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季和春季播种对蒙古黄芪种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黄芪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初冬季节和春季分期播种育苗对比试验,定期测定土壤含水量和苗栽生长发育指标,旨在揭示冬季和春季播种对蒙古黄芪种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探寻黄芪最佳育苗季节.结果表明:与春播田相比较,冬播田出苗期土壤含水量高,种子提早出苗14d,幼苗长势良好,但死苗严重,成苗后功能叶早衰脱落明显,后期长势反而不及春播田的水平.春播田出苗率虽低,但幼苗成活率高,后期生长势强,育成苗栽产量和质量均极显著提高,苗栽产量较冬播田增加(3 378.3±1 109.6)kg/hm2,单根鲜质量、单根长和芦头茎长分别增加0.729g、4.42cm和6.530cm,侧根数却显著减少,根腐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显著降低.据此认为,黄芪露地育苗不适宜冬季播种,建议规范化生产中春播育苗.  相似文献   

2.
以加拿大抗白粉病豌豆Mp1807为母本、绿子叶品种Graf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法选育,多生态区试验进行丰产性、适应性以及根腐病和白粉病抗性评价,以及2012—2014年在全国春播区13个试点和冬播区8个试点进行适应性和丰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陇豌1号耐根腐病、中抗白粉病,产量高、稳产性能好;株型紧凑,矮秆,直立生长,株蔓粗壮,抗倒伏。春播组试验平均产量2 855.25 kg/hm2,较对照增产18.39%,最高产量5 564.2 kg/hm2;冬播组试验产量2 349.90 kg/hm2,较对照增产12.75%。该品种适宜在春播区甘肃兰州及甘南卓尼、内蒙古达拉特、宁夏隆德、青海西宁、西藏拉萨以及冬播区江苏如皋、四川成都、重庆永川、江苏南京、陕西安康等地种植,特别适宜在西北灌溉农业区和年降水量在350~500 mm的雨养农业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生态区甘蓝型油菜主要性状的差异,以6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为材料,分别比较了春播区和冬播区油菜的田间农艺性状、收获产量性状、种子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差异最大,产量性状其次,品质性状最小;农艺性状中,春播区的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序长均高于冬播区,而角果数和角果密度均少于冬播区;产量性状中,冬播区油菜的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经济产量、经济系数、千粒重、每角粒数均高于春播区,而单株根重和根冠比则为春播区高于冬播区;品质性状中,冬播区油菜种子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均高于春播区油菜,春播区油菜的含油量高于冬播区,但是芥酸和硫苷含量也随着提高。  相似文献   

4.
播期对冬播春麦品种生育进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冬前播期对新疆北疆春小麦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7—2019年在田间设置3个冬前播期(10月中旬、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和春播期(3月底,CK),分析‘新春6号’、‘新春20号’、‘新春27号’和‘新春43号’4个春小麦品种在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茎数动态、产量构成和籽粒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冬播处理平均出苗率(59.13%)较春播处理平均出苗率(80.70%)降低21.57个百分点,年际间差异大,同一春麦品种不同冬播期处理之间出苗率差异显著;冬播较春播处理早出苗9~15d、早成熟8~11d、延长生育期6~18d;降低总茎数峰值,总茎数峰值提前出现;冬播处理2年平均产量(7 065.99kg/hm~2)较春播增产17.10%,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30.68%和5.59%,冬播期处理间产量平均值差异不显著。冬播处理使供试春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均有所降低,但处理间籽粒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同一冬播期的不同小麦品种的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差异显著,以‘新春43号’和‘新春6号’较高。冬播处理较春播小麦增产,主要是穗粒数增加的结果;冬播使春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降低,同一小麦品种的不同冬播处理间籽粒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和品质结果,10月下旬—11月上旬是新疆北疆春麦品种适宜的冬播期。  相似文献   

5.
<正>春播大白菜是丽江市古城区反季节栽培的主要出口创汇蔬菜品种,夏秋季播种面积666.67 hm2,早春季播种面积200 hm2。近年来,随着大白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春播大白菜干烧心危害程度日趋严重。仅2010年上半年,丽江市古城区金山漾西村委会种植的26.67 hm2大白菜干烧心发病率达80%,给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农业部门和农户的高度重视。现结合春播大白菜种植基地病害发生情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挖掘冬播糜子的生产潜力,以固糜21号为供试材料,以露地春播为对照(CK),设置膜侧冬播(D1)、平覆膜冬播(D2)、露地冬播(D3)3种处理,分析不同冬播栽培模式对糜子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D1~D3处理,出苗率达到90%以上,生育时期提前8~59 d,生育期延长34~44 d,产量性状不同程度提高,产量增加15.04%~23.34%,其中膜侧冬播表现最高为5215.95 kg/hm2,可作为糜子冬播的主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据近期对浙江全省14个基点县1 532家样本户的冬播意向调查,2004年冬播农作物面积将全面增长。预计冬播面积87.74万hm2,比2003年增3.86万hm2,增幅4.6%。其中,春粮13.91万hm2,比2003年增1.29万hm2,增幅10.2%;小麦6.56万hm2、大麦2.51万hm2、蚕豌豆4.83万hm2,分别比2003年增加0.63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的2个菜用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在上海温室冬播、大田春播和黑龙江安达春播,并对不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荚数、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荚重、鲜百粒重、单株荚数和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冬播营养生长期长于北方春播、长于上海春播,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以北方春播最长,上海温室冬播的不同生育阶段变异系数大。上海冬播比春播大豆表现株高矮、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少,而北方春播表现最高。上海冬播比春播在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鲜百粒重、单株鲜荚重、鲜荚产量等性状上低,北方春播最高;不同栽培方式间这些性状和产量差异显著。品种间分枝荚数、鲜百粒重、单株鲜荚重、鲜荚产量差异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9.
一、冬播谷子的好处1.早熟;冬播比春播可提早成熟6~12日,在高寒山区可以避免早霜危害,提早收获和及时进行秋耕秋种。2.增粮又增草:三年试种证明,冬播比春播显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在冬、春播区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为材料,分析比较冬、春播区油菜的绿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光合物质产量以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生态区的光合性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春播区的绿叶面积比冬播区高70.53%,叶绿素SPAD值和光合物质产量则比冬播区低17.06%和19.24%。春播区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分别比冬播区高47.00%、31.47%和6.08%,而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比冬播区低10.02%和68.71%。说明,生态区的环境条件对油菜的光合性状有很大的影响,在春播区应提高WUE和Pn。  相似文献   

11.
杉木良种壮苗培育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凤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74+6278-6274,6278
[目的]探索杉木良种壮苗高效优质的培育技术.[方法]在青阳县杨田镇下东堡村杉木育苗基地,研究杉木播种量、播种季节、施肥种类与施肥量、育苗密度等对杉木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①青阳地区杉木播种量以60 ~ 75 kg/hm2,良种为45 kg/hm2为宜.播种季节采用冬播好处多,苗木生命力强,抗逆性强.②杉木育苗施基肥为复合肥1 500 kg/hm2,饼肥750 kg,/hm2是合理科学的,苗木的木质化程度高.③从苗木质量和育苗量双重指标综合考虑,杉木育苗的最优密度是90株/m2(产苗量为67.5万株/hm2).[结论]培育合格的杉木良种壮苗,要提早播种,控制播种量,搭配适当的施肥量以及育苗密度.此外对于其他影响苗木生长量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孜然是羊肉烹饪特别是烤羊肉串必需的调味品,在新疆种植孜然以春播为主.我们进行了两年冬播孜然的试验并取得成功.孜然冬播省财、省物、省力,比春播孜然早熟7~15天,产量比春播的提高10%左右,且冬播孜然受播种时期等限制少.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在陇南市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推广马铃薯冬播双膜栽培技术以来,示范平均产量达22.5 t/hm2、产值5.25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06年陇南市政府把马铃薯冬播双膜栽培确定为21个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已在境内白龙江、白水江、北峪河流域及徽成盆地大面积推广.我们根据开展该项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了陇南马铃薯冬播双膜栽培技术要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早熟棉邯686选系HS901为试验材料,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对4个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下棉花不同时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在获得较多群体总铃数的基础上铃重没有明显降低,棉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处理,子棉产量达4867.5 kg/hm2。由此提出在黄淮棉区采用早熟棉花品种,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使棉花吐絮期躲过雨季,减少烂铃,获得较高产量,节省人力和投入,增加棉田纯收益。其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施地佳有机生物调理剂对烤烟产量及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等烟较常规种植不施用调理剂对照增产187.5kg/hm2,产值高7 297.8元/hm2,均价高1.46元/kg。说明施用施地佳有机生物调理剂有利于增加烟株的经济效益。通过调查田间青枯病、黑胫病等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施用施地佳有机生物土壤调理剂地块烟株病害的感染程度大大低于常规对照地块,尤其是以青枯病为主的根茎类病害较为明显。说明通过施用施地佳大大降低了田间土传病害的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6.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稻草秸秆全量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后的腐烂程度与气温和田间温度呈正相关,随着气温升高,田间温度升高,稻草腐烂进度加快,稻草还田栽培小麦比未还田次生根数和有效分蘖数不断增加,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分别增加757.5kg/hm2和709.5kg/h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冬闲-双季稻为对照,研究了我国南方双季稻区种植黑麦草、紫云英、油菜和马铃薯4种冬季覆盖作物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冬季覆盖作物均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改善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 ,提高水稻产量。早稻的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45.68万/hm2、59.20万/hm2、11.68万/hm2和16.02万/hm2,每穗实粒数分别增加6.46粒/穗、9.75粒/穗、1.7粒/穗和4.04粒/穗,千粒重分别增加0.24 g、0.12 g、0.16 g和0.43 g,早稻产量分别增加409.70 kg/hm2、536.44 kg/hm2、97.97 kg/hm2和298.48 kg/hm2;晚稻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变化趋势与早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津玉46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玉米育种研究与发展中心(简称玉米中心)育成,组合为WJ202×丹340。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5天。2000~2001年天津市春播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186.2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2%。试验表明,津玉46表现高产、稳产、农艺性状好、抗旱能力强,抗病性好。适宜天津市及其它地区春播或黄淮海地区夏播。种植密度45000~50000株/hm2。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比例为1∶5或2∶8,制种产量可达45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磷配比量及密度对春播绿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D 饱和优化设计方法,采用与春播绿豆产量密切相关的氮肥、磷肥、密度三个主要因素对春播绿豆产量及性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春播绿豆高产栽培的最佳组合为:纯氮27.0kg·纯磷72.0kg"密度120000株/hm2;其次是纯氮为27.0kg·纯磷97.5kg·密度165000株/hm2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冬播次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播种量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冬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次年鲜草产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建立鲜草产量与试验因子间的数学模型,经效应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紫花苜蓿鲜草产量大于或等于95t/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播种量22.08~24.28kg/hm2、施P2O5量211.22~238.78kg/hm2、施K2O量177.04~197.96kg/hm2,每次刈割后施N量为133.28~166.73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