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也迷离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体重、体尺指标间的相关性,为也迷离鸡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0日龄、同批次,且健康状况良好的也迷离鸡200只(公、母各半),测定并记录其0~20周龄的体重、体尺数据,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也迷离鸡公、母鸡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后,基于拐点周龄结果进行体重、体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2周龄以后公鸡体重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和母鸡分别在8周龄和6周龄达到生长高峰期;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均能很好的拟合也迷离鸡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5以上,其中Gompertz模型为也迷离鸡体重生长发育过程的最佳模型。在体尺指标方面,2~20周龄,公鸡的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胫长、胸深和背宽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4~6周龄公鸡的胸围显著高于母鸡(P<0.05),8~20周龄公鸡的胸围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6~20周龄公鸡的胸宽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8周龄公鸡的体重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试验测定四川泸州黄羽山地乌骨鸡群体的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为其保种和选育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黄羽山地乌骨鸡及青脚麻鸡1日龄雏鸡各300只,分别饲养至150日龄和75日龄。随机选择150日龄黄羽山地乌骨鸡,75日龄青脚麻鸡,公、母鸡各15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两群体均处于正常的上市日龄);采用水解法测定胸肌内氨基酸,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黄羽山地乌骨鸡公、母鸡150日龄体重分别为2.32 kg和1.74 kg,青脚麻公、母鸡75日龄体重分别为2.59 kg和2.11 kg。黄羽山地乌骨鸡公、母鸡的屠宰率显著高于青脚麻公鸡(P0.05);公鸡的腿肌率以及母鸡的胸肌率均显著高于青脚麻公鸡(P0.05);黄羽山地乌骨鸡的皮脂厚显著低于青脚麻鸡(P0.05);黄羽乌骨鸡与青脚麻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黄羽山地乌骨鸡公鸡胸肌的红度值a显著高于青脚麻公鸡(P0.05);肌内脂肪含量、必需氨基酸(Thr、Met、Ile、Leu、Phe)及鲜味氨基酸(Glu、Asp、Arg、Gly)含量均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0.05)。【结论】在接近上市的体重下,黄羽乌骨鸡的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均优于青脚麻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蛋肉兼用系HS2黄胫与青胫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分别测定了两群体的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体重、300日龄蛋重和300日龄产蛋量,并对两群体21到43周龄的产蛋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胫色对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量、300日龄鸡重、300日龄蛋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两种胫色的产蛋曲线接近。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300日龄产蛋量、300日龄蛋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开产蛋重与300日龄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蛋肉兼用系HS2青胫和黄胫群体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可保留两群体,分别培育青胫系和黄胫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笼养肉种鸡下笼后不同饲养密度和活动空间对其生产性能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为肉种鸡的合理淘汰提供科学有效方案。【方法】选取产蛋率和体重接近的60周龄待淘汰肉种鸡(L系母鸡),设平养组[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和笼养组(处理Ⅳ),各处理均为45只,3个重复;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淘汰肉种鸡分别放养于密度为3.750、1.875和1.875只/m2的平养鸡舍内,其中处理Ⅲ设计栖架和沙浴福利养殖方式。饲养10周后测定、分析各处理淘汰肉种鸡的运动量、生产性能和肠道性能,筛选适宜淘汰肉种鸡的饲养密度和活动空间。【结果】平养组各处理淘汰肉种鸡的运动步数均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下同),但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Ⅰ的运动步数依次显著递减;笼养组淘汰肉种鸡的产蛋率、日产蛋量和死淘率均显著高于平养组各处理,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则相反;70周龄时处理Ⅲ淘汰肉种鸡的产蛋率、日采食量和日产蛋量显著高于处理Ⅰ,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处理Ⅱ;笼养组淘汰肉种鸡的蛋壳强度和蛋黄重显著低于平养组各处理,处理Ⅰ淘汰肉种鸡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处理Ⅲ;70周龄时,相比于笼养组,平养组各处理淘汰肉种...  相似文献   

5.
研究选取100只0日龄瓢鸡饲养至16周龄,对其种质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瓢鸡具有独特的外形外貌特征,16周龄公鸡体重为2 300.64 g,母鸡体重为1 815.75 g;公鸡的胸宽和龙骨长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的体斜长、胫长和胸深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0.24%和91.41%,全净膛率分别为69.52%和69.22%,母鸡除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其他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低于公鸡;公鸡的心脏、肺脏和肠重均极显著地高于母鸡(P0.01),母鸡具有较高的肝脏、肾脏和肌胃器官指数;瓢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之间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瓢鸡的选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肠道组织形态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对18周龄放养和笼养卢氏绿壳蛋鸡各10只(公母各半)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养公鸡各肠段绒毛长度均大于笼养公鸡,十二指肠段差异极显著(P0.01);放养公鸡各肠段及放养母鸡十二指肠段的绒毛宽度极显著大于笼养公鸡(P0.01);放养鸡各肠段隐窝深度均大于笼养鸡,公鸡各肠段和母鸡回肠段差异显著(P0.05);放养鸡除母鸡盲肠段外,各肠段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值)均略小于笼养鸡,公鸡空肠及母鸡回肠段的差异显著(P0.05);放养公鸡肝脏、胰腺、胸腺、法氏囊质量以及胸腺、法氏囊器官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公鸡(P0.01);放养母鸡肝脏、胰腺器官指数极显著大于笼养母鸡(P0.01)。表明不同饲养方式下卢氏绿壳蛋鸡的肠道及免疫器官发育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索引进绿壳蛋鸡群体生产性能。【方法】将1 200只绿壳蛋鸡饲养至261日龄,统计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261日龄体重、蛋重、绿壳蛋率、个体总产蛋量、周产蛋率等生产指标。【结果】该群体的开产日龄为148日龄;开产体重为1 328.7g;开产蛋重为35.9g;261日龄体重为1 490.2g;蛋重为35.9g,产蛋量为35.98枚,单只鸡最大产蛋量为84枚;绿壳蛋率为90.39%;总产蛋量在40~49枚的个体最多;周产蛋率在前期一直保持稳定上升,27周龄以后呈现出不规律的起伏,主要范围在30.82%~50.23%,30周龄达到产蛋高峰。【结论】该群体个体间产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通过加强选择强度,达到提高群体产蛋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拉萨白鸡笼养与散养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选用同一批次的(3周龄)且体重相近的拉萨白鸡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分为2组,一组散养,一组笼养,每组600羽,且公母各半,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羽,笼养组的分3层饲养,上、中、下,每个笼子里4羽鸡,公母随机分配,每一层放200羽。从3~6周龄,饲喂正大育雏期饲料,从7~20周龄,饲喂正大育成期饲料,21周龄开始饲喂产蛋期饲料。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3周龄体重、6周龄体重、18周龄体重、开产体重、43周龄体重、见蛋日龄、开产日龄(产蛋达到50%)、开产蛋重、43周龄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总产蛋数、平均产蛋数、平均产蛋率、料蛋比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散养组的拉萨白鸡(6周龄、18周龄、开产)公鸡体重、母鸡体重均低于笼养组的拉萨白鸡;散养组的拉萨白鸡43周龄的公鸡体重高于笼养组的拉萨白鸡,且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母鸡体重低于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见蛋日龄比散养组的提前8 d;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开产日龄(产蛋达到50%)比散养组的提前27 d;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开产蛋重比散养组的高0. 49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 0. 05);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43周龄蛋重比笼养组的高0. 04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 0. 05);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比散养组的低14. 40 g,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 0. 01);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公鸡的平均日增重比笼养组的高0. 07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 0. 05);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母鸡的平均日增重比散养组的高0. 08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 0. 05);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总产蛋数比散养组的多4343枚;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平均产蛋数为78. 85枚,笼养组的拉萨白鸡平均产蛋数为95. 76枚,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 0. 01);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平均产蛋率为27. 67%,笼养组的拉萨白鸡平均产蛋率为34. 20%,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 0. 01);散养组的拉萨白鸡和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料蛋比分别为:4. 67、3. 51,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 0. 01)。本研究为拉萨白鸡今后的养殖方式提供一个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笼养、大棚平养和茶园散养3种饲养方式对旧院黑鸡蛋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消费者更青睐散养蛋的原因。【方法】将600只1日龄旧院黑鸡雏鸡按笼养、平养、散养3种饲养方式随机均分成3组,饲喂至40周龄时每天下午定时捡蛋,并分组标记。比较3种饲养方式下的蛋重、蛋形指数、新鲜度、蛋壳强度等蛋品质和粗蛋白、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组分差异。【结果】笼养组的蛋重、蛋黄重、含水率显著高于平养组和散养组(P0.05);平养组SRC值最高为87.23;散养组在蛋壳颜色、蛋黄色泽、哈氏单位、脂肪、卵磷脂及鲜味氨基酸含量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不同饲养条件下的蛋重、新鲜度、氨基酸等蛋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平养条件下的鸡蛋氨基酸营养价值最好,茶园散养的鸡蛋在新鲜度、胆固醇、卵磷脂含量及食品风味上更优。  相似文献   

10.
选取787只坝上长尾鸡(公鸡379只,母鸡408只)对育雏期雏鸡的外貌变化和不同羽色雏鸡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育雏结束雏鸡外貌有明显变化,性别对黑羽、麻羽、芦花、白花、银灰坝上长尾鸡初生重没有影响,白羽公鸡初生重显著大于母鸡(P0.05),不同羽色公鸡之间,母鸡之间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坝上长尾鸡公、母鸡在2周龄之前增重缓慢,之后公鸡则明显高于母鸡,且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状态,随着周龄的增加,白羽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变大,黑羽、麻羽、白花公鸡与母鸡体重出现差异,2周龄白羽公鸡体重显著大于黑色公鸡(P0.05),不同羽色母鸡之间出现差异。育雏期绝对生长曲线呈上升趋势,相对生长曲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