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家蚕黑尾病近几年在射阳县重点蚕区发生呈增长趋势,春秋季都有发生,尤其以秋蚕发病率高.2003年盘湾镇秋蚕近40%农户发生了家蚕黑尾病,个别农户仅有20%的收成.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会影响射阳县蚕桑生产发展和蚕农养蚕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蚕桑生产实践中,许多蚕农将家蚕传染病误认为遗传病,甚至将广泛流行的“病毒病”说成是“胎里带来的”,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家蚕和其它生物一样,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蚕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内因与环境因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家蚕可分为由遗传起主导作用的家蚕遗传病、由环境起主要作用的家蚕非传染性蚕病、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家蚕传染性蚕病三类。但目前有关家蚕遗传病的报道极少,本文试图就遗传与蚕病的关系、家蚕遗传病分类,家蚕遗传病成因、家蚕遗传病防治等作一粗浅论述,以利…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防治家蚕蚕病,促进忻城县蚕桑产业稳定发展,通过实地调查忻城县家蚕蚕病发生情况,对家蚕暴发蚕病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忻城县发生的蚕病种类较多,老蚕区有病害加重发生的趋势,原因主要有蚕农消毒防病意识不强,相关综合治理制度还未制定实施;蚕房使用和饲养方法不规范,建议树立小蚕共育户正确经营理念,增强蚕农消毒防病意识;对蚕农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饲养水平;依照法规规范小蚕及蚕种生产,以示范区推广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气候、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真菌性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从二龄期起,就有曲霉病发生,三、四龄期,全县有40%的蚕户饲养的秋蚕程度不同地发生以白僵、黑尾为主的真菌病。给蚕桑生产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家蚕僵病的危害,减轻因家蚕僵病发生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家蚕病毒病流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蚕农的生产积极性,该病由过去的秋季发生转向全年各季都有发病。自2009年开始,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资助下,射阳县在三个重点镇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蚕病系统性调查。经调查,传染性蚕病主要是病毒病,非传染性蚕病是化学因子中毒。笔者通过蚕病调查与防治工作实践,对家蚕病毒病发生与防治提出一些见解供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201710月11~14日,由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主办的"全国蚕种微粒子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在东台市举行,来自全国18个蚕桑生产省市区、128位蚕种生产、科研、教学、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桑生产的疫病,几年来,在全国局部地区发生较重,损失较大。为进一步增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意识,规范防控技术,提高蚕种质量,保证蚕农利益和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邀请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沈中元研究员,浙江大学鲁兴萌教授,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7.
<正>蚕病是蚕业生产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农村养蚕生产上常发生的主要病害。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桑园极易受到氟化物的污染。现行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对气候条件、桑叶、消毒环境、饲养操作处理等要求较高,因此这两种危害在江西省蚕区时有发生,有时呈暴发之势,严重影响蚕桑生产的正常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已成功选育了抗血液型(NPV)蚕病和氟化物的春用家蚕新品种华康3号(HK3),2014年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引进  相似文献   

8.
中国蚕学会广东分会于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顺德县大晚蚕种场召开家蚕微粒子病发生与防治分析会,会议具体工作由蚕学会生理蚕病组主持安排。华南农学院蚕桑系、省农科院蚕研所、省农业厅蚕桑科、省丝绸公司以及有关地区、部分县农业部门和  相似文献   

9.
家蚕微粒子病是与良种繁育关系最密切的传染性蚕病,曾在法国、意大利等国流行,欧洲蚕业因此而一蹶不振。目前,世界各国均将微粒子病列为检疫对象。近年来,我国本已得到控制的家蚕微粒子病又有重新抬头的现象,这对目前严竣的蚕桑生产形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已成为稳定蚕桑生产的当务之急,应坚决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蚕病是农村蚕茧生产的大敌,尽管消毒防病年年讲,季季抓,但蚕病的威胁还是不断出现.针对合肥地区蚕桑生产时常暴发以家蚕血液型脓病为主的各种蚕病的特点,安徽省蚕桑研究所会同肥西县蚕桑站联合申报了合肥市科技局重点项目,力争通过蚕病防治技术普及与推广手段解决蚕病威胁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四川蚕业》2017,(2):46-47
<正>大竹县栽桑养蚕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距今已逾百年。百年发展历程,蚕桑产业已成为大竹传统特色产业。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春有倒春寒、夏季高温多湿、秋有阴雨绵绵,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极易发生各种蚕病。随着栽桑养蚕由零星分散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养蚕区域集中及蚕期  相似文献   

12.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性蚕病,严重危害蚕桑生产。它不仅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关系种场的经济效益乃至生死存亡,还可能对蚕桑生产造成毁灭性伤害。因此积极采取对策,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一直是蚕桑产业的重要课题。家蚕微粒子病不仅能食下传染,而且能通过胚种传染给下一代。微粒子孢子由孢子壁、极膜层、极丝孢原质和极泡组成,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孢子一般为椭圆形,呈绿色、有折光性。它的发生发展与病原存在、制种环境条件密切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省蚕种场对微粒子病的防治肖志飞(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处)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古老而且分布很广的传染性蚕病,它是蚕业生产的大敌,世界各养蚕国均把它列为检疫对象。我国在解放前,微粒子病发生比较严重。建国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重视蚕业科学研究,对蚕...  相似文献   

14.
家蚕浓核病毒是一种使蚕发生软化病的病原,主要感染家蚕的中肠圆筒型细胞。家蚕浓核病毒可作为基因转移、表达的载体和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同时也是家蚕的四大病毒性疾病之一,对蚕桑生产危害巨大。现就病理学特征、基因组结构、感受性、检测方法和浓核病的防治等方面对家蚕浓核病毒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蚕业科学》2019,(2):217-217
2015年1月,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韶关综合试验站组织编写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新技术研究》一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主要包括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用消毒剂的研制和应用、家蚕微粒子病化学防治研究、蚕沙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家蚕新型病原微孢子虫的研究及家蚕微粒子病全程防控技术体系等5部分内容,系统总结了广东蚕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经验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家蚕微粒子(N.b)的危害 家蚕微粒子危害很大,各个阶段都可能经口或胚种传染上。而蚕种制造是防止、消除家蚕微粒子(N.b)的重要环节。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蚕病,十八世纪曾使发达的欧洲蚕业趋于毁灭,国内近几年此病危害严重。家蚕微粒子病,给我省蚕桑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总结江苏省1992年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工作的经验教训,研究落实今后的防病措施,江苏省蚕学会生理学组,于1992年12月22—23日在浒墅关召开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省丝绸公司、蚕种公司,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盐城农校,浒关、镇江、东台、海安、武进蚕种场,盐城、南通、淮阴市丝绸公司,共37名。 会议通报了1992年全国主要省区蚕种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情况,交流了江苏省防治工作的经验。东台、海安、镇江、浒关蚕种场的代表,就蚕种生产中防治微粒子病措施及技术,作了发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的代表作了关于微粒子病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 与会代表认为,江苏省1992年在防治家蚕微  相似文献   

18.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的慢性蚕病,主要传染方式是食下感染和胚胎传染两种,对蚕桑产业具有毁灭性的危害。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是繁育优品质蚕种,保障蚕业正常发展的关键。川渝地区科学的设定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治体系,有效降低了对蚕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家蚕病毒病主要包括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是目前蚕桑生产上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一种蚕病.该病一旦发生就会迅速蔓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在养蚕过程中,春秋季都有发生,尤其是蚕桑主产区秋季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往往造成大面积暴发,导致蚕茧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蚕农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20.
家蚕细菌病为常见的传染性蚕病,春蚕、夏蚕、秋蚕都有发生。特别是当饲育环境恶劣(如高温多湿),叶质低劣(桑叶硬化、老化、黄化),饲育管理粗放,桑叶存贮不当,以及食下带有伴胞晶体毒素的细菌或被微生物农药污染的桑叶,则蚕儿尤易诱发甚至暴发细菌病,严重影响养蚕收成、蚕茧产量和茧丝品质,对蚕桑生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故此,必须慎防家蚕细菌病,切实采取科学、系统的防控举措,把家蚕细菌病的防控工作贯穿于蚕期全过程,努力消除家蚕细菌病对养蚕生产构成的威胁,以保产量、保质量来保收成,促稳定、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