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正我出生时的乡村,妇女手指上的顶针儿就像今天都市女性手指上戴着的一枚枚白金或黄金戒指那样普遍,当时的顶针儿是没有美学意义的,它只有绝对实用的内涵,而且没有几个妇女手指上没戴过顶针儿。母亲少女时代戴上顶针儿用针线布料可以缝制自己想要缝制的东西,绣她中意的花儿、云朵、小动物。待母亲十八岁出嫁,已是一个针线能手了。在我的记忆中,我十几岁前所穿的衣服全是母亲手工缝制的。尽管镇上有裁剪店,可做不好一件像样衣服的乡村女人,就不是一个好的乡村女人。从我记事起,母亲的针线活儿做得好,周围的人都很羡慕,叔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粽子     
安心 《农家科技》2006,(9):50-50
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会把简单的饭菜做的有滋有味,会织各种花样的毛衣,会做漂亮的鞋子,但奇怪的是有一样她就是学不会,就是包粽子,这可是我们这一带乡下女人都会的手艺啊!幸亏父亲不怪她,而且父亲会!每每到了包粽子的时节,就见青翠欲滴的箬叶在父亲手里很听话地翻转着,而后一只粽子就包成了。而母亲这时候就会搬着一只板凳坐在父亲旁边,很笨拙地跟着父亲学,满脸笑成了一朵花,可手里就是学不会。于是父亲骄傲得像个功臣,把母亲差得团团转,泡茶啦,拿水烟袋啦,母亲这时候的脾气出奇的温柔,甚至还小声地哼着曲。这样一年一年过下来,便成习…  相似文献   

3.
<正>小时候,每次父亲发了工资,母亲都会拿出大部分存到银行,仅留少许部分作为生活开销和我们姐妹的学费。有时候不够用,母亲就采摘自家园子里的蔬菜,或自己做一些手工艺品拿到3公里以外的集市上去卖。看到母亲这样辛苦,我们心疼她,但更不理解她。当时父亲的收入在我们队上是数一数二的,人家都说我们家有钱,可母亲却总是勒紧裤腰带,一分钱都想掰成两半花,她这样吝啬何苦呢?  相似文献   

4.
何建明出生于浙江湖州德清县伐头乡,是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可他的创业经历却颇为丰富,他做过一次性擦鞋纸,倒腾过小饭店,后来又干了木材贩运。每一段经历都充满了未知与坎坷,他笑着承认自己当初做梦也想不到,最后会从一个贩木头的变成一个种木头的。而当初抱着回报山林梦的种树人,如今也得到了大山的回馈。这个“山里人”已经坐拥10座林场.有了上亿的家资,蓦然回首,这一路走来,给予他最多财富的,正是这座生他养他的大山。  相似文献   

5.
正50岁上下年纪的人大部分生过煤饼炉子。其实,农资新品种推广与生煤饼炉子的过程很类似。农资新品种推广就像生煤饼炉子一样是能量传递的过程,我们做个形象比喻更能说明问题:供货商(制造商)是“火种”,经销商是“引火纸”,零售商是“引火柴”,使用者(农民)是“煤饼”。供货商(制造商)、经销商和零售商三者都是“引火者”,其目的在于把“煤饼”引燃用于“烧饭、炒菜”也就是把市场培育成熟,使农民回头购买,这才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三袋米     
大约十五六年前,湖北省某县一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溘然长逝,留下两间破瓦房给娘儿俩。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母亲拿着针线将母爱密密缝进了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涨满了笑意。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后,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果腹之粮都没有。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门牙     
母亲未出阁前虽称不上大家闺秀,却也能算得上是小家碧玉。可是她没有我三个姨那般好福气,凭着如花似玉的容貌嫁到城里面,而是下嫁给了我父亲——一个种着十来亩薄地的“乡下佬”。就因为她的牙难看,她的三颗门牙不但大,而且突出唇面许多,使得上嘴唇终年挨不着下嘴唇。为此,她不知流了多少泪,对姥姥、姥爷更是耿耿于怀——他们不管母亲如何要求都不同意她换假牙。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不识几个字的庄稼汉,娶了个长相虽有点不雅却是知书达礼人家的闺女,自然喜欢得  相似文献   

8.
母亲有个电话簿,是用白纸和针线缝出来的。 有一次,家里需要联系一位远房姨妈,而我们手机里都没存姨妈的号码。只见母亲打开抽屉拿出电话簿翻起来,最后在众多号码中,准确无误地找到一组号码拨过去,恰好是姨妈接的。我们一边夸奖母亲,一边想看看她的电话簿。  相似文献   

9.
追求的代价     
我高考落榜后回到家乡,依然做着我的文学梦。终有一天,父亲卷着喇叭筒旱烟,蹲在我面前,对我说:“儿子,咱生就是跟坷垃打交道的命,写不成功,就丢手吧,省得城也耽误乡也耽误”父亲看我双眼盈泪,轻轻摇头,叹口气又道:“写的玩艺人家看不上眼,不中就拿着文章让人家当面点化点化,也好知道船弯在哪里”在那年月,出远门意味着路费,路费从何而来父亲似乎看破我的心事,习惯地用手捻着纸烟:“只要不是胡乱整的事,爹借钱也支持你。”我疑惑地望着父亲,父亲却给我一个一摇三晃离去的背影……时,那么庄重那么严肃那么满怀希冀,似乎…  相似文献   

10.
我的50年代     
一、从故乡到黄泛区农场 1933年,我出生在河南荥阳县一个贫穷农家。父亲身体不好,母亲是小脚。两个姐姐因为家里穷出门儿也早,家里缺劳力,那时农村的女孩子又不上学,父母把我当男孩子养,当男孩子用,我很小就下地劳动,这也使我从小就形成不论做什么都要强,不论到哪里都不怕的性格,10多岁就成了家里的主劳力。  相似文献   

11.
刺绣     
正绣花也叫刺绣,是母亲十八岁嫁给父亲后开始的一门功课。那时侯父亲在镇上医院上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不像现在,镇上医院的接诊量很大,父亲做中医,况且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对中医还很笃信的,所以父亲每天都很忙,少有休息日。年轻的母亲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忙完地里的庄稼活,每年有大量时间在家赋闲。夏日暖暖的阳光和冬日亮亮的烛光之下,聚精会神的母亲柔弱  相似文献   

12.
陈超 《农家致富》2004,(13):54-54
有的母亲任何时候都不提起亲,好象孩子从来没有过父亲一样这种教育是很不明智的。有的母亲力贬低父亲,努力让孩子相信父亲是坏人,所以家庭才被拆散。即使情况果真如此,这种教育方法也不好。随着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从感到一个新的生命在腹内诞生之日起,妻子就开始向母亲转变。丈夫与妻子不同,他的身体并不发生变化,对这种感觉也很难有切身的体验。所以,准爸爸们更应该与妻子十月怀胎做母亲同步,尽早进入父亲的角色。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需要准爸爸了解的事情很多:  相似文献   

14.
李文成 《农友》2001,(9):23-24
我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三人抚养长大,现在都已经参加了工作。这几年,母亲的生活费用全部都由我们兄弟二人承担,由于我们收入低,经济上确有一定困难,我们提出要妹妹也负担一些赡养费,她却说:“我已经是出嫁的女儿,本身就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请问,她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5.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我家六个兄弟姐妹,母亲病逝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哥、二哥在外工作,弟弟到外地读书,我在本镇读高中,家中,只有我和父亲两个男人相伴。我家有一块宅基地,有人想买。-天晚上,我们两个男人吃着晚饭,父亲突然问我:“我想把那块地卖了,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7,(11)
<正>有个小男孩性格暴躁,常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更不愿和他交往,他因此而变得很孤僻。虽然他很想改了自己的坏脾气,但总是无法控制。有一天,父亲拿了一袋钉子给他,然后对他说:"孩子,当你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就拿出一根钉子钉在后院的墙壁上,把它当成你发脾气的对象。"孩子答应了。开始的第一天,孩子在墙壁上钉了30根钉子,第二天钉  相似文献   

17.
父爱如山     
<正>记忆中的父亲给我的感觉就两个字:"严肃"。小的时候我调皮不听话,只要父亲眼睛一瞪,我的泪水马上就扑簌簌地流下来,那时对父亲很反感,感觉自己好像不是他亲生的一样。直到那年中考,我对父亲的印象才有了大转变。因为中考失利,我离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只差4分,而这4分却要用16000元去买。当时母亲泣不成声,想着要卖多少个麒麟瓜才能攒够这16000元的入学费呢?  相似文献   

18.
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装,连鞋子和背包也要换成最普通的。我忍不住笑她:“人家都是衣锦还乡,您这是干什么啊?”  相似文献   

19.
海上生明月     
张世普 《新农村》2008,(10):41-42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这一走,就是五年。当初不过是因为母亲的一声责备。大学毕业以后,他很努力地寻找工作,跑遍大小人才市场,偏偏没有人看中他。风华正茂的时光就在无所事事间流走。母亲看在眼里愁在心中,不知怎么的,一句“你太让我失望了”就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20.
打好你的牌     
《农家致富》2007,(24):53-53
一个人和家人一起玩牌,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于是就变得很不高兴,老是抱怨。他的妈妈对他说:“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全力,力求最好的结果.”很多年过去了,这个人一直牢记着母亲说过的话.从未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