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特用玉米营养价值及综合加工利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要介绍了特用玉米糯玉米、甜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爆裂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笋玉米、黑玉米和青饲青贮玉米的特征特性、营养价值和综合加工利用情况,为新疆特用玉米的科研、推广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加工利用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玉米食用、饲用和工业用三大加工利用方面阐述了玉米加工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国内外玉米加工利用状况,指出了今后玉米加工利用必须走大规模、综合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3.
美国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种质创新是玉米育种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拓宽改良本地玉米种质是长期以来的有效策略。美国玉米种质历来是我们研究利用的重点,其过程久远,各个阶段引进种质形式不同,利用方式不同,但均对当时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简要评述了每个阶段引进美国种质的遗传特性、杂优模式及利用方式,并对当前存在问题和利用前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玉米雄性不育材料是玉米遗传育种中的一个极其主要的种质资源,笔者简述了玉米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近期以来的研究和利用情况。玉米育种工作者将从多方位、多层次加以研究和利用雄性不育材料,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玉米雄性不育材料在玉米育种和制种中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农作物秸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鹤岗市引进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示范工程。总结了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工程的技术途径,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分析了玉米秸秆高效生态循环利用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作物之一,近年来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之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只能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玉米的产量来提高总产量。在玉米育种爬坡阶段,专家提出了玉米的"三效利用"理论,利用玉米的F1代杂种优势、雄性不育增产机理和花粉直感(F0代杂种优势)3种效果来增加玉米单产,从而提高玉米总产量。简述了玉米"三效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玉米种质扩增、外来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利用及玉米群体改良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并指出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危害及种质资源扩建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外来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及玉米群体改良的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的改良与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山区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文章还讨论了热带玉米种质今后在山区的改良利用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糯玉米育种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综述了我国播玉米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我国播玉米育种可分为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应用的主要育种方法、取得的育种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目前,利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播质农家品种及播质一环系是我国播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播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已成为我国播玉米育种的次要方法,但有可能成为主要方法。利用百年改良积累的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播质材料,是播玉米增扩种质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我国玉米育种实践为例,阐述了当今玉米种质创新与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讨了实现种质创新和利用的可能途径与方法。提出玉米育种应注重中长期育种目标的制定,充分利用地方种质、外来资源、野生近缘种等,选用合理的群体改良方法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手段进行玉米种质的创新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们消费观点的改变, 阐述了糯玉米品种选育与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介绍了糯玉米由一个突变体到现在上百个品种, 各种花色的发展过程; 糯玉米由简单的青嫩果穗鲜食到现在的青嫩鲜食、保鲜加工、深加工等多种利用途径, 以及形成了产业化; 分析了糯玉米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要根据我国国情因时、因地、逐步扩大的建议; 明确了现阶段糯玉米的育种目标除农艺性状和综合抗性要求外要求鲜食及保鲜加工以适口性、商品性好为主; 工业用深加工以籽粒产量高, 支链淀粉高为主; 饲用主要以生物产量高为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玉米种子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种子加工业在现代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对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国外先进玉米种子加工厂的设备和典型工艺进行了介绍。从 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玉米种子加工业与国外同行业的差距 ,加入WTO后种子加工业对我国国内市场的影响 ,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未处理的玉米、蒸汽玉米、微化玉米、膨化玉米、爆破玉米为材料,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试验,研究不同方法处理玉米对化学成分、淀粉糊化度和活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处理玉米的淀粉、脂肪含量,淀粉糊化度、体外发酵的理论最大产气量、产气速度与NH3—N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粗蛋白、体外发酵液pH及总VFA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比较得出,不同方法处理均可有效改善玉米的营养价值,且蒸汽处理为最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发展适于深加工优质专用玉米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玉米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世界玉米生产和加工情况,提出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方向为稳定普通玉米生产,迅速扩大专用玉米生产,从粉、糖、酒、酸、油5个方面研究、开发相应的加工技术,从而发挥我国玉米资源优势,解决玉米相对过剩的问题,为玉米深加工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略论吉林省玉米加工转化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玉米加工转化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论述。认为政策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在规模高起点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增加深加工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这样才能把吉林省玉米资源优势转化为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优势,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增加吉林省经济总体产出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研究并分析了野香橼、小果型毛叶枣、云南移(木衣)的营养成分,给出了果实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Fe、Cu、Zn等元素)的含量,在与一些常见水果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加工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白糯玉米粒为主要原料,利用改良后的小型米刀式喷风碾米机加工玉米[米查],并进行玉米人碾前预处理优化试验,探讨理想的出楂率、度电产量和产品粒度均匀性,以满足广大农村米厂小批量加工玉米[米查]的实际需求。结果表明,影响设备加工效果的基本参数包括转速、飞轮配重及米刀与转子间距,设备改型后其优化基本参数为:转速1296rpm,飞轮配重5kg,米刀与转子间距5mm;影响白糯玉米加工工艺效果的基本参数包括干玉米原始水分、加水率、水温和水调时间,玉米水调加工工艺优化参数为:干玉米水分12%,水温40℃,加水率10%,润水时间3min。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丰年喂畜、歉年转粮的作用。在玉米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国情,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积极发展食品工业,稳定发展现代玉米加工业,重视玉米秸秆的利用,搞好玉米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玉米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我国玉米深加工取得的成就,从1981年到1997年,玉米淀粉产量年增长率为14%。但存在问题很多,主要是深加工程度不够,企业经济效益较低。发展的出路在于扩大生产规模,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推进深加工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