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树,又称橡树,学名称栎。种类繁多,习惯上包括栎、槲等。资源丰富,根据林业部门调查,我国现有柞林面积740万hm~2,主要作为经济林,用于放养柞蚕。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柞蚕丝织品逐渐被优质的化纤产品替代,柞蚕的放养量逐年下降,柞林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对柞林的保护也不予重视,面积逐渐下降。加强对柞树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护,不仅可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环境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柞树是放养柞蚕的重要饲料,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柞树林型,提高柞蚕茧产量,笔者对柞林资源的林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放养柞蚕主要树种是蒙古柞,而蒙古柞林所处的立地条件及生长特点可分为3种林型,其中胡枝子-蒙古柞林、榛子-蒙古柞林是最佳的放养柞蚕林型地。1蒙古柞1.1形态特征蒙古柞幼树树皮呈暗灰褐色,成熟树树皮呈暗灰色。幼期枝条呈紫褐色,小枝呈栗褐色,枝有棱,枝表面无毛。叶子常集生于枝条顶端,叶柄略短;叶呈倒卵形和倒卵长形,叶尖呈钝形,叶幅前端较为宽大(4 ̄9cm),叶长度为5 ̄20cm;叶子侧脉7 ̄12对;叶表面呈绿色,叶背颜色…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要求饲料粮减量代替,寻求新型饲料成为当下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柞树在我国广泛分布,柞叶产量大,可以作为畜禽饲料进行利用。本文对柞树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一、柞树简介柞树是壳斗科栎属经济植物的总称,又名栎树、橡树,抗寒耐旱、生命力强,在我国广泛分布。从海南到黑龙江都有柞林,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市有柞林21.7万亩。据有关数据,每年用作放养柞蚕的不到6%。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嶺位居我国最北部,溫度最低达零下40℃左右,有广闊的原始森林。柞林到处都是,据估計約有三千多万亩,是发展柞蚕最丰富的資源;加之气候涼爽,長柞林山坡的坡度較小,柞树多系3—10年生,柞叶幼嫩肥茂,实系我国良好的柞蚕区域。由于天寒地冻,一年中无霜期仅百天左右,从来无人敢于想去放养柞蚕。  相似文献   

5.
发展柞蚕生产是否会对柞树的生长以及山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根据植物的生长冗余理论与补偿机制并结合已有的柞树去叶试验和柞蚕放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柞树部分去叶后有利于光合同化产物向枝条和剩余叶片中的分配,补偿因去叶带来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生长不平衡,直到二者恢复正常比例;柞树的生长冗余现象和补偿作用主要体现在茎、叶等主要部位与器官,以及柞树夏梢的二次生长方面。据此认为,采用科学方法放养柞蚕和管理柞树能够使柞树的生长特性与放养柞蚕有机结合,使柞树生长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实现柞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一化性柞蚕主产区,放养方法与其它地区不尽相同.在春柞蚕放养过程中,除稚蚕期利用很少老梢柞叶外,四、五龄壮蚕期历来采用火芽饲养.而蚕坡的轮伐直接影响柞树的生长,且存在着柞树有效产叶量低,养蚕劳动强度大,生态效益差等缺点,是柞蚕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依照柞树、柞蚕的生长发育协调一致满足蚕儿生理需要的原则,就河南柞蚕全龄老梢育技术,在此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柞园柞树树型种类调查和对柞园的轮茬修剪、不同修剪方法养蚕的对比试验,探讨适合技术操作和放养柞蚕的理想树型,为河南省柞园的科学修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柞场是生产柞蚕饲料和放养柞蚕的场所,它有如桑蚕的蚕室和桑园。柞场培植利用管理的好坏,对放养柞蚕有很大关系。兹就辽宁省的柞场的培植利用管理情况介绍如下: 一、辽宁省的柞场情况一)柞场的形成辽宁省约计原有7—8百万亩的柞林,主要  相似文献   

9.
<正>五龄柞蚕绢丝腺增长规律,苏联学者T.C.已有研究.而壮蚕期饲料对五龄柞蚕绢丝腺的增长也有一定关系.摸清柞树叶质对柞蚕绢丝腺增长的影响,以便改善饲养管理方法,这对一化性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部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柞蚕品种地方品种“方12号”.二、材料蚕放养方法(一)大眠场二年生老柞育:一至三龄蚕按河南普通方法放养,饲料为二年生老柞(河南俗称老梢),四龄蚕继续使用二年生老柞饲料喂养.当大眠蚕(四龄眠蚕)起身时,挑选同时期眠起的五龄蚕为材料.于五龄第2天8时.再将柞蚕移人当年生芽柞(河南俗称火芽)上放养.  相似文献   

10.
在15年以上树龄自然柞林的大树上放养柞蚕 ,不同于传统的在小树上的放养技术 ,柞树不经过人工砍伐 ,整个龄期均在大树上放养 ,直至作茧.通过生产实践 ,初步解决了自然柞林养蚕中的收蚁、蚕期管理、天敌防御及摘茧等技术问题 ,有望扩大柞林放养面积 ,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柞树是放养柞蚕的主要饲料,由于长期养蚕,不仅造成树势衰弱,而且对柞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不良影响.那么,如何恢复树势达到"柞旺蚕丰 "呢?单靠"停蚕养柞"周期太长,影响经济效益;施用农家肥,劳动强度又大,同时肥源也不好解决.因此,选择一种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化肥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我们从1998~1999年开展了对柞树根部追施(NH4)2HPO4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柞树是放养柞蚕的主要饲料,由于长期养蚕,不仅造成树势衰弱,而且对柞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不良影响.那么,如何恢复树势达到"柞旺蚕丰 "呢?单靠"停蚕养柞"周期太长,影响经济效益;施用农家肥,劳动强度又大,同时肥源也不好解决.因此,选择一种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化肥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我们从1998~1999年开展了对柞树根部追施(NH4)2HPO4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室内床上散养法”“柞园塑料薄膜筒柞树套把保护育”和“柞园布袋柞树套把保护育”等3种春柞蚕小蚕保护育的主要技术。并围绕着这3种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及应用现状展开详细论述。“室内床上散养法”技术平均每年放养把数能达到1000多把,至2022年年底已累计推广应用19837把,新增收益31186.8万元;“柞园塑料薄膜筒柞树套把保护育”技术2008—2020年期间在主要蚕区累计推广使用近14000把,平均增产柞蚕茧14%以上;“柞园布袋柞树套把保护育”技术已累计推广应用10147把,新增收益20188.3万元。因此,这3种省力、容易掌握的新型保护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春柞蚕蚕茧产量,从而促进柞蚕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姜义仁  秦利 《中国蚕业》2012,33(1):94-96
柞园又称柞蚕场或柞坡,柞园建设是发展柞蚕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柞园建设影响柞蚕营养条件及山区生态环境。柞树不仪是柞蚕的饲料树种,也是我幽重要的植被资源、绿化树种,同时还是…区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5.
<正>建立柞蚕春蚕保苗场是提高放养春柞蚕保苗率、春柞蚕种茧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建立柞蚕春蚕保苗场是提高放养春柞蚕保苗率、提高春柞蚕种茧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是稳定和发展柞蚕茧生产的一项长远建设。1场地与树种选择春柞蚕保苗场宜选择能避春蚕期西南强风和背北风寒流的向阳的东南向山腰地带,面积按每把春蚕2亩(1亩=667m2)左右。播种前清除杂树,割除场内灌木。宜选择叶质好、发芽早、树势旺的尖柞  相似文献   

16.
河南用于放养柞蚕的柞树,栓皮栎约占实用柞园面积的59.50%,麻栎约占实用面积的37.96%,其它树种如槲栎、锐齿槲栎等只占总量的2.5%左右。河南柞园的土壤质地90%以上是砾砂石土壤,其次是褐土壤和黄棕壤土,还有极少量的棕壤土。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柞蚕养殖历史悠久,柞树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九龙山柞蚕主产区遇到了劳动力短缺、优良品种更新缓慢、灾害天气频发、养殖环境恶化等问题。为确保九龙山地区柞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柞蚕养殖合作社,培育和引进柞蚕新品种,不断改良柞蚕放养技术,和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元洪  崔胜  王坤龙  李同宇 《北方蚕业》2022,43(1):42-44,47
放养柞蚕的柞树老梢每隔2—3年都需要轮流伐坡一次,伐坡收获的老梢枝条是柞蚕产业的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本文介绍了河南省柞蚕放养区利用利用伐坡收获的柞树老梢加工成木屑袋料栽培白肉灵芝的关键技术,以期缓解当地食用菌栽培原料短缺问题,增加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拥有丰富的柞树资源,放养柞蚕历史久远。五大连池市积极引导农民走特色路、打绿色牌,使蚕业经济迅速发展,今年共放养柞蚕617把,总产达到62万kg,创造产值2 200余万元。为有效引导农民发展养蚕业,该市举办柞蚕养殖技术培训班85期,培训养殖户1 500余人,对养殖户开展生产指导260余  相似文献   

20.
柞场内的柞树修剪形式与柞树生长发育、柞叶产量、叶质优劣、调节气候、防治病虫害、放养管理、人力节省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根据蚕儿生活阶段的气候环境及蚕儿生理需要来修剪柞树,是促使蚕儿发育健壮,柞树生长旺盛、保证柞茧丰收的主要关键之一。柞树的剪定形式在山东有中刈柞和根刈柞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