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城黑山羊选育效果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选用四川简阳大耳黑山羊公羊和麻城黑山羊母羊进行1次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自群繁育时,建立1个育种核心场与几个育种场,形成育种繁育体系,2006年对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指标进行观测。[结果]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公、母羊初生、3月龄、12月龄各阶段的平均体重分别比选育前提高了6.29%、7.78%、9.57%和5.71%、9.23%、8.97%,体尺指标也有提高;产羔性能十分突出,产双羔以上母羊比例高达82.30%,平均年产羔率达到346%;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12月龄屠宰率为51.4%、净肉率为34.8%、肉骨比为3.88,与选育前相比,屠宰率有明显提高(P<0.05);繁殖性能也得到了改善。[结论]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各项生产性能均得到提高,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大足黑山羊是我国优秀的地方山羊品种,其多胎性能十分突出,但是生长速度较慢、成年体重小。为了提高大足黑山羊生长速度并充分利用其优良繁殖性能,以大足黑山羊为母本、以黑色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并对杂交后代体重变化与同年龄纯种大足黑山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1~9月龄的体重一直高于纯种大足黑山羊后代,并且杂交母羊的日增重也一直高于大足黑山羊母羊的日增重,而杂交公羊除5~6月龄和7~9月龄外,日增重一直高于大足黑山羊公羊。因此,引进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大足黑山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3~4月龄的羔羊,采用直线育肥法,科学饲养管理,达到当年羔羊育肥出栏,周期短,效益高. 一、选择育肥羊 利用良种肉公羊与本地优良母羊杂交,以杂交后代作育肥羊,生长快,饲料利用率及羊肉品质等都高于本地羊.要求肉羊健康无病,四肢健壮,骨架大,腰身长,蹄质坚实.如优良肉羊有小尾寒羊、美利奴羊、夏洛来羊、南江黄羊、波尔山羊、太行黑山羊、萨福克羊等.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是世界上养羊大国之一,目前养羊数量已达2.76亿只。但除小尾寒羊和湖羊外,我国各类羊的产羔率都比较低,尤其是一些产肉品种,造成羔羊肉市场供应相当匮乏。要解决这一矛盾,除引进外来优良肉用品种如波尔山羊和夏洛来绵羊等肉用品种进行改良本地品种外,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羊只的产羔率。对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有效途径。 1 加强选种选配 ①种公羊要从繁殖能力高的母羊后代中选择培育。②种母羊应从多胎母羊后代选择优秀个体,如泌乳和哺乳性能好的,因为正确的选种是提高繁殖率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黑山羊抗病力强,肉质好,市场行情稳定,舍饲圈养是黑山羊规模健康养殖的基础,养殖前景看好。羊舍建造,公羊、母羊、羔羊饲养管理,常见疾病的防治是黑山羊舍饲圈养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推广黑山羊舍饲圈养技术,必须抓好上述环节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1.搞好公母羊选种选配 目的是培育出生产性能更高、遗传更加稳定的后代,也是为了避免公母羊之间近亲繁殖。近亲配种产生的羔羊个体生活力和适应性都不如非近交个体后代,往往出现所生羔羊畸胎、弱胎和死胎。因此,在配种前要查清公母羊之间有无比较近的亲缘关系,如有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7.
1.萨福克羊萨福克羊原产于英国,以南丘羊为父本、有角诺福克羊为母本杂交培育而成。20世纪引入我国,主要用做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萨福克羊具有产肉性能好、羔羊生长发育快、母性好、性早熟的特点。被毛有有色纤维,成年羊头、耳及四肢为黑色;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胸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发育丰满,四肢粗壮结实。成年公羊体重100~110公斤,母羊60~70公斤。成年羊剪毛量为3~4公斤。萨福克羊产羔率130%~140%。国内引进萨福克羊纯繁育成公羊平均体重为83.25公斤,母羊平均体重64.25公斤;产羔率123.08%;公羔平均初生重为4.35公斤,母羔平均初…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羊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良种自主率低、育种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等现状,设计了以遗传评估和选种选配为核心业务功能的山羊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并在云南省山羊养殖企业示范应用。基于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分析了云上黑山羊和波尔山羊核心群体种羊数量、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综合选择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山羊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养殖企业生产管理和育种管理效力。2022年相较于2019年,云上黑山羊核心群体增长3 600余只,波尔山羊核心群体增长2 200余只;云上黑山羊初生窝质量由6.21 kg提升到6.71 kg,窝均产羔数由2.10只提升到2.12只(立新羊业有限公司)。2021年相较于2019年,云上黑山羊核心群12月龄体质量由36.19 kg提升到38.97 kg,背膘厚由2.78 cm下降到2.67 cm;云上黑山羊公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0.71%,波尔山羊公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1.38%,云上黑山羊母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0.80%,波尔山羊母羊综合选择指数提升了1.17%。该系统已在示范应用场平稳运行,且功能完善,操作简便,为山羊企业持续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湖羊和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山羊和绵羊引进品种在华南地区适应性问题。【方法】以外省引进的湖羊及川中黑山羊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湖羊和川中黑山羊生长、繁殖性能的变化,及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结果】湖羊和川中黑山羊在引种到华南地区的1年内,其部分生长、繁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湖羊的产羔率与环境温度、湿度显著相关(P0.05),湖羊和川中黑山羊的羔羊死亡率与温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从外省引进的湖羊及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饲养,短期内会出现一定的适应性问题,湖羊母羊的繁殖率容易受到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而川中黑山羊羔羊的当月死亡率在华南地区的冬季会明显上升,因此在管理上要注意湖羊夏季防暑及川中黑山羊的冬季羔羊保温。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因分型测序(GBS)对60只湘东黑山羊(9只公羊、51只母羊)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湘东黑山羊染色体上的SNP数据和连续纯合子片段(ROH)数据。通过SNP数据进行基于G矩阵的基因组亲缘关系分析和NJ聚类分析,构建湘东黑山羊的群体家系结构,并通过ROH数据得到群体平均近交系数。结果表明,60只湘东黑山羊的平均测序深度为9.15X,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率平均为99.59%;在SNP检测过程中,3只母羊不符合基因型数据质控标准,将其过滤后获得其他57只黑山羊29条染色体上153 046个SNPs位点和1 937个ROH片段;构建的湘东黑山羊8个家系,其中 9只公羊和6只母羊被分为7个家系,另42只母羊被单独分类;基于ROH片段分析的湘东黑山羊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近交系数均值为0.047,说明湘东黑山羊公羊在繁育过程中有较大的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晴隆县从2001年起,先后引进46只纯种波尔山羊、54只南江黄羊,实行科学选配,纯种繁育,进行三元(纯种波尔山羊×南江黄羊×黑山羊)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三元杂交,培育出了适合晴隆县县情的优秀杂交品种,生产出的杂交羊,集中了双亲优点,具有肉质细嫩、膻味轻、出肉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母羊可年产2胎,双羔率达80%,成活率高。初生重3.8kg,是黑山羊的3.17倍;2月龄的体重12.23kg,是黑山羊的3.10倍;5月龄的体重21.85kg,是黑山羊的2.13倍;8月龄体重约40kg,是黑山羊的2.23倍;2岁羊体重100kg左右,是黑山羊的2.86倍。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其后代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人工草地和荒山放牧饲养方式下的生长变化,以波尔山羊为父本(♂)与贵州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贵州纯种黑山羊为对照),对其初生重、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羊的体重、体尺等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1)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较贵州纯种黑山羊后代的平均体重增加53.89%,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均得到明显提高,综合性能得到很好改善。2)通过比较人工草地放牧与荒山放牧饲养方式下的改良效果发现,在人工草地上的杂交优势更为明显。说明,杂交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与饲养方式密切相关,在饲草较为丰富、活动相对受限的人工草地放牧饲养方式下,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的杂交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云岭黑山羊的繁殖率,在汤郎、大庄、小哨、马鸣4个地方,挑选255只健康的云岭黑山羊的母羊,利用双羔素免疫方法,研究双羔素对提高山羊繁殖率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双羔素处理的母羊双羔率提高38个百分点,繁育率提高27%,效果极显著(P〈0.01)。母羊的年龄可明显影响双羔素的应用效果,各年龄组间的双羔率均体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注射双羔素可以明显提高云岭黑山羊的繁殖率,是提高云岭黑山羊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提高羊的繁殖率,育好小羔羊。防止羊生病,降低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羊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羊的育肥性能是农民养羊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而育好小羔羊是发展养羊业的基础。喂养母羊的养殖户都希望母羊繁殖率高,所产羔羊体质健壮、生活力强,但往往由于农民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养殖户育羔的饲喂和管理技术不到位,以致造成部分羔羊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发生意外的死亡,严重地影响羔羊的成活率。农民养羊要育好羔羊,务必掌握羔羊的生长发育特点,把握育羔五大关,将羔羊养活、育壮。  相似文献   

15.
<正>羊群饲养主要包括羔羊、育成羊、育肥羊、妊娠母羊和种公羊等管理阶段,其中育成羊阶段是羊只胃肠消化功能完善、性成熟和体成熟等重要时期,不仅影响羊只的生产性能,还关乎其种用价值,因此养殖户必须做好育成羊的饲喂管理和日常护理,培养出体型良好、体质健康、品质优良的育成羊,并挑选合格后代适时配种,延续羊场养殖收益。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贵州高寒山区放牧型羔羊的优化杂交组合,探索本地黑山羊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选取日龄相近的F1南江黄羊(♂)×(♀)本地黑山羊、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羊及贵州本地黑山羊羔羊各30只,按品种分成3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观测其90 d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屠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羊组的日增重、体高、胸围、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均优于F1南江黄羊(♂)×(♀)本地黑山羊组和本地黑山羊组。说明F1努比亚山羊(♂)×(♀)本地黑山的生产性能比较优良,适合在贵州高寒山区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羔羊时期是羊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加强对羔羊培育,为其创造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既是提高羊群生产性能,培育高产羊群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羊肉产量,提高羊肉品质的重要措施。一、加强泌乳母羊的补饲出生后至8周龄的羔羊主要依靠母乳生长,所以母羊的补饲与羔羊的生长好坏有很大关系。补饲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时间为4个月左右。补饲要选择品质好的干草或精料,每天可补喂干草2千克,青  相似文献   

18.
张文辉  李涵林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310-310,314
分析了高寒地区影响羔羊成活率的因素,并从选种选配、母羊管理、羔羊护理和圈舍的卫生、消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23,(3):54-55
<正>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云上黑山羊是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持,联合省内14家单位,以努比山羊为父本,云岭黑山羊为母本,历时22年育成的我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农03新品种证字第18号)。云上黑山羊除具有良好生长和优秀的繁殖性能,初产母羊产羔率为182%、经产母羊产羔率为232%,可实行2年3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萨福克、特克赛尔、道赛特作为种公羊,以当地土种母羊哈萨克羊作为生产母羊进行杂交试验,同时将当地土种母羊哈萨克羊与当地土种阿勒泰公羊配种作为对照,比较杂交后代6月龄活重、胴体重、尾脂重及屠宰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萨福克羊、道赛特羊、特克塞尔羊与当地土种羊杂交所产羔羊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羊羔羊,尾脂比当地土种羊大大减小,杂交优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