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射阳县是全国闻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县级蚕桑生产规模列江苏省第三位、盐城市第二位。全县现有桑园4000hm~2(6.0万亩),年发种量18万张左右,年产鲜茧7000t,年蚕桑产值近4亿元。全县有蚕桑产业的乡镇10个,桑园面积66.7hm~2(0.1万亩)以上的村16个,蚕桑产业基  相似文献   

2.
<正>四川省武胜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现已完成3万亩(2000hm~2)标准化桑园建设,每个蚕桑基地乡镇的集中成片桑园面积都在2000多亩(133.3hm~2)以上。全县每年废弃桑枝都在3万t以上。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任其堆积丢弃在田间地头,必将泛滥成灾,对农村环境及蚕桑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3.
四川武胜建成桑枝规模集中粉碎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武胜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现已完成3万亩(2000hm^2)标准化桑园建设,每个蚕桑基地乡镇的集中成片桑园面积都在2000多亩(133.3hm^2)以上。全县每年废弃桑枝都在3万t以上。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任其堆积丢弃在田间地头,必将泛滥成灾,对农村环境及蚕桑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为解决桑枝就地高效利用的难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通过对国内各种大型粉碎设备的选型改良,成功开发了适用于桑枝粉碎的大型粉碎机,每小时可粉碎桑枝2~3t。  相似文献   

4.
邓祖峰  龚国  唐宁 《四川蚕业》2011,39(3):6-6,19
乐至地处川中丘陵中部,幅员面积1425km2,辖25个乡镇、606个村,总人口87万。乐至县是四川第一批优质蚕茧基地县,2006年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蚕桑生产示范区,2007、2008年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2009年入选四川省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特色效益农业蚕桑产业基地县。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业》2017,(1):28-29
<正>宁南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积极探索和推行优质高效的现代蚕业生产模式,打造了"产业优势突出,产品质量优异,现代气息浓郁"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截至2015年,养蚕区域已遍布全县25个乡镇,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全县桑园23万亩,年养蚕28.08万张,产茧1.286万t,农户养蚕收入4.54亿元,户均养蚕收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17,(1):30-31
<正>冕宁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面积4420km~2,人口40万,辖38个乡镇,自然气候条件优越,是蚕业发展的适宜区。近年来全县以发展集中成片桑园为重点,以培育蚕桑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以规范化种养殖、桑园复合经营、蚕桑产品多元化为手段,以提升蚕桑行业效益,桑园综合效益为目标,全力推进优质蚕桑基地建设。截止2015年末,全县有17个乡镇、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的良好势头宜宾县人口众多,幅员广大,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有27个乡镇,93万多人,总面积为3030平方公里,人均5亩多;有耕地面积164万亩,其中:田81.23万亩,地82.8万亩,人平占有土地面积为1.8亩.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致使全县蚕桑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90年以后,县委、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才使蚕桑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主要特点有三个:  相似文献   

8.
我县有11个乡镇,耕地40多万亩,总人口58万多人.1981年蚕桑生产分布在四个乡镇,桑园242亩,产茧不足50吨.1985年蚕桑生产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桑园扩大到3219亩,养蚕农户2927户,全年养蚕11651张,总产茧2344吨.总产值991441元.我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比较快,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9.
2002年3月,阆中市被省政府列入“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蚕桑基地县(市)”。全市现有桑园8万亩,桑树总量突破1亿株,去年养蚕7万张,总产茧210万公斤,发种增加13.9%,产茧量增加10%,全市蚕农收入茧款200万元以上。全市有蚕桑基地乡镇19个,其中8个被列为南充市基地乡镇。  相似文献   

10.
正仪陇位于川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全县幅员面积1 791km~2,辖37个乡镇(街道)、536个村(居),总人口113万,总耕地面积105.19万亩(7.01万hm2),是全省蚕桑重点县。近年来,仪陇县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牛鼻子"来抓,深度对接省委"10+3"、市委"5+5"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要求,按照"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品牌"思路,全力打造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制衣、外贸出口"于一体的蚕丝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正>荣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蚕桑产业已成为该县基地乡镇农民增收的重点支主产业。截止2013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866.7hm2,养蚕3.5万张,其中小蚕共育2.6万张,产茧1225t,平均单产达到35kg/张,蚕农茧款收入5075万元。2013年,该县承担了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现有蚕桑基地乡镇8个,养蚕农户5700户,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12.
邓祖峰  龚国  唐宁 《四川蚕业》2010,38(2):6-7,24
乐至县位于川中丘陵地区,幅员面积1425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耕地面积85.5万亩,旱耕地57万亩。蚕桑是乐至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县有桑园14万亩,桑树1.5亿株,桑园面积占旱耕地的24.6%。蚕桑基地乡镇桑园面积占旱耕地的60%左右,蚕桑重点村达到80%以上。乐至人多地少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不能无限制地依靠桑树规模扩大来实现蚕桑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华  龚国  唐宁 《四川蚕业》2018,(1):15-16
<正>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陈毅元帅的故乡,是蚕桑产业发展的生态适宜区。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资源综合开发的完整产业体系。近年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围绕助农增收目标,以"公司+基地+园区"建设为中心,推动蚕桑产业融合发展。全县有桑园6666.7hm~2(10万亩),养蚕农户3万余户,年均养蚕13.5万余张,年产蚕茧量5250t,蚕茧  相似文献   

14.
袁胜国  张劲 《四川蚕业》2004,32(4):19-19,21
蚕桑产业是安岳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县委、政府为了实现蚕桑产业“追乐至、赶宁南,争创四川省优质桑蚕茧基地县”的目标,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栽桑和发展密植小桑园,目前全县拥有桑树资源11万亩(1亩≈667m^2,下同),7766万株。  相似文献   

15.
1 全南县蚕桑的简要回顾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 ,是个边远山区小县 ,全省重点蚕桑基地县。 80年代末以来 ,蚕桑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1984年 ,全县蚕桑生产以 8户农户 ,8亩桑园起家 ,经过 17年风风雨雨 ,蚕桑生产几经起伏。 1992~ 1994年是全南县蚕桑业鼎盛时期 ;1992年全县种桑养蚕发展到 18个乡 (镇 )场 ,99个村 ,10 2 4 3户 ,桑园面积 175 4 2亩 ,养蚕 4 130 2张 ,产鲜茧 966吨 ,产值 92 7 36万元 ;1994年 ,蚕桑呈现产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投产桑园 82 10亩 ,养蚕 38374张 ,产鲜茧 110 1吨 ,全县 5 987户蚕农 ,户平蚕茧收入 2 75 9元 ;县缫丝厂生产白厂丝 93 2吨 ,实现工业产值 1675 5 0万元 ,创税利 199 2万元。但是由于前几年茧丝绸行情滑坡 ,我县蚕种饲养量 ,鲜茧产量也逐年下降 ,蚕桑生产面临着种种问题。1996年全县投产桑园 5 188亩 ,养蚕 175 81张 ,产鲜茧 65 6吨 ;1997~ 2 0 0 0年 ,蚕桑生产步入低谷 ,每年在养蚕 85 0 0张、...  相似文献   

16.
铜梁县是重庆市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之一,2001年被列为重庆市“百万担优质茧”工程建设基地县。经过几年建设,全县已基本形成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至2005年新植桑园和养蚕总数居全市第2位。为了进一步加快本县“20万担优质茧”工程建设步伐,促进蚕桑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全县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2006年开始利用2年时间,实施“十担户、百担社、千担村、万担镇”优质蚕茧工程建设。1全县基本情况铜梁县位于重庆西北部,全县幅员面积1334km2,总人口82万人,农村人口67.2万人,其中养蚕4.9万户计17.15万人,总…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8,(4):48-50
正蚕桑曾是巴中富民强市、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特色支柱产业。1995年是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最好的年份,当时全市小桑园和四边桑(15000株折1hm~2)面积达6666. 67hm~2(10万亩),栽桑养蚕乡镇105个,养蚕农户达8. 5万余户,年养蚕27. 5万张,产茧5000t (10万担),蚕农收入上亿元。全市有5个蚕种场,缫丝织绸企业7家,年产生丝700t,织绸180万  相似文献   

18.
宿迁市拥有蚕桑面积20万亩,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全市拥有大小缫丝厂、丝织厂等丝绸企业21个,茧丝绸行业已成为宿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全市乡镇企业的“半壁江山”.但是自1994年下半年以来,茧丝绸生产和经营步入低谷,市场行情急转直下,蚕桑效益大幅度下降,严重制约了农民管桑养蚕的积极性.白厂丝价格一滑再滑,又制约了缫丝、织绸等加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在茧丝绸行业困难时期,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9.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东麓,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1373km^2,下辖12个乡镇,其中蚕桑产业基地乡镇8个。近年来,兴文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栽桑养蚕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按“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开展精准扶贫,着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立体种植、养殖业,探索“桑+N”循环发展新模式,开展桑园综合利用。2019年全县蚕桑面积达到9.1万亩(0.6万hm^2),养蚕户1.1万户,养蚕8.1万张,生产蚕茧43.5万t,蚕农售茧收入2.0亿元,养蚕户人均收入3668.4元,综合产值超5亿元。  相似文献   

20.
永济县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境西端.全县17个乡镇,248个行政村.31万人口,总面积183万亩,其中耕地102万亩.农业结构以麦棉为主,是发展蚕桑生产的新区.该县属暖湿带大陆性气候的河谷平原.交通方便,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无露期220多天,适宜于发展蚕桑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蚕茧产量连年翻番.现有桑园1600多亩,今年产茧量可达6万斤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