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读书     
一辈子握惯了锄头的父亲,近几年竟也读起了书报。 父亲文化不高,却是村里公认的农家好手,他一天到晚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把责任田里的庄稼侍弄得人见人爱。对于小报,他总是不屑一顾,见我整天读呀写呀的不帮他干活,还免不了狠狠骂我一通。  相似文献   

2.
《养猪》2009,(2):2-2
当记者问梁德勤(音)他认为人大会议会拿出什么有利于他的议案时,这位山东德州农民一笑置之。 两年前,因德州市建经济开发区,梁德勤失去了土地。58岁的梁德勤说:“政府总是说得好听,实际上却不落实。他们承诺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但我不抱多大希望。”  相似文献   

3.
我的蜂疗医治对象是从家里人开始的。我外甥今年7岁,两三岁开始每年1月末、2月初总要感冒,咳嗽,扁桃体发炎,嗓音沙哑,连续4年总是要输液7~10天才会好转。今年春节过后他随母亲来我这住了十几天,我每天在他喝的水里加入些蜂胶液,每次01~0.3毫升,每天3~4次。服后病症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现任寿光市北海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学海,是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今年54岁。他出身渔民家庭。16岁就上了船.曾经割过芦苇,晒过盐,过了不少苦日子。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想:人这一辈子,活着到底为了啥?能为社会做点啥?党的好政策,使人们过上了好日子,致富思源,他觉得回报社会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于是他伸出双手。搀扶需要搀扶的人.捧出真情,温暖需要温暖的心。  相似文献   

5.
人们总是会发现第一次抱回家的小狗总是战战兢兢,这是由于狗对新的环境和主人都不熟悉,表现出不安心,不适应的行为是正常的。所以养犬人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狗安心,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秘密     
春花这几天发觉丈夫志强晚上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好像有啥心事似的,但是不管她怎么追问,志强也不说出底细,还总是用“没事、没事”的话来搪塞。要使春花纳闷的是,一连几个晚上都快半夜了,志强却仍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 志强这几年是全于有名的种粮大产,在发展多种经营上,善琢磨,会算计,有道道,日子过得非常红火,每当人们提起他时,没有一个不伸大拇指的。可是,使志强不理想的是写文章材料什么的,总比不上他媳妇儿春花,春花既会写文章,又写一手好字,在村子里可也算得上是一名女秀才,家里家外写个什么的,都是春花的事。…  相似文献   

7.
郑晓珍 《中国蜂业》2006,57(5):44-44
今年85岁的李逸群老人,家住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县云山西家垅村。虽说是耄耋老人,但面色红润,步履矫健。问他养生之道,他总是笑呵呵地伸出两个指头,然后慢悠悠地吐出两个字:“养蜂!”  相似文献   

8.
钱锺书先生曾引用一句意大利谚语说:旅游者该有猪的嘴、鹿的腿、老鹰的眼睛、驴子的耳朵、骆驼的肩背、猴子的脸,外加饱满的钱袋。这里面,除了猴子的脸不知何用,其他各项则都是说旅游者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四处观听。才能遍擦当地的景观、风土、人情。然而,人类哪有这些器官,何来这般本事?所以,人对一个地方的知识总是有限的。那么,一个引申出来的结论是:人的地理知识总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9.
詹姆斯是一位来自新西兰的9岁小男孩,他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他对这个世界感到困惑及害怕,无法与人交谈,也不喜欢被他人碰触。这样的他没有朋友,但幸运的是,他拥有一头忠心耿耿的服务犬——马埃。马埃来到詹姆斯的身边已经2年半了,他帮助詹姆斯能够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作,并且确保他的安全。因为詹姆斯在公众场合容易感到紧张焦虑,经过专业训练的马埃必须让他保持冷静,以免他不小心走失或陷入危险之中。  相似文献   

10.
刘景盛,59岁,言语不多的山东汉子,宽额大脸,面相和蔼,目光眸利有神,总是穿着一套笔挺的蓝色西装,而西装上时常粘着进出库房时蹭上的白色粉尘——个典型的农民企业家形象。他种过田,当过兵,上过军校,转业后当过工人,在商场里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经历大半生的坎坷后,他终于在兽药行业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1.
滩狼     
一在我家乡的恩格尔草原,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人,他叫塔恩图。他个头不高,皮肉干瘦,头发却又浓又密,雪白如霜,他快六十岁了,牙齿一颗也没有少,他像保护自己的生命那般保护着他的牙齿。他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干起活来像只狼,吃起肉来也像只狼。这个狼一样的塔恩图是个了不起的人,六十年代当过兵,在河北省修建铁路时干的是爆破山洞的任务,为救战友失去了一只眼睛,崩出一脸大小不太均匀的麻子,荣立了三等功。七十年代复员回家后,在雪灾中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冻瘸了一条腿,他的英雄事迹曾在广播里作为典型广为流传过,恩格尔草原上没有人不知道他的。  相似文献   

12.
臭气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臭气 什么造成了臭气 邻居抱怨说畜牧场中散发出臭气,就表明他或她的鼻子检测到了由气体、蒸汽和尘埃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对臭气的感觉是一种个人反应。并非所有的人都对臭气同样敏感,也并非所有的人总是对一种臭气产生相同程度的厌恶感。由于还没有一种臭气测定仪犹如人的鼻子那么敏感,所以目前还不可能精确地测定出某地在某一时间内臭气的强度和令人厌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他,很少穿笔挺的正装,很少出入奢华场所,甚至不喜欢在媒体上高谈阔论。他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低调、沉稳,也许,这一切皆源于他始终保持着的黄土地般的质朴情怀?也许,这一切皆源于他的牧鹤、他的饲料事业?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个围棋高手讲过一个小故事:他小时候,常常跟着父亲进山砍柴。后来他发现有位老伯伯也常常到山里砍柴,但他总是来得晚,走得早,中间还不时歇息一会儿。但令他感到奇怪的是,老伯伯每次砍的柴,总是比父亲多一些。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老伯伯的斧子比较锋利或是他砍的柴都是质地比较软的。但当他仔细比较过老伯伯与父亲的砍柴方法后,才终于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在遇到有树节时,父亲总是竭力避开树节,斧子却常常被卡住;而老伯伯却总是从有节的地方下手,围着树节砍。原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没有节的树干比较容易被砍断,而有节…  相似文献   

15.
小小说二题     
冯春生 《草原》2010,(3):51-52
谋死林上木已八十多岁的人了,他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风烛残年,老态龙钟,一副快死的样子。他不敢死,不是怕死,是他觉得他死不起——这个城市死一个人的费用太高了。  相似文献   

16.
孙茂明 《山东饲料》2004,(10):13-13
今年38岁的孙长森是胶州市里岔镇孙家洼村人.年龄虽然不是太大。可干宰羊卖肉这个买卖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是当地有名的屠宰“爆发户”。他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上学,妻子和他一起宰羊卖肉,也是当地一个比较有名的杀羊女能手,几年来.她与丈夫一起“杀”出了一条富裕路。  相似文献   

17.
李崇 《养猪》2014,(3):48-48
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认识到生老病死如同昼夜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他以古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生死观为训,在生之年不寻欢作乐,空耗精力,也从不因为“老之将至”而畏惧死亡。庄子活到83岁,无疾而终,他的寿命比同时代人的平均寿命多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18.
父亲读书     
一辈子握惯了锄头的父亲,近几年竟也读起了书报。父亲文化不高,却是村里公认的农家好手,他一天到晚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把责任田里的庄稼侍弄得人见人爱。对于书报,他总是不屑一顾,见我整天读呀写呀的不帮他干活,还免不了狠  相似文献   

19.
《山东饲料》2008,(5):33
山东省平原县王庙镇小李庄村28岁的农民李长军,投资上百万元办起了自己的企业,还被推选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每当人们问起年纪轻轻的他,是哪里来的这股干劲?有着外出务工经历的李长军总是动情地说:“是‘温州精神’点燃了我的创业激情!”  相似文献   

20.
在湖北当阳育溪镇,住着一位老人,擅长种植苦瓜,经他种植的苦瓜,个大又鲜嫩,十分畅销,人们都称他为"苦瓜老头"。1990年,刚满60岁的他患了高血压,他对笔者诉说成天头昏脑胀,拄着拐杖不敢放手,总是站不稳。吃了不少药,一直不见效。希望笔者给他进行蜂疗,于是试针后开始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