仅影响奶牛下一次交配和受孕率,还会导致产奶减少、繁殖力下降、严重的导致奶牛不孕,并会导致多种继发疾病,如子宫感染等。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1,(8)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生产中的常发病和多发病,属于产科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和治疗,会导致奶牛的产奶量下降、引起子宫内膜炎等,进而导致不孕,使得奶牛提前被淘汰,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此,主要就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概述,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8~12 h)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胎衣不下各种家畜都可发生,最常见于牛,特别是奶牛。由于胎衣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子宫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患牛不仅不能正常配种受孕,影响产奶量及母牛繁殖功能,严重病例可因感染而死亡,给奶牛业造成经济损失。有关资料表明,在健康牛群中的发病率为3%~12%,平均为7%。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本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猪的胎盘属于弥散型胎盘,这种胎盘的结构特点和饲养管理的不当,常常导致母猪胎衣不下发生,给生猪的生产繁殖带来极大损失。本文针对母猪胎衣不下发生病因、综合防治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对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胎衣不下又叫胎衣滞留,指母牛分娩后胎衣超过12h不能脱落而滞留在子宫内。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慢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前庭炎、外阴炎等。由于产后疾病的发生常导致经产奶牛不发情、屡配不孕,严重病例甚至危及母牛生命,给奶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在生产实践中不仅要重视对胎衣不下的临床治疗,更要重视产后预防。1病因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弛缓,怀孕期间日粮缺乏矿物质,维生素尤其是缺乏钙盐和维生素A,饲料单一,品质差,精料量过多导致母畜瘦弱或过胖。妊娠期间运动不足等都可使母畜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弛缓;双胎、胎儿过大及难产等使子宫肌过度扩张,产后子  相似文献   

15.
<正>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8~12h仍不能顺利地把胎衣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黄牛不超过3~5h,奶牛一般不超过4~6h。胎衣不下的母牛常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不育、发情延  相似文献   

16.
徐志洪 《畜禽业》2006,(6):50-51
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奶牛此病发生率更高,往往因防治不当使奶牛淘汰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7.
夏季是奶牛疾病高发季节,对奶牛养殖业将造成较大冲击。因此提示结合夏季规模奶牛场的实际发展状况,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加强对奶牛疾病的有效防治,对保障养殖户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探讨夏季规模奶牛场奶牛疾病预防及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6,(7)
2006~2009年,临洮县华威奶牛场和兴达奶牛场2000头奶牛每年秋季乳房炎发病率都在50%以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分析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综述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7,(7)
科学技术是现代化规模化奶牛养殖的先决条件。现代化养殖奶牛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奶牛场的经营者不仅要掌握奶牛的科学技术,还要懂得科学的经营管理,也就是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生产分工的专业化、产品的标准化、防疫的制度化,才能保证奶牛场规范经营、科学管理、效益显著。奶牛场更需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一般管理、日常管理、繁殖管理等方面技术的积累与发现,促进奶牛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奶牛此病发生率更高,往往因防治不当使奶牛淘汰造成损失. 1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 1.1牛胎盘自身原因 由于母牛胎盘的特殊构造为子叶结构胎盘,胎盘上的绒毛较马、猪胎儿胎盘上的绒毛长4~5倍,结构紧密不易分离.若胎盘不够成熟(如应急、小产、传染病、激素诱导性分娩等)使子宫肉阜结缔组织未能胶原化,不能使子宫腺窝上皮组织数量减少且变扁平,造成胎盘不易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