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1特点2月份,龙舌兰类纤维纺制的包扎用绳出口量与出口额呈现大幅下滑。2走势预计后期剑麻出口有所回升。3详情(1)剑麻种植集中在广西、广东两地。剑麻作为典型热带作物,2017年种植面积约为43万亩。广西生产面积最大,占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2017年,全国剑麻总产量约为12万t,同比增加2.78%,广西剑  相似文献   

2.
广西剑麻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产业现状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中国最适宜种植剑麻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区剑麻种植面积约38万亩(其中地方30万亩,农垦7.8万亩),纤维产量4.5万吨(其中地方3万吨,农垦1.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81%和74%。剑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南、桂东南的扶绥、龙州、大新、武鸣、百色、邕宁、灵山、浦北、博白、陆川等地。现有27家剑麻制品加工厂,  相似文献   

3.
剑麻生产已成为广西农垦系统主要生产项目之一。广西国营农场1955年开始种植剑麻,1965年引种高产良种H.11648麻,40多年来剑麻科研生产的经验证明它是比较稳妥、经济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已摸索、总结出一整套育苗、栽培、加工等技术和营销的成功经验。目前,全农垦剑麻长势壮旺,纤维产量不断提高,获得增产增收的效果(详见表1)。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个别单位的少数岗位落后麻园,部分剑麻制品厂亏损的局面(详见表8)。一、生产现状回顾历史,“七五”期间广西农垦剑麻种植总面积由“六五”期间的年平均面积48,786.4亩,发展到52,9…  相似文献   

4.
浅析西江农场剑麻低产田的改造张明敏(广西国营西江农场537100)西江农场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未,种植剑麻6000多亩,建成剑麻制品厂一座(年加工麻绳1000吨)。麻田大部分属边远高旱和丘陵地,土层瘠瘦,麻田科学管理水平低。长期以来单产滞留在干纤维10...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13,(8):54-55
广西省扶绥县柳桥镇西长村的朱其连在当地可是个名人。多年来,她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使剑麻种植规模扩大到1130亩,而且办起了长期拥有100多名工人的剑麻加工厂,年纯收入达30多万元,成为当地依靠发展剑麻产业发家致富的典范。10多年前,由于家里经济拮据,加上两个孩子同时读书,开支大,朱其连夫妻俩平时起早贪黑地忙碌也难以改变艰难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6.
广西国营红山农场在橡胶遭受大寒害后转产种植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简称H·11648麻;俗称剑麻,下同)。1978年种植1068亩,1979年1112亩,1980年10亩,累计2190亩。1981年在三类麻中淘汰了190亩,保留2000亩。1980年投产584亩,1981年已全部投产。由于过去种植基础差、栽培管理水平低、产量低、亏损大。  相似文献   

7.
冷凉地区蚕豆垄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滇西北的剑川县属冷凉地区,蚕豆种植面积达3.6万亩,但产量低是当地蚕豆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问题.2001年,该县实施"万亩蚕豆集中连片垄作",平均亩产208.4千克,比过去增产30%以上,效果明显,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一、乐至县油菜生产现状乐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油菜的适宜种植区域。油菜是该县主要的油料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县内油菜常年种植面积22万余亩,总产3万吨以上,产值近2亿元,提升油菜生产水平对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促进产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  相似文献   

9.
西江农场剑麻产量上新台阶张明敏,周沾贵(广西西江农场537104)我场1993年的剑麻生产面积5539亩,收获面积4477亩(其中新开割麻园1691亩,占收获面积37.8%)总产鲜叶2.804万吨,总产纤维I361.453吨(其中直纤维1248.94...  相似文献   

10.
眼下,正是甘蔗生长的旺盛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广西扶绥县全面部署甘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全县打响第四代甘蔗螟虫"歼灭战",确保全年甘蔗生产增产丰收。截至9月上旬,该县已发放诱杀器4万多只,性诱剂芯片16.5万片,迷向管60多万支;制糖企业已预付防治药物220t,生产释放赤眼蜂40万片。为确保今年甘蔗的增产丰收,扶绥县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在全县范围筑起"三道防线",严防今年第四代螟虫对甘蔗生产造成的危害。该县糖业局"早检查、早落实、早实施",及  相似文献   

11.
<正>江西省安福县地处赣中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和13个粮食主产区的1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全县辖19个乡镇、256个行政村,总人口40.11万,其中农业人口31.2万,耕地面积45.99万亩。油菜是该县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火龙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我国火龙果生产现状 (一)生产分布现状 在我国,能够进行火龙果经济栽培的省区有: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四川省有少量种植.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国(除台湾外)火龙果种植面积2006年已发展到3.5万亩左右.其中海南省约0.98万亩,零星分布在全省10多个县市,目前未发现连片500亩面积以上的果园;广东约0.3万亩,零星分布在珠海、惠州和徐闻地区;广西约1.716万亩,分布情况为:南宁市约0.52万亩,钦州市约0.5万亩,防城港市0.48万亩,北海市0.18万亩,玉林市360亩,贵港市、崇左市、梧州市等地有少量种植;福建、云南等省区约0.5万亩.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一次来,我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园区建设虽然起步晚,但规划建设起点高、标准高,发展速度快,成效显著。如今广西剑麻—林产循环科技产业园已经成为了我们扶绥县最具活力的工业园区。"扶绥县县长罗彪在园区调研时欣喜地说道。如今,走近广西剑麻—林产循环科技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充满勃勃生机的发展景象:宽敞笔直的园区水泥主干道、规划布局合理的项目厂区、崭新气派的办公楼、员工宿舍楼、优美的绿化、厂  相似文献   

14.
种植H·11648麻 (以下通称剑麻 ) ,在旺茂农场已有 30年的栽培实践 ,最高栽培面积达到 6610亩 (以 30 0株为一亩 ,下同 ) ,累计为国家提供剑麻纤维 2 0 181 2 7吨。回顾 30年来的生产实践 ,总结一些成功的栽培经验 ,对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种植第二代剑麻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基本情况1 1 发展过程 ,旺茂农场从 70年代初开始推广种植H·11648麻 ,其发展过程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一是 1975至 1981年每年发展 4 0 0~ 5 0 0亩 ,1981年总面积达到 3148 8亩 ,把这个时期种植的剑麻看作第一周期麻园。二是 1988年至 1991年 ,4年时间共种植 …  相似文献   

15.
正市场上普遍有这么一个看法,中国甘蔗看广西,广西甘蔗看扶绥。崇左市扶绥县全县种植甘蔗7.33万hm~2,年产糖料蔗400多万t,是广西第一甘蔗种植大县。记者通过对扶绥实地调查采访,切身认识到了农民种植甘蔗的过程和收益实情。扶绥县委书记蓝大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扶绥县的甘蔗种植正在进行耕作方式的变革,目的就是促进甘蔗产业健康发展,力保国家食糖市场平稳供应。"  相似文献   

16.
萧山县是国家的重点产麻区,也是该县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常年种植面积在21—30万亩之间,年产量在142—250万担左右。由于络麻种植面广、数量多,因而在络麻收获期间,泡麻、洗麻水污染水体所造成的损失比较大,麻水污染成为该县人民的一大“公害”。 以1982年为例:种植络麻21.23万亩,据估算有4.5万吨腐殖物质散于河道,污染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剑麻生产近年来随着剑麻市场的复苏和价格的上升而迅速发展,已成为热区种植新宠。广西的剑麻大多种植在荒坡丘陵地带,这种植地杂草生长旺盛,影响  相似文献   

18.
蓬勃发展的广西香蕉产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是香蕉经济栽培适宜区,也是我国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大香蕉主产区。广西香蕉栽培历史悠久,随着蕉农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香蕉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香蕉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2.98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111.04万亩,产量也从1980年的1.61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121.43万吨,平均单产从1980年的332公斤/亩提高到2003年的1600公斤/亩。2003年产量占全区水果总产量的26.01%,实现产值17.79亿元,占当年全区水果总产值的18.57%,香蕉生产在广西农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广西农垦国有黔江农场地处桂中旱区,是一家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国有农场,全场共有土地面积3.8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万亩,是广西农垦10家甘蔗基地农场之一、是广西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近年来,黔江农场围绕"种好一根蔗,搞活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强基固本重民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9-2012年,农场连续四年荣获广西农垦局"经济效益贡献奖"及"企业管理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20.
剑麻丰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麻丰产高效生产包括叶片生产、纤维加工及综合利用等几方面.广西农垦国有山圩农场积极研发和集成国内外剑麻先进生产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确保产量、质量和效益取得一定成效.2010-2012年,全场剑麻按收获面积计算年均单产纤维572.6千克/亩,居全球大面积种植剑麻单产首位.利用自动生产线加工纤维(刮麻),提高劳动生产率、纤维质量及销售价格;综合利用麻渣和麻渣水,提取皂素、果胶和短纤维等,延长剑麻产业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