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鳜鱼(翘嘴鳜),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值价,被誉为“淡水石斑”。鳜鱼既可单养,又可混养,但后者在现有的养殖结构下具有投入少、风险性小的特点,现简介几种混养方式供同行参考。一、亲鱼池混养在常见的四大家鱼亲鱼池中伴生有一定数量的野杂鱼类,它们与主养的亲鱼争夺水体空间、消耗水中溶氧、争食饲料,对池中亲鱼培育不利。亲鱼池中混养部分鳅鱼,以池中野杂鱼类为饵,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一般亲本池大体上分为以草、青鱼为主养对象和以鲢、据为主养对象的两大类型。生产实践表明,两大类型中以草、…  相似文献   

2.
亲鱼池套养鳜鱼、乌鳢好鳜鱼和乌鳢都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全面的肉食性鱼类。建湖县水产养殖场干1990年开始,在亲鱼池套养鳜鱼和乌鳢,从几年的套养过程中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一、亲鱼池有丰富的饵料亲鱼池经常冲注新水,可将天然水体中的鱼虾苗种带进亲鱼池...  相似文献   

3.
鳜鱼是市场上紧俏的名贵鱼类。为适应养殖生产需要,我们于1994年进行了鳜鱼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试验。1 亲鱼来源 试验在东鲍乡鱼苗繁殖场进行。鳜亲鱼是1993年冬天从河沟捕捞和池塘养殖中选购的,规格一般1.5~2.5公斤/尾。雌雄鱼在非生殖季节副性征不明显,选择时主要从肛门处鉴别,雌鱼有肛门、生殖孔、排尿孔,而雄鱼只有肛门和泄殖孔。购买的鳜鱼套养在家鱼亲鱼池中进行冬季培育,因亲鱼池中  相似文献   

4.
湘云鲫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桂华 《淡水渔业》1999,29(7):31-33
湘云鲫是四倍体鱼同二倍体鱼杂交培育成的不育三倍体鱼。其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体色似本地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抗病力强等特点,是淡水养殖中饲养鲫鱼的优良品种,生产效益明显。现已列入国家“863”高科技开发项目。1湘云鲫亲鱼培育1.1亲鱼池条件亲鱼池应建在背风向阳处,且要临近良好的水源,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亲鱼培育池、产卵池和孵化池的位置应靠近。每口塘面积以1~2亩的长方形池为宜,水深1.6~2米,底质平坦较肥。1.2亲鱼的饲养管理1.2.1放养密度一般不同其它鱼类混养。父本适当稀养,每亩100公…  相似文献   

5.
龙发 《水产科技》1993,(2):45-45
龙发特种鱼苗场,位于西江河畔的顺德杏坛东村。全场拥有各种名优鱼类的亲鱼池数百亩,育苗池五千余平方米,孵化环道池三十多个,以及整套室内孵化系统。设备先进,技术全面,生产能力强。目前该场以人工繁殖鳜鱼为主,现有纯种翘咀鳜亲鱼五千公斤;每批可孵化培育成3厘米规格的鳜鱼苗数百万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报道了多起在蓝藻为优势种群的亲鱼池或鱼池经洒硫酸钢后引起鱼类死亡的事故。1976年淡水渔业杂志第5期报道了六起此类事故并指出鱼池泼洒硫酸铜后,鱼类死亡是由于鱼池缺氧泛塘而引起的。本地区亦有发生,全南县鱼种场在1979年以前连续发生四起此类事故。1979年赣州市水科所同时在三口亲鱼池使用硫酸铜,死亡亲鱼二百多尾,  相似文献   

7.
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鳜鱼的人工饲养早为人们所注意,但因其肉食性,有自相残杀现象,加之活饵料不易解决,故商业性养殖发展不快。我们根据苏南地区小型河沟水面较多,以及一般养殖场内亲鱼池中载鱼量不高的特点,进行鳜鱼混养试验,目的是挖掘水体生产潜力,化较少的工本,取得高经济价值的商品鱼。  相似文献   

8.
小体积网箱单养鳜鱼试验鳜鱼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传统的养殖方法是将它以较低的密度套养在成鱼池或亲鱼池中,难以形成批量,起捕时间受到主养鱼类的限制。1993年开始,笔者在宜兴市钮家乡白茫和新岳两地开展了小网箱单养鳜鱼的试验,钮家乡外荡水域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9.
<正> 鳜鱼是淡水名贵鱼类,但因天然资源有限,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发展鳜鱼养殖势在必行。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 1.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池一般以1~2亩,水深1.5米左右长有水草的土池为宜。鱼池应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每亩放养亲鱼60公斤左右,常年投喂活的野杂鱼。在繁殖季节前两个月将雌雄鱼分开强化饲养。 2.鳜鱼的繁殖鳜鱼繁殖季节通常在5~7月,6月是  相似文献   

10.
鳜鱼,又名季花鱼、桂鱼,是一种肉食性淡水名贵鱼类,它具有生长迅速、肉质鲜嫩、刺少味美的特点,通常因它捕食家鱼苗而当敌害清除。如果把它混养在亲鱼塘中,却可以控制小杂鱼类,提高养鱼效益。  相似文献   

11.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又名桂鱼,俗称花鱼、花鲫鱼等.它肉质细嫩、细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淡水养殖中珍贵的鱼类.目前许多地区都在养殖池塘中套养鳜鱼,既可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又可防止池塘中一些小型鱼类过多,浪费饵料和污染水质.池塘中混养鳜鱼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鳜(Siniperca chuatsi)属鲈形目,脂科、鳜亚科,俗称鳜鱼、桂鱼等,是我国名贵鱼类。近年来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各水产养殖基地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喜欢清新水质,而亲鱼池水深,透明度大。每年清除野杂鱼非常麻烦,所以鳜鱼适合在亲鱼池套养。1 基本条件1.1 亲鱼池四个,面积17亩,平均水深2.5米,池底淤泥30cm,有较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水源  相似文献   

13.
亲鱼池塘套养鳜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锇铭 《淡水渔业》2000,30(10):8-9
鳜鱼 (Sinipercachucitsi)肉质细嫩 ,少细刺 ,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是我国优质名贵鱼类之一。 1 999年我局在县鱼苗鱼种场利用 46 6 7 5m2 的亲鱼池进行了套养鳜鱼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亲鱼池塘套养鳜鱼技术情况报告如下。1 池塘条件祁阳县鱼苗鱼种场共有亲鱼池塘 4口 ,总水面 46 6 7 5m2 ,水深 2 2m ,泥沙底质 ,东西长 ,南北宽 ,阳光充足 ,池埂高 2 5m ,均是混泥土结构 ,埂宽 4m ,中间种植黑麦草、莪菜等青饲料 ,不渗不漏 ,保水保肥性能良好 ,水源充足 ,排注水方便 ,其中草亲鱼池 2…  相似文献   

14.
何国文 《内陆水产》2002,27(1):12-13
鳜鱼为肉食性凶猛性鱼类,经济价值高,是我国较为名贵的淡水鱼类之一。近年来,人们在池塘集约化养鳜及大水面网箱养鳜等生产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探索鳜鱼在中、小型水体与其它鱼类混养的生长情况,以及为了更好地发掘中、小型水体的渔业生产潜力,笔者2000年在沅江市胭包山水库库汊开展了库汊鳜鱼与鱼种混养技术研究,即在早春投放大规格鱼种,4、5月中旬在围栏中培育饵料鱼,6月上旬投放当年鳜鱼苗,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库汊的自然条件库汊为水库河渡桥主汊上游一土栏库汊,有效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15.
刘伯仁 《科学养鱼》2003,(12):24-24
一、亲鱼池选择鳜鱼不耐低氧,水中溶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以草鱼为主的亲鱼池,水质较清瘦,又经常冲水,水中溶氧丰富,符合鳜鱼的生长条件。以鲢、鳙为主的亲鱼池,池水中浮游生物丰富,昼夜溶氧变化很大,平常冲水相对少,在下半夜溶氧最低时,极容易引起鳜鱼因缺氧而浮头死亡。一般情况下,应当选择以草鱼为主的亲鱼池,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亲鱼池面积2~4亩,水深1.5~2米,水源充足无污染。每亩套养成熟度较好的鲤、鲫亲鱼4~5组。二、鳜鱼苗种的放养苗种放养应选择在亲鱼催产后进行,一般在5月下旬或6月初,苗种应当规格整齐,体格健壮,无伤无…  相似文献   

16.
鳜又叫桂鱼、季花鱼、鳌花鱼等。鳜分布很广,各大河流水系及淡水湖泊中均有。为清除池塘的小野杂鱼,我国很早已在池塘成鱼养殖和四大家鱼亲鱼培育池中混养少量的鳜。鳜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淡水石斑鱼”。鳜属肉食凶猛性鱼类,终生以鲜活鱼虾为食,  相似文献   

17.
<正>为提高亲鱼春季培育技术水平,笔者进行为期两年的家鱼亲鱼春季强化培育技术改良试验。为验证和对比试验效果,鲢、鳙和草鱼亲鱼池分别用1口池塘做对照组,对照组亲鱼池仍沿用传统培育技术进行春季培育。一、基本生产条件1.池塘共有6口亲鱼培育池,所有亲鱼均为原池越冬。其中3口为鲢、鳙亲鱼混养池,标记为甲、乙和丙,甲和乙为试验组,丙为对照组;另外3口为草鱼亲鱼池,标记为丁、戊和己,丁和戊为试验组,己池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亲鱼池条件黄颡鱼亲鱼 ,可采用主养或混养的方式培育 ,主养面积0.14~0.17hm2 ,混养面积一般为0.05~0.10hm2。总的要求是 :水深1.5~2.5m ,池底平坦 ,以沙质底为好 ,排注水方便 ,如有常流水更佳 ,水质清新 ,水草丰盛 ,透明度25~30cm ,pH值7.2~8.0。2亲鱼的选择与培育选择黄颡鱼亲鱼要掌握“三要素”:一是要求2龄以上 ;二是雌亲鱼体重达60g以上 ,雄亲鱼体重达100g 以上 ;三是体色正常 ,两侧斑纹鲜明 ,无病无伤。选择的亲鱼用3 %的食盐溶液浸洗10min投入到亲鱼池中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黑龙江地区名优特产鱼类养殖发展很快,由于鳜鱼肉质细嫩、厚实、少刺、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加上天然资源少,而国内外市场广阔,货源紧缺,市售价为鲢、鳙鱼的5~10倍,因此引起养殖者的重视。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养殖成鳜鱼有专养和混养两种方式。专养即在一般的土质鱼池(或水泥池)单养鳜鱼。这种养殖方法需投喂充足的饵料,产量较高;混养是指鳜鱼和家鱼共养,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而且能利用鳜鱼吃掉鱼池中自然生长的  相似文献   

20.
乌鳢俗称黑鱼、乌鱼、财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美誉,是一种淡水肉食性的凶猛鱼类,该鱼耐缺氧能力强,病害少,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生长较快,一般当年放养的夏花鱼种,年底可达0.4~0.5kg。目前养殖方式主要有成鱼池混养和鱼塘专养,由于养殖中大量投喂野杂鱼,池水很容易发黑、发臭,不得不经常换水,还经常发生病害,造成养殖成本上升,产品质量下降,效益不大理想,故提倡在养殖中宜采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