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1993年5月24日从加拿大FortQu′Appelle鱼苗孵化场移运大眼狮鲈鱼发现鱼卵,经孵化后孵出鱼苗14万尾,在池塘中培育。鱼苗阶段培育36天,体长53.9mm,成活率75%;鱼种阶段经95-100天培育,套养的鱼种体长20-22.5cm,体重83-107.4g,单养的鱼种体长17.5cm,体重48.4g。  相似文献   

2.
1993年和1994年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二次从加拿大移植大眼狮鲈发眼鱼卵,经室内孵化培育出鱼苗,在池塘中进行鱼苗、鱼种、成鱼养殖。鱼苗培育35天,体长平均达5.2cm,成活率分别是75.8%和17.9%,鱼种培育套养方式成功,亩套养100-150尾,经3个月的养殖,体重可达50-100克,成鱼养殖,亩套养20-40尾,经5个月的培育体重可达300-475克,2龄鱼体重达670-1020克,单产5-10千克。  相似文献   

3.
李凯 《内陆水产》1997,22(4):17-17
培育质优量足的苗种是搞好池塘养殖生产的基础。由于鱼苗细小幼嫩,活动力弱,摄食范围窄,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在鱼苗培育阶段抓好主要技术环节,是提高鱼苗成活率,促进渔业发展的关键措施。1.池塘条件:鱼苗培育池塘要求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667~2666m’为宜,池深2-2.5m,水深1-1.5m,形状为长方形,东西走向,要求池底平坦、坚硬,不漏水和渗透,有2-5cm淤泥。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灌排水方便。2清塘消毒:每年在冬末或初春,排干池水,清除淤泥和杂草,经过冰冻和日晒。修整塘埂,堵塞漏洞。待鱼苗投放前Ic-1…  相似文献   

4.
张正光 《内陆水产》1997,22(3):23-23,14
3苗种培育3.1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可用土池、小水泥地或薄膜池,面积4-10m2、水深20-30cm为宜。培育鱼苗用水必须清洁,河水、长流水及经过曝晒的自来水均可使用。每平方米放鱼苗1~1.5万尾,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或轮虫,每天3~4次。随着鱼体的增大,可增加投喂熟蛋黄、切碎的水蚯蚓或鳗鱼料,以量少多次为原则。在这阶段要注意水质管理,防止阳光照射;每天要吸污1~2次,加注新水l~2次,但不要使水温度变化超过2℃。经过10天左右的培育,体皮达1~1.5cm,此时要及时分他进入鱼种培育阶段。3.2鱼种培育鱼种培育地面积要比鱼苗培育池…  相似文献   

5.
草浆喂鱼     
草浆养鱼是渔业生产中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高等水生植物及无毒旱草,加工粉碎成浆汁喂鱼。草浆计可供避鱼摄取,较大碎片供草鲸鱼摄取,浆粒除被鲤鲫鱼和大型浮游动物食用外,在细菌的作用下还能转化为浮游生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据试验,每10-15公斤草浆,相当于0.5公斤黄豆的作用,用草浆培育鱼苗,只需150-200公斤水草就可以培育1万尾夏花鱼种,用50-70公斤草浆可培育1-2公斤鲤鱼春片鱼种c其饲养方法如下:(1)培育苗种。鱼苗下塘前,每亩先用11-150公斤作基肥,下塘后,每天每亩投放50-100公斤,或按每万尾鱼苗8-Ic公斤,每隔2-…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Hui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技角类为开口铒料,以后逐渐增加投畏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广西区科技厅下达的《斑 人工配合饲料与营养分析的研究》课题中的斑 人工育苗技术要求,在斑 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鱼种培育技术研究。我们于1999年的4月下旬至7月中旬,先后将8批孵化出的33808尾斑 鱼苗(1.2cm-1.5cm),经16天~21天培育,获得3.仇cm~5.0cm规格鱼种20365尾。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鱼苗来源    8批鱼种培育使用的鱼苗均取自本课题组斑 人工繁殖孵化出的斑 鱼苗,规格为1.2cm~1.5cm。数量共338…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月鳢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成方法。月鳢鱼苗自开口摄食浮游动物不久,经驯化完全养吃人工配合饲料习惯,苗种培育成活率达72%以上。商品鱼生产阶段全部采用自行研制的全价颗粒饲料,5-6月繁殖的鱼苗养至10-11月,个体重达0.1kg以上起捕上市,生长速度是同龄野鱼的3-4倍,商品鱼养成阶段,成活率100%,饲料系数1.1,亩产855斤以上(6422kg/ha),亩纯收入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黄鳝是鱼苗培育的大敌。它不仅直接吞食鱼苗.而且还常在鱼苗培育池的池埂中钻孔.导致池水渗漏.使池中的水质难以培肥.影响鱼苗的生长速度。更有甚者则会造成全池鱼苗随渗漏水流逃跑.给养鱼户造成损失。尤其是稻田改成的鱼苗培育池.因池埂大多是用田中淤泥敷成的,黄鳝的危害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
牙鲆室内人工养殖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室内养殖牙鲆的试验结果,1992年-1995年进行的小规模试验。将受精卵培育至鱼苗、成鱼直至成熟亲鱼。在水温为2-25℃范围内,经过36个月将全长为5.3cm鱼苗培育至全长为46.8cm、体重为1780g的商品鱼,成活率为50.6%。1997年-1998年进行的生产性养殖试验,在水温为10-33℃范围内。经过10个月将全长为5.4cm鱼苗养至全长为33.4cm、体篝为356g的商品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材料1.鱼苗来源: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所用鱼苗,系由将天然亲鱼及人繁后代池塘培育成可催产的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受精、孵化而获得。2.培育池塘: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池塘为普通的养鱼池塘。面积0.4~3.5亩,水深0.8~1.2米,分新开挖塘和老鱼塘。试验塘在放养太湖花鱼苗前均按常规方法用生石灰消毒清塘。3.鱼苗放养: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的鱼苗放养均在每年的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每批试验即在受精卵孵化出膜后第4~5天放养,放养密度在2.8万~22.2万尾/亩。二、培育方法1.鱼苗下塘:培育试验采用“半…  相似文献   

12.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lethostigma)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漠斑牙鲆的苗种培育技术,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从美国引进漠斑牙鲆的初孵仔鱼进行鱼苗培育试验和淡化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2003年引进初孵仔鱼4.0万尾,培育出体长4~5cm的鱼苗2250尾,鱼苗培育成活率为5.6%,其中前期和后期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9.0%和62.5%。2004年引进初孵仔鱼4.5万尾,经培育共获得体长4~5cm的鱼苗2830尾,培育成活率为6.3%,其中前期和后期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11.8%和63.6%。经过逐步淡化的鱼苗在纯淡水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长吻鮠养殖技术讲座(三)第三讲鱼苗培育习惯上,把从水花鱼苗培养到寸片(3~3.5cm)鱼种的饲养阶段称为鱼苗培育。由寸片规格进一步培养到5cm(尾重约1.5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这个饲养阶段才叫鱼种培育。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是:1.培育池比较理想的鱼苗培...  相似文献   

14.
1.鱼苗鱼种培育为什么要分阶段进行?鱼苗鱼种培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这主要是因为鱼苗、鱼种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1)鱼苗培育到夏花鱼种阶段。刚孵不久的鱼苗,游泳能力差,活动范围小,捕食能力和逃避敌害能力很弱,必须在浅水小池中培育。  相似文献   

15.
罗江兰 《重庆水产》2003,(2):20-21,23
本文总结了分级培育长吻鮠苗种的新技术:采用水泥池与土池配套进行长吻鮠的鱼苗和鱼种培育,一方面促进了鱼苗的生长,提早将鱼苗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鱼苗成活率,一般都能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内陆水产》1993,(3):19-19
要将鱼苗快速培育成夏花,并提高鱼苗的存活率,须做好鱼苗下塘和鱼苗池的日常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让鱼苗下塔后就能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适口天然饵料,必须先将鱼苗培育他的水质培育肥。这种方法以前称为肥水下塘。比不施肥的清水下塘效果好的多。由于水质肥、饵料生物多、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要做到鱼苗在轮虫高峰期下塘,首先要了解鱼苗池中浮游生物的变化规律。当水温20-25℃,用生石灰清塘后水中浮游生物的出现顺序见下表:从上表可见,鱼苗下塘应选择在清塘后的7-10天,此时鱼苗下塘正值轮虫高峰期。但生产上无法根据清塘日期来要求鱼苗何时下塘,而且天然轮虫数不多,不够鱼苗吃。因此,人为施肥创造铃虫繁殖高峰期才能为…  相似文献   

18.
3苗种培育3.l鱼苗培育根据条件可采用精养法或常规法O3.11精养法面积5—100m2,水深05-1.0m,水泥池,清水下池,密度500-1000尾/m2。下池前后,可用熟蛋黄浆作升口饲料,每万尾水花l-2个蛋黄。如果投喂轮虫等大型浮游动物,须用40——60目纱窗布滤取,每立方米水体投50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苗种池塘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鱼苗、鱼种的培育,主要是将水花培育成2.5cm~3.5cm的夏花鱼苗,然后将夏花鱼苗培育成6cm~10cm的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类,也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产量约占美国淡水鱼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于1984年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鮰养殖,获得成功。斑点叉尾鮰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易捕易养,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肉质上乘,值得大力推广养殖。 一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把鱼苗养成4-5cm的鱼种,时间的长短由饲养技术条件决定。一般需25-30天。鱼苗培育可采用流水水泥池或一般池塘培育,前者一般在小型生产中采用。后者使用于大规模生产。下面着重介绍肥水发塘鱼苗培育方法。 (一)鱼苗池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