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矿业废弃地的优化再利用对资源型城镇转型所需的各项建设拓展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集成3S技术与实地调研,分析其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状况及时空变化,采用面向地理过程动态环境模型(Dinamica EGO)模拟趋势发展情景下的矿业废弃地再利用格局;基于门头沟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耦合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方法对矿业废弃地再利用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依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及产业转型的用地需求设置土地转换规则,结合生态位线性规划模型及约束条件对其进行数量结构优化,采用Dinamica EGO模型对服务于产业转型的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优化;对比优化格局和趋势发展格局,进行调控。结果表明:1)2006-2018年,门头沟区共323.30 hm2的矿业废弃地得到再利用,西部各镇的矿业废弃地主要再利用为林地、耕地和果园,东部各镇的矿业废弃地主要再利用为林地、公园、住宅用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2)趋势发展情景格局中,再利用为生态农业用地的矿业废弃地分布于妙峰山镇和潭柘寺镇等,再利用为生态旅游业的矿业废弃地多分布在大台街道、王平镇等,再利用为高新产业用地的矿业废弃地多分布在大台街道和军庄镇等;服务于产业转型的矿业废弃地再利用优化格局中,再利用为生态农业的矿业废弃地面积为251.75 hm2,主要集中在军庄镇、王平镇等,再利用为生态旅游业的面积为67.25 hm2,主要分布在妙峰山镇、清水镇等,再利用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面积为84.25 hm2,主要分布在王平镇和妙峰山镇;3)两情景下有108.5 hm2的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用途一致,无需调整。约有63.75 hm2的矿业废弃地在趋势发展情景下被再利用为生态旅游用地,应调整为生态农业用地,约有61 hm2的矿业废弃地在趋势发展情景下再利用为生态农业用地,应调整为生态旅游业用地;妙峰山镇、王平镇、永定镇约12.5 hm2的矿业废弃地结合当地基础设施,调整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中国蔬菜绿色生产率,提升蔬菜生产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该研究采用超效率SBM-ML模型、空间错位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格局演变与空间错位特征,识别影响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023 1降低到0.741 4,蔬菜生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降低,其中技术效率下降和技术退步共同拖累了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北回归线以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西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低,其差异主要取决于水土资源供给状况与市场需求规模等因素。3)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空间错位由北向南大致呈现“正向错位—负向错位”的变化趋势,整体以低错位为主。东北产区、中部产区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有利于蔬菜规模化种植。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空间错位呈显著的“东正西负”的空间分布特征,且空间错位程度较大,负向错位省份数量由13个增至17个。由于蔬菜生产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绿色生产技术的投入。4)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和交通通达性是影响中国省域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要素对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准确把握现阶段蔬菜绿色生产现状,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玛河流域耕地景观细碎化与利用效率的关联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学景观格局指数测算了玛纳斯河流域耕地细碎化水平,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耕地利用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运用相关分析测度了细碎化水平与耕地利用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逐渐由初期小面积斑块占主导、空间上破碎分布的格局趋于耕地景观连续化。20年间耕地景观综合效率为“降低—增加—降低”走势,同时耕地生产率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耕地生产率和20年间的技术变化走势吻合。景观边缘复杂度和耕地景观规模度水平对耕地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耕地景观形状的不规整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及农业机械的采用,也造成农业经营效率的损失,无形中提高了使用机械的物质费用,降低了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成本产值率。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演变规律,该研究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兴趣点、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3个维度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GIS空间分析对2010—2020年洞庭湖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开展了动态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了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洞庭湖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但区域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其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空间上呈现西南部相对下降,东北部逐渐上升的演变趋势;2)从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内部来看,2010—2020年生产空间质量指数稳定上升,较高及以上质量等级县域的分布已从洞庭湖区南部转向东部,空间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生活空间质量指数明显提高,呈现由市辖区逐渐向外扩张发展的空间演变规律;生态空间质量指数基本保持不变,空间上呈现顺序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梯度递减的分布特征;3)影响洞庭湖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障碍因子为乡村经济活动强度、生物丰富度指数、乡村休闲设施密度、农业机械化水平、乡村电力设施水平、医疗情况和水文指数。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充实、丰富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理论成果,同时也为推进洞庭湖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和乡村振兴状态监测提供了数据与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5.
森林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载体,开展相关研究对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全国7 586个森林乡村样本数据,采用非均衡指数、Moran''s I、热点分析和核密度估计工具识别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测算主要影响因子对森林乡村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结果发现:1) 中国森林乡村呈现出"东部密中部散西部疏"的空间分异特征,分布方向为"东北-西南"走向,与胡焕庸线、气温和地形所形成的地理格局具有空间一致性。2)森林乡村呈集聚分布模式,空间溢出效应显著,热点区域范围北至沧州,南抵中山,西至商洛,东抵舟山(118°~126°E,24°~38°N);极化现象突出,形成6个一级核心区和10个二级核心区。3) 公路密度、林业产值密度、乡村文化密度、年均气温、城镇化率、平均海拔和地形起伏度是森林乡村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单因子空间分异解释力差异明显,双因子交互解释力强于单因子作用,公路密度、乡村文化密度和林业产值密度是交互解释力增强的关联主导因子。4)自然环境是影响森林乡村空间分异的基础性因素,并呈现出显著的气温和地形指向特征;城镇化率和林业产值密度是重塑其空间格局的主要动力,公路密度和乡村文化密度是其空间形态变化的引导力量,森林乡村空间格局是多因子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还发现,随着公路密度、林业产值密度和城镇化率的增加,森林乡村数量和密度总体上呈现"先增后减"的阶段性变化特征。5)将森林乡村划分为都市型、交通型、产业型、文化型和综合型5大类,其中,都市型森林乡村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显著,交通型、产业型和文化型森林乡村在不同区域形成集聚分布,单要素优势特征明显,而综合型森林乡村多要素作用相对均衡。未来,中国森林乡村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和差异化发展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城乡统筹,有序推进森林乡村增量扩展和存量更新,有效解决乡村生态环境恶化和传统文化衰败问题。同时,不断提升主导因子的驱动能力,发挥不同类型森林乡村的比较优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森林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科学评估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厘清其效率损失原因与改善路径,对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为研究区域,将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VRS-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1990—2016年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时空特征进行分解分析,定量分析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损失原因,并给出改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1)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整体利用效率较高,1990—2016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效率均值为0.889;2)从效率分解情况来看,综合技术效率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规模效率影响能力强于纯技术效率;3)从空间格局演变角度来看,区域间效率变化轨迹差异显著,非均衡发展趋势较为突出,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分布特征,梯形层次明显;4)从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情况来看,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进步贡献最大,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属于技术进步“单轨驱动”模式;5)从效率损失原因来看,种植业产值产出不足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农药化肥、种植业从业人员等要素投入冗余是次要原因;6)从效率改善路径来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规范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是改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农业土地资源整体利用形势、识别存在问题和优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同时为未来政府制定农业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乡村多功能是乡村地域系统发展的重要特征,有效识别其时空格局特征与驱动机制,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依据。该研究以长三角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区,在界定乡村多功能内涵特征基础上,构建出乡村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定量测度2000-2020年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水平;综合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研究期间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进行初探。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水平呈现提升态势,并表现出"南高北低"区域差异特征;分项功能水平差异表现为乡村生产功能>乡村生活功能>乡村生态功能。2)研究期间长三角乡村多功能全局上表现出显著的正自相关;局部上,长三角乡村生产功能H(High)-H(High)型主要集聚在皖北地区,乡村生活功能H-H型主要集聚在苏南地区,而乡村生态功能H-H型主要分布在浙西南地区。3)长三角乡村多功能形成和演化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地区经济实力、城镇化水平及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演化的主导因子,且与其他因子交互驱动力强于单因子作用,交互作用能够增强对长三角乡村多功能时空演化的解释。4)从乡村地域主导功能视角出发,结合各地域类型功能现状、资源环境特征及区域发展背景,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长三角乡村地域功能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现象已成为中国大都市外围乡村地区的普遍现象,探究乡村绅士化的影响效应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北京小堡村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在对不同时期小堡村历史高分影像进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熵、土地利用综合程度等指标,结合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从"人-地-产"关联视角深入探讨了乡村绅士化过程对大都市外围地区乡村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经济重构上,农业和工业向以文创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转型,村民收入出现明显分化;在空间重构上,耕地与工业用地向服务业用地转换,文创产业用地占比达到29.61%,传统居住用地功能复合化,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在社会重构上,小堡村形成新旧绅士群体为主、村民为辅的复杂化社会网络和以城市、艺术文化为表征的新文化空间;2)小堡村乡村绅士化过程经历了自发发展(1990-2003年)、政府引导(2004-2010年)、市场推动(2011-2014年)和转型调整(2015年至今)4个阶段。从"人-地-产"关联角度看,小堡村演化呈现"人-地-产弱关联,要素内单一均质"到"人-地-产弱联结,要素内多元分化"到"人-地-产强交互,要素内多元割裂"再到"人-地-产强耦合,要素内复杂融合"的转变,推动了乡村由"以生产生活功能为主的传统均质空间"-"以传统业态生产功能为主的乡村分化空间"-"以新型业态生产功能为主的的半城半乡"-"生产生活消费功能复合化的新型乡村空间"的四阶段演化,带动了小堡村的转型发展。以上发现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乡村绅士化的理论认知,并为大都市外围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生产向绿色化转型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以及小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该研究以面源污染和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使用超效率SBM-ML模型测算了2004-2019年15个省份的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使用Tobit模型在经济水平、财政投资、资源禀赋、生产条件等4个方面,对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2004-2019年间整体处于下降态势,说明小麦产量提高的同时确实付出了环境破坏的代价,技术"退步"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综合考虑现有播种面积和面积变化趋势的情况下,将样本省份分为三类产区,其中第二产区(山西、内蒙、湖北等省份)绿色生产效率最高、第三产区(黑龙江、云南、宁夏等省份)次之、第一产区(河北、江苏、安徽等省份)最低,考虑到第一产区依旧是未来小麦供给的主要区域,应该尽可能在保障产量的同时,加快推进第一产区小麦绿色生产转型。在影响因素方面,小麦总播种面积和人均小麦播种面积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显著,说明可以继续推进小麦播种面积向第一产区集中,但是对于规模种植户要加大绿色技术培训,农村固定投资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对于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有负面影响,原因在于这二者的目的在于经济产出和产量提升,对于环境保护缺乏关注。另外,技术进步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响应积极性要明显高于技术效率,这说明相较于技术研发,中国小麦产业体系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存在更大短板。应当完善中国小麦产业支持保护政策,在产量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考虑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适当扩大休耕补贴覆盖范围,缓解第一产区生态压力。在进行新技术研发的同时,要更加侧重于对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宣传作用,提升农户对绿色生产的认知和技术熟练度。研究结果为准确把握当下小麦绿色生产现状以及未来小麦绿色化转型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地协调视角下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农村居民点高质量利用是乡村振兴的一种具体表现,综合开展农村居民点质量评价、全面改善质量障碍要素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和优化农村要素配置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从土地集约利用和人居环境品质相互协调的视角界定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内涵并构建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变异系数修正的弹性系数法和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结果表明:1)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等偏高,人居环境品质和农村居民点利用综合质量则中等偏低。2)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类型表现为中等质量主导、高质量次之、低质量偏少,对应着从脱钩F弱型、脱钩T弱型、正向挂钩F强型、负向挂钩F弱型、正向挂钩T强型、负向挂钩T弱型、正向挂钩T-F同强型、负向挂钩T-F同弱型的村庄数量依次降低。3)平谷区农村居民点高质量利用的障碍要素主要体现在规模强度、空间布局、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4个维度,从高质量到低质量利用类型,障碍因素数量增多、作用程度逐渐增大。4)平谷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在"整体化、集约化、人本化和善治化"战略导向下,按照"高质量利用类适当优化、中等质量利用类同步调控、低质量利用类系统整治"策略,分类有序地推进农村居民点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1.
周浩  雷国平  赵宇辉 《土壤》2016,48(3):606-614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农村土地合理布局、挖掘土地整理潜力的重要依据。以五常市北部地区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构建典型粮食产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区内部特点量化指标因子;依据适宜性评价分级和区域模式差异,综合考虑人口城镇化影响实现居民点的整治分区规划。结果表明:北部12个乡镇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区间为0~3.996 8,不存在最高适宜的居民点用地,域内以高适宜和中适宜用地为主,低适宜和不适宜的居民点用地相对比例之和5.02%,地区仍有部分居民点需重点整治;兴隆乡、营城子乡、民乐乡等部分地区应引导村内人口外迁,八家子乡、常堡乡、牛家镇等应积极迁村并点,兴隆乡部分地区、八家子乡和卫国乡实施内部改造,保留发展型均有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居民点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类型及调控策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主导着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从全局上掌握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动态变化与空间格局,进而制定宏观调控策略,对于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建设新农村、优化村镇建设格局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该文利用全国农村居民点栅格数据(1 km×1 km),基于"公里格网-县域-省域"的不同空间尺度,通过构建和运用综合指标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1995—2005年间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数量特征、变化地域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指标法综合考虑了总变化率、净变化率及份额修正,将全国县域农村居民点变化类型划分为增长型活跃区、增减平衡型活跃区、减少型活跃区、变化迟缓型区等4种类型,避免了单一指标将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区与小规模分布区因变化速率相当而划为一类的缺陷(实际上变化量与变化活跃程度差异巨大),同时较好地消除了部分区县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2)4种类型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大城市周边,低值区集中分布在华中、西南、青藏等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的区域。3)4种类型区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对应不同的国家宏观战略区,宜采取针对性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把握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探究其驱动因素,对科学预测西藏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20年5期LUCC数据为基础,从动态度、转化趋势等方面分析西藏自治区LUCC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LUCC以草地、林地、未利用地为主,时间上2015-2020年变化频率最高,空间上城乡建设用地、耕地及水域用地变化区域较为集中。(2)城乡建设用地持续增长,草地持续缩减,其余地类波动式增长。(3)一江三河流域LUCC种类丰富,成因复杂,其余地区以草地和未利用地变化为主。(4)过去20年间西藏LUCC驱动因素较多,自然因素对耕地、水域的分布等起决定性作用,而社会经济及政策因素对西藏近年来的LUCC起较大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西藏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复杂,各地类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变化量最大的是草地与未利用土地的相互转换。西藏LUCC的驱动因素较为复杂,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典型干旱区绿洲城市新疆喀什市近20a来的乡村转型发展进行研究,评价当地的乡村转型发展程度及土地利用变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方法]构建乡村转型度、城乡协调度两个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量化喀什市1995—2015年乡村转型发展变化,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得出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程度的因子。[结果]喀什市乡村转型度在整体上处于上升态势,速率较慢,年际变化率为0.55%/a,城乡协调度在整体上处于微弱下降态势,年际变化率为-0.06%/a,近20a来喀什市乡村转型发展经历了低速—协调、中速—较协调、中速—不协调、高速—不协调、中速—协调5个阶段,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逐年上升,增率为0.31%/a,影响喀什市乡村转型发展的主要因子包括农业人口比重、乡村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劳动率及乡村污染物处理率。[结论]农业人口比重在数量上与乡村转型发展度的耦合度达0.786,农业人口比重在质量上与乡村转型发展度的耦合度达0.559,乡村人均GDP比重变化与乡村转型发展度的耦合度达0.877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面积比重变化与乡村转型发展度的耦合度达0.641,喀什市的乡村转型发展与人口转型、经济转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型的一致性较高,属于良性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理空间适宜性指数自相关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为研究基于地理空间属性的区域农村居民点差异化整理方向和模式,提高整理效率,该文以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地区为例,从农村居民点地理环境、空间区位、空间分布和空间形态4个方面构建居民点整理地理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指标标准化值加权求和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获取适宜性程度的空间聚集特征并结合各行政村超标可整理面积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针对不同分区特征提出差异化的整理方向和模式。结果表明:1)地理空间适宜性值为32.093~85.226,空间分异明显,指标体系可较好地反映区域农村居民点地理空间属性差异;2)全局Moran指数为0.66,在0.01显著水平上极显著,呈显著正空间自相关性,LISA 图显示只存在显著高高、低低聚集,与全局分析一致;3)分区划为优先整理区、次级整理区、并点整理区和选择性整理区,包含空间聚集特征,可较好地识别居民点整理适宜性和整理效益差异。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作参考,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实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珠三角城市群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发现:(1)从时间序列来看,2005—2013年珠三角城市群9个城市各年份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在[0.897,1.065]区间上呈现无序波动变化趋势,2006年最高,2013年最低;从空间序列来看,珠三角城市群各个城市在2005—2013年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位于[0.819,1.087]区间上,肇庆最低,深圳最高;(2)从土地利用效率要素分解上看,2005—2013年广州、惠州2个城市土地利用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有所提高,其余7个城市土地利用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基本维持不变;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5个城市土地利用技术进步呈现上升趋势,而其余4个城市则呈现相反的趋势。综合分析,在土地利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提升空间较小的情况下,未来珠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应注重土地利用技术进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土地整治的内涵重构与系统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提出的长远战略部署,目标导向十分明确,关键在于选择可行路径。农村土地整治是地方主体对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能动响应,其本质在于协调乡村人地关系,核心内容是调整土地权属和组织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聚焦土地利用问题,以土地整治为切入点,注重激活与整合乡村人口、土地、产业、政策等关键要素,形成"土地利用转型→农村土地整治→乡村空间重构→乡村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链,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技术路径。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被赋予新的内涵、价值与功能,实践中需重视土地权属调整和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土地整治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外界持续输入物质要素才能正常运行,客观上要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加强配套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8.
基于供需均衡的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潜力、类型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建设用地双向需求,加快盘活和释放农村建设用地资源的潜在价值,对于缓解城乡发展用地供给不足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供需平衡理论为基础,测算山东省县域尺度下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潜力与城乡发展用地需求,识别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类型,提出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潜力分配与释放路径。研究表明:1)山东省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潜力约24.9万hm~2,其中闲置建设用地规模占34.14%,其他闲散用地规模达16.4万hm~2。2)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高潜力区集中在鲁中及鲁西南地区,城乡发展用地高需求区则分布在经济水平较高且非农产业发展较快的胶东半岛、鲁北平原及省会、中心城区附近,空间上存在一定的供需不均衡性。3)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类型包括乡村发展-优先盘活类、乡村发展-适度盘活类等7种,呈现出高潜力情境下供过于求和低潜力情景下供不应求的分化特征。4)新时期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潜力应优先用于乡村发展,适当支撑城镇建设,以就地盘活与异地调整相结合的区域联动和跨区统筹补给等方式作为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潜力释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经济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为区域土地合理利用与配置提供参考。以青岛市为研究区,采用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基于2000年、2011年土地利用解译数据,结合DEM、人口、GDP、距离等因素模拟出2011年土地利用数据,与2011年解译数据对比,得到模拟精度为94.27%,说明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接着对2022年、2033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了预测。Logistic-CA-Markov模型模拟的2011—2022年土地利用类型将保持2000—2011年的变化趋势,表现在耕地、水域、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以及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2022—2033年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仍然增加,但是增加速率明显小于2011—2022年。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以应用于模拟多类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演变。该研究可为青岛市的土地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