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稻制种花期由于受气候、栽培、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播差无误,每年花遇总不能尽如人意。多年来,各地在制种花期的调节上措施虽多,但笔者认为,这些措施或属微调,或产生副作用乃至破坏性作用。因此,寻找一种经济高效而又无害的药剂来调节杂交稻制种田的花期,已成为制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多效唑是近年来在制种花期调节上试验研究并开始推广应用的一种激素性新型药剂,但有关文章对药剂用量、使用时期、方法及效果等看法不一。本文旨在就多效唑调节制种花期的具体用法及其效果进行研究。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在水稻杂交制种上的应用江西省吉安农业学校(343011)肖新华多效唑属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多效唑应用于水稻杂交制种,在培育壮秧、花期调节、抑制穗粒萌发、提高制种单产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1多效唑对水稻杂交...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调节杂交水稻制种亲本式花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绍青 《种子科技》2001,19(2):100-101
通过试验,总结了多效唑在杂交水稻制种上花期调节效应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在杂交稻制种中的应用湖南省零陵地区种子公司谢建华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近几年来我们将它应用于杂交稻种子生产中的育秧及花期调节等方面,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受到了制种基地农民的普遍欢迎,多效唑被当作继九二○以来又一种调节剂得以推广。1多...  相似文献   

5.
硕丰481调节水稻制种花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期相遇如何,是决定水稻制种产量的关键所在.在水稻制种中,由于父母本播期的差异和感光性、感温性的不同,加之气候、土壤、水、施肥、田管、移栽方式、密度不同,对父母本生育进程都会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导致父母本花期不相遇或相遇不良,降低制种产量.目前水稻制种上使用生长调节剂调节花期较为普遍,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普遍使用的多效唑调节水稻制种花期,若用量偏大,多次使用(两次以上),九二○喷施稍偏晚,就容易导致大面积水稻制种母本包颈,严重的无法抽出,制种产量低.因此,摸索新的调节剂用于水稻制种调节花期,对提高制种产量意义重大.我们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掌握硕丰481(水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制种上调节花期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硕丰481对水稻制种花期调节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仕国 《种子科技》2008,26(4):50-51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由于父、母本播期的差异和感光性、感温性的不同,加之气候、土壤、水肥管理、移栽方式和密度不同,对父母本生育进程都会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导致父、母本花期不遇或相遇不良,降低制种产量。目前,杂交水稻制种上使用生长调节剂调节花期较为普遍,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普遍使用的多效唑调节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若用量偏大,多次使用(2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在蚕豆生长中后期,利用多效唑对植株进行调控,以改善蚕豆群体质量,达到增产的目的。一、使用效果1.矮化植株,控制结荚高度。初花期使用多效唑,一般5天见效,15天左右达到药效高峰。据收获前考察,喷施多效唑的株高为111.7厘米,比对照(不喷多效唑)矮5.6厘  相似文献   

8.
在水稻制种中,由于父、母本播期的差异和感光性、感温性的不同,加之气候、土壤、水、施肥、田管、移栽方式、密度不同,对父、母本生育进程都会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导致父、母本花期不相遇或相遇不良好,降低制种产量。目前水稻制种上使用生长调节剂调节花期较为普遍,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普遍使用的多效唑调节水稻制种花期,若用量偏大,多次使用(2次以上),九二○喷施稍偏晚,就容易导致大面积水稻制种母本包颈,严重的无法抽出,制种产量低。为此,筛选新的调节剂用于水稻制种调节花期,对提高制种产量意义重大。我们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掌握芸苔素内酯(水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制种上调节花期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效唑调节制种花期确是一种既经济省工又见效明显的好办法。但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明显地使被处理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鞘)增厚。使用不当或过量,不但不能起到调节花期的作用,反而会使被处理植株穗部畸形,颖壳变小和加重母本包茎程度,造  相似文献   

10.
<正>用于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调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赤霉素、多效唑和一些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这些调节剂必须把握好施用的时间和数量,才能有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调节水稻制种花期技术关键安徽省巢湖地区种子公司(238000)李万海李光平多效唑(MET)是一种高活性植物生长抑制剂,能强烈地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延缓植物生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稻、油菜、大豆等作物,有控制株高,增加分蘖(分枝),增强...  相似文献   

12.
吴俊生  于楚进 《种子科技》2000,18(3):168-168
用协青早 A作母本配制的协优系列杂交组合 ,因具有米质优、抗性强、后期熟相佳及大田产量高等优点而被推广。尤其是在国家现行稻谷收购政策出台后 ,因其优良的稻谷品质而被广泛重视。但协青早 A生长对温度要求严格 ,年份间生育期波幅较大 ,父、母本花期相遇困难 ,制种产量常常低而不稳。由此看来 ,要使协优制种大面积获得高产 ,调节好父、母本花期 ,确保花期相遇是关键。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探索认为 ,要使协优系列制种高产 ,必须调整父本栽插规格 ,改变协优花期预测方法 ,并提高多效唑使用水平。1 改变父本栽插方式 ,加大父、母本花期相遇的…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用于杂交稻制种秧苗(2叶1心)期能矮化秧苗,增加单株分蘖,提高秧苗的素质;用于调节花期能有效控制幼穗发育;用于成熟期能降低穗头芽谷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微孔草进行多效唑不同喷施时期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微孔草上喷施多效唑,微孔草生育期变化不大;但微孔草株高变矮、主花序变短、植株变紧凑,果序密集,子粒饱满,便于人工收获。以蕾苔期-初花期-盛花期3次喷施多效唑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可作为微孔草上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方法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试验利用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中,采用生长延缓剂多效唑与硼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钼酸铵配方作叶面肥施用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多效唑、硼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钼酸铵。该5种成分作叶面肥应用的最佳配方浓度为:多效唑有效浓度60~120mg/kg、硼砂浓度0.1%~0.2%、磷酸二氢钾浓度0.2%、硫酸镁浓度2%、钼酸铵浓度0.1%。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计划设计,研究了多效唑使用剂量、浓度、时期与产量、包颈率、结实率、花调效果等的关系,分别得出了它们的回归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多效唑是以影响始穗期、包颈率和结实率而最终影响到产量的。综合分析认为,要延迟母本始穗期,减少包颈率、提高结实率,夺取制种高产多效唑施用的最佳剂量为153克.浓度322ppm,时期为幼穗分化第四期。  相似文献   

17.
对香型杂交水稻制种收获期、乳熟末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制种芽率的影响展开研究,即于盛花期后18d、20d、22d、24d、26d共5个时间节点对香型杂交稻制种进行收获、晾晒,分析其芽率,得出了其最适收获期为盛花期后22~23d;在制种乳熟末期时,每667m!2分别喷施多效唑0、60g、80g、100g、120g、140g,在种子收获后,分别检测芽率,得出喷施多效唑103g/667m~2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制种芽率。  相似文献   

18.
杨小康 《种子》1994,(3):24-28
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计划设计,研究了多效唑使用剂量,浓度,时期与产量,包颈率,结实率,花调效果等的关系,分别得出了它们的回归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多效唑是以影响始穗期,包颈率和结实率而最终影响到产量的,综合分析认为,要延迟母本始穗期,减少包颈率,提高结实率,夺取制种高产多效唑施用的最佳剂量的153克,浓度322ppm,时期为幼穗分化第四期。  相似文献   

19.
在大豆初花期,通过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研究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喷施多效唑后,叶面积指数有所下降,但单位面积的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加,有利于大豆后期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黔油28号制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斌  李超  陈国栋  曾兵  饶勇  肖华贵 《种子》2012,31(9):124-127
为了提高黔油28号制种产量,研究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多效唑对父母本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能提高父本的株高,多效唑能降低母本株高,克服了父本比母本矮的缺点,父母本喷施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和多效唑均能提高父母本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