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巫山神茶对SD大鼠胃损伤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巫山神茶为研究对象,就其对盐酸-乙醇诱导SD大鼠胃损伤的预防效果,并通过组织观察和大鼠血清指标就巫山神茶对胃损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巫山神茶提取物1 000 mg/kg处理比500 mg/kg和250 mg/kg处理显著降低了血清中IL-6和TNF-α炎症细胞因子水平(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及其冻干粉对提升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差异。[方法]120只SPF级昆明雄性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铁皮石斛组和铁皮石斛冻干粉组。两组给药组连续灌胃30 d后,24 h内模型组、铁皮石斛及其冻干粉组一次性腹腔注射200 mg/kg的环磷酰胺免疫抑制造模。试验结束后测定胸腺系数、脾脏系数、足趾肿胀度,以及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6的含量。[结果]铁皮石斛及其冻干粉均可以升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和脾脏系数;增加免疫抑制小鼠的足趾肿胀度;上调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2和IL-6的水平。[结论]铁皮石斛及其冻干粉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后者药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铁皮石斛粗多糖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引起的小鼠化疗性肠道黏膜炎(CIM)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IM模型组(腹腔注射5-FU 130 mg/kg)及铁皮石斛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铁皮石斛粗多糖50、100和200 mg/kg,每日1次,持续2周,24 h后腹腔注射5-FU 130 mg/kg,每日1次,持续2 d),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在腹腔注射5-FU 48 h后处死动物,对小肠进行形态学评价,检测小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对小肠屏障闭锁小带蛋白1 (ZO-1)、闭锁蛋白(Occludin)、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与CIM模型组相比,铁皮石斛粗多糖中剂量(100 mg/kg)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可增加小肠绒毛长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小肠PCNA表达量明显增加;可提高小肠屏障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量;抑制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mRNA表达量。【结论】铁皮石斛粗多糖具有预防5-FU引起的化疗性肠道黏膜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铁皮石斛的最低起效剂量,为铁皮石斛保健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推荐量设5个不同剂量组(推荐量组、1/2倍推荐量组、1/4倍推荐量组、1/8倍推荐量组和1/16倍推荐量组)和对照组,以不同剂量铁皮石斛提取原液给小鼠灌胃,持续灌胃30 d后分别测定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游泳后血清乳酸与尿素水平、碳粒廓清指数等指标.[结果]推荐量组和1/2倍推荐量组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其小鼠游泳后血清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1/8倍推荐量以上的各剂量组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铁皮石斛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和抗疲劳能力的最低剂量50.00 mg/kg·d(折合石斛多糖8.18 mg/kg·d),提高小鼠免疫力的最低剂量12.50 mg/kg·d(折合石斛多糖2.05 mg/kg·d).[结论]铁皮石斛在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推荐量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硒(Selenium,Se)、镉(Cadmium,Cd)对大鼠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损伤的拮抗作用,选取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饲养;Se组:Na2Se O30.1 mg/(kg·BW)灌胃;Cd组:40 mg/L的Cd溶液饮水;Se+Cd组:Na2Se O30.1 mg/(kg·BW)灌胃+40 mg/L的Cd溶液饮水。每天给药1次,试验周期30 d。结果表明,Cd组动物血清IL-1β、TNF-α、IL-6和IL-10显著升高,INF-γ显著降低,血清GSH水平和CAT、SOD、GSH-Px的活性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Se组血清INF-γ和GSH水平以及CAT、GSH-Px活性显著升高。在Se和Cd组,血清高水平的IL-1β、TNF-α、IL-6、IL-10和低活性的CAT、SOD、GSH-Px及低含量的GSH得到有效改善。表明大鼠灌胃0.1 mg/(kg·BW)的Na_2SeO_3可有效拮抗40mg/L的Cd溶液饮水所致的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6.
将1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及铁皮石斛多糖组,铁皮石斛多糖组小鼠按临床等效剂量(350 mg/kg)灌胃8周,每天1次,每次每只0.4 mL,正常组小鼠灌胃等体积无菌水,灌胃结束后取肠道内容物及黏膜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并进行功能预测,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多糖提高了肠腔菌群的α多样性,并显著提高了肠黏膜菌群的α多样性,但β多样性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铁皮石斛多糖使肠腔中Diaphorobacter,肠黏膜中Muribaculaceae、Staphyl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并增加了Akkermansia、Phascolarctobacterium、Turicibacter、Faecalibacteriu、Para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等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及Candidatus_Arthromitus、Bifidobacterium及Prevotella_9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铁皮石斛多糖使小鼠肠腔及肠黏膜菌群中辅助因子与维生素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相对丰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氧化损伤、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氟伐他汀组3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法造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模拟而不结扎。手术成功后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8mg/ kg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8周。8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和下降速率(和dp/dt_(max)),心肌组织NO_2~-/NO_3~-、MDA、TNF-α、IL-6和IL-10含量。结果心肌梗死组、氟伐他汀组HR增快,LVSP、dp/dt_(max)和-dp/dt_(max)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伐他汀组HR减慢,LVSP、dp/ dt_(max)和-dp/dt_(max)升高,与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组、氟伐他汀组NO_2~-/NO_3~-、MDA、TNF-α、IL-6和IL-10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氟伐他汀组NO_2~-/NO_3~-、MDA、TNF-α、IL-6和IL-10水平低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降低心肌过氧化损伤,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霍山石斛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抗炎作用。[方法]应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给予模型小鼠不同剂量的霍山石斛多糖,观察霍山石斛多糖对模型小鼠DAI、血清细胞因子IL-1、TNF-α水平及结肠病理组织学的影响,分析霍山石斛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抗炎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霍山石斛多糖高、中剂量组显著降低DAI、血清细胞因子IL-1、 TNF-α水平(P0.05),改善结肠病理组织学。[结论]霍山石斛多糖通过抗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小鼠。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亚精胺对鼠免疫器官指数、胸腺和脾脏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0、0.05、0.10和0.15mg·g-1(体质量)亚精胺腹腔注射6周龄昆明小白鼠,测定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并定量检测胸腺和脾脏组织TNF-α、IL-1β、IL-6和IFN-γ表达量。结果表明:注射0.15 mg·g-1亚精胺组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0.10 mg·g-1亚精胺组胸腺组织IFN-γ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0.05 mg·g-1亚精胺组鼠脾脏组织TNF-α和IL-1β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0.10 mg·g-1亚精胺组脾脏组织IL-6和IFN-γ表达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0.15 mg·g-1组脾脏组织TNF-α表达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亚精胺对炎症因子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低浓度亚精胺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发挥抗炎作用,随着亚精胺浓度增加则表现为诱导炎症。  相似文献   

10.
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最佳IBA浓度和pH值的培养配方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进行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前,查阅相关文献,获得IBA浓度和pH值范围,IBA浓度梯度分别为0mg/L、0.1mg/L、0.2mg/L、0.3mg/L、0.4mg/L,pH值梯度分别为5.3、5.4、5.5、5.6、5.7的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基。经过实验对比后得到pH为5.6,Ms+IBA0.3mg/L+香蕉汁100g/L+琼脂8g/L+蔗糖30g/L的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基是最佳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精胺对鹅免疫器官指数及免疫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用5和10 mg/kg精胺灌喂成年四川白鹅雌鹅,测定其肝指数、胸腺指数、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检测在各免疫器官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FN-γ基因表达量和多胺含量;对照组灌喂禽用生理盐水。结果表明:10 mg/kg精胺灌喂组的鹅肝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 mg/kg精胺灌喂组的鹅胸腺和法氏囊中TNF-α、IL-1β、IL-6和IFN-γ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 mg/kg精胺灌喂组的鹅法氏囊中TNF-α和IFN-γ及肝中IFN-γ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源性精胺显著下调脾中IFN-γ表达量(P0.05);精胺灌喂组的鹅肝内精胺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精胺可通过介导鹅免疫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来参与调控鹅免疫功能,并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鹰嘴豆多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复合酶解方法制备鹰嘴豆多肽,对其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匹多莫德25 mg/kg)和鹰嘴豆多肽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鹰嘴豆多肽50,100和200 mg/kg),另取10只健康小鼠作为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相应物质,连续灌胃21 d后采样,研究鹰嘴豆多肽对小鼠体质量、脾脏和胸腺指数及形态变化、脾淋巴细胞增殖率、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6、IL-2)及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和400 μg/mL)鹰嘴豆多肽对RAW264.7细胞功能的免疫调节作用,以MTT法、中性红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来检测细胞增殖率、吞噬活性以及分泌的细胞因子(NO、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制得分子质量在1 000 u左右、纯度为97.12 %的鹰嘴豆多肽,其中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脾脏和胸腺受损严重,多项检测指标显著降低;而鹰嘴豆多肽各剂量组小鼠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模型组小鼠显著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鹰嘴豆多肽可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率和吞噬能力,并提升其产生的NO、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论】鹰嘴豆多肽可以显著改善环磷酰胺导致的小鼠多项免疫相关指标的下降情况,同时可刺激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促进其分泌白介素等细胞因子,表明鹰嘴豆多肽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旨在探究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姜黄素对罗曼蛋鸡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该试验的群体为360只27周龄的健康罗曼蛋鸡。随机分为12个组,其中常温对照组和高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5个常温处理组与5个高温处理组均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100、 150、 200、 250 mg/kg姜黄素。常温组饲养环境设置温度为(25±1)℃,高温组饲养环境温度设置为循环高温(32±1)℃8h/d,其余时间为(25±1)℃,所有组湿度维持在65%~80%,试验期为11周。结果显示:在常温环境中,与常温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姜黄素可以显著提高罗曼蛋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酮和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P<0.05),在姜黄素浓度为200mg/kg时效果较好;高温环境会导致罗曼蛋鸡清IgG、 IgM含量显著下降(P<0.05),皮质酮和IL-1β、 IL-6、 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高温环境中,饲粮中添加150~200mg/kg姜黄素可以显著提高罗曼蛋鸡血清IgG、 IgM...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芦荟苷对AFB1诱发大鼠免疫抑制的预防作用,为芦荟的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连续5周灌胃200μg/kg BW AFB1建立大鼠亚慢性AFB1免疫损伤模型,通过不同剂量(10和30 mg/kg BW)的芦荟苷进行干预,分析大鼠的体重变化、脏器指数、脾脏抗氧化能力、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研究芦荟苷对AFB1诱发大鼠免疫损伤的化学预防作用。[结果]芦荟苷干预有效缓解了长期AFB1暴露引起的体重增长缓慢和免疫器官萎缩。AFB1模型组脾脏MDA水平显著上升,而CAT、GSH、GSH-PX和SOD水平显著下降。芦荟苷干预能够显著抑制AFB1引起的脾脏氧化应激损伤。AFB1暴露没有显著改变血清中Ig A、Ig G和Ig M含量。AFB1显著提高了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和IFN-γ的表达量,而芦荟苷能不同程度降低4种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炎症反应的发生。[结论]芦荟苷对AFB1暴露所致的大鼠免疫损伤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刺梨总三萜对免疫抑制小鼠及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影响,综合评价刺梨总三萜的免疫活性。【方法】制备刺梨总三萜(TR),给SPF级健康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构建免疫抑制模型,灌胃给予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50 mg/kg)剂量刺梨总三萜,每天1次,连续灌胃14 d,试验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不注射CTX,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3 mg/kg香菇多糖片),采集血样及胸腺和脾脏,测算全血白细胞数、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和TNF-α)水平及酸性磷酸酶(AC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制作小鼠脾脏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检测0(空白对照组),1.25,2.5,5,10,20 μg/mL(终质量浓度)刺梨总三萜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低、中、高剂量刺梨总三萜(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25,2.5,5 μg/mL)对经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NO分泌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刺梨总三萜处理小鼠全血白细胞数量、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血清中的IL-2、IL-4、IL-6和TNF-α水平大多显著或极显著升高,ACP和LDH活力极显著提高(除低、中剂量组LDH活力外);脾脏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AT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组织细胞数量和排列情况均得到了较大改善。1.25~5 μg/mL刺梨总三萜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增殖,5 μg/mL总三萜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的分泌。【结论】刺梨总三萜能改善由CTX诱导的免疫功能抑制,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促进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分泌,具有潜在的抗炎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女黄颗粒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女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次/d,连续5 d)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建模后,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女黄颗粒处理组则分别按0.5、1.0和1.5 g/kg剂量灌胃女黄粒颗溶液(以水稀释),1次/d,连续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阴性对照组小鼠极显著降低(P<0.01,下同),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灌胃给药(女黄颗粒)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有所升高,其中女黄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升高;除女黄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脾脏IL-2 mRNA的相对表量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下降外,各女黄颗粒处理组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黄颗粒中剂量组小鼠脾脏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结论]女黄颗粒通过上调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提高IL-2、IL-4、TNF-α、IFN-γ的相对表达量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松针多糖对鸡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松针多糖在肉鸡疾病防治方面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的松针多糖作用于巨噬细胞HD11,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终浓度为1 μg·mL-1的LPS)和松针多糖组(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 μg·mL-1的松针多糖)。噻唑蓝(MTT)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活性、Griess法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分泌量、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HD11吞噬活性,酶联免疫(ELISA)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α(IFN-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D11细胞中iNOS mRNA表达。【结果】 MTT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25、50、100、200、400 μg·mL-1)对细胞活性没有影响,说明在25-400 μg·mL-1范围内对巨噬细胞没有毒性,可以进行免疫调节作用实验。免疫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增加了NO释放量和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提高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和iNOS的含量及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50、100、200、400 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降低NO释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iNOS的含量及mRNA表达量和IL-10含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 μg·mL-1浓度时,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细胞因子IL-6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200 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TFN-α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松针多糖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调节能力,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杠板归总黄酮的保肝药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杠板归的深入研究提供活性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组(150 mg/kg)及杠板归黄酮高剂量组(600 mg/kg)、中剂量组(400 mg/kg)、低剂量组(20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16 mL/kg剂量灌胃56%vol白酒,1h后各用药组按20 mL/kg剂量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d,然后通过计算肝脏指数(LI)、脾脏指数(SI)、胸腺指数(TI),生化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LISA检测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探究杠板归总黄酮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各杠板归总黄酮剂量组可有效降低因酒精性肝损伤引起小鼠升高的LI,并升高SI和TI;又能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及MDA含量,升高SOD活性;还可降低酒精性损伤肝组织中的IL-4、IL-6和TNF-α含量,且对小鼠肝小叶结构、肝细胞坏死和变性及炎细胞浸润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尤其以杠板归总黄酮高、中剂量组的效果最明显.[结论]杠板归总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来实现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罗伊氏乳杆菌的益生作用,本试验研究了蓝狐源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对葡聚糖硫酸钠(DSS)、沙门氏菌、庆大霉素(GEN)+头孢拉定(CE)诱导的腹泻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本试验选取了80只2~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整个试验周期21 d,正常对照组灌胃无菌生理盐水,DSS对照组只饮用2%DSS溶液(62.5 g/L),沙门氏菌对照组只灌胃沙门氏菌菌悬液(1×108 CFU/mL),GEN+CE对照组只饮用GEN+CE溶液,DSS预防组、沙门氏菌预防组和GEN+CE预防组先灌胃罗伊氏乳杆菌后分别饮用DSS溶液、沙门氏菌菌悬液和GEN+CE溶液,DSS治疗组、沙门氏菌治疗组和GEN+CE治疗组分别先饮用DSS溶液、沙门氏菌菌悬液和GEN+CE溶液后灌胃罗伊氏乳杆菌菌悬液。试验结束计算大鼠体重总增重,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试验结果显示:与DSS对照组相比,DSS预防组大鼠总增重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20.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发大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0只SD雌性大鼠使之交配受孕。在确定其怀孕后,30只孕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只。试验组大鼠每天按100 mg/kg体重灌喂黄芪多糖(APS),直至试验结束,而对照组大鼠灌喂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PSS)。孕鼠于产后72 h分别用灭菌PSS和50μg大肠杆菌内毒素经乳头管灌注到大鼠第4对乳腺内。灌注后24 h处死大鼠,取乳腺组织和颈静脉血进行指标测定。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大鼠乳腺组织中TNF-α浓度、NAGase活性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灌喂APS可以抑制乳腺组织内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过度释放,对内毒素诱发的大鼠实验性乳腺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