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王钰  储江伟 《森林工程》2014,(2):138-142,166
采用Daubechies (dbN)小波分析方法,对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瞬时转速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与分析.应用Matlab中的一维小波分析函数,对汽车电控发动机瞬时转速信号进行不同阶数和层数的拟合效果分析,并确定出使原始转速信号失真较小的拟合消失矩阶数(10阶)和层数(3层);基于发动机瞬时转速的平均值M、瞬时转速的标准差Sd、变异系数作为特征值以及发动机转速数据频率分布图的特点,对电控发动机产生失火状态的故障识别的明显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常用的发动机失火故障的诊断仅是利用断缸法识别转速的变化,而采用dbN小波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取明显表征电控发动机失火故障状态的变异系数及发动机转速数值主频分布特点等信息,可进一步增强对失火故障的识别程度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以落叶松(Larix gmelini)规格材为例,基于幂函数及多项式建立抗弯强度与顺纹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函数,给出了相应函数的拟合系数.对比拟合优度确定最佳关系函数,结果表明,三阶多项式与抗弯强度和顺纹抗拉强度的关系拟合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林业生产研究中.常常要弄清特定树种的生长类型.然后才能进行动态预测。本文利用福建省杉木中心产区杉木树干解析资料.经过拟合比较,认为Richards函数H=A(1—c~(-))~R是南方杉木理想的生长曲线类型。同时、以Richards函数为例.比较了三次设计和Marquardt法拟合该函数的收敛结果以及本数A、K、R的迭代过程。最后.笔者认为非线性曲线的拟合.当对初值的范围及生物学意义不甚了解时.可以先用三次设计进行拟合.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转换为Marquardt方法再拟合。这样可以兼有两种方法的优点.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Weibull函数分析拟合杉木各个龄组的直径分布规律,对生长模型分析采用不同函数的拟合来选取最佳生长规律拟合曲线方程进行研究,分别中山、低山、丘陵不同地貌类型对湖南省杉木的年龄、直径、树高进行线性函数、对数函数、多项式函数、乘幂函数及指数函数的拟合后比较R~2,从而确定最佳的年龄与直径生长曲线方程、年龄与树高生长曲线方程,以此预测杉木未来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石宝镇马尾松单木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科学地保护和利用马尾松森林资源并为其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多模型选优法对重庆市忠县石宝镇马尾松的单木胸径生长模型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对竞争优势木和竞争劣势木的拟合效果最好的均是Richards函数,其次是Schumacher函数,而Gauss函数和Logistic函数的拟合效果较差.考虑到模型运算的简便性和结构的清晰性,结合研究区马尾松胸径生长量的预测情况,选取了模型参数相对较少的Schumacher 函数作为描述重庆市忠县石宝镇马尾松生长过程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MODIS 16 d合成的N_(dvi)时间序列数据的重构问题,以厦门岛为实验区,以林地为实验类型,基于双Logistic函数拟合法、非对称高斯函数拟合法和Savitzky-Golay滤波法,进行区域时间序列N_(dvi)数据的重构措施及验证研究。结果表明,3种重建方法均可以整体提高时序N_(dvi)平均值,有效地避免异常值及噪声的干扰,A-G函数与D-L函数拟合法重建的时序N_(dvi)更能反映林地成长的曲线特征;S-G滤波法和A-G函数拟合法在保持高质量N_(dvi)真实值特征方面比D-L法效果较好;在生长季峰期内,S-G滤波法拟合效果要优于A-G函数和D-L函数拟合算法,更能反映林地成长的最佳情况。  相似文献   

7.
东北林区4种主要森林类型直径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东北林区4种森林类型即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柞树林和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直径结构特征,运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4种分布函数对4种森林类型的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同时用卡方统计量对4种分布进行了检验,拟合结果和检验结果一致表明:在4个拟合分布函数中,阔叶混交林和柞树林用Gamma分布拟合直径分布效果更好,针阔混交林和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用Weibull分布拟合直径分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用于干形描述的2个少参数削度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修正的Brink函数和Pain函数拟合尾巨桉干形曲线.材料来源于南非暖温带花岗岩低地草原地区桉树工业用材林53块标准地的153株尾巨桉干形测定数据.2个削度方程均能对调查数据进行很好地拟合,只是在不同的相对高度时有小的偏差.参数少的方程具有十分好的应用前景,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可以用参数预估的方法建立一个广义的干形模型.参数预估不能运用于修正的Brink函数,但在Pain函数的基础上建立参数预估模型是可能的甚至是必要的,因为Pain函数是把绝对树干直径描述为相对树干高度的函数.为此,对参数预估模型是否能描述的树形差异或者仅仅是大小的差异作了测度评价.应用结果表明,参数预估模型未必能用于描述树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段爱国  张建国 《林业科学》2006,42(Z1):24-30
鉴于Fuzzy分布函数特性与林分直径累积百分比分布序列取值间的一致性,将Fuzzy分布函数引入到林分直径分布领域的研究.除Fuzzy-Γ1拟合精度较低外,Fuzzy-Γ2、Fuzzy-Γ3、Fuzzy-Γ4、Fuzzy-C等均表现出较好的拟合性能,其中Fuzzy-Γ3的参数与林分年龄、密度紧密相关;一种拓展型Fuzzy分布函数--Fuzzy-Γ5表现出最高的拟合精度,其形状参数c大部分的取值在3或4附近,表明直径分布主要表现为近似于Fuzzy-Γ3和Fuzzy-Γ4型的形式;通过对Fuzzy-Γ5分布参数与林分因子间相关性的分析,探讨了年龄、密度等林分因子对分布函数各参数的作用规律;由Fuzzy-Γ5、Logistic等9种分布函数数学解析性及拟合特性得出:林分直径累积分布的拐点的主要分布范围位于0.4~0.6之间,且存在一个分布中心点,该点在0.5左右,分布函数的拐点存在于这个主要分布范围之内时,其模拟精度较高,且越接近分布中心点0.5,其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短周期桉树人工林直径分布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正态分布、β分布、г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逻辑斯特分布、泊松分布、奈曼A型分布、负二项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和对数分布分别拟合雷州林业局U6桉树无性系林分的直径分布,结果表明:β分布函数的适合率为88%,Weibull分布函数的适合率为83%,正态分布函数的适合率为81%,其它分布函数的适合率均低于50%,β分布函数是最佳的拟合函数.根据β分布函数,建立了基于林分年龄、立地指数、林分密度的直径分布动态预测模型,利用40块未参与模型建立的样地对直径分布动态预测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且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  相似文献   

11.
By using the system-dynamic software package STELLA, a simul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photosynthetic productivity and change of the accumulated dry matter of wheat population, related to enhanced UV-B radiation that influences photosynthesis. The effects of daily temperature and crop physiological age on the photosynthesis rate wer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to assess the fitness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observations of accumulated dry matter by means of root-mean-square error and relative erro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observa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 STELLA software is effective in imitating the growth. This software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in establishing a simulative model for crop growth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various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加工系统仿真是利用加工系统模型在仿真环境和条件下,对加工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和实验.其目的是找出瓶颈所在,并通过仿真实验研究系统优化目标下的一些系统参数和运作策略的优化设置,作为决策分析的依据.应用Flexsim 3.0 Demo离散事件仿真软件程序,对工业企业中真实的加工系统建立仿真模型,从而分析加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对森林资源的宏观经营决策和管理十分重要。本文根据金沟岭林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交林可变密度蓄积量BP网络模型,采用回归方程适应性检验法分别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适应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是实用的,不存在系统偏差,表明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预测是可行的,可以满足林业生产经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SPSS软件对麻城市河滩地意杨林早期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选定Quadratic曲线作为胸径与年龄的生长模型,Logistic曲线作为树高与年龄的生长模型,并分析了意杨林8年主伐期时的净收益。  相似文献   

15.
木材干燥窑内部风速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构建木材干燥窑内部循环风速的运动模型,提出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采用湍流Re-alizable模型,对风机给定的不同气流速度对干燥窑内气流分布的影响进行三维稳态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气流速度为3 m/s时与气流速度为2 m/s和4 m/s时相比,干燥窑内部速度分布均满足要求,且气流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16.
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光学付立叶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学增  王金满 《林业科学》1994,30(5):458-463
阐述了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现有的测量技术与研究现状,研究了木质材料表面的统计模型和一维高斯型木质材料表面光学付立叶变换谱强度分布的模型,并得到了计算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均方根误差和自相关函数的数学公式。测量两个参数的实验系统,将具有非接触、高测量速度、测量不受被测材料影响和能得到比较多的轮廓信息等优点,进一步完善后,可用于木质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分类检测及监控。  相似文献   

17.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内业数据统计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错,工程技术人员迫切需要既能够提高统计速度,方便数据修改,又能够有效避免统计数据出错的数据统计软件.作者在分析了传统手工数据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结合软件工程开发思想,完整地设计了从外业调查到内业数据分析处理再到报告形成的一整套使用林地可研报告编写的完整解决方案,就统计软件的设计思路、系统需求、系统功能、数据库设计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内业数据统计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错,工程技术人员迫切需要既能够提高统计速度,方便数据修改,又能够有效避免统计数据出错的数据统计软件.作者在分析了传统手工数据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结合软件工程开发思想,完整地设计了从外业调查到内业数据分析处理再到报告形成的一整套使用林地可研报告编写的完整解决方案,就统计软件的设计思路、系统需求、系统功能、数据库设计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台由我国自行研发的树木抗风能力测试装备与方法,基于树木力学原理,通过将角传感器合理布置在树干上实时监测树干角度变化,结合实时风速,利用树木抗风能力预测分析系统,可测算该树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速或最大风力等级。以2株樟Cinnamomum camphora为研究对象,采集了樟在风载荷作用下树干形变的角响应信息,测得樟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速和临界断裂的破坏方式及断裂位置。本方法可为树木在大风或台风来临前是否需要防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抗风性树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We present management tools for growing four valuable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digenous to subtropi.cal southern China. Crown diameter (CD) of the species studied can be predicted very well by using a model that is so e y a near funct on of d ameter at breast he ght (DBH). The add t on of tree age (AGE) and yield class (YC) to this-nodel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its predictive capacity. We used species-specific crown diameter models to calcu- ate the amount of growing space and subsequently stand density that each species needs to achieve desired stem "adial growth rates. Furthermore we used this information to calculate a "distance factor", a rule of thumb that roughly ~stimat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neighboring trees needed to achieve a desired future target diameter. These tools 'acilitate the planning of thinning regimes by using crown diameter models combined with annual radial growth rates to ;alculate the number of crop trees per hectare required to reach a desired target stem diame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