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素有"天下粮仓"的美誉,龙江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定位,为我国粮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粮食的安全压力。黑龙江省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达1586.6万公顷。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人均耕地面积达0.4公顷。2017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到1203.76亿斤,实现"十四连丰",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这么一个粮食大省,土地利用面积不如南方主销省份,粮食的产量、质量问题依然存在。黑龙江省对全国粮食增产发挥起着主导作用,要想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稳定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是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集约化的基础,是社会化的前提。黑龙江省以发展农机合作社为着力点,加强新型农业生产组织的建设,目前有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现代农机合作社817个,有投资100万元的农机合作社1700多个,农机合作社的大力发展促进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每年增产100亿斤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452.37亿公斤。其中,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吉林省由2012年的第五位跃到2013年的第四位,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十位。2013年四省区粮食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国第一。四省区粮食总产量在全国比重从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3年的24.1%,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其中玉  相似文献   

4.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增产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 571万t,其中,商品粮达到78%,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双第一的省份,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对黑龙江省粮食增产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制约黑龙江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水利建设、增加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加大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力度等促进黑龙江省粮食增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1976年,王桂森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黑龙江是中国农业大省,用占全国1/10的耕地,生产出全国1/7的商品粮,养活全国1/6的人口,年粮食总产量、增长幅度、商品量和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这里是农业人才的摇篮,厚重肥沃的黑土地养育了一大批全国领先的农业权威专家,他们勤恳豪迈的品质在王桂森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进而坚定了深耕农业技术经济行业的信念。2011年5月至2015年11月,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王桂森  相似文献   

6.
耕地生产潜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资料,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10.33%,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97%。但是,掠夺式经营导致黑土不断退化。在黑土区开展耕地生产潜力评价,将为黑土区耕地退化治理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7.05亿kg,其中商品量约占78%,首次实现了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全国双第一。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粮食价格也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生产的效益和农民收入。该文主要通过对2011年农村固定观察点黑龙江省统计数据关于主要粮食作物价  相似文献   

8.
“七五”时期,我国农业“升温”取得明显成效,粮食生产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当前如何保护好产粮区农民的经济利益,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仅以湖南为例,就产粮区农民经济利益和粮食生产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主产粮区。1990年农业产值占全国的5.3%,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6.3%,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纵观“七五”时期湖南农业的发展,我们发现存在这样三个反差: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时对黑龙江农业给予高度评价: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要统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金融保险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在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成为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在这辉煌的成就背后,农村金融的支持功不可没。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农田水利、县域经济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全省金融系统提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明确了金融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导向,引导和撬动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和信贷投放。截至2013年11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4472.2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全部贷款增幅5.4个百分点,占贷款总额38.9%,高于全国12.5个百分点。2013年全省支农再贷款额度114.5亿元,较上年增加37.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7.05亿kg,其中商品量约占78%,首次实现了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全国双第一。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557.05亿kg,其中商品量约占78%,首次实现了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全国双第一。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粮食价格也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生产的效益和农民收入。该文主要通过对2011年农村固定观察点黑龙江省统计数据关于主要粮食作物价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中的核心。湖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无论是粮食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桃源县粮食生产名列全省前茅,改革开放后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量显著提高。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粮食作为重要战略物质,其生产任务越来越重、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粮食安全潜伏着不容忽视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玉米生产形势和发展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黑龙江的三大粮食品种之一,播种面积在210~230万公顷,是黑龙江省第二大粮食作物。玉米单产常年保持在4 000~5 000公斤/公顷,年总产在800~1 100万吨,约占粮豆总产量的40%,商品率在70%左右,每年约有300万吨销往省外和国外。虽然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很快,但玉米生产有挑战也有机遇,有潜力也有难题。只有发展现代玉米工业,加速转化增值,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促进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发展。1黑龙江玉米生产发展的优势一是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适宜玉米生长。黑龙江省耕地面积为1.5亿亩,位居全国第一,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多,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  相似文献   

15.
<正>南国四月芳菲已尽,北国春耕尚未开犁。作为祖国的"北大仓",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库存第一大省,粮食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黑龙江省的春播及肥料保供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大计。近日,《中国农资》记者走进黑龙江,对当地的春耕备肥情况,以及肥料市场出现的一些新变化进行了调研采访。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71.5亿kg,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农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591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6977元的614元。本文采用比较优势理论构建协调指数,来判断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的协调性;分析了协调性过低的主要原因:粮食生产外部性补偿机制不完善、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粮食收购价格过低。提出了构建完善的粮食生产补偿机制、发展绿色高附加值粮食生产、扶持乡镇企业发展、打击粮商压级压价、保护粮农利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2月20日,农业部向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发来贺信,祝贺黑龙江粮食产量超千亿斤。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取得的成绩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黑龙江省今年粮食总产达千亿斤,这是国家粮食安全建设上的一大喜事,是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工作的一大亮点,为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运用大省。黑龙江省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核心,以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购机补贴、农机深松整地和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突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大农机发展战略,促进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加快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我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黑龙江省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5~2013年黑龙江省统计资料,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几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个主要影响因素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显著相关,其中农村用电量、农药施用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几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将会持续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将会成为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3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农业科技化进程的加快和资源短缺形势的严峻,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成为提高农业科技化程度、应对资源不足的必然要求。黑龙江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若将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使其发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能源价值,对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介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粮食产量多年来位居全国首位,每年的粮食总产量高达1200多亿斤,其中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占粮食总产量的95%左右。黑龙江省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将这部分可回收资源利用好,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