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莲瓣兰,即花瓣形如莲花瓣的兰花,属地生线叶春兰中的变种。它叶态多姿,潇洒脱俗,花形独特,色彩缤纷,花期又逢新春佳节,因而倍受珍爱。据解放前的《新纂云南通志》(周钟岳编著)记载:“……(云南)莲瓣,除白莲瓣外,有绿莲瓣、麻莲瓣等,花虽与朵朵香无异而韵秀过之,香色浓馥但不甚烈,是此兰名贵处。大理邓川一带喜盆植之。”  相似文献   

2.
虽说养兰地域性很强,但建兰却是兰友通种的"全国粮票"。对其中品貌出众的色花品种,您了解多少呢?这里给您推荐几种。兰花的养植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比如江浙以养春兰居多,云南以养莲瓣兰为主,四川以养春剑为多,墨兰则多见于闽粤台。相比以上兰花种类,建兰莳养范围较广,在我国东部(福建、台湾等地)、西部(四川等地)甚至北方(山东等地),都被广泛养植,被兰友戏称为"全国粮票"。  相似文献   

3.
‘西神’为春兰梅形水仙瓣之冠,1912年产奉化,无锡荣文卿选得。形态特征按民间传统艺兰赏评,属于梅形水仙瓣,因其花貌出众,艺兰界中便有部分兰友推重它为“梅瓣”。“梅”与“仙”的区别请参阅《中国花卉盆景》2002年第6期。西神梅具体的花姿容貌:外三萼宽大圆糯,二侧萼伸展基本平行,称平肩,二花瓣如缩小的蒲扇,称蒲扇捧,并内凹成浅兜,唇瓣为大刘海舌,中间有一朱红小块,花梗细挺高。全花娇嫩秀丽(见彩照)。 1.花蕾的基本特征。花蕾前期为小楷毛笔头状,与润竹叶瓣的常花很难区  相似文献   

4.
对于兰花的评选标准,各地不尽一致(也无需一致)。有些艺兰者对于所养护的兰花,不管瓣形、叶形如何,只要花时芳香,便认为是好兰,谓之取其香(有人说这是粗养);有些地区的艺兰者,唯爱养老种,认为只有有名的老种才称得上是好兰,谓之取其名;有些地区的艺兰者,不管瓣形、叶形如何,认  相似文献   

5.
广西苍梧县花木艺人李赤宇莳养的一盆四季兰,在今年8月出现了花上长花的奇观(见照)。据他介绍,这盆四季兰是去年3月从本县狮寨镇的深山里采集回来的,原是一株野生兰。经过栽培,到今年8月中旬竟长出了奇花。一般兰花无论荷瓣、水仙瓣、梅瓣等等,大都是5瓣的,而这盆四季兰开的4朵花中,有2朵却是9瓣的。初时只发现它们的花蕾奇特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内江市养兰爱好者刘益崇购得的一株普通春兰,开出一朵外形奇特的佛兰。他养兰仅二年多时间,但投入了五千多元。先后从成都、自贡及该市中区等地购回蝴蝶兰、金玉满堂、银边大贡、三经雪等三百多个品种,他发现购买的春兰开花鼻上的花粉块组合成的鼻眼、嘴、酷似一尊如来佛头像、舌瓣象佛打座的莲台、棒瓣好似环绕着如来佛的光环,经省兰  相似文献   

7.
<正>数年前,在拜读马文其先生所著《盆景制作与养护》(1993年版)一书时,看到一幅作者制作的小型兰花盆景彩图。十分喜欢,也想自己养一盆。可是沈阳的气候养兰谈何容易,结果是付了学费,没能成功。我多年都养着朱顶红,当地俗称朱砂兰,正因为这个俗称,引起了我对"兰"的遐想。朱顶红叶带状,肥厚、挺拔、亮绿、葱郁,每株有叶6~8枚,由鳞  相似文献   

8.
沈渊如、沈荫椿在《兰花》一书中,将春兰集圆、汪字、逸品列入“流传最为广泛的品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长势旺、易繁殖,且容易起花,因而博得国内外兰友的青睐。我国兰界对这三种江浙传统名兰瓣型的评论是:集圆为梅瓣,汪字为水仙瓣,意见较为一致,可是对逸品的瓣型归属,却存在明显的分歧。如沈渊如的《兰花》与《绍兴兰文化》认为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今年第二期上介绍了莲瓣兰优秀品种多花高品莲瓣素,有读者希望了解其栽培管理等问题。其实,它的栽培养护与一般莲瓣兰差不多。我们先来看一下莲瓣兰的自然生长环境。莲瓣兰仅产于云南滇西的三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流域,多生长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坡上,特别是栎树较多的背阴半山坡。这里终年气候温和、湿润(湿度在60~70%),有肥沃疏松、通风透气、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花卉盆景》2005,(1):67-71
兰苑春兰新品/吴亚光(1,4)兰又镜(续选) —兰花的水分(下)/沈心宝(1,6)兰盆的选用/寿济成(1,7)春兰催根与栽培/任宏涛等(2,6)阳台养兰四注意/刘京秋(2,7)谈谈化肥养兰/金翁(2,8)说说“双飞燕”的施肥/黄彪远(2,9)高山兰精灵—独蒜兰/张毓(3,12)蕙兰采风/寿济成(4,ro)国兰蝶瓣四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养兰受到水土、气候等限制,往往养不好。北京的魏亚声先生可谓是一位成功者。他的经验已被收入吴应祥先生即将出版的新书《国兰拾粹》中。应我刊之邀,他又将原文作了修改,我刊拟分几次刊出。为此,吴先生特写下这样一段话: 魏先生是一位退休高级工程师,早在1963年即开始养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养兰花多次参加全国兰花展览会,都获得金奖。他的成功,说明北方室内完全可以养好兰。此文既有操作技术,又有科学原理,是北方地区兰花爱好者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喜高温扶桑在深秋室温10℃时,叶蔫下垂,显示着凉;在仲冬室温6℃时,叶片却碧绿、舒展挺拔,鲜花争先怒放。来看一看个中原委罢。择优选种扶桑有单瓣和重瓣之分,重瓣品种属扶桑的变种,美名曰朱槿牡丹。我莳养过的朱槿牡丹少则二三十个品种,从中优选出两个最喜欢的,一是芙蓉牡丹(图左),二是  相似文献   

13.
泉州古榕盆景上银幕:具有“闽南风情画”之誉的泉州古榕盆景,最近已由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拍成影片。除获得全国盆展特别奖的《凤舞》外,还有《蟠龙》、《归牧》、《寇准负靴》、《美的旋律》、《知音》等优秀艺术作品登上银幕。兰花已成为和溪人致富门路,福建和溪人养兰历史悠久,所育兰花品种繁多,尤以“金边素心兰”驰名中外。在国内远销上海、杭州、广州等地,海外亦有广阔销售前景。  相似文献   

14.
1993年第5期《中国花卉盆景》上曾发表过笔者的《阳台养兰生态模拟系统》一文,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近几年笔者在养兰中进一步观察摸索,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众所周知,兰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盛夏和严冬。笔者曾几次到浙江山区去实地考察,发现野生兰通常长在向阳坡柔光闪烁、空气清新滋润的乔木林下。盛夏凉风阵阵,舒适宜人;严冬又因树叶已凋,阳光洒落,温暖和煦。这样的环境在目前居住高楼利用阳台养兰的城市家庭中,是根本找不到的。而今,越冬的问题已可借助封闭阳台(盆下再垫泡沫板)来解决。但是盛夏呢?  相似文献   

15.
就春兰蝶瓣而言,昔年见到的蝶瓣形状是本文的国兰蝶瓣形状图中的1(裙裾状蝶瓣)及7(荷形蝶花)所显示的样子。这可能是前人采用唇(舌)瓣化或舌色化来解释和判断蝶瓣变异的依据。一、蝶瓣增添新形象目前,蝶瓣花不单在春兰中继续出现,而且在四季兰、报岁兰甚至寒兰中也有了新  相似文献   

16.
A.叶质 (1)大多自然变异的梅瓣形(以下简称“梅”)、水仙瓣形(以下简称“仙”)、荷瓣形(以下简称“荷”)、畸瓣形等定型品种,兰叶的正反两面都比较光洁润滑,柔中见刚。素心品种不论何种瓣形,也有类似叶质。素心是品不是形,各(瓣)形都有素心品。而一般(平)常花,叶背比较粗糙。但这都并非绝对,在不入品的荷形花和阔竹叶瓣形中,叶背也常有相似的光滑程度。这就好比说自然人的父亲必定是男性,但男性未必都是父亲一样。 (2)叶无论厚薄均有出现“悔、仙、荷”品种的可能据江浙沪兰界一代宗师姚毓璆和二三大兰匠之一诸友仁合著的《兰花》一书介绍,“梅”的15个品种,8个叶质较厚,如“宋梅”、“集圆”、“瑞梅”等,7个较薄,如“贺神”、“汤梅”、“小打梅”等;“仙”的13个品种,8个叶质较厚,如“西冲”、“龙字”、“汗字”等、5  相似文献   

17.
兰,孤高芳洁,清雅幽香。从屈原的《离骚》开始,它就是美好的象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每当我去花圃赏兰,倘佯在兰花丛中,都不禁会忆念起一位辛勤的育兰人。他,就是敬爱的朱德同志。朱德同志酷爱养兰,早在战争年代就开始收集培植。解放后,他采集培养了数百盆兰花,每天早晚,常常在花前伫立,凝神观赏。他还看《兰花谱》《花经》等书,悉心钻研栽培技材,并有一定的艺兰造诣。一次,朱德同志在福州对人说鼓山有兰,但大家都不知晓。于是,他与众人驱车前往鼓山,来到著名的回龙阁前。朱德手指面前一株大树说:鼓山兰花就在这棵树上。众人不信,请来寺院老僧问询,老僧也  相似文献   

18.
清洁筛养兰     
用来栽植兰花的盆具有多种,各有各的长处。用清洁筛做为养兰的器具,算是一个新招。1用清洁筛养兰效果特别好,我尝到了甜头。请看这盆建兰‘小桃红’(图1),它原来只有三株一芽,栽在高脚塑料盆中,因长得不好(应当说管理不善),有些烂根,欲弃之又有点不舍,反正是不想再栽进原盆里。正琢磨间,突然  相似文献   

19.
先致感谢和敬意笔者是以探索兰花为主的花卉爱好者。2001年9月至2004年1月,曾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上断续发表了《兰又镜》选摘,得到了全国各地兰界师友的支持和鼓励。有的兰友早早寄来了预订《兰又镜》的定金;有的希望印装少量收藏本并预约了数量;有的根据《兰又镜》选摘中讲的春兰特征,已在下山兰中选到了春兰梅形水仙瓣新品或荷形水仙瓣新品;还有位兰友依照"选摘"上讲的特征,触类旁通,选到一株无花的蕙兰佳品,经综合审察,日后繁殖开花,定是荷瓣珍品。特别是笔者恩师吴应祥生前老友、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  相似文献   

20.
五、王羲之爱兰 (一)兰亭之会《晋书·王羲之传》:晋穆帝永和九年(癸丑,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与当时名人雅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临水为祭,以清除不祥),宴集于会嵇山阴之兰亭。王写了有名的《兰亭集序》。“兰亭”根据明朝酌《绍兴府志》(1587)记载;“兰渚山……兰渚之水出焉。兰亭,山阴汉旧县亭,王羲之曲水序于此。”兰亭在会嵇山防即今浙江绍兴市南27里处,是汉朝的旧县亭。何时所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