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蔬菜无公害生产是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一次性收获的蔬菜如:芹菜、甘蓝、大白菜、油菜等,可根据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在收获前相隔一定的时间停止用药,以起到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目的。但对于多次收获的茄果、瓜类蔬菜,则很难做到在收获前规定出一定的时间停止用药,特别是如采收期内发生病虫害,果实很有可能未出农药残留期就采收上市。据说在番茄和黄瓜栽培.中采用果实套袋方  相似文献   

2.
1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 1.1防治原则。对于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第一,要选择效果好,对人、畜和天敌都无害或毒性极微的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一般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第二,选择杀虫活性很高,对人畜毒性极低的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第三,严格控制施药时间。在商品菜采收前严禁施用农药。叶菜收获前7~12d,茄果类采收前2~7d,瓜类蔬菜采收前2~3d,禁用农药。  相似文献   

3.
蔬菜农药残留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为确保蔬菜安全,在农业生产中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作物。蔬菜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蔬菜最后一次施药的时间至蔬菜收获时相隔的天数,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加之各种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不同,其施用农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也不同。现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蔬菜上常使用的农药合理使用标准介绍如下,供菜农在蔬菜上市前使用农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合理施用化肥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严格控制化肥的投入,特别是氮肥的数量.化肥的施用要重底早追,并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时间:即蔬菜不宜在收获前8天、果树类作物不得在收获前20天、粮食作物不得在收获前15天追施氮肥及其他叶面肥,以防止农产品中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5.
常见的化学药剂对蔬菜、水果都有不同程度的药害,如氧化乐果在采收前30天不应使用,马拉硫磷对瓜、桃有药害,杀螟松对十字花科植物有药害,水果、蔬菜在收获前15天,不应使用。敌敌畏在果树、蔬菜收获前1周不应使用。所以在果树、蔬菜花期禁止使用农药,应大力推广植物性杀虫剂。现  相似文献   

6.
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但目前对于叶类蔬菜的收获主要还是依赖于人工收获,这就大大影响了叶类蔬菜收获的效率,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资源急剧短缺,叶类蔬菜的收获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收获机械短缺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新型高效蔬菜产业的发展。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机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有序切割、有序输送及有序收集,从而大大提高效率,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为此,针对国内外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机械进行综述,分析发展趋势,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冬季后,气温骤降,每天日照时间渐短,大棚种植的喜温蔬菜已经拉秧,对耐寒的叶类蔬菜来说要抓住时机,做好收获前的管理;日光温室种植的秋冬茬蔬菜正值生长旺盛时期,要加强管理,并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冬季大棚蔬菜的拉秧和采收秋季大棚种植的番茄、黄瓜、辣椒等喜温性作物要及时拉秧,对未成熟的番茄果实可以贮存到温室后熟;对于耐寒性好的甘蓝、菠菜、生菜等作物要做好保温防  相似文献   

8.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蔬菜隔畦或隔行、隔株同时有一定规律地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称为间作。前作蔬菜生长后期在它的行间或株间种植后作蔬菜,两种蔬菜存在一定的共生时间,称为套作。在生产上常将间作与套作配合使用,以增加一年中单位面积菜田里的收获次数和蔬菜种类,在本地大棚蔬菜生产中通常一年3~4熟,经间套作后最高一年可达5~6熟,甚至更多。合理的蔬菜间套作能够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生态特征的作物,发挥其种间互利的因素,形成一个良好的复合群体,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气候资源,争取农时,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蔬菜年总产量,并有利于蔬菜多品种均衡供应。马铃薯套种甘蓝栽培,使马铃薯、甘蓝都能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业收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20,(6)
正随着大棚种植时间的增加,棚内的土传病害、线虫等问题发生严重,导致蔬菜死棵多发。为了消灭土壤中的病菌、虫卵、线虫,多选择在6—8月份的高温季节进行闷棚。如果不掌握好闷棚要领,闷棚后死棵、线虫依然发生严重,或药剂闷棚后定植的菜苗受害。1.闷棚前棚室全面消毒蔬菜收获后,一定要彻底清洁田园,将棚内蔬菜的枯枝、落叶、病果、病根等全部清出棚外销毁或深埋,不能乱  相似文献   

10.
绵阳市是杂交水稻制种的优势区,常年水稻制种、繁殖面积达16万多亩。由于杂交水稻制种、繁殖成熟期较早,小春播种前可利用时间长达80多天。而我市秋季气温较高、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对蔬菜生长十分有利。加之,由于前期蔬菜大量集中上市,而8月至10月上中旬正值春播蔬菜收获结束,蔬菜的供应脱节,是蔬菜生产的秋淡季。  相似文献   

11.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能施化肥吗?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严格控制化肥的投入,特别是氮肥数量.在用量较高的地方和田块,应实行降氮、稳磷、补钾;在化肥用量中等的地方和田块,可采取稳氮、补磷、增钾的施肥模式.力争将现有N、P2O45、K2O的施用比例调整到1:0.4~0.5:0.3~0.4.化肥施用要重底早追,控制氮肥的追施时间.一般来讲,蔬菜不得在收获前8天,果树类作物不得在收获前20天,粮食作物不得在收获前15天追施氮肥及其他叶面肥,防止农产品中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超标.要根据土壤和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的化肥产品进行合理施用,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应不施含氯化肥.  相似文献   

12.
冬暖式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以种植冬季一大茬蔬菜为主,蔬菜收获后尚有五六个月的时间闲置,如果利用这段时间在棚内养殖喜高温、耐低氧、生长快的热带鱼类——革胡子鲶,能获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按叶类蔬菜机械收获品种分类,阐述了国内外叶类蔬菜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提出了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发展建议,指出了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叶菜低损高效率收获、有序收获、叶类蔬菜带蔸收获及生产机械装备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正>1播种时间一般秋季栽培在前一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露地播种育苗,10月上旬以后播种需在小拱棚内育苗,翌年麦收前后定植,经越夏管理,10~11月份均可收获。2播种育苗首先要选择在前茬不是葱蒜类蔬菜的地块,土质肥沃,背风向阳,前茬作  相似文献   

15.
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按叶类蔬菜机械收获品种分类,阐述了国内外叶类蔬菜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提出了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发展建议,指出了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叶菜低损高效率收获、有序收获、叶类蔬菜带蔸收获及生产机械装备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正>成熟的蔬菜育苗技术是蔬菜集约化生产的前提,也是丰产的保证。蔬菜育苗移栽成活率高、长势好、抗逆性和抗病性强、可提前上市,对于节约成本、农民增收有很大的帮助。现将日光温室常规蔬菜穴盘育苗有关技术要点整理如下:1确定育苗时间根据所种植蔬菜的种类、育苗环境以及所选择的定植方式等确定育苗时间。茄科类蔬菜一般在定植前60~70天育苗;瓜类作物(如西瓜、甜瓜、黄瓜等)在定植前25~30天左右育苗。  相似文献   

17.
茎叶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系统地了解茎叶类蔬菜收获机关键技术,采用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的方法,从无序收获技术和有序收获技术2方面对国内外茎叶类蔬菜收获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茎叶类蔬菜无序收获技术中,国外集中式蔬菜收获技术已较为成熟,我国相关机型存在通用性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选择式蔬菜收获技术的研究尚始于起步阶段,在工作可靠性和收获效率等方面和集中式收获技术存在明显差距。2)在茎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技术中,柔性夹持输送机构和有序铺放梳理装置是有序收获机的关键部件,对低损伤、低扰动柔性夹持输送和有序铺放梳理技术的研究是当前茎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技术研究的重点。针对茎叶类蔬菜收获机械作业要求,提出以下发展策略:优化收获机械结构,研究具备一机兼收功能的通用型茎叶类蔬菜收获机;整合机械系统与电气控制技术,提高收获机具的自动化水平;加强成熟蔬菜有效识别定位和末端执行机构相关研究,提高茎叶类蔬菜选择式收获机工作效率;研究茎叶类蔬菜物理特性,突破低扰动切割技术、可调式低损伤夹持输送技术等有序收获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1 栽培季节生姜为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的蔬菜,整个生长期安排在温暖无霜季节。确定生姜播种期的原则是断霜后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初霜到来前收获。生姜生长的时间要达到150 d以上,尤其是根茎旺盛生长期,要有一定日数的最适温度,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经过催芽或用地膜栽培可适当提早。2 选种姜,培育壮芽2.1 选种姜种姜应在头年从生长健壮、无病、具有本品种特征的高产地块选留。收获后选择肥壮、芽  相似文献   

19.
1 播前预防 1.1 清洁田园.在前茬蔬菜收获前,集中防治蚜虫、菜青虫;彻底清除菜田杂草及作物病残体,以减少菌源和虫源.  相似文献   

20.
常见的一些蔬菜在主茬取得高产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老株的根系,加强管理,再生新蔓,连续收1茬蔬菜,其产量不低于主茬,这样可减去了育苗次数、人力、物力及缩短定植缓苗时间,降低成本.而且再生后的收获季节正是蔬菜生产淡季.价格高,效益倍增。对于因病虫害和涝灾引起的严重落叶、落花、落果、无采收和生产价值的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