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桦褐孔菌原生质体最佳制备与再生条件从酶条件、酶解时间、温度等5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以液体静置培养6d的菌丝体,0.6mol·L-1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30g·L-1溶壁酶作用下,32℃酶解4h,制备率达2.675×107个·mL-1;再生最佳条件是液体静置培养10d的菌丝体,0.6mol·L-1NaCl为渗透压稳定剂,在30g·L-1溶壁酶作用下,32℃酶解2h,再生率为6.83%。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菌核侧耳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核侧耳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取培养3d的菌丝体,以0.6mol·L-1甘露醇作为渗稳剂,在1.5%溶壁酶的酶液中,30℃酶解1h,其原生质体得率最高,可达1.19×107。最佳再生条件为:取培养9d的菌丝体,利用0.6mol·L-1的蔗糖作为渗稳剂,在1.0%L+2.0%C+1.0%S的酶液中,36℃下酶解4h,其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可达2.43%。  相似文献   

3.
贺婷  郭成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74-1376
[目的]对金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体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金耳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中酶体系、菌龄、温度、时间、渗稳剂的最佳用法。[结果]金耳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有3种类型:酶解初期的顶端释放、侧位释放和后期的原位释放。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3 d的菌丝体,在1%纤维素酶+1%蜗牛酶+1%溶壁酶的混合酶液中,以0.6 mol/L蔗糖为渗稳剂,36℃酶解4 h,得到原生质体制备率达1.76×107个/ml;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5 d的菌丝体,在1.5%溶壁酶的酶液中,以0.6mol/L蔗糖为渗稳剂,33℃酶解3 h,得到原生质体再生率达0.22%。[结论]为金耳的原生质体融合、紫外线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研究等提供了有益支持。  相似文献   

4.
木霉T21和T2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菌龄、酶液配比、缓冲液-稳定剂系统、酶解时间等条件对木霉T21、T2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影响的试验表明,木霉T21和T2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适条件为:以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5.0:2.5:2.5(g·L-1)的酶液配比,0.2mol·L-1磷酸缓冲液(phosphatebuffersolution,PBS),pH值5.8和0.6mol·L-1蔗糖组成的缓冲液稳定剂系统,将培养了20h的菌丝体在30℃下,酶解3h,最后获得原生质体数量平均约为2.7×1010个·L-1。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用浓度为0.6mol·L-1的MgSO4·7H2O渗透压稳定剂配制浓度为1.5%的溶壁酶,在pH6.0,30℃条件下酶解3h,黑木耳原生质体产量达到最高值为9.2×106个·mL-1。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MgSO4·7H2O0.15%,蛋白胨0.1%,KH2PO40.1%,琼脂2%,甘露醇0.6mol·L-1,在此培养基中的再生率为33.09%。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金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体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金耳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中酶体系、菌龄、温度、时间、渗稳剂的最佳用法。[结果]金耳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有三种类型:酶解初期的顶端释放、侧位释放和后期的原位释放。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3d的菌丝体,在1%纤维素酶+1%蜗牛酶+1%溶壁酶的混合酶液中,以0.6mol/L蔗糖为渗稳剂,36℃酶解4h,得到原生质体制备率达1.76×107个/ml;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5d的菌丝体,在1.5%溶壁酶的酶液中,以0.6mol/L蔗糖为渗稳剂,33℃酶解3h,得到原生质体再生率达0.22%。[结论]为金耳的原生质体融合、紫外线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研究等提供了有益支持。  相似文献   

7.
茶薪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卫根  孙丽萍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147-148,150
以茶薪菇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酶浓度、菌龄、渗透压稳定剂以及酶解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茶薪菇原生质体产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第5 d的菌丝体,以0.4 mol/L KC l作渗透压稳定剂,加入0.20%混合酶(纤维素酶与蜗牛酶按1∶1混合)在25℃下酶解3 h,制备原生质体效果最佳,原生质体产出量可达2.5×107个/m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系统、酶解时间等条件对荷叶离褶伞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通过紫外线诱变技术筛选得到1株高产多糖的菌株。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最适菌龄为4 d,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甘露醇,使用1%溶壁酶+1%蜗牛酶组合在30℃酶解2.5 h,原生质体产量可达1.38×107个/m L,再生率为1.27%。经诱变、筛选和遗传稳定性分析,获得1株多糖含量较出发菌株提高34.49%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9.
高大环柄菇原生质体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大环柄菇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酶浓度、菌龄、渗透压稳定剂以及酶解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高大环柄菇原生质体产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第5 d的菌丝体,以0.5 mol/L NaC l作渗透压稳定剂,加入1.5 g/L混合酶(即纤维素酶与蜗牛酶按1∶1混合)在30℃下酶解3.5 h,制备原生质体效果最佳,原生质体产出量可达6.1×107个/mL。  相似文献   

10.
草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及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酶解法对草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液体静置培养4 d的菌丝,以0.6 mol/L的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溶壁酶质量浓度15 mg/mL,34 ℃下酶解3 h,原生质体制备率最高;草菇原生质体预培养16 h后涂布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同时,采用PEG法将潮霉素抗性基因转入草菇的原生质体中,经过抗性筛选,得到了具有潮霉素抗性的草菇转化子.  相似文献   

11.
借助正交设计法对松茸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茸原生质体释放方式主要有4种,分别为顶端释放、侧位释放、菌丝段端位释放及原位释放。原生质体最佳制备体系是: 菌龄2 d,以06 mol·L-1的KCl为渗透压稳定剂,10 L+10 S+10 C的酶系统34℃酶解2 h,最终制备率达到275×107个·mL-1;最佳再生体系为: 菌龄2 d,以MgSO4·7H2O为渗稳剂,10 L+10 S的酶液30℃酶解4 h,在以蔗糖为渗稳剂的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可达416%。  相似文献   

12.
研究菌丝体培养时间、酶组合、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稳渗剂类型、再生培养方式等对绿色木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为:菌丝体培养60h,用1.5%溶菌酶+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在pH值6.0~6.5,30~35℃,酶解4h,以0.7mol/L甘露醇为稳渗剂,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1.68×107个/ml;原生质体再生的优化条件为:PDA为再生培养基,以0.5mol/L蔗糖为稳渗剂进行双层固体培养,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为6.05%~6.12%。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40359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茵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茵龄为12 h,采用2%纤维素酶和2%蜗牛酶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h,用0.6 mol·L-1蔗糖作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了玉蕈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的适宜条件。[方法]采用斜面、平板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研究了玉蕈菌丝体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25℃)和菌龄(4~7 d)以及渗稳剂种类(甘露醇、蔗糖、KCl、MgSO4)对玉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优化了玉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条件。[结果]玉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适宜条件是:渗稳剂为0.6 mol/L MgSO4.7H2O,玉蕈菌丝体酶解时间2h,酶解温度25℃,菌龄5 d。在此条件下,玉蕈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达16.7×106个/ml。[结论]该研究为利用原生质体技术进行玉蕈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国被毛孢为原材料,通过液体培养获得菌丝体,经酶解处理后在不同条件下获得原生质体,以研究酶的种类及浓度、渗透压稳定剂及浓度、酶液pH值以及酶解时间等不同因素对中国被毛孢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被毛孢菌株原生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使用浓度配比分别为4和3 mg·mL-1的Yatalase和Glucanex酶,在1.0 mol·L-1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酶液pH值为6,酶解3 h,所得原生质体量最多。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黑木耳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单核化的问题.结果表明,培养了8d的黑木耳茵丝体用硫酸铗做稳渗剂,2.0%的溶壁酶酶解,31℃下水浴4h所产生的原生质体数量最多,可以达到11.5×107个·mL-1,0.5 mo1·mL-1硫酸镁渗透压稳定剂,RM5再生培养基条件下再生率最高,最高可达1.63%.原生质体再生的茵丝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