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等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可显著促进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同作物之间,其最适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略有差别,大豆、花生和芝麻种子最适处理功率为80 W,油菜种子最适处理功率为100 W。冷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种子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4%、7.94%、12.68%和12.50%,活力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17%、20.10%、18.19%和31.03%;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的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幼苗地上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1.96%、14.03%、29.37%和16.09%,根系干重增加了27.60%、15.85%、18.11%和16.86%。此外,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显著增加了幼苗茎长和根长。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等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可显著促进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同作物之间,其最适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略有差别,大豆、花生和芝麻种子最适处理功率为80 W,油菜种子最适处理功率为100 W。冷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种子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04%、7.94%、12.68%和12.50%,活力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17%、20.10%、18.19%和31.03%;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的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幼苗地上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1.96%、14.03%、29.37%和16.09%,根系干重增加了27.60%、15.85%、18.11%和16.86%。此外,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显著增加了幼苗茎长和根长。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同强度的磁化弧光等离子体(电流强度为0,0.5,1.0,1.5,2.0,2.5,3.0 A)处理苦参种子,通过分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根长、侧根数及根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等离子体对苦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种子通过不同参数的等离子体处理后,苦参幼苗株高、根长、侧根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均出现了"双峰"现象,其中,在电流强度为2.0 A时3项形态指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7.74,12.16 cm和8条;另一峰则不稳定存在于某一强度下;经处理后苦参根系的干、鲜质量也有显著提高;0.5~2.5 A等离子体处理的种子的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以电流强度为2.0 A时苦参种子的发芽势最高,比对照增加了66.67%;等离子体处理显著增加了苦参幼苗根系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分别在电流强度为2.5,0.5,1.0 A时最大。综合分析表明,2.0 A的磁化弧光等离子体处理对促进苦参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效果最佳;磁化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打破苦参种子休眠,促进物质转化,加速种子的萌发,增加发芽势,提高根系活力,有利于形成齐苗壮苗。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抗重金属胁迫能力的影响,以4种不同功率的冷等离子体处理的3种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在3个不同浓度的硫酸铜胁迫下进行萌发成苗试验。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苗长以及根、苗中的Cu含量,计算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研究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铜胁迫作用下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小麦在铜胁迫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提高了种子的萌发活力,根长和苗长最多分别提高了46.2%和145.4%,活力指数最多提高了82.1%。在低浓度Cu胁迫时,冷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促进根、苗对Cu的吸收;而高浓度Cu胁迫时,冷等离子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Cu的转运能力,缓解了Cu对种子萌发活力、苗长和根长的抑制作用与毒害作用。研究表明,适宜功率的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能够增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壳寡糖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壳寡糖处理小麦种子及幼苗,研究壳寡糖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壳寡糖能够有效地提高小麦种子胚乳淀粉酶活力,提高胚根、胚芽的生长速率,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同时,壳寡糖还可提高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其中浓度为0.1μg/m l壳寡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结论]壳寡糖具有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该研究可为壳寡糖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芦荟汁对废电池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芦荟汁分别对废电池胁迫下的小麦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观察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废电池浸出液处理下,小麦幼苗的根长、芽长、根数减少,根系活力、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明显降低。芦荟汁处理能够明显增强废电池胁迫下小麦根系的活力,改善多项指标。[结论]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抑制和毒害作用,适宜浓度的芦荟汁能够缓解废电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抑制和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壳寡糖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壳寡糖处理小麦种子及幼苗,以种子根长、芽长及淀粉酶活性为种子萌发指标,以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为幼苗生长指标,探讨壳寡糖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对小麦具有生长调节作用,0.10 μg/mL壳寡糖可明显促进小麦种子胚芽、胚根的生长,提高种子淀粉酶活性,同时对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10.00 μg/mL壳寡糖处理种子淀粉酶活性较对照组低,且浸种处理第1天时差异显著,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α、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以不同浓度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重在浓度为0.05g/mL~0.10g/mL之间明显高于对照,而在浓度为0.20g/mL~0.50g/mL之间时低于对照;幼苗根冠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α-淀粉酶活性总体增强,根系活力总体减弱,但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对根系活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锌(Zn)对汞(Hg)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率、芽长、根长以及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Hg(15mg·L-1)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率降低,根长与芽长受到抑制,α淀粉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蛋白酶活性升高。加入10~100mg·L-1Zn后,种子萌发率未表现出明显变化,根长、芽长及α淀粉酶受抑制情况缓解,缓解程度随Zn浓度升高而下降,表明Zn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Hg对小麦种子的毒害,但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0mg·L-1Zn减弱了Hg单独胁迫对小麦种子蛋白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使其恢复至接近对照水平,20~100mg·L-1Zn则表现出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使其活性低于对照水平,并且随Zn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Zn的加入对Hg单独胁迫下活性降低的过氧化氢酶未表现出缓解抑制的作用,反而进一步抑制了酶的活性,并且随着Zn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因此,Zn的加入可在总体上缓解Hg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最适Zn浓度为10mg·L-1,但这种缓解作用只表现在部分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对华山松种子的诱变效果,为利用等离子体诱变进行植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用150、180、210、240、270及300W6种功率等离子体对华山松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以不进行诱变处理作对照,测定诱变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幼苗生长180 d后,观察幼苗苗高、地径和幼苗生长变异系数,分析等离子体对华山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80、210、240W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华山松种子发芽率分别达70.67%、74.67%和72.00%,与对照(57.33%)的差异显著(P<0.05,下同);幼苗苗高分别为8.90、8.32和8.20 cm,与对照(7.83 cm)的差异显著;幼苗地径以210W处理最粗(1.88 mm),与对照(1.62 mm)、300W处理(1.50 mm)差异显著.270、300 W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华山松种子发芽率分别为47.33%和28.67%,分别比对照低10.00和28.66个的百分点;幼苗苗高分别为7.11和7.14 cm,明显低于对照;300W处理的幼苗地径粗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300 W处理幼苗苗高和地径粗的诱变系数最高,分别为28.43%和24.67%.[结论]270 W以下等离子体能促进华山松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利用300 W低温等离子体诱使华山松幼苗苗高和径粗发生变异的系数较高,便于进行华山松的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13.
用乙醇和氯仿从骆驼蓬生长期的地上部分,提取出的醇溶物,脂溶物及水溶物,分别对小麦、玉米进行浸泡处理后,以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植物生长量为指标,测定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是:凡经处理的作物种子,其幼苗的生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小麦的生长率是醇溶物和水溶物处理最为显著,前者可使根系的生长率达91.03%,叶片达23.02%。后者可使根系生长率达68.99%,叶片达17.04%;而玉米的生长率是脂溶物和醇溶物处理最为显著,前者根系的生长率达35.36%,叶片达28.48%,后者根系达27.94%,叶片达30.88%。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与处理液的化学性质,浓度以及萌发的时间相关,醇溶物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比水溶物和脂溶物强;低浓度的脂溶物和水溶物对种子萌发不显示抑制作用,高浓度的各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随萌发时间的延长即不再表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Ca2+、Cu2+胁迫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系03132-6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为小麦抗盐生理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Ca2+、Cu2+浓度均分别为0.05%、0.10%、0.15%、0.20%、0.25%、0.30%。[结果]同一离子条件下不同浓度Ca2+、Cu2+对小麦种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离子条件下同一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也不同。Cu2+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影响显著,Ca2+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明显小于Cu2+。Ca2+浓度≤0.1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所提高,淀粉酶活力也有所提高;当其浓度≥0.20%时,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所下降,淀粉酶活力也随之下降。当Cu2+浓度≥0.05%时,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淀粉酶活力都大幅度下降。[结论]0.05%~0.30%Cu2+能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0.05%~0.10%Ca2+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0.15%~0.30%Ca2+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压对水稻种子细胞膜透性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粳稻品种秋光为材料,利用不同压力处理不同浸种时间的水稻种子,研究了处理后水稻种子细胞膜透性和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了它们与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压处理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随处理压力的升高而降低,种子细胞膜透性随处理压力的增大而增加,且不同浸种时间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种子在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随处理压力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高压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细胞膜透性的增加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高压处理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与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及淀粉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硫化氢对小麦种子萌发早期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锐锋  郭希凯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18-7219,7226
[目的]探讨小麦种子萌发早期硫化氢(H2S)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NaHS作为H2S的供体,以扬麦158为供试材料,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使用H2S处理小麦种子可以有效提高总淀粉酶活性,当H2S浓度为0.4mmol/L,处理时间为9h时最佳。总淀粉酶中的β-淀粉酶活力增高而α-淀粉酶却不受影响。使用不同硫化物处理小麦种子9h,H2S处理过的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高于其他含硫化合物。[结论]试验表明,H2S可以提高小麦种子体内β-淀粉酶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李延红  韩卓  陈晓燕  孙汉巨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236-4237,4298
[目的]研究小麦种子中主要水解酶同工酶的特性。[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分别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胚乳和胚根3个部位的淀粉酶、酯酶、蛋白水解酶的同工酶谱进行研究。[结果]在小麦种子胚乳中的淀粉酶、酯酶同工酶变化较为明显,而蛋白水解酶变化较大的则是在胚芽和胚根当中。[结论]该研究为今后有效提高作物种子的萌发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微波对白兰瓜种子萌发期淀粉酶的激活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50W、200W和500W的微波照射白兰瓜种子,发现200W功率的微波处理可以极显著地提高其发芽率,同时也能显著地提高萌发活力。在萌发的前72小时内,白兰瓜种子的淀粉分解速度高于脂肪的分解,表明前期种子萌发的能量主要来自淀粉的代谢。200W微波处理的种子从萌发24小时起,其淀粉酶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48小时期淀粉酶同工酶有新的酶带产生。说明这一功率的微波能有效地激活白兰瓜种子萌发期的淀粉酶,加速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从而提高种子萌发活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新疆阿魏内生真菌AW57菌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有实用价值的内生菌株。方法 以内生真菌AW57和新春31号小麦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菌液浸种和浇灌处理方式,测定分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的根长、根数、苗高、苗鲜重和苗干重等相关指标。结果 浸种和喷施不同浓度AW57菌液均对小麦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喷施20%浓度菌液小麦促生效果最佳,发芽率高达89.67%,苗鲜、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4.41%、45.45%,对株高、叶长、叶宽和茎粗作用显著,对根数影响不显著,但对根长显著。结论 适宜浓度AW57菌液有利于小麦生长,可作为小麦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