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物保鲜剂对水产品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系统回顾了茶多酚、溶菌酶、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与葡萄糖氧化酶等常用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上的应用,并分别比较了几种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保鲜剂是从动植物、微生物中提取或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得到的保鲜剂,其安全、健康、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阐述了生物保鲜剂和复合保鲜剂的定义、保鲜原理及特点。并从植物源性、动物源性、微生物源性、酶类分别介绍了典型生物保鲜剂的国内外应用现状。按照栅栏理论结合不同保鲜剂的特点,提出复合生物保鲜剂保鲜水产品,以及分析了生物保鲜剂与低温、气调保鲜结合的可行性。生物保鲜剂与其他保鲜技术结合,实现协同保鲜作用,将有效地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等生物保鲜剂在草莓保鲜上的应用,并对草莓生物保鲜剂的保鲜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草莓生物保鲜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冰温结合生物保鲜剂技术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胜平  谢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64-10666
阐述了冰温保鲜技术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几种常见生物保鲜剂的抑菌作用。并介绍了冰温贮藏结合生物保鲜剂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冰温及生物保鲜剂技术和扩大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物保鲜剂是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或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对人体安全的保鲜剂,具有高安全性、高效用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通过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概述了生物保鲜剂在鱼类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各应用的优缺点以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素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深受人们喜爱,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中由于水分、蛋白质等成分含量丰富,极易在微生物和内源酶的作用下发生蛋白质、脂肪等的降解或氧化而腐败变质,从而缩短了货架期,降低了商业价值。气调包装保鲜技术是指通过使用高阻隔性能的复合包装材料,并调整食品贮藏环境中的气体组成来改善食品贮藏品质并延长货架期的技术,因其安全性高、保鲜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品保鲜领域中,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气调包装复合其他保鲜技术(低温、紫外杀菌、臭氧处理、超高压处理、化学保鲜剂、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气调包装在水产品保鲜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复合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水产品贮藏末期微生物总数、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生物胺等指标,并维持较高的感官评分、水分含量、鲜度值,可有效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未来可以从气调包装复合保鲜技术的抑菌机理、理化指标变化机理、包装材料及模式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贝类产品中蛋白质、水分、脂肪含量丰富,容易引起微生物繁殖导致腐败变质,因此贝类防腐保鲜技术是重要研究方向。从贝类在保鲜过程中的物理、生化、感官的变化入手,综述了低温保鲜、气调保鲜、辐照保鲜、生物保鲜剂保鲜4 种贝类储藏保鲜技术,对各保鲜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外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保鲜方法。指出当前国内贝类在保鲜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贝类保鲜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侯伟峰  谢晶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68-72,93
南美白对虾容易受微生物的侵袭而被污染,属易腐食品,对其保鲜方法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系统回顾了低温保鲜技术、气调保鲜等传统保鲜方法在南美白对虾上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目前还未在南美白对虾上得到广泛应用的生物保鲜剂和环境控制系统(EMS)的保鲜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复合保鲜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生物源保鲜剂研究评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果蔬保鲜剂的类型、特点、保鲜机理及研究应用的概况,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3期李鹏霞等生物源保鲜剂研究评述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板栗贮藏中的霉烂问题,于2000—2002年进行了太行山板栗生物保鲜剂保鲜效果的研究。0.5%生物抑菌素处理的板栗在室温贮存170d后,好果率高达91.67%,0~7℃低温贮藏的板栗好果率100%;甲壳素生物保鲜剂200倍液处理,室温贮存170d后栗实的好果率为61.93%,0~7℃低温下贮藏好果率96.17%。研究表明两种生物保鲜剂对太行山板栗均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维新  滕达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3):232-236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在简析我国水产品的出口贸易、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方向及程度;最后,总结了我国水产品出口屡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并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3个层面提出了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得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建立及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其中主要包括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技术在水产品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以及在用于降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可能引起风险的杀菌新技术方面等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在比较分析了我国国内与国外风险评估研究差距的基础之上,对未来我国风险评估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是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质量却频频出现问题,如何保证水产品质量,成为当前水产品安全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河北省水产品养殖单位的调研,找出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症结,从"防"、"认"、"检"、"罚"四个角度,建立了基于供应链的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日本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水产品贸易的最大出口市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该出口市场的影响会直接波及数十家中国水产品出口企业的利益。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分析指出,虽然理论上两国水产品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权宜之计,对中国水产品设限仍会成为日本贸易政策的优先选择;通过贸易效率指数的分析指出,日本对中国水产品的设限会与以往不同,将会使中国水产品出口面临双重困难。提出了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改善水产品的出口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水平与消费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但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水平并不高.本文分析了我国水产品消费水平的现状和趋势及原因以及我国水产品消费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即水产品消费的城乡绝对差距,水产品与其它副食品消费的相对差距两部分的水产品消费城乡差异;由水产品加工技术和规模的限制及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水产品消费地域性差异;户外消费呈现增长趋势;并就如何提高我国水产品的消费水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消费也在渐渐提高,其中对水产品的消费也随着增加。为给水产品相关企业的决策和政府管理提供政策借鉴,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选取上海地区作为分析对象,以上海市人均GDP,消费者价格指数水产品的产量作自变量,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作为因变量,并以2000年为划分点考察了两个时间段上海市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影响因素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1999年之前影响水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2000年之后影响水产品消费量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人均GDP和水产消费价格指数及水产品产量,还包括一些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7.
水产业作为上海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为给上海市水产品提供销路,开拓水产品海外销售市场显得尤其重要。从上海市水产品出口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综合对上海市水产品出口的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最终认为上海市水产品出口的优势在于对外贸易根基深厚,区域及资源优势,高新科技发达;劣势在于不具备规模优势,深加工程度不够;机会在于国外水产品需求增加,新兴市场蓬勃发展;威胁在于质量安全问题,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他水产大省的竞争。因此,要促进上海市水产品出口业的发展,必须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建立优势品种品牌效益,及早占领新兴市场,提升出口水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8.
李博恩  贺江 《农学学报》2018,8(11):62-67
就国内外水产品风味化学研究领域中SPME 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分析表明,SPME技术对水产品中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较好;基于现有研究,提出了优化萃取过程中的搅拌速 率、开发特异性SPME涂层等改进意见。文章可为有意深入了解此技术并应用于水产品风味化学研究的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ELES模型的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LES模型,利用2012年31个省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情况进行研究,回归得到各类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自价格弹性。研究表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边际倾向中,在外用餐最高,其次为水产品、肉禽及制品;水产品、糕点类、在外用餐类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蔬菜、粮食、肉禽及制品等基本食品消费的自价格弹性较低,水产品、糕点类、外出用餐的自价格弹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