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微拟球藻为原料,研究微藻水热液化过程中多种参数对水热液化后有机物回收率的影响,包括温度、时间、溶剂比和pH等,从而获得微藻水热液化后有机物的最佳回收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在室温下进行有机相回收,保证回收溶剂比为20∶1(溶剂/水相不溶物;v/wt)、停留时间为10min、回收pH7,即可达到最佳回收效果。最佳条件下水热液化有机相的回收率为34%左右,且不同的回收温度和pH值对回收的有机相组分均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菜籽油生物柴油作为萃取剂对苯胺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萃取时间、温度、pH值、油水比和级数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试验了溶剂的回收再生工艺.结果表明,适宜的处理条件是:萃取分液时间为30 min,油水比为1:3,萃取温度为30℃,pH值为7.5.在上述萃取条件下,三级萃取后废水苯胺去除率达96.20%.溶剂采用足量盐酸进行反萃取回收,生物柴油回收率达98.2%.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吸油材料的经济性并减少吸油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潜在的二次污染,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乙醇和水为溶剂,硫酸和氢氧化钠为催化剂,聚酯纤维毡为基底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和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工艺,得到了新型的低密度气凝胶复合毡材料。用FTIR、SEM等分析手段,对复合毡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毡的吸油率、保油率、吸油速率及回收方法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油速率和吸油率,在油水选择性、受压保油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吸油材料,并可通过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工艺,回收废油且再生气凝胶复合毡材料。该新型吸油材料与超临界干燥工艺的配合,为废油回收处理开辟了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溶剂、提取次数、碱化条件的选择,用离子交换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其工艺为60%的酒精提取、沉淀、浓缩、酸化后上阳离子交换柱,已交换的树脂碱化后用氯仿萃取,浓缩回收氯仿后用乙醚萃取,沉淀用丙酮结晶得氧化苦参碱,醚层回收乙醚后,在石油醚中结晶得苦参碱.  相似文献   

5.
针对草净津在工业化生产中存在的收率不稳定、产品质量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循环溶剂、主要原材料以及中间体的质量对草净津的收率和产品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中间体丙酮氰胺的质量.通过对回收溶剂的处理、原材料的提纯和对中间体的精制,使草净津合成的工艺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使草净津以三聚氯氰计的产品总收率达90%~95%,产品含量可达970 g.kg-1,且收率和质量都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6.
橘皮素和川陈皮素是陈皮多甲氧基黄酮的重要活性成分,以HPLC法测定陈皮提取物中橘皮素和川陈皮素的含量,优选了提取溶剂,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添加量和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石油醚是同时提取橘皮素和川陈皮素的适宜溶剂,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6倍量石油醚,80℃提取4次,每次3 h,所获得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新疆孜然精油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多溶剂对新疆不同产地的孜然精油进行提取,分别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粒度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正交补充实验。结果表明:溶剂为正戊烷,温度33℃,原料粒度为70目,提取时间7 h,料液比为4:1,浸提次数为3次时为最佳提取工艺,此时精油出油率高达7.82%。通过最佳工艺的提取,发现光照时间长的吐鲁番地区精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xj)抗菌活性进行研究以筛选天然抗菌药物。利用PDA液体发酵培养黑曲霉,菌丝体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浸膏用水分散,依次用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分别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水部分。另设发酵液直接用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分别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水部分。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得到的粗提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50 mg/mL、指示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条件下,发酵液醋酸乙酯部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菌丝体及发酵液石油醚部分的抗菌活性相对较弱,其余粗提物未检测到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橙皮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宁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759-3759
[目的]研究以95%甲醇和碱液做溶剂从橘皮中提取橙皮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对溶剂、甲醇浓度、温度、pH值、浸提次数进行试验确定提取橙皮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以桔皮为原料,用碱液和甲醇做溶剂提取橙皮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粗苷:甲醇:碱液[W(NaOH)为30%]=11:30:8,在85℃以上浸泡4h,调节pH值为4。即先将甲醇和碱液搅拌混合,再将粗苷加入,继续搅拌1h使粗苷溶解完全,然后过滤至滤液澄清,用盐酸调滤液的pH值至4,静置沉淀,过滤,滤饼用煮沸过的水洗涤至无色,甲醇滤液精馏回收,橙皮苷的收率迭65%以上。[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易控制且提取橙皮苷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麦胚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提法、加碱浸提法、醇提法分别从麦胚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工艺方法比较,选出提取率高,工艺条件可行的最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碱提法、水提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低于醇提法,醇提法后续过滤、回收溶剂、浓缩等操作比水提法简单且不费时。因此,醇提法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工艺研究是采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单板的多样品,在多状态、多溶剂类型下,通过脱脂实验和溶剂回收实验,确定优良的萃取剂和工艺条件,制定合理简捷的工艺流程,设计满足工艺要求的生产设备,使松脂的萃取能在高料液比下进行,从而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工艺研究是采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单板的多样品,在多状态、多溶剂类型下,通过脱脂实验和溶剂回收实验,确定优良的萃取剂和工艺条件,制定合理简捷的工艺流程,设计满足工艺要求的生产设备,使松脂的萃取能在高料液比下进行,从而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植物中胡萝卜素的分析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虽然该组分的柱层析—分光光度法早已建立,但很少有人去认真探讨影响方法效能的诸因素,造成不同作者之操作条件差异很大。为此我们在现代色谱理论指导下,从提高柱效出发,对操作条件和柱型加以讨论和改进。用20×0.8(ID)cm柱管,填60~100目层析用氧化铝,以及从多方面保证进样过程快速和成“塞状”。结果使方法的重复性、回收率及检测低含量样品的能力都大为提高,在样品含量为0.01%~0.1%时,相对标准偏差降低至2.5%,回收率达97~99%。新设计的层析装置使操作及设备变得更简便。并给出了不同形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游客增长率为主要指标对陕西柞水溶洞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了分析,判定柞水溶洞旅游已经经历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衰落阶段,目前正处于复苏阶段。分析了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了复苏的调控策略:加强旅游规划,创建四位一体的旅游系统;树立大旅游观念,实行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加深旅游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大宣传与促销,扩展客源市场;实现投资多元化,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5.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景观地形分异格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1∶10 000地形图及2003年秋季时相的Quick Bird卫星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景观制图,并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图层叠加分析,研究典型嵌套流域内不同景观类型随地形变化呈现出的分异特征及变化成因.结果表明:① 在较大尺度上,地形因素是本区景观分异的首要因素;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封山育林与生产性造林以及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是局部地区景观组分在各种地形梯度上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自然恢复过程对于这种格局变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③ 目前流域内人为的干扰活动主要是过度放牧,集中在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过渡的中游地带;④ 在本流域高程1 000~1 200 m、坡度25°~35°、坡向半阴坡的关键地区,应采用科学的人工促进自然生态恢复措施,逐渐增加近自然景观组分,尽量减少负面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前作对磷肥后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毛苕、豌豆施用磷肥的土壤上,接连种植玉米和小麦,研究前3种作物施磷的后效。结果表明,不同前作施磷均有明显后效,其大小既和前作增产效果、由肥料中吸收的磷素多少有关,也和磷肥用量有关。前作增产效果大,吸磷多,肥料利用率高,后效减少;磷肥用量低而前作利用率较高时,后作利用率显著下降,反之亦然。尽管第二、三料作物的吸磷量和肥料的利用率因前作而异,但三料作物的总利用率却大致接近,以亩施4.5kg P_2O_5者最高。经过三料作物吸收,磷肥用量高者仍有明显后效,但用Olsen法测定,不同处理有效磷含量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在非目的品种核桃大树上利用方块形芽接方法,探求与核桃树地径相适应的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以期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技术提供操作依据。在相同肥力地块选择相同地径水平的核桃树作 为砧木,设置单因素4 处理试验。第1 年短截骨干枝,第2 年在新生嫩枝上采用方块形芽接技术嫁接目的品种芽块。接后从第2 年开始,连续3 年调查核桃树冠直径恢复情况、主干感染腐烂病的情况及单位面积产量。最终总结出合理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调查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预留橛数越多,嫁接芽数越多,树冠恢复就越快,主干感病越轻,产量恢复也越快。对于地径在20~25 cm内的核桃大树应预留16 个树橛,嫁接40 个芽为宜。试验探求了一套成活率高,树冠及产量恢复较快,且树干不易感病的核桃大树芽接技术,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要保证学术图书的采购质量,著作的作者是关键因素,建立统一的核心作者数据库,比较有利于发现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对图书馆精准采购学术图书十分有利。采用布拉德福定律对学术图书进行界定略显不足,而通过学术界的专家、学者、科研团队来研究核心作者,建立核心作者数据库能更好的提高学术图书的采全率和采准率。  相似文献   

19.
根据树种选择研究结果,1993年在云南元谋引种桉属和金合欢属树种12个,经两年多的初步观测分析,并与原引种成功的新银合欢比较适应性和速生性,认为赤桉,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可作为元谋干热河谷造林的最优树种,逐步扩大栽培试验,对当地植被恢复适生树种的使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户外用压缩防腐木——ACQ——D木材的处理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压缩处理在木材防腐方面的应用,该研究测定了经过不同水浴和喷水预处理后的径向压缩木材在胺溶铜季铵盐--D型防腐剂中浸泡后的吸液量和变形回复率,并测定了由此制备得到的压缩防腐木的表面硬度、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和CuO保持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变形回复率和吸液量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一般变形回复率越大,吸液量也越大;②经过预处理的压缩试材和素材相比,吸液量可以提高1.5倍左右,表面硬度可提高3~4倍;未经预处理的压缩试材和素材相比,吸液量可以提高2倍以上,但是表面硬度的提高不大;③ 经过预处理的压缩防腐木,其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比较均匀,另外CuO的保持量比未经预处理的压缩防腐木高,并且呈现表层高、逐步向内层递减的趋势。由此看出,由该研究方法制备的压缩防腐木可同时实现表面密实化和提高防腐性能的目的,尤其适用于户外设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