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增温对毛白杨幼苗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白杨鲁毛50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温度增加(+2℃和+4℃)的环境条件(对照为常温条件),研究了温度升高对毛白杨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常温下生长的毛白杨相比,增温2℃和增温4℃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毛白杨幼苗的叶绿素a(Chla)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降幅分别为12.97%和13.66%,11.91%和12.61%。但2种增温处理对叶绿素b(Chlb)和Chla/b的影响不显著,降幅分别为6.84%和7.53%,6.96%和6.60%。增温2℃和增温4℃处理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几乎没有影响,但对电子传递效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的影响效果不同:增温2℃几乎没有引起Yield值和qP值的变化,但增温4℃却显著降低了Yield值和qP值,降幅分别为7.11%和12.74%。同时,增温2℃和增温4℃都显著降低了毛白杨幼苗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降幅分别为6.47%和7.09%。从2种增温处理对毛白杨幼苗叶绿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来看,增温对毛白杨幼苗Chla及总叶绿素含量具有抑制效应,同时对毛白杨幼苗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及效率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辣椒幼苗叶片氮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拟日光温室的条件下,研究了低温对辣椒幼苗叶片内氮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可引起幼苗叶片氮素含量的下降,15℃/9℃低温处理的叶片氮素含量大幅下降,处理15 d后较处理前叶绿素下降了6.63%,15℃/9℃和10℃/5℃低温处理15 d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均下降,其中10℃/5℃处理较28℃/18℃处理,叶绿素a下降了45.6%、叶绿素b下降了42.5%,叶绿素(a+b)下降了4.48%;结果还显示,辣椒幼苗叶片氮含量与叶绿素含量间呈正相关,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小苍兰品种“上农金皇后”15 d幼苗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叶片在30℃高温胁迫144 h期间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期间,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胁迫结束时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细胞膜透性(EL)、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脯氨酸随胁迫不断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在高温胁迫前6h里轻微下降,然后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4.
以木本植物巨桉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高温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幼苗叶片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细胞保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以北方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毛白杨和皂荚的1 a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毛白杨和皂荚幼苗的叶片含水量、水势、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毛白杨和皂荚幼苗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片水势均呈降低趋势,叶片脯氨酸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降低—增加的波动趋势;胁迫12 d时,皂荚幼苗叶片含水量和叶片水势的降低幅度均>毛白杨,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幅度>毛白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幅度<毛白杨;毛白杨和皂荚幼苗的叶片水势与叶片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脯氨酸含量与叶片水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低温对绿萝幼苗叶片氮素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植物正常的生长环境,在光照培养箱内对9盆绿萝进行培养,给予不同的温度处理后,研究了低温对绿萝幼苗叶片氮素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可引起绿萝幼苗叶片氮素及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其中15/8℃的低温极显著地影响着叶片的氮素含量,显著影响叶片及其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水稻幼苗获得性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丽莉  赵华强  张琴  董根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61-12663
[目的]研究水稻幼苗获得性耐热性诱导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水稻幼苗为材料,设置45℃高温胁迫、35℃高温驯化90min后于25℃恢复120min,再进行45℃胁迫120min2种处理方法,研究高温驯化对水稻幼苗耐热性以及幼苗根、茎生长、细胞膜透性、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45℃高温导致水稻根和茎的生长受到抑制,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糖含量下降。35℃高温驯化能够减轻水稻幼苗根、茎生长抑制和膜损伤程度,并使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水稻幼苗耐热性得到提高。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可考虑作为该水稻品种苗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40℃高温胁迫下,测定秦岭高山杜鹃幼苗在不同浓度ALA(25、50、75、100、125 mg/L)处理后幼苗热害指数,叶片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发现,ALA可以提高高温胁迫下秦岭高山杜鹃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害指数。其中,50 mg/L ALA叶面喷施处理时对提高秦岭高山杜鹃耐热性相对效果最好。结果表明,叶面喷施ALA可以降低秦岭高山杜鹃的热害指数,缓解热损伤,提高植株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9.
高温胁迫对兰州百合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兰州百合的耐热性,对兰州百合组培苗进行高温胁迫(37℃/32℃、40℃/35℃、43℃/38℃)处理,测定不同温度对幼苗外观形态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百合幼苗在高温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下降,膜透性增大,相对电导率增加,MDA含量SOD、P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兰州百合能耐受43℃/38℃、40℃/35℃高温72 h、96 h,37℃/32℃的温度对兰州百合基本没有伤害。  相似文献   

10.
仙客来幼苗耐热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仙客来幼苗作为试材,在不同温度下处理72 h后,对其根系活力、丙二醛及膜透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35℃高温下,仙客来幼苗叶片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根系活力显著下降。通过在40℃恒定高温下对仙客来幼苗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发现当处理时间达到6 h时,叶片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仙客来幼苗对40℃高温的最长忍耐时间为5 h。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毛白杨幼苗在低温锻炼中钙调蛋白 (CaM)、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6PDHase)、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幼苗存活率及抗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为了获得较高的抗冻性 ,生长期毛白杨幼苗的低温锻炼可分 3阶段进行 ,其中第 3阶段的 - 3℃锻炼对毛白杨幼苗抗冻性发育最有效 ;低温锻炼提高了幼苗叶片和枝条中CaM含量和G6PDHase及ATPase活性 ,同时也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和抗冻性 ,但毛白杨幼苗叶片的CaM含量和G6PDHase及ATPase活性提高程度较枝条明显 .进一步分析发现 ,在 - 3℃低温锻炼期间 ,上述各项指标变化与幼苗抗冻性的提高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CaM可能参与G6PDHase和ATPase活性的调节 .  相似文献   

12.
毛白杨是我国特有的白杨派乡土树种,由于其种内有性生殖困难,败育现象严重,限制了对其杂交后代个体性状分离的研究[1~5].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控制毛白杨种子胚根发育生根性状是质量性状,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水煎法提取黄芪多糖,采用固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试验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黄芪多糖处理小叶杨幼苗,探究黄芪多糖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提取1.5h.正交试验得出优化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1.0h.10 mg/ml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而0.1 mg/ml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毛白杨杂交育种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本文从毛白杨的特性及较难育种的背景出发,对如何开展毛白杨杂交育种的战略,进行了探讨。作者改用毛白杨杂种作母本、应用双杂交和回交的育种方式,伴以花粉和种子辐射等技术措施,获得大量杂种苗木,从中选出不少有希望的速生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苗圃育苗过程中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毛白杨苗木的生长节律、形态及生理响应规律,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白杨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3个土壤水势阈值(-20、-40、-60 kPa,即灌溉起始阈值),并以生产上常规灌溉作为对照(灌溉起始阈值<-80 kPa),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模型并...  相似文献   

16.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有效又经济的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方法]以砂壤土、泥炭、珍珠岩、蛭石、河沙、草浆污泥等作为扦插基质,以成活率、苗高生长量作为指标,对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进行筛选。[结果]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成活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泥炭与蛭石配比为5∶2(M10)、泥炭与蛭石配比为7∶2(M11)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的扦插成活率较高,达到90.0%以上∶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高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砂壤土、泥炭以及蛭石配比为6∶2∶2(M5)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组合的60 d苗高生长量达37.0 cm以上。[结论]结合育苗基质成本分析,确定砂壤土是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的最适基质。  相似文献   

17.
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为参照亲本 ,对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三倍体毛白杨B312花粉量较大 ,平均每花序高达 5 3mg.采用二倍体为参照母本研究三倍体花粉配子育性有估测过高的倾向 .②通过二倍体为参照父本可以相对较为准确地检测三倍体的雌配子育性 ,其中三倍体毛白杨雌株B30 3 ,B30 4,B30 5的配子育性介于 0 .0 5 %~ 0 .5 %之间 .③三倍体毛白杨与毛新杨等的杂交子代中存在三片子叶、四片子叶等子叶形态变异现象 ,总变异率达 2 6 .47% .④利用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杂交 ,共成苗 170株 ,其中包括 14.7%的畸形苗 .三倍体杂交子代的子叶变异以及畸形苗的出现与其细胞染色体不平衡有关 ,这些三倍体杂交子代对于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 .  相似文献   

18.
毛白杨硬枝扦插保全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白杨硬枝扦插育苗插穗不易生根,成活率低,繁殖困难。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浸沾套处理进行毛白杨硬枝扦插,平均成活率达95%以上。该措施改善了硬枝插穗生根的环境条件,空气相对湿度提高2—8.5%,温度提高1.5—2℃。苗木水分代谢平衡,生理机能旺盛,有利幼苗生根。不同处理对毛白杨扦插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效果是浸沾套>沾套>浸套>浸沾>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