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主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大多属于数量性状。经典数量遗传学理论认为 ,数量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其基因型值是控制该性状的所有基因加性效应的总和。因此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一直是作为一个遗传整体用统计学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的 ,比如用重复力、遗传力、遗传相关等遗传参数来描述数量性状的遗传性质 ,这些理论对动物的遗传改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育种实践中 ,人们不断发现 ,有些数量性状除了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外 ,还受某一主效基因的影响 ,对这些主基因的研究、鉴别和利用就又成为一新的研究课题。所谓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  相似文献   

2.
鸡的遗传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数量性状是这样的一类性状:它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polgenes),表现为连续变异。例如生长、产蛋、蛋的大小、开产日龄等都是受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还有一类性状叫做阈性状(threshold characters),它的遗传基础也是多基因,但是表现却是间断的。例如孵出与死胚,发病与不发病,成活与死亡等具有一个阈值的阈性状;蛋的等级,蛋黄颜色等是具有多个阈值的阈性状。由于阈性状的遗传基础也是多基因,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也按数量性状的选择方法进行育种。  相似文献   

3.
畜禽数量性状位点的研究进展杨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1数量性状位点传统数量遗传学理论认为,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微效多基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遗传学家开始直接研究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即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4.
顾志良  耿拓宇 《中国家禽》2003,7(Z1):126-130
传统的数量遗传学理论认为,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与质量性状相比,数量性状有其特殊性,必须借助于统计方法加以研究。受研究方法的限制,人们对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理解只能是建立在一个抽象的  相似文献   

5.
猪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都是具有复杂遗传基础的数量性状。长期以来,遗传育种学家们一直渴求了解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识别引起性状变异的基因,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对这些基因进行操作。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真实的数量性状既受到数目较多的微效基因的影响,还受到一个或少数几个起主导作用的主效基因的影响。Geldermann将这些对数量性状的变异有较大影响的单个基因或紧密连锁的基因簇统称为QTLs。QTL的提出从理论上修正了数量性状微效多基因假说,为研究数量性状单基因作用及其互作效应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遗传分析模…  相似文献   

6.
产乳性状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经济性状。数量遗传学认为奶牛的产乳性状(包括产乳量、乳脂量、蛋白含量、乳脂率、蛋白率等)为数量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决定的,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不能对微效多基因的效应直接进行观察和测定,因而只能借助统计遗传学来描述数量性状的遗传性质。这种研究方法在家畜的遗传改良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不可能将环境因素完全剔除,对遗传效应的估计总是或多或少的受到环境效应的影响,因而是有偏差的。人们期望通过对与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antitativeTraitLoci,QTL)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的选择达到提高育种值的…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畜禽绝大部分经济数量性状的遗传进展都是利用表型和系谱信息通过传统的数量遗传学方法取得的。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一直被作为一个遗传整体用统计学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在遗传评定中没有利用任何影响数量性状的遗传位点信息,从而造成评定结果准确性不高、遗传进展缓  相似文献   

8.
1 引言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是各种遗传操作的基础 ,如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克隆和转基因动物等。可以预计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家畜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 ,这必将提高家畜育种的效率。利用遗传标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 ,为家畜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合适的遗传标记 ,育种工作者只能利用血型、血蛋白及酶的多态性作为遗传标记进行研究 ,因而进展缓慢。新一代遗传标记微卫星的出现 ,使家畜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研究再度成为热点。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在远交群体中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统…  相似文献   

9.
产乳性状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经济性状。数量遗传学认为奶牛的产乳性状(包括产乳量、乳脂量、蛋白量、乳脂率、蛋白率等)为数量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决定的,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不能对微效多基因的效应直接进行观察和测定,因而只能借助统计遗传学来描述数量性状的遗传性质。这种研究方法在家畜遗  相似文献   

10.
鸡繁殖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繁殖力水平的高低受到环境和遗传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对目前发现的调控繁殖性状的HPG轴相关基因,与繁殖关联的主效基因、生长发育基因,以及其他调控卵泡、卵巢发育和成熟的相关基因进行概述,总结目前家鸡繁殖性状候选基因研究遇到的困难,并对未来鸡繁殖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词汇     
数量性状表现为数量遗传的性状,如产蛋量和体重等均属之。数量遗传指数量性状的遗传,取决于许多基因的累积活动,而每一  相似文献   

12.
1 引 言家畜大部分重要的经济性状都为数量性状,影响这些性状的基因位点就为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确定其在染色体上位置的过程就是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早在1923年SAX就成功地利用了遗传标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试验,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合适的遗传标记,使这些研究没有重大的进展。自从微卫星的出现及其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动植物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研究再次成为可能。本文主要讨论在近交群体中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统计学基础和原理。2 近交群体杂交后代自交利用遗传标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3.
水禽的经济性状多为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是调控数量性状表达的遗传基础,因此QTL的定位是分子育种的基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作为鉴定表型与基因型关系的一种分析策略,是挖掘畜禽QTL的重要手段,并已经成功应用于猪、牛、鸡等畜禽的遗传育种工作中。利用GWAS可以定位与水禽经济性状相关的QTL,确定影响水禽性状的功能基因或主效基因,从而实现对水禽重要性状的改良。文章综述了GWAS在水禽重要性状研究上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不足之处,以期为完善水禽遗传育种与遗传改良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家畜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量遗传学理论形成之初,大量的研究证实,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仍然是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由于影响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较多,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辨认其各自的效应,于是便有了著名的微效多基因学说(NilssonEhle1909)。尽管这一学说对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作了相当简单化的假定,但在当时的理论和技术条件下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基础,数量遗传学的主要技术体系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的。但是,由于这一学说不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背景,不知道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传递行为,因而就无法对其效应值…  相似文献   

15.
数量性状座位及在动物群体中的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量性状在动物群体中与生产性能的经济价值相联系,因而倍受关注。作为研究数量性状的数量遗传学,虽然随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的进步得到很大发展,但复杂的数学方法和手段终究不能使抽象的数量基因具体化。对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理解只建立在抽象的微效多基因假设基础上。分子生物技术的渗入和推动,使数量遗传学有了飞跃发展,促使研究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策略发生改变。人们认识到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功能相关基因成簇聚集。据此,Geldermann[1]提出了控制数量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  相似文献   

16.
主效基因及其在家畜育种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引言 长期以来,数量遗传学和家畜育种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建立在微效多基因的假说之上的,即数量性状的表现是由许多微效基因的共同作用加上环境因素所决定的。由于这些基因的效应都很小,以致我们不能对个别基因的效应进行观察和测定,只能用一些遗传参数(如重复力、遗传力、遗传相关等)来描述数量性状的遗传性质。从整体上说,这种理沦在家畜的遗传改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今天在育种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充分说明了这种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但这并不说明这种理论是完美无缺的。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人们不断发现有些数量性状除了受微效多基因的控制外,还受某一单个主效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7.
影响家畜繁殖性状主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座位。家畜繁殖性状属低遗传力数量性状。通过对家畜繁殖性状主基因或其候选基因的定位、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繁殖性状遗传机理, 加快对繁殖性状的改良速度。目前在猪上对FSHβ、ESR基因, 在绵羊上对FecB、FecX和BMP15等基因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18.
猪主要数量性状主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从1909年瑞典生物学家Nilsson-Ehle提出多基因假说(Polygenehypothesis)以来,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一直是作为一个遗传整体用统计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的.虽然对决定数量性状的多基因的数目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作出估计,但却不能确定单个基因的效应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因而也就无法对基因本身进行识别、分离和克隆.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动植物中,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或具有明显的数量性状特征。因此,解析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对基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农业育种及遗传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主要由单基因效应(包括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上位性、杂种优势及环境效应等共同组成。为了解析这些遗传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人员构建了大量的遗传定位群体,并开发了相应的分析模型。特定的定位分析群体是解析数量性状遗传方式的基础,其应用推动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针对数量性状遗传定位群体的发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能为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3 多因子性状 多因子性状,如奶产量、活体日增重、瘦肉转化率、窝产仔数、抗病性及羊毛重等受遗传(多基因)和非遗传因子影响.鉴定多因子性状的DNA标记有几种互补方法,包括联合分析、连锁分析及全基因组扫描(genome-wide scans连锁分析的修完形式).影响数量性状的基因称为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如果完全了解性状,推测很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基因为性状变异作贡献,即候选基因,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分析或连锁分析很适宜判断候选基因是否为QTL.联合分析被广泛应用于人类遗传学,但如果在研究群体中存在异质性时,可能产生假阳性结合.人类群体应用的统计方法,假设了研究群体中的个体无相关性,这些方法不适于饲养动物.Kennedy(1992)提出怎样考虑遗传关系,如何解释其它一些已知可变数量,这种方法集结了联合和连锁分析的许多特征,较任何其它方法更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