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波协同酶法提取巴戟天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微波协同酶法提取巴戟天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微波协同酶法提取巴戟天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 g/ml、800 W微波处理时间2min、pH 5.0、酶用量0.1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0 min,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7.26%。[结论]微波协同酶法为巴戟天多糖提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竹叶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竹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建立多糖提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并确定了竹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600 W,微波提取温度124℃,提取时间44 min,液固比41:1,采用该工艺条件,提取1次,竹叶多糖的提取率达到0.45%。而理论预测多糖得率是0.456%,实际得率达到理论预测值的98.68%。  相似文献   

3.
莎娜  王国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45-18146
[目的]研究活性炭对甘薯果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糖液进行脱色处理的效果。[方法]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活性炭用量、不同脱色温度、不同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废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结果]废糖液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活性炭用量2.5%,最佳脱色处理温度为80℃,最佳脱色处理时间为40 min。[结论]该研究为甘薯果脯加工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竹叶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索竹叶多糖的提取条件和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考察了水提条件下不同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固液比、浸提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竹叶多糖提取率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是固液比、浸提次数、时间、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浸提90 min,固液比1∶25,浸提3次.比较水提法、超声波提取和微波提取3种方法对竹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浸提的提取率高于水提法和微波浸提,分别提高21.3%和23.6%.  相似文献   

5.
油茶籽饼粕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油茶籽饼粕为原料,优化油茶籽饼粕多糖提取工艺,并对纯化后的多糖进行结构鉴定。[方法]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超声时间10、15、20 min;料液比1∶15、1∶20、1∶25;浸提温度50、60、70℃;浸提时间60、90、120 min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粗多糖经脱色,脱蛋白处理后,再经过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并对纯化多糖组分进行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2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20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油茶籽饼粕多糖的平均得率16.76%。粗多糖经脱色、脱蛋白、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得到纯化组分CCP。紫外光谱表明CCP为较纯的均一多糖组分,高效液相色谱表明CCP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和葡萄糖,其物质的量比为:1.91∶1.00。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鼠李糖。[结论]该工艺优化合理,多糖的结构得到了初步的确证。研究为油茶籽饼粕多糖的后续理化活性分析、结构表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菊花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菊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固液比对菊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800 W,固液比1∶15,提取时间15 min;在该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5.59%。常规提取法的多糖提取率为2.73%。[结论]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提取具有操作简单、省时、节能和高效的优点,适合工业化提取菊花多糖。  相似文献   

7.
刘悦  徐东升  臧其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50-8652
[目的]找出茶多糖的最优提取方法和对提取率的影响因子。[方法]测定采用醇沉淀法、CTAB沉淀法、微波水提法3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研究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较优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60 min,蒸馏水与茶叶的液固比30∶1,浸提温度60-70℃,提取次数3次,茶多糖的提取率达2.120%。[结论]采用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时效果最优,浸提时间、液固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次数均与提取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锦州当地南瓜为原料,对其中的南瓜多糖进行提取。以投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碱液的浓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纯化南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h,液料比为5:1,碱液浓度在0.4mol/L时为最佳。纯化时采用糖液与乙醇比例为1:3的的沉淀条件,温度62℃,加热32min,活性炭添加量为3%的脱色条件,10%三氯乙酸除蛋白方法和2~3天的透析时间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微波辅助提取马齿苋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齿苋为原料,对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温度、固液比等影响微波辅助提取马齿苋多糖工艺条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马齿苋多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W、提取时间4.5min、温度70℃、固液比1∶10,此条件下马齿苋多糖的得率为10.8%。  相似文献   

10.
杨勇  钱运华  贾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59-21961,21964
[目的]制备活性炭/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筛选脱色剂,优化脱色工艺。[方法]将活性炭添加到经过有机酸改性的凹土中,高温焙烧后制备出活性炭/凹土脱色剂,SEM和BET表征后用于香菇多糖提取液脱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吸附剂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溶液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以脱色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对脱色工艺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剂用量2 wt%,香菇多糖提取液pH为6.0,脱色时间90 min,脱色温度5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活性炭/凹土脱色剂对香菇多糖提取液脱色,脱色率为86.8%,多糖损失率为12.3%。[结论]与活性炭、纯凹土和凹土壳聚糖复合树脂相比,该吸附剂对香菇多糖脱色率最高、多糖损失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早竹竹叶为研究对象,p H7.8的磷酸缓冲溶液为提取剂,采用微波提取法,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在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微波功率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微波提取早竹竹叶蛋白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早竹竹叶蛋白质的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提取早竹竹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5,微波时间为8min,微波温度为54℃,微波功率为500W,在此最佳条件下,提取率为8.07%。  相似文献   

12.
韩秋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12-8614
[目的]探讨微波辅助法提取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和液固比4个因素对提取山楂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60∶1、乙醇浓度80%、微波处理时间60 s、微波功率420 W。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达到3.47%。[结论]该工艺条件适合于提取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鼠尾藻多糖微波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正交试验法确定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在对鼠尾藻多糖进行蛋白质的去除和脱色等处理后,用红外光谱检测其主要组成成分。[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时间8 min、微波功率540 W、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3 min,此时鼠尾藻多糖得率为6.5%;经红外光谱检测认定鼠尾藻多糖的主要组成成分为吡喃糖(单糖)。[结论]微波提取法提取鼠尾藻多糖,方法可行,工艺简单,得率理想。  相似文献   

14.
李敏晶  付荣香  毛婕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85-12686,12696
[目的]探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褐藻海带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从褐藻海带中提取多糖。在考察单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建立正交试验,并比较2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和回收率。[结果]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海带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350W、提取时间2min。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效率和回收率优于索氏提取法。[结论]与索氏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褐藻海带多糖的提取率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15.
丁晨  郭彬歆  徐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08-14011
[目的]优化中华芦荟多糖的提取工艺,比较几种精制方法,并建立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多糖得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比较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法3种多糖精制方法;采用芦荟多糖标准品测得芦荟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中华芦荟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提取2次,提取时间3 h;不同精制方法得到的多糖含量: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多糖收率:活性炭吸附法透析法AB-8型大孔树脂吸附法;苯酚-硫酸法测定芦荟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为1.32,平均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为2.36%。[结论]优选工艺经济、简单、稳定、可行,透析法精制芦荟多糖简单快速、成本低、多糖含量高,苯酚-硫酸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缪天琳  张跃华  李文龙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41-12842,12845
[目的]优选小花琉璃草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小花琉璃草主茎粉末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小花琉璃草多糖,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k(3^4)正交试验确定小花琉璃草多糖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苯酚一硫酸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提取次数对小花琉璃草多糖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2.28%。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寻找提取积雪草总黄酮的优化条件。[方法]选取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微波功率、微波辅助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固液比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9(34)正交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406 W,微波时间90 s,乙醇浓度70%,固液比1∶20,此时总黄酮含量为5.342%。[结论]该试验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步骤简洁、方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细叶黄皮叶(Clausena anisum-olens)中叶绿素的提取方法,为细叶黄皮叶中叶绿素的分离纯化奠定基础。[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化细叶黄皮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工艺。[结果]微波萃取细叶黄皮叶中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95%乙醇,料液比1∶10,温度70℃,功率为350 W,提取时间7 min。[结论]该试验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高效,为细叶黄皮叶中叶绿素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章姐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17-7419
[目的]优化榴莲壳多糖的微波提取及脱蛋白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确定多糖的提取工艺;以脱蛋白率与多糖损失率为指标,选择最佳脱蛋白方法。[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450 W,提取时间6 min,提取次数为1次;三氯乙酸法(TCA)为最佳脱蛋白方法。[结论]优化后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榴莲壳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脱色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活性炭对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进行脱色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脱色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脱色的最优工艺为:活性炭用量2.5%,吸附温度50℃,吸附时间2.0h。[结论]在该工艺条件下,水解液脱色率可达68.57%,而氨基酸损失率仅为4.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