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艰巨的任务。所以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法律已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林业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保护好林业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以及保护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搞好农村能源建设是惠及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能够节约资源,促进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也能够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改善其生活水平。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基础上,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殷切期盼的重要途径,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保护湿地,可持续利用湿地,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根据高台县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针对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保护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脆弱性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对认识、保护和改造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内涵和机理,认为生态环境脆弱性具有复合性、动态性、相对性和可控性等表现特征,并对生态环境脆弱性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进行比较分析.脆弱性静态评价只是对脆弱性的空间定性描述,不能满足人们认识、改善和利用生态环境的客观需求;只有进行动态评价,掌握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过程、结果、尺度,从而调整外力对生态环境干扰的类型、特征、强度等,实现对脆弱性变化的调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是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发展乡镇林业产业和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是促进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决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山区乡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广大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解决农村环保问题建设生态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保护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简言之,生态保护就是要人类在自然界活动时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目前林业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林业保护观念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出发,通过对渭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总结分析,阐述和论证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生态保护在乡村振兴中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乡村生态面临的问题,通过研究安徽省颍上县乡村生态保护实践探索的实例,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建议,以期促进颍上县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实现山川秀美、改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2014,(6):44-47
广义的“智慧景区”是指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这样的景区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林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人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林业建设,可以拓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纽带。本文在分析林业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作用的基础上,指出林业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加强林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以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园林设计有利于改善城市中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园林植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园林设计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水质和植物种群的配置,使植物健康生长,保护与美化环境。本文拟就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林业在涵养水源、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对推进克什克腾旗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天祝县水土流失成因和危害的研究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强力有效措施,对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挥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尤为重要。农村出现的以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生活环境污染为主的生态环境污染,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资本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有明显的作用,由于社会资本的利用不当难免会带来一些问题。基于此,在详细分析社会资本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恶劣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社会资本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和谐的措施,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与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人们改造与利用自然界必须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实现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设美丽生态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以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为指导,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