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6年4月30日,湖南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炎陵县全面绿化达标县证书。这是株洲市第一个全面绿化达标县。怪不得,走进炎陵山林,头上,脚下,身边,周围都是一片奇异醉人的绿色,绿得浓酽,绿得幽深,绿得恣肆。眼睛不够用时,想寻找词汇描绘一番,任何人都会觉得这个想法可笑,唯一的办法是凝神屏气,把自己从身到心都浸漫在一片梦中都不曾见过的浓浓绿色中,去体会那种难以言状之美——由挺拔的松树,伟岸的杉树,修长的毛竹,更由无数叫不出名的藤萝枝蔓编织成密密层层的绿网,宠天罩地,将一切都收容荫蔽。它就是天地宇宙,在它之外,什么…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31日,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邓建华在广西林科院调研松树、杉树良种选育及专业组培与工厂化育苗技术研发时强调,要加强松树、杉树的组培技术攻关,为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引领支撑。  相似文献   

3.
到过黑河军分区的人们无不慨叹当地的美景:盛夏时节,营区周边,二三十米高的松树、杉树、杨树等连缀成片,浓荫为人们送上夏日的凉爽。成百上千只灰喜鹊、黄嘴鹊、啄木鸟等栖息林间,群起群落的场面煞是壮观。每到冬日,皑皑白雪映着苍松翠柏,简直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军分区司令员陈兴林的话道破天机,“这都是官兵坚持绿化、保护生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真没想到在树林子里面种出的蘑菇不仅味道好,价格还比家里种的蘑菇卖得高”。种植户王希军兴存地说:“去年俺在村边的2亩半林子里养殖的平菇就卖了4万多元。你看看我这刚露头的蘑菇.今年肯定又是一个好收成:我们村今年已经有好几户在树林子里搞养殖了。感谢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又指出了一条致富路。”  相似文献   

5.
贺县大宁镇党委、政府把镇办林场的林业收入专户建账,资金使用实行公开化,接受群众监督,来得清楚、去得分明,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大宁镇党委、政府于1968年先后办起了八岭山林场、中楼万亩林场和上皇飞播林场,总面积25900亩,其中杉树9300亩,松树16600亩。经过二十多年精心管护,第一个兴办的八岭山林场的杉树已生长成材,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6年至1989  相似文献   

6.
在皖南宣城、泾县交界的小山冈上,密密匝匝排立着高大挺拔的松树。在每一棵松树的齐胸部位都挂着一个塑料袋,那是采脂工人挂在树上收集松脂的。每适盛夏,采脂工人汗流浃背地用割脂刀在松树上依次割下“V”形的作口,松脂就沿着“V”形伤口流入下面的小袋。  相似文献   

7.
赫章县恒底民族乡小学的8名教职工和200多名学生在今年元月开展“热爱家乡,绿化祖国”植树造林活动,在校园植树500多株;还利用一周课余时间为学校周围停耕还林的少数民族农户造林,栽杉树3500多株、松树4万多株,面积达150多亩,遍及两个村,为30多户少数民族绿化了停耕还林的土地。为把“热爱家乡,绿化祖国”活动搞好,早在1984年,学校就建立了苗圃,育了松、杉苗。今年元月栽的树苗全取自于学校的苗圃。由于树苗茁壮,栽下一个多月,经检查,松树的成活率达95.6%,杉树的成活率达81.2%。  相似文献   

8.
立护林石碑,是我国古代用以昭示民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永久性标记。我省现存古护林石碑已不多见,被编入省文物志的仅有3座,其中绥宁就有两座。绥宁是我省重点林区大县,造林护林爱林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和历史传统。这从保存完好的两块护林石碑中也可得到印证。画皮坳护树碑碑高1.32米,宽88厘米,厚6厘米。立在距县城西3公里的画皮坳。碑文记载当地会首募银保护古杉的事情。原文如下:“立卖杉树契人杨裕后,今因要银急用,情愿将画皮坳杉树一蔸出售,典苏廷标名下,凭中议定价银一两二钱整。×定地方闻知,不忍此树砍伐。会首龙君茂、…  相似文献   

9.
我……     
我在林中的小路上,静听着一群无名的小鸟,在树枝上啼叫,声音是那样的悦耳、和谐,使你感到在这树林的世界里,是如此美妙、幸福。猛然间,我发现身边的一棵松树,有几处十分显眼的,新的斧痕。这是谁伤害了这棵松树呢?这不是正常的砍伐,这是不能宽恕的摧残……于是,我感到一种宁静、幸福被破坏了,粗累和残害引起了我的愤怒。过了几天,我又来到这树林里,特意来看望那棵被伤害的松树。我发现那早先被砍伤的地方,涌出了一层透明的油脂,象给伤痕敷上了一层药膏,开裂的树皮在慢慢吻合。又过了几天,我几乎是用快步跑进树林,一口气冲…  相似文献   

10.
3月18日下午6时许,一位用锄头挑着两大捆杉树苗的青年男子,向郴州市林业局走来,被门卫拦在门外。他急切地跟门卫说道:”我是想捐点苗子,为郴州灾区重建美好家园贡献点力量。这是我带来的杉树苗。”谈话正好被刚刚下班的林业局干部刘纯刚、李飞和等听到了。他们仔细地问明了原委,  相似文献   

11.
营造生物(阔叶树)防火林带,是加强森林防火的一项战略工程。其技术措施如下: 一、做好规划设计。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应做到适地适树,优先在松树、杉树等针叶树纯林的中幼林和飞播林中设计,尽量与省界、县(市)  相似文献   

12.
活树葬     
活树葬张廓玉非洲扎伊尔共和国的吐买丁奈族人盛行一种特殊的丧葬仪式──“活树葬”。就是在人死后,选择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樱杉树,在树主干的中下部,剥下半边树皮,再挖一个比较大的树洞,然后把用布包裹得紧紧的尸体,直立着放到树洞里,再贴上树皮,并在树皮上刻好死...  相似文献   

13.
松树知多少     
松树知多少◇太原林枝工学校吴秀丽“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陈毅元帅赞美松树不畏严寒、傲雪挺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诗词准确地勾勒出松树的英姿。的确,松树,四季常青,不畏风寒,具有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品格。她在诗人笔下是“...  相似文献   

14.
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双垭村原村支部书记谢家立因涉嫌滥伐林木罪,日前由县检察院依法作出逮捕的决定,使这位昔日的村党支部书记,沦为阶下囚。经县森林公安分局查明,谢家立在2001年10~12月期间,分别购买本村李泽云、李松望、谢家凡、张小方等4农户自留山上的林木,并分别以他们的名义,在该乡林业站办理了9.3立方米的林木采伐许可证,其中杉树1.5立方米,松树7.8立方米。办证后,谢在4农户的自留山上砍伐杉树11.495立方米、松树70.429立方米。之后,又购买了本村李泽金自留山上的林木,在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人在李泽金…  相似文献   

15.
那年夏天,城市燥热的空气令人窒息,于是我参加了一个环保主题的青年野外夏令营。营地设在秦岭山脉深处。开营第一天,我们要沿采药人开辟的山路参观一个叫“松树坪”的地方。说是山路,其实就象鲁迅先生所说的,并没有路,只是采药人曾留下过足迹罢了。公路旁一条不起眼的岩缝就是起点。整条路被各种各样的草木藤蔓掩盖着,如果不是向导引路,我们甚至找不到可以立足的地方。浓密的草木散发着清新的味道。脚下的山谷里,一道小小的溪流淌过,清澈的让人心动。从未把山清水秀和陕西相联系的我,这时才明白了自己只是一只坐在城市底部的青蛙。天上并没有下过雨,路却湿滑得要命。没走多久,营员中一个文弱的女孩儿就摔了好几跤,手臂被荆棘划出丝丝血痕,衣服上也沾满了绿的发腻的苔藓。女孩儿毫不在意,还笑着打趣:“我真是在爬山呐,手脚并用。”似乎已经走了很多路,不见向导停下来,于是有人问,“大哥,到了么?”“还有五分钟。”向导老练地拨开面前的树枝,回答着。可是五分钟后,向导仍没有停下的意思。“到了么?”又有人问。“还有五分钟。”向导乐呵呵地回答。“那还有几个五分钟?”一个营员调侃着。“哦,还有心情开玩笑,看来不累嘛。”向导说着,又加快了步伐。就这样走着,翻过一个又一...  相似文献   

16.
走进林区喜事多,一早就听鸟唱歌,来到坡前望一望,树头颠着小八哥。小八哥,小八哥,请你快快告诉我,你唱的是些什么歌?是苗家的歌?是侗家的歌?是杉树的歌?是松树的歌?小八哥,笑呵呵,一边唱,一边说:  相似文献   

17.
松树、杉树、桉树、竹子是我国南方四大最主要的乡土造林树种和丁业原料树种。其中,马尾松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主要用材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16省市区,在森林资源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西林科院作为我国南方从事松树研究最主要的科研机构之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松树种质基因库,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案情 王某高中毕业后无所事事,因打架斗殴被司法机关判刑劳教。释放后见周围的人都在勤劳致富。好逸恶劳的他也思量着挣钱的方法。一日在村北的山上游逛时,发现了一处未被开采的铁矿石。见多识广的王某知道这些是含铁量较高的铁矿石,如果挖出来卖给加工铁矿石的贩子,肯定赚大钱。无奈在这些铁矿石的地皮上分布着零星的松树,周围更是松树密集,护林员管理的也比较严,在挖矿石时必定得毁坏松树,林业局知道后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相似文献   

19.
开心岛     
卖牙膏的 城里来了个画家,拎着油画箱在村里寻找写生目标。不久便有10多个村童跟在后面,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不知这个贩子是做什么生意的,可能是卖什么好吃的。” 画家被追得实在有些气恼,于是一声不响地回过身来,猛地掀开油画箱。 “噢,原来是个卖牙膏的!”一群村童笑着走开了。  相似文献   

20.
山神     
以前这里,山的那边仍是山,光秃秃的,偶尔有一处丛生的小灌木装点着山峦,远远望去,像个癞子头。所以当地人起名“癞头岭”。癞头岭下住着十几户人家,一条时常因天旱而干涸的山沟从村旁穿过。山沟有水,那只是在夏季多雨的季节。水是泥央泥臭的。冬季就干得发白。村民担水项早起到二十里路的地方担,一担水无论如何省吃俭用也只能用两三天。村民们说,我们祖辈什么地方得罪了上天啊。终于有一天,村里的“聪明人”想出了条好办法——修座山神土地庙。于是,一间稍加修整的茅草房便成了全村人经常祈祷祭拜的地方。庙修了,神拜了,可是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